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10397300000004

第4章 以梨打破头喻——内外兼修,表里如一

“佛语”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

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旁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头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

旁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至头破,不知逃避。”

“译文”

过去有一个蠢人,头上没有头发。一天,有个人见他是秃头就用梨子打他的头,接连不断地打,都打伤了他的头。

当时那个蠢人,只是默然忍受,也不知躲避;别人看见了,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躲开呀?就在那里挨打,连头都被打破了。”

蠢人回答说:“像他那种人,傲慢无理,依仗着自己胳臂粗力气大,但却愚昧无知。见我的头上没有头发,竟然以为是石头,所以用梨来打我,头破成这样。”

别人又说:“你自己愚昧,为什么反说别人无知?你如果不无知,怎么被他打?连头破了都不知道躲避?”

“禅心”

有时候我们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分辨不清哪个是石头哪个是鸡蛋。

石头有石头的外形,鸡蛋有鸡蛋的样貌,只是大自然中的事物万万千,难保一时糊涂分辨不出石头和鸡蛋之间的差别。所以,假若只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那么便永远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曾一次次地被妖怪外表的善良所欺骗,从而招致杀身之祸。如若不是火眼金睛的孙猴子相救,想要走完那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可谓势比登天还难。

愚人不躲,不是因为打他的那个人把他的光头当成了石头,而是自己把自己的脑袋当成了石头,才会任其肆意击打。并且愚人还用很阿Q的心态告诉我们说:那个人真蠢!竟然把我的脑袋当做了石头!其实谁愚谁不愚明眼人一看便知晓了。

在唐朝后期武宗为帝时,因其崇尚道教,并听信谗言,开始了大肆毁灭佛法的运动,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会昌(武宗年号)法难”。

岩头禅师是当时的一名得道高僧,在外部局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对抗和牺牲,保存自身,继续弘扬佛法,岩头禅师为自己缝制了一套寻常百姓的俗人装束,准备万不得已之时穿用。

没过多久,朝廷发下圣旨,大部分出家的僧尼被强令还俗,并要逮捕一些有名的高僧。禅师穿上早已准备好的便装,戴上了低沿帽子,想去一位在家修行的师姑的佛堂躲住。当他刚到之时,正逢师姑在斋房用饭,他便自己走到厨房,拿起碗筷径自吃了起来。但很快就被道童发现了,道童将事情告知了师姑。师姑不知来人的身份用意,从后面上来时手中还拎了个大棒,进屋见是岩头禅师,不觉十分惊讶,意思不外乎在说:这是怎么了?一位高僧怎会如此打扮?

禅师看破了师姑的心思,大笑一声说道:“多事之秋,佛法为重,形可变,性不可变!”

“形可变,性不可变!”这是多么宏大的佛法啊!修行中,并不是简单地披上袈裟就可以称之为和尚。在古印度,“和尚”一词是Khosha的音译,专指可以传授理法知识给人的人,而非是佛家的专用词汇。所以,并不是具有和尚的外形就能够达到和尚所拥有的境界。“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好的外形固然可以在瞬间提升你的个人形象,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你内在的修养。伯乐在相千里马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被其华丽的外在装饰所迷惑的。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这才是检验是否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唯一标准。

哲学上讲,事物的外在形式取决于内容,并且永远为内容服务。于我们而言,只有不断地充实自身,才能使自己像永不干涸的泉水一样时时充满着生机,才能够泽陂万物,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假若你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就用一颗石头般的恒心去面对生活,生活终会还给你一座巍峨的高山。同样,假若你是一块五彩石,那么就用你斑斓的色彩去吸引众人的赏观,这才能挖掘出你真正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