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老人关怀与家庭护理
10393800000014

第14章  老年生涯规划

一、老年人生规划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医学的飞速发展,其结果是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生命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根据我国政府劳动部门的规定,男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为55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退休后还有20~30年的幸福生活,如何做好老年期的生涯规划,活出精彩的人生第二阶段生活,是老年人最重要的人生课题。

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日常生活自理程度,将老年人的生涯规划分为5个阶段。

(一)前老期(55~64岁)

进入前老期的老年人应坦然面对由繁忙的工作生活转为相对休闲的退休生活,开始设计自己退休后的生涯目标。

1.做好金钱规划

做好金钱规划包括退休后的经济规划、退休金的使用、理财管理等方面。对于退休后的收入和退休后的开支一定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改变退休前的消费习惯,可以将所有的财产分散处理,一部分可以用来购买风险相对较小的银行债券或业绩较好的股票,另一部分用来购置不动产(房产)等等。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养老信托和保险、老年人生前财务信托等关于老年人的金融业务会逐步在国内开展,这也是老年人金钱规划的一个选择。

2.做好健康规划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都不想也不愿成为子女的负担,不成为子女负担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如何使老年人避免慢性疾病的困扰,健康快乐地生活,是摆在每一个老年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做好老年人的健康规划包括: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学习老年保健知识,有计划地参加有关老年营养和饮食方面的讲座和报告会,避免被虚假广告蛊惑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和营养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和预防注射。

(二)初老期(65~74岁)

处在此阶段的大部分老年人身心还比较健康,除了少部分老年人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医院接受诊疗外,大部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独立活动、生活。

1.规划学习活动

处在此阶段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参加终身学习课程,或者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学习绘画、音乐、烹饪、插花、茶道、电器维修等日常生活技能,或者选择参与退休前因时间、精力和体力等原因无法参与的休闲旅游和交友活动,尽量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

2.加入志愿者行列

在自己精力、体力允许的范围内,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或者从事自己有兴趣的助人活动,以增加退休之后的成就感和有用感,发挥老年人内在的潜能,继续学习担任与以往不同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积极参与终身学习计划,拓展人生视野,体验和感受快乐人生。

(三)中老期(75~84岁)

处于此阶段的半数老年人身心衰退,需要经常到医疗机构就医,或者到护理院等安养机构接受治疗和疗养服务。

1.了解并留心老年服务和医疗保健资源

进入中老期的老年人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国家有关老年人福利、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及设施,经常向从事老年保健的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从事老年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士咨询,了解养老设施、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如日间照顾、临时照顾、周末照顾、老年人再就业、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居家生活服务等等,并与相应服务机构建立联系,以便随时接受上述机构提供的服务。

2.追求并适应修身养性的宁静生活

这一阶段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人际反应程度来规划生活,此时的休闲旅游应以短途为主,不宜进行长途旅行。生涯规划的周期以3个月到6个月为好,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以1个月为周期规划生活起居。此阶段的生涯规划应该让老年人重新体会到活着还有意义,对人生还有兴趣。

另外,老年人还要对自己已经不再担任的许多社会角色、社会职务,对社会组织和家庭组织,以及亲友关系逐渐疏远等结果有所准备,同时,积极筹划宁静安详的晚年生活。

(四)老老期(85~94岁)

处于老老期的老人多数身心机能已经开始退化,该阶段的生涯规划目标应着重在心灵和家人安抚上。

1.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克制焦虑与不安

处于老老期的老年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焦虑与不安,以求得心灵的安宁,放松心情,适当做一些保持体力的活动,定期接受医护人员的辅导和帮助。

2.预立遗嘱和财产安排

老老期的老年人有半数以上都患有失忆症或老年痴呆症,因此,需要尽早对身后之事作好安排,规划保护措施,在意识清醒时事先确立遗嘱,将财产问题处理好,并将自己所期望的丧葬仪式对家人作好交代。

(五)太老期(95~104岁)

太老期也称为人瑞期,此阶段的生涯规划主要是人生的庆典,即对老年人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亲人的生日以及其他人生重大事件的庆祝纪念。但是在参加上述喜庆热闹的庆典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不要使其身心过于疲惫。

1.安排怡情养性的宁静生活

对于处在此阶段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规划以1周至1个月为宜,如果老年人的智力和认知功能尚未衰退,可以根据其兴趣,适当安排一些艺术类的课程,如绘画、书法或者接受简单的陶艺制作等作业疗法的内容,以减轻、缓和心智的衰退。如果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条件舒适的短途旅行,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让其回忆以前的人生岁月。

2.规划选择照顾机构和身后之事

虽然处于太老期,也应适当规划对养老院、中度照顾机构的选择,对护理院和老人康复中心的咨询和联系,以及对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的了解,还有对葬礼仪式的规划与安排等等。

二、老年人理财计划

(一)老年理财的重要性

1.理财的定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社会成员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个人理财”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个人理财,个人理财包括哪些内容呢?到目前为止,关于理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这个概念。就个人支配、管理财富的角度而言,理财是对个人、家庭财富进行科学、有计划和系统的管理、安排,简单地说,是关于赚钱、花钱和省钱的学问。

因此,个人理财可以诠释为研究个人资金如何筹措、分配、运用与管理的学问,即个人理财就是研究个人如何支配钱财。一个人有哪怕再少的钱财,只要作了运用与处理就是理财,凡是跟个人有关的财务管理都是个人理财。

2.老年人理财的目的

老年人理财的目的有以下3个方面。

(1)增加财富

老年人退休以后所拿的退休金比工作时的薪水要少一些,因此要想积累财富,就应学习理财技巧,学会投资和管理财产,以便在晚年也能积累更多的财富,体现人生的价值。

(2)丰富精神生活

老年人在退休后的生活中,无论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增加个人财富,还是勤俭持家不断积累财富,其结果就是拥有比较宽裕的经济能力,从而改善退休后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与水准,丰富休闲生活内容,充分地享受生活,用自己的财富换取身心的愉悦。

(3)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老年人退休后会失去许多收入,因此有必要在有工作能力时未雨绸缪多留一些储蓄,以备急用。退休后的老年人为了使其财产保值增值,可运用适当的理财手段,对现有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以确保其保值和不断增值,以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3.老年人理财的一般原则

不同的老年投资者,其投资预期、财富多少和风险承受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但是在一些大的方面,绝大多数的老年投资者的理财原则大致相同,这些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量入为出

这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一般要根据自家经济状况量力而行,也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任何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的购置、消费、投资活动,都可能使自己陷入财务困境。要根据收入情况,合理安排各种支出,同时还要注意节约,将部分财产储蓄作为不测之需。对于老年人而言,不能将全部资金用于投资,须认真计算投资将会产生的效益,以及可能对家庭正常消费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如果退休后的家庭收入可以保障正常的家庭消费,或者投资后能在短期产生一定效益来补充消费的不足,就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反之,如果估计到未来家庭收入不稳定,需要积蓄一定的资金用于家庭日常消费,最好采取储蓄或购买债券进行短期投资,以便家庭消费资金不足时可及时兑现。对于老年人而言,每年至少应将税前收入的10%存入银行,追加投资的资金额应该低于前期投资回报额。在退休初期,老年人将投资回报用于再投资时应有所保留,以免财务状况过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2)充分考虑自己退休前的职业特征

老年人在投资时应充分考虑自己既有的知识结构与兴趣爱好,投资理财方式的选择应做到“三结合”,即结合老年人自己的职业特征,选择业务熟悉又有把握的投资方式,抓住时机准确投资,以减少和避免失误;结合老年人的知识结构,拓展理财知识,促进业务增长和事业发展;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从拓宽知识面和充实、丰富业余生活出发,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

(3)采用投资组合,注重投资的整体效益

老年人投资最好不要单一化,而应当选择几种投资方式,这样可防止一种投资出现风险时造成重大损失。在选择多种投资方式进行投资组合的同时,要根据自己年龄和家庭成员构成来决定投资重点。一般来说,老年人可考虑防老与充实老年生活方面的投资。

对任何投资者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投资组合的税后整体收益。也就是说,投资效果的好坏关键要看你拿到的股息、利息和价格增值之和(当然,税和投资成本是要扣除的)。这个原则对退休者来说尤其重要,这类投资者看重的往往是收益率,但如果单一的收益率增长是以投资组合总体价值的缩水为代价,那么就可能引起危险的后果。

(4)有一定的应急储备

个人的所有收入不应该全部用于投资之中,应该在银行中有一定数额的存款,这笔钱不但可以用来支付日常生活所需的小额预算开支外,还要用来应付诸如房屋大修、看病等所需的大笔费用。一般个人的“易变现资产”的总和应调整到足以应付4~6个月的生活各项支出,这样,老年人在面临任何收入突然中断的危机时,仍有较充裕的时间面对困难。

(二)老年理财计划

老年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老年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而协调的计划。老年理财规划有3层含义:一是老年人要清楚自己都有哪些财务资源;二是老年人要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清醒认识;第三要有一系列统一协调的计划。用现金流管理把老年人的所有计划综合在一起并加以协调,并让所有的计划都能够满足这一现金流,这就是个人理财的核心内容。

科学合理的投资理财前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明确理财收益目标,并了解这些目标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或迫切程度;二是对现有的资金作计划投入,使目标的实现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究竟老年人应该选择哪些理财工具,与每个人的个性、心态、习惯、年龄、宗教信仰、收入和知识背景等相关,当然,也与民族性、习俗、当时的社会风气、经济状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密切关系。

1.设定理财目标

管好口袋里的钱财首先就要确定目标,理财事实上也是设立并达成财务目标的过程。在美国有专业的财务规划师,专门为有理财需要的个人作财务设计与规划。不过,只要老年人愿意花些时间和精力,一样可以自己设计一套理财计划流程,以达成预期的理财目标。个人理财计划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自己有多少财务(包括资产、负债与收支状况),以确定可支配的资金数量。

2)根据确定的可支配资金数量制订财务目标,每个老年人的财务目标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切不可盲目攀比,不切合实际。

3)理财资金额度约为日常生活费用、短期储蓄与投资数额的总和。

4)编制收支预算表。

5)预算执行。

6)成果分析,根据预算和先前制订的财务目标进行评估。

7)反馈,根据成果分析结论修订或者改进财务目标。

老年人按照上述程序实施理财计划,或许有朝一日也能成为“理财专家”。

对于理财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

1)设定的理财目标一定要清晰明确。个人理财目标的设定要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时因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再根据老年人所要追求的生活方式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分短、中及长期来制订理财目标。短期目标一般指一年内完成的目标,中期目标一般指3~5年内要完成的目标,如购买房地产;长期目标一般指5年以上时间内要完成的目标。无论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理财目标,设立时都必须明确。

2)设定的理财目标一定要具体量化。要想实现自己既定的理财“蓝图”,要使所制订的目标具体可行,就必须对目标加以量化,要事先估计实现目标所需的资金数量,如购置房产前,一定要事先规划房产购置、装修、家具、电器等需要筹集多少资金等等。

3)设定的理财目标一定要有主有次。目标规划后,还有必要再将全部目标逐一推敲,排出先后次序,并且经常提醒自己当前需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以便采取相应的理财措施。当然,预先排好的先后次序并不是不能更改,应经常根据每年自己及家庭的收支情形与财务状况再详细研究,予以适当地调整,以符合实际需要。通过不断地设立新目标,体验不断积累的财富,人们会自发地产生足够的内在理财动力。尽管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比较辛苦,但是理性的选择是成功理财的秘诀。

2.制订个人收支情况表

老年人要完成自己的理财目标,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理财程序的繁琐,而是不情愿改变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消费习惯。现在许多家庭都有计划目标,老年家庭为了更好地理财,也应该改变多年的消费习惯,制订家庭计划,其实家庭计划很简单,无非就是本年能够收入多少,准备消费多少,可以积蓄多少,要添置多少大件物品等等。预算可以使老年人有效地管理家庭开支,还可以有效地制止消费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老年人在家庭生活中还应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简易个人收支预算表,详尽列出各种收入来源与各种支出细目,然后严格控制预算,所有花费均控制在预算限度之内,使自己能以最少的支出享受最大的效用。具体方法是先列出家庭开支中需要削减的项目,节约开支应该从数额较大的支出项目入手,如旅游度假计划,不必要的保险,慷慨的礼物等等。然后是一些小的支出项目。一旦列出需要削减的项目后,就要坚决执行,一段时间下来,经济状况就会得到较大的改观。

除了上述简单的预算收支表外,根据个人情况还需做财产管理明细表,对现有的各种存单、固定资产、保险单等逐一详细登记,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财产无端流失,这些表格无固定格式,可根据老年人的喜好而定。

3.老年理财计划

人的一生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这几十年还是可以分成多个不同的阶段,人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境况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也就说明理财重点在各个阶段是不尽相同的。可以将人生分为7个阶段来制订理财计划,以下7个阶段的简单划分可供大家参考。

(1)筑巢期

通常指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段时期的主要财务目标是购置房屋,结婚成家。不过,现在似乎是愈来愈难实现了。

(2)家庭诞生期

第一个小孩出生,开始组成传统意义的家庭。

(3)家庭成长期

家庭成员不再增加,整个家庭的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一直到小孩上大学或就业,这个阶段才结束。

(4)子女教育期

子女上学,父母则忙于筹措学费,如果上学的不止一个人,财务的负担会更重。

(5)累积期

孩子差不多已独立,父母债务逐渐减轻,而由于工龄的关系收入大幅度增加,进入快速累积财富的时期。

(6)保守期

老年人到了退休的前几年,投资和消费会趋于保守,保守是本阶段特别重要的特征。

(7)退休期

日常生活开销主要来自退休金或过去的积蓄,已经不再靠工作赚取收入了。此阶段的老年人最好将子女的奉养当做“额外的收获”,自己应对生活和人生有所准备。

以上各阶段因每个人的差异性而会有所不同。老年人在拟定计划和目标时,应该结合自己当前的生活内容和重心,使计划容易实现。

美国权威理财专家马里·亚当曾经说过:“不要把预算看做是如何才能不花钱的计划,而是看做让你了解你的钱花在什么地方的方法。这样,你就能作出选择。”理财计划就是要合理安排支出,只有合理的、充分的计划,才能使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处于退休期的老年人,虽然每年获得的金钱比年轻时要少很多,但是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降低,对于老年人而言,日常生活的开销远比年轻时要少得多,而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方面的支出会逐渐增加。因此,制订符合老年人特点和实际需要的理财计划,对科学合理规划老年人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三)老年个人理财策略

个人理财主要是告诉你如何生财有道,使生活过得更好。赚钱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有些人把钱存入银行;有些人则买卖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有些人投资房地产;有些人投资邮票古玩等,虽然方式不同,但共同的目标都是想藉此获得利益,快速积累财富。不论以哪种方式进行投资,都必须对所运用的理财策略有所了解,常用的理财策略有以下几种。

1.储蓄

将钱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赚取利息是个人最常见的理财方式。虽然我国银行存款的利率一降再降,又开征了利息税,储蓄获利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但储蓄仍是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的首选。如今家庭节余绝大多数还是存入银行,对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存钱是一种原始积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越来越大,国家对劳动就业、社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各项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进,必将进一步加大个人负担比例,家庭资金储备的重要性在进一步加大。

储蓄具有风险小、方式期限灵活多样、简单方便、收益相对较低等特点。人民币储蓄按存款期限不同通常分为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定期储蓄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和通知存款。

选择储蓄种类时既要考虑方便、安全、利息多少的因素,又要照顾到个人的收支节余的情况和参加储蓄的用途和目的。一般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而定。

1)用途未定或可能随时取用的钱可存活期,当然,要尽量计划好当月的开支项目,将余钱的大头存入定期,以获得最大的利息收入。

2)短期内不准备动用的钱,可以存3个月或半年的定期储蓄或定活两便储蓄。

3)每月有小额固定收入节余的,适合于零存整取,以积少成多。

4)如果手中有一笔相对长期不用的整笔款项,则应选择整存整取的定期储蓄。

5)将存单化大额为小额,即将一笔较大金额分为若干份存单,以备日后急用。如此,损失就可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免提前支取部分款项时,影响到整张存单的利率计算。

6)将资金在储蓄期限内分段存入,使得存款到期时间不过分集中,一般采用循环周转法,如每月从工资中取出几百元均按一年定期储蓄,这样一年后所有存款都享受定期利息,并且每个月都有到期存款可备使用,这样储蓄比把钱积累到一定数额再存定期要实惠得多,急需用钱时也比较方便。

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银行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银行卡的功能涵盖了存取款、消费、投资理财、增值服务4大领域。除去存取款、消费两项基本功能外,银行卡不但能炒股、买基金、买国债、炒外汇、自助贷款,还可以代缴水、电、气、手机、固定电话等费用,甚至还可以作为优惠卡在各类消费场所享受折扣优惠。该如何选择适合的银行卡呢?手续费、网点分布和功能等性价比无疑是借记卡和贷记卡含金量的最佳衡量标准,比如两家银行同为异地本行取款1万元,取款手续费用差距居然可达百元。这意味着如果可以巧妙使用银行卡取款,将能为自己省下不少不必要的花费。

2.借贷

对于很多人而言,欠债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因此许多人不把借贷看做理财方式,但事实上借贷已经在理财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借贷可以缓解暂时的财务紧张,以实现购买行为和投资行为,只要这种行为的收益大于借贷的利息,可以带来现实的利润,借贷就不失为一种好的理财方式。

(1)借贷的目的

1)满足消费需求。如果暂时资金紧张,可以通过借贷来实现消费需求。时下流行的借贷购房,就是典型的例子。

2)处理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无法避免的,可能使我们面临资金短缺的状况。对于诸如在商场购物现金不够等小的意外情况,如今流行先消费、后还款的贷记卡可以帮助人们从容解决,贷记卡现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新兴业务,并且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至于较大的意外情况,则需要到金融机构办理借贷业务。

3)协助个人投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巨大的商机,但是却往往苦于资金短缺。此时面临的就是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借贷,抓住商机,当然借贷必然意味着风险;二是放弃借贷,放弃风险,然后错失良机。这样,借贷就成为个人投资过程中的一种选择。

(2)借贷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评估。借贷无论是为了实现购买力、处理意外事件,还是协助投资营利,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为借贷是和一定的利息相关联的。老年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借贷大多持否定态度,也有部分老年人对借贷盲目乐观,这些都是不理智的。在借贷前,一定要注意成本预算。比如:在通过借贷进行消费时,就需要预先评估自己的偿还能力,并且要在消费满足后的快感和还贷时的压力之间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在处理意外事件时的借贷,往往没有什么选择的空间,但是借多少以及向哪家金融机构借贷,还是可以选择的,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来降低由借贷产生的成本和风险。用于个人投资的借贷风险系数相对较大,因为投资的失误将导致沉重的债务负担,因此,在借贷之前需要评估投资失败后的偿还能力。

2)选择合适的借贷机构。在中国,个人借贷一般都在银行办理,为了降低成本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银行申请借贷业务。银行借贷服务往往会因借贷者的身份不同、贷款期限不同、贷款金额不同而存在收费差异。如农业银行对农民贷款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那么,农村居民选择农业银行申请借贷业务就会降低成本。

3)讲求信用。在借贷理财的过程中个人的信用额度非常重要。在借贷过程中借贷双方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借贷者面临着还贷的风险,而金融机构则面临着借贷人的信用风险。为了降低风险,金融机构在处理借贷业务时,首先会考察借贷人的信用额度。

因此,借贷人一定要十分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有时候信用方面的不良记录,并不是我们有意为之,往往是因为忘记了还贷时间,这样的疏忽会给以后的借贷业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会增加还贷利息。因此,应该增强自己的还贷意识,牢记还贷期限,以免带来麻烦。

3.投资

(1)股票投资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一种企业所有权证书,其主要特性有:①可以随时转让;②股票作为交易对象,如同普通商品一样有自己的价格,而这种价格除了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外,还要受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有时还会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发生,正是这种起和落使得投资者可以从价格的变化中通过买卖股票获取收益;③股票一经购买,便不能退还本金,只能通过二级市场的交易转让,来兑现股票本金。股东所获取的股息收入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情况,利大多分,利小少分,无利不分;若企业亏损,则由企业自己承担责任;企业破产时可能连本金都保不住。因此,股票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

我国证券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迅速进入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时期,市场投资者队伍迅速扩大,上市公司数量、规模也急剧增大,机构投资者日益增多,股票市场也更加规范和成熟。凭资金实力,凭胆量,凭勇气操纵市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更有利于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分享上市公司的成长。

股票市场是一个风险较大的市场,有“一赚九赔”之说。个人资金进入股市,对于老年人而言,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借钱炒股或动用生活费用炒股,以免一旦被套牢造成债台高筑或生活窘迫。同时还要对证券知识多加了解,多关注政策走势、经济形势、行业状况等大环境。一般来说,选购股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会分析所购股票公司的财务报告,投资任何股票和债券,都必须分析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从中了解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了解其获利能力、流动性财务状况及市盈率等,以评估股票价格是否偏高,值不值得投资;②适时进入,投资股票,不一定坚持一定要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因为“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仅仅是理想状态,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只要不太贪心,财富永远是投资者的;③以操作短线为主,我国现阶段的股市只是一个尚处初级阶段的“财富分配器”,尚未达到中高级阶段的“财富发生器”,股市只是上市公司从前仆后继的股民投资者那里融资的工具,因此,对于老年人和普通的中小散户来说,目前介入股市在投资品种上还应以购买基金和有题材或有信誉的低价股为主,投资方法上还应以短线操作赚取买卖差价为主。

购买股票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所以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的股票是每个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事。有一段时间大家爆炒科技股,造成科技股价暴涨暴跌。有的上市公司只要一宣布进军高新技术或网络界,其股票市价即飙升,这反映了大家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热望,有人也从中大获其利,但大部分人追捧的结果是被严重“套牢”。对于成长股和高新技术股,大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冷静的态度。

成长型股票可以是成长行业的公司股票,也可以是不景气行业的有特长公司的股票,或两者兼而有之。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安全的投资对象。确认某一股票是否为成长股比较困难,一个常用的指标是其市盈率不能超出该公司未来几年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公司的成长性不仅仅是通过产量的增长来实现的,而主要应该是通过资本再投资收益来实现的;企业的高成长不应该总是通过“圈钱”来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而是通过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增长来实现成长。投资时机应选在该公司或者一个行业的高成长阶段,而不是企业真正成长之前。高新技术和生物工程类股票及其所在的行业往往被看做是高成长的代名词,但是它们也有自己运行的规则和循环周期。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急于买进行业前景看好,但公司的经营管理或产品本身未受市场检验的所谓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类股票是极不明智的。任何一个新兴领域都会有众多的公司参与争夺市场份额,最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能够冲出重围,取得极大成功。

(2)债券投资

债券包括国债(我国以前称为国库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国债由各级政府发行,主要用于弥补赤字或扩大投资等;企业债券由一般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以筹措公司发展所需资金;金融债券则由银行发行。

国债信用风险极低,目前票面利率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又不征收利息所得税,收益率相对较高。凭证式国债流动性强,投资期限灵活。购买后,可根据需要随时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付,只需按兑付本金的2‰交纳手续费。国债及金融债券是以国家信誉和银行信誉为基础的,具有4大明显的优势:①安全无风险;②收益稳定,效益高;③变现性强;④现在国家规定凭证式国债不可倒卖,也就是不上市交易,由此又可使个人投资避免了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近年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发行了数千亿元的国债,一些银行也尝试着发行金融债券,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发行国债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已经远离社会生活,往往不能对股票市场进行正确的市场投资分析和风险评估,投资购买国债及金融债券对于老年人而言是一种普遍而安全的选择。

企业债券利率普遍较高,目前也无征税规定,收益较高,也是老年人比较安全的投资选择。对企业债券进行投资时,要注意企业债券的流动性和信用等级,还要考虑利率风险,一旦将来利率水平上调,实际收益可能会低于预期。尤其是在沪深证交所上市交易的债券,一般期限较长,交易价格随利率水平变动而波动较大,老年投资者更要多加关注。

(3)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是指将小额投资人的资金聚集到一起,交给金融专家去操作管理,使资金不断成长,收益归投资人所有的一种理财工具。投资基金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解决小额投资人因时间、金钱与专业知识无法同时具备的困扰,其风险较低,流动性高,变现容易。购买基金也是老年人投资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挑选基金时要注意考虑收益率、评级、风险和支出比率4大因素。

(4)投资房产

在所有的理财工具中,最适合做中长期投资的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具有长期增值的潜力,市场景气时价位上扬,不景气时亦有保值的好处,而且由于可以向银行贷款,只需付一部分款项,即可坐享全额增值的效益。

投资住宅一般比较安全,而且只要区位不是特别偏远,升值会比较稳定,投资购买住宅比较好的策略方式是:设法了解城市的规划,选择那些规划规范较小,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正处在开发之中的项目进行投资,这类社区一旦开发建成之后,房屋的价值肯定要比购买时的价格有较大的增长。目前,国家为了扩大内需,采取了一系列方便贷款购房的措施,贷款购房变得比较合算;金融业也推出住房等信贷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快捷完备的管理体系使信用消费与持款消费没有太大的区别。存款、补贴款、公房交易款、贷款等款项构成了居民购房款的主要来源。相信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各项补贴的落实,公房交易市场的健全和住房金融制度的完善,居民购房中的款项将能及时到位,居民的住房条件将逐步得到改善,大家都能购得一套称心如意的居所。除此之外,房地产将来还是家庭重要的资产项目,不仅可以保值、增值,而且在出现经济危机时,可以用于抵押。

出于经营目的的购房者,有必要在观念上把买房作为长线投资考虑。一般来说,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出现繁荣和快速增长时,投资商业用房甚至是公寓都会有较好的回报,但请购房人注意,这种投资行为只有早于经济繁荣期到来之前付诸实施,投资才可得到最佳的回报利润,而如果错过了时机,赶在繁荣期已至,并且房价已攀升至最高位置时购房,按股市里的行话讲,您会被“套牢”。鉴于国内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土地,空房多,房屋交易手续费高,购房投资需要谨慎从事。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充裕的用于应对艰难岁月的资金,就绝不要去做房地产投资。

商品房买卖是各类商品买卖中投入资金最多、各种因素制约性最强的交易活动,在交易过程中不但要详知各种程序和操作方法,而且要懂得讲求策略,以最经济的投资获取最富价值的商品。

只有达到此种境界,花费心血挣得的钱财才不会付诸东流,才会得到超值的回报。购房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应考虑买房:一是确实有需要,迫切需要通过买房来解决住房问题或改善住房条件;二是确实出现了适合长线投资(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不会过时),而价格又相当诱人的楼盘。

置业就是投资,无论您是用来自住或用来出租,您所买的物业能否保值、升值,是判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买房一定要强化产权意识、合同意识、品牌意识,具体选房时需要关注以下一些因素:

1)价格。价格是购房者购房时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购房款只有在购房者的家庭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内,购房者的置业行为才能最终实现。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卖方市场阶段,购房者在选择价位合适的物业时没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对于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尤其是老年人,挑选价位相对低廉的经济适用房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购房时的权衡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价位合理应是首选。

2)地理位置。房屋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房屋价值的决定因素,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使房屋价格相差很大,直接影响到房屋今后的升值能力。如果购房仅是为了投资或经商,地理位置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来说,老年人居住应多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段,就医和购物是否方便也是他们选择地段时应该考虑的因素,选择地段还要根据老年人的家庭经济实力来决定。交通状况与地理位置紧密相关,一般说来,地理位置好的房屋,交通都比较方便,反之则较差。地段的好坏决定了售价的高低。总之,购房者应该考察的是目前所处地段的等级,生活、工作、购物、休闲娱乐是否方便,市政规划是否有利于此地段的发展,此地段发展的空间余地是否够大,空气环境质量是否优质。

3)配套设施。主要指水、电、气(北方还应有暖气)的供给,小区物业保安系统情况,生活设施配套情况等,这些都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齐全的市政配套是生活的保障,购房时应认真考察房屋的配套设施状况,市政配套功能是否齐全,能否到位,能否在近、远期符合需求。

4)房屋质量。房屋质量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是选房要素中的重中之重。挑质量的实质就是挑毛病,购房者必须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实地考察和对有关文件资料的核查。实地考察主要检查的是:房屋有无裂缝、倾斜、渗漏。墙面有无石灰爆点及排水是否通畅等方面。核查的文件资料主要是房屋质量证书和各道工序的验收单。

5)户型。户型关系到住房者居住的舒适和方便,也体现着房屋的艺术性和个性化特点,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欣赏水平和偏好,是选房时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功能合理是否兼具美观性,能否适应未来家庭结构变化,是否具有灵活性,如能否满足自住并兼顾出租;是否能满足自己居住和符合自己的生活、心理的需要。一般来说,客厅应稍大,且门不能太多,门多了会影响客厅的使用功能,卧室可稍小一些,但厨房、卫生间的面积均要在4m2以上。主卧室最好朝南,窗外的视野空间尽可能要开阔些,冬季的阳光照射要能持续到下午4时左右。

6)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包括住宅小区的安全、维修、清洁、绿化等许多方面,是居住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住宅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物业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各地社区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也需要购房者认真咨询和比较。

(5)购买保险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风险,我们不可能预知一切。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疾病感染、人为破坏等,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损害我们的生命财产,保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些灾害对我们的危害。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得以稳定发展依赖于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一旦灾难来临,大多数人不至于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险业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保险险种也层出不穷。面对储蓄收益的不断减少,尤其是工薪族们告别公费医疗,加上失业、养老、教育制度的改革,个人负担的比重加大,投资保险的特殊功能已开始凸现在城乡居民面前。因此,每个人及每个家庭,为自己的未来及家人的保障参与保险,应是明智之举,以较小的投入来减少各种灾难带来的损失。

参加保险是居民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的一种方式。与其说投资保险是为获利,还不如说花钱保平安,买保险就是为抵御可能出现的风险,或为子女创造美好的未来奠定一定的资金基础,为给父母老有所养献上一份孝心,也为自己的一生平安及退休后能体面生活未雨绸缪。保险是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具体表现,保险在某种情况下是必需的,但从投资的角度看保险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投资方式,因为在投资计划里保险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照顾家庭,其中人寿保险、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是每个投资人需要认真考虑的险种。

1)人寿保险。投保人定期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则在投保人死亡后,向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支付契约规定的保险金。对于一个年轻的家庭来说,这种保护当然不可或缺。人到中年需要积累财富,老年人也一样需要保护自己已经积累的财富,人寿保险保的是投保人早亡的风险,保险的受益人不是投保人本身,而是他们所关爱所赡养的人。需要说明的是,被保险人同时选择多个险种投保,万一发生保险责任事故时,领取的保险给付金是累加计算的,因此一人拥有多张保单,累加的保险金额就体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2)医疗保险。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会发生变化,生一场重病会花去一大笔医药费,医疗保险是仅次于衣食住行的一项必要的开支。急症、慢性病的手术费、药费、检查费、住院费等有时会很快耗尽一个家庭的财力,应该在健康的时候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是我国现行的医保制度的必要补充。

3)家庭财产保险。我国目前的家庭财产险主要指对家庭中特别贵重的物品的保险,如古董、首饰、艺术品等。为了避免万一申请理赔时发生争执,保单应附有被保险物品的保费明细,以及说明所保物品的价值的相关发票或估价证明。

由于保险业务比较复杂,而且人们对此也比较陌生,所以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以供老年人投保时参考。

1)确定保险需要。人寿保险是家庭财务策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年龄、职业、收入等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适当购买人身保险,既要考虑经济能长时期负担保费,又能得到应有的保障。购买适合自己或家人的人身保险,投保人有3个因素要考虑:①适应性,自己或家人买人身险要根据需要保障的范围来考虑,如没有医疗保障的从业人员,应购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那么,因重大疾病住院而使用的费用就由保险公司赔付;②经济支付能力,买寿险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每年需要缴存一定的保费,每年的保费开支必须取决于自己的收入能力,一般是占家庭年储蓄或节余的10%~20%较为合适;③选择性,个人或家人都不可能投保保险公司开办的所有险种,只能根据家庭的经济能力和适应性选择一些险种。在有限的经济能力下,为成人投保比为儿女和老人投保更实际,其生活风险比小孩和老人要高一些。当然,在有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家中每人各取所需而投保就更完美了。

2)重视高额损失。从现实来看,损失的严重性是衡量风险程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较小的损失可以不必要上保险,而严重损失是适合上保险的。对于损失除了购买保险来冲抵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而对于高额损失而言,就需要投保高保险金额,高保险金额可以使投保人得到最充分的保障,当然,其保险费自然会较高,但可以用提高免赔额的办法,降低保险费率,从而抵消高保额所高出的保费。在购买保险前,作为投保人应该充分考虑所面临的损失程度有多大,程度越大,就越应当购买这种保险。

3)合理搭配险种。投保人身保险可以在保险项目上搞个组合,如购买1个至2个主险附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这样可以得到全面的保障。但是,在考虑所有需要投保的项目时,还需要进行统筹规划避免重复投保,使用于投保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节省保险费,获得较大的费率优惠。

保险并不是能够规避一切风险,需要投保的只是会严重影响你的工作、生活和前途的风险。一般来说,每年用于寿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等的保费总额以不超过投保人收入的10%为宜。

(6)收藏品投资

收藏是时下投资理财的另一个热点。现在用于投资的收藏门类和品种五花八门,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除了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还蕴含着其他信息,而能够成为社会时尚的物品所蕴含的信息往往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时尚刚刚改变时这些物品很可能因为“过时”和“土气”被人们抛弃,但是经过时间的锤炼,这些物品往往会成为人们研究历史、反思过去、怀念以前的载体,因此就具备了成为收藏品的可能,由此无意中的收藏可能给拥有者带来大笔的财富。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文知识积淀,投资收藏品是理财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收藏最好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一切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为准则。对于老年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收藏要与兴趣相结合,只要有兴趣并且心态平和,即便收藏了冷门品种,也能获得一份好心情。

一个高明的收藏家,并不是死抱着藏品不放,而是根据市场情况随机应变,该转让时立刻转让,以获取利润。收藏应该完全基于个人喜好,但收藏也有潮流,时下大家狂热追寻的东西过几年也许就会无人问津,因此,对于收藏品也需要让其流动起来,以赚取实际的收益。

除了上述理财工具之外,尚有对黄金、纪念币、艺术品及珠宝的投资,对上述投资有的人是基于爱好,但是更多的人是为了保值和增值。

三、休闲生活规划

(一)老年人的时间管理

1.时间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时间”作的解释是: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这个似乎过于抽象,虽然我们对“时间”并不陌生,但要真正解释什么叫时间,却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如伏尔泰所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的而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就是时间。

2.时间的分类

每个人的时间可以花在不同的事情上,因此就有了不同的时间分类,如工作时间、学习时间、休闲时间、家庭时间、个人时间、思考时间等等。

(1)工作或学习时间

时间用在工作或学习上,称为工作时间或学习时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以及充实生活。学习是谋生前的必要准备,即使是工作后的进修,也是为了充实生活,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讲并不是生命的全部,现在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或者熟悉新事物。

(2)休闲时间

休闲时间包括休息、睡眠及体育运动等活动的时间。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应该有张有弛,要懂得放松,养成良好的睡眠、休闲以及运动习惯,才能把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3)家庭时间

家庭是一个人的最佳避风港,只有家人与自己没有所谓的利害关系。要学会与家人真心相处,不要等到需要时才回家,更不要等到失去时才懂得去珍惜亲情。

(4)个人时间

个人时间是用来修身养性、充实自我的时间,是完全属于个人独自享受的时间,个人时间就是自己跟自己约会的时间。每个人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甚至在家中,都会有不允许被侵占的个人时间,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充实自己。

(5)思考时间

思考时间就是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思考时间可着重用在计划自己未来的发展,也可用在反省以前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是不是值得等等。思考如何再改进,如何再调整,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等等,而不必特别为了什么目的思考,思考中如果发现了一些好的想法,或者一些好的理念,应该立刻记录下来。

3.时间管理理论

时间不可重来,不可储蓄,不可延伸,不可替代,但却可以管理。对时间的不同管理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不同造成的。许多学者十分关注对时间管理的研究,他们的探索也推动了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具体来说,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4个发展阶段。

(1)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十分注重便条与备忘录的运用。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将目标细化,并且具有提醒、督促计划执行的作用。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的缺点在于:没有“优先”的观念。虽然每做完备忘录上的一件事,会给人带来成就感,但是这些成就未必都符合人生的远大目标。

(2)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

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运用计划与日程表。这种改变,反映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计划未来的重要性,虽然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使人的自制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注意到事情的轻重缓急。

(3)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

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观念,它强调优先顺序,也就是依照轻重缓急制订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

但是对于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种管理方法将每天的时间安排都填满了,会产生副作用,使人每天纠缠于急务之中,拘泥于计划,会造成视野不够开阔,降低生活品质。

(4)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是在前三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心内容是以原则为中心,配合个人的使命感;兼顾重要性与紧迫性;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重要”的事务上。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判断“重要”的标准就是目标,凡是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务均属重要,越有利于实现核心目标就越重要。该理论将事情按照紧迫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A,B,C,D4类。

先做A,后做B,少做C,不做D。这样一来,方向重于细节,策略胜于技巧。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才是最有效的时间管理、最好的节约时间的方法。

4.老年人如何规划时间

对于老年人而言,时间比年轻人更宝贵,但是如何规划好时间,做到合理安排,让时间发挥更大的效力,并不是每个老年人都想过的问题。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然而时间使用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会相差很远。一天睡眠4小时的人可能比一天睡眠8小时的人完成更多的工作,但并不代表他达到了目标,他可能把省出来的时间用于处理无关紧要的琐事。因此,由于老年人的时间有限,如何规划时间就显得更加重要。规划得好可以事半功倍;规划得不好,可能会事倍功半。

(1)评估目标

老年人做事最好目标单一,太多的目标会分散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终会身心疲惫。然而面对太多要做的事情又该如何取舍呢?

1)帕雷托法则(80/20法则)。帕雷托法则(80/20法则)又称为犹太法则、二八法则、80︰20法则或最省力法则。该法则主张只要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就能控制全局,“团体中的重要项目,是由全体中的小部分人来完成的”。如80%的考题来自考试范围的20%;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80%的看电视时间都花在20%的节目;80%的阅读的书籍都是取自书架上20%的书籍;80%的看报时间都花在20%的版面;80%的电话都是来自20%的朋友;80%的教师辅导时间都被20%的学生所占用,等等。

帕雷托法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重要的少数问题,即使只花20%的时间,也可以取得80%的成效,即小部分的工作决定大部分的工作成效。

2)ABC分类法。拉肯恩提出了时间管理的ABC法则,具体为将计划要做的事情根据其重要性做一优先序列表。

首先在纸上列出所有的工作,然后逐一评估各项工作,在最重要的工作前标上A,次重要的工作前标上B,最不重要的工作前标上C,其中A类工作最为重要,因此,应先处理A类工作。当完成目标分类的工作后,再将A群中的工作依照其重要性重新排序,因为所有的工作不会具有同等的价值,至于B,C类的工作则暂时搁置。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A,B,C三类工作的优先性也可能改变,今天的A类可能是昨天的B类,今天的C类亦可能是明天的B类。运用ABC分类法,需要确认评估工作顺序的标准是“重要”而非“紧要”。

(2)有效规划每天的时间

有效地运用时间就是指在适当的时段做适当的事情,有些事情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如老年人练习写作或绘画,有些事情不需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就可以完成,甚至同时可以做几件事情,如洗碗时同时可以看电视和唱歌……有些事情初始要全神贯注,熟练后则无需太多的注意力,如弹琴,新学一首曲子时需要全神贯注,一旦熟悉了整首曲子后演奏者就可一边弹琴一边聊天。

规划时间还应注意对每天零星时间的合理安排。零星时间在每一天中占很大的时间比例,我们常常需要处理一些琐碎但必须做的事情,可以将这些琐事一一记在纸上随身携带,一有空闲时间就可以处理,避免利用整段时间,善用零星时间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老年人在规划时间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划和安排时间。

(3)事先作出计划

预定计划是有效运用时间的重要环节,计划作得越周详,完成起来就越容易。如果事先没能很好地计划,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突发事件。

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因此,每天在睡觉前最好想一想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并作出合理的计划。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所作的计划不要安排得过于紧张,一定要预留一些时间作弹性安排,免得出现疏漏。

(4)适当授权

老年人的精力和体力有限,一天不可能干很多事情,适当的授权非常重要。在安排好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后,根据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可以将不很重要但必须做的事情交给其他家庭成员去做。但是老年人应该注意,交给别人做事情一定要放心,不可唠唠叨叨,患得患失。

(二)老年人的休闲生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对“休闲”的偏见,认为“游手好闲”是没有责任感的最直接的表现。千百年来,人们常常认为放弃个人的一切闲暇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事业是一种美德和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休闲”的界定和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时间的拓展和休闲活动的质量,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

争取休闲是生产的根本目的之一,闲暇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人类之所以要从事劳动和生产,就是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也就是为了更好地休闲,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所拥有的闲暇时间的数量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差别;原始人一生中的劳动时间占33%,闲暇时间只占16%;农业社会里,人一生中的劳动时间占28%,闲暇时间占22.9%;到工业社会人的一生中的劳动时间约为10.4%,闲暇时间能占到38.6%。

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发达国家的人们可以将生命50%的时间用于休闲,西方社会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休闲将逐渐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

1.休闲的定义

对于休闲,不同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一般认为休闲是指由自己决定的,根据可随意支配的收入、时间和社会行为而开展的活动和取得的经验;这些活动可以是身体的、智力的、自愿的、创造性的或以上4个方面的综合。休闲可以包括时间、活动及心理状态3个维度。

休闲所强调的核心是自由,包括时间上的自由与精神上的自由,不存在任何强制性,而且休闲活动本身既是过程还是目的。因此,休闲的消极特性是脱离社会责任,其动机不在于获得,也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而休闲的积极性是个人在休闲时可以自我实现。

2.休闲的功能与分类

(1)休闲的功能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光阴似箭、寸金难买寸光阴,因此,将休闲看做是不务正业和玩物丧志,对休闲多持否定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休闲的重要性。休闲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健康。人类生活有其自然的节奏,不可能处于永无休止的工作和创造之中,因此在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有休闲活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这样,才能为投入下一轮的学习或工作储备足够的能量。可以说休闲是人类的自然需求。

2)促进人际交流。借助多样有益的休闲活动,可以扩大社交圈,增进人际沟通和交往。休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具有随意、自由、多样等特点,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促进情感交流,消除心理隔阂,有助于心理健康。

3)缓解压力。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往往枯燥和单调,容易产生厌倦感,休闲活动使老年人自由支配自己,放飞心灵,享受无拘无束的轻松。

4)启发智慧,激发创造力。由于休闲缓解了压力,使得老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新事物、新思想,可以从容自由地进行冥想和各种探索,使人的心智变得更加清明,会涌现出许多灵感。看似无所事事的休闲,不经意间也可以对科技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激发出超常规的创造力。

5)拓展学业或工作的资源。人们可以通过休息而重新获得充沛的体力,还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接受新知识、新技巧、新文化,不断学习,促进事业的进展。

6)完善自我。老年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虽然离开了相伴多年的工作岗位,但是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心理、文化素养、智商、情商、享受能力等方面的探索,提升人的价值,激发老年人的潜能。古人非常重视休闲过程中的健身、修心、养性,认为: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习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这正是所谓借休闲来完善自我。

7)促进自我实现。有了充裕的闲暇就等于拥有了自由,老年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爱好、兴趣和才能。由于老年人不再为谋取生活资料而操劳奔波,因此,可以在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充分发展,发挥潜能,实现个人理想。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认为人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休闲恰恰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

8)增进社会福利。近些年来,由于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许多人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丰富闲暇时间的内涵和外延,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慈善捐助、社会救助、环保宣传等等,鼓励人们将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此营造充满温馨的、友善的、公益的、互助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亲和力,增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文化的同生共荣。

(2)休闲活动的分类

休闲活动项目繁多、种类不一,用于分类的方法与角度也不尽相同,一般用来分类的方法大致有3种:

1)主观分类法。主观分类法是由研究者根据休闲的性质,将休闲活动加以分类。例如休闲活动可分为:①娱乐性活动,如歌咏、体操、棋类等;②知识性活动,如书画、演讲、作文等;③技艺性活动,如摄影、插花、烹饪等;④体育性活动,如登山、郊游、球类等;⑤宗教及社交活动,如宗教聚会、社团活动。

还有学者把休闲活动分类如下:①创造活动:发明、园艺、作曲、绘画、制陶、养宠物等;②搜集活动:收集古物、枪支、昆虫、装饰品等;③教育活动:动物研究、书籍研究、旅游、天文活动等;④竞争性运动和游戏:体育竞赛、击剑、赛球、猜字谜、下棋等;⑤非竞争性运动和游戏:骑马、舞蹈、演戏、骑脚踏车、划船、露营、钓鱼、徒步旅行等;⑥观赏活动:观看芭蕾舞、电影电视、歌剧戏剧、音乐会等;⑦社会团体活动:参加歌咏组织、社团组织、联谊会、合唱团、青年会、管弦乐队等。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据老年人参与活动的频率加以分类,如果频率相当的活动即看做相似,归为同一类型活动。有学者认为目前所有的休闲活动均可分为11个类别,包括手艺性活动、娱乐性活动、文艺性活动、知识性活动、社交性活动、一般性活动、休息性活动、棋艺性活动、亲子活动及农艺性活动等等。

3)特征分类法。目前国外常用的分类法是根据休闲的性质,将休闲活动分为9大类,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并解释其价值:

运动与游戏

举例:射击,跑步,跳绳,划船,骑马。

价值:参与上述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同时还增加了参与者的社交机会、安全感以及团体的归属感。这类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因为有时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可能过于单调乏味,参与此类游戏性运动,可以使人更加超脱于日常生活之外,在游戏中完善自我,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音乐

举例:听合唱团唱片,作曲,管弦乐,现场演唱。

价值:音乐可以安抚情绪,温暖心灵,对人们的情感有很好的激发和引导作用,会升华精神,由此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甚至行为。目迷五色耳好五音是人的本性需要。老年人可以去参加现场演唱会或演奏会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也可借助家庭音响设备;甚至在锻炼、买菜的路上用“随身听”欣赏悦耳的歌曲;如果自己能够演奏音乐就更怡情养性了。

户外活动

举例:露营,生态保护研究,钓鱼,天象观察。

价值:通过活动亲近与了解大自然,学习户外生活技能,既增进生活体验,又能获取有关大自然的知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都很局限,如果有机会重新走进大自然,沐浴着清风朗月,仔细观察天空的星星,寻访原野里的植物动物,会别有一番乐趣。

社交性活动

举例:派对,俱乐部活动,聚餐,访友,会议。

价值:老年人在社交活动中可互相建立友谊,扩大社交圈,有机会结交各种新朋友,使生活更充实丰富。现代社会,与别人交往获得友谊、认同和尊敬,也是个人心理需要的重要方面。

艺术与手工艺

举例:绘画与书法,雕塑,皮革制作,烹饪,纸艺。

价值:人类天生具有创作的欲望,艺术与手工艺活动就能满足这样的表现欲,能培养老年人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心、手协调能力。艺术创作还能表达个人的情感、风格、文化修养,使个人在创作过程中获得自信与认同。中国古人就喜欢寄情于书法,绘画,以此来充盈生命感受,提升人生境界。

舞蹈

举例:民族舞蹈,社交流行舞,芭蕾舞,健身操,交际舞。

价值:舞蹈可自由表达人的情感,使肌肉强健,仪表姿态优美,此外,能增进社交社会与文化交流。其实,舞蹈作为最原始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是表达情感最直接、最强烈的方式。如今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舞蹈,借助舞蹈与他人交流情感,也可通过舞蹈训练而增加自己身体的表现力。

戏剧

举例:实验剧场,歌剧,木偶戏,讲故事,朗诵。

价值: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两件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工具,那就是声音与躯体,戏剧的价值是为这两件工具的运用而产生的。老年人参与演戏或当众朗诵诗词、文学作品,可以获得难得的体验,学习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和调控场面的能力,同时也是别人认可自我的最直接方式之一。

智力与文艺活动

举例:阅读,写作,拼图,演讲,通信。

价值:上述活动能增进老年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改变这种状况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阅读,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其实质是分享人类优秀的智慧和经验。如果将自己的经验为别人所分享,那么写作、演讲、通信是很好的方式,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把个人的体验凝固下来,传递给他人,与人分享自己的思想乃至情感,这是一件愉悦他人也愉悦自己的好事。

特殊嗜好与兴趣

举例:集邮,养宠物,聊天,美食。

价值:嗜好指一个人特殊的爱好,往往可以使一个人保持深刻而长久延续的兴趣。嗜好可以使人感到生活充实,可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借助良性的嗜好,老年人可以获得新知识及新技能,甚至可以使之成为终身受益于生活的艺术。

3.休闲管理

2001年11月,“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在对上海、天津、哈尔滨3个城市在业群体进行的调查表明:人们的休闲时间在工作日为4小时46分钟,休息日为8小时9分钟,休息日比工作日多出3小时23分钟。

可以看出,人们平均每天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占每天生活的1/5,休闲时间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逐年增加。从全社会公众的休闲时间总量来看,每天的休闲时间总量是惊人的;如果以个人计算,每天将近5小时的自由时间,一年就是1800多小时,一个20岁的年轻人到60岁退休,将有超过72000小时的自由时间。

(1)影响休闲内容的因素

参与休闲活动,会受到个人、社会与生态环境三大类因素的影响,了解影响个人休闲选择的因素,有助于个人对休闲活动的选择与评估。

1)个人因素。

性别

男女由于生理上的差异以及性别角色的期待不同,在休闲活动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传统社会里这一点尤其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冒险性或刺激性活动,比如攀岩、拳击的项目,许多男性也参与编织、插花等休闲活动,现代社会休闲活动选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年龄

人类体能的发展大致呈正态分布曲线,即自幼年起逐渐增强,在20至40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衰退,因此,不同年龄的社会个体对休闲活动的选择也有很大差异。在参与休闲时,应先评估自己的体能状况,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活动。例如蹦极、飙车等刺激性活动多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一般不会选择这类活动。

个人特质

每人的人格、爱好、需求以及生长环境都会影响其对休闲活动的选择。了解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活动,才能真正达到休闲目的,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社会因素。

职业

每种职业都有特性,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行业,其生活形态便会受到工作性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休闲可能是对工作活动的补充,也可能是对工作活动的延续,也可能与工作完全无关。

收入

每种休闲活动的花费是不一样的,如看电视,散步,下棋,所需要的经费极少,而上夜总会,打高尔夫球或旅行的经费就相当可观。休闲活动的选择应视个人的经济状况而定,切记不要把休闲变成经济上的巨大负担。

受教育程度

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职业类型、收入及社会地位,因而也会对休闲活动的选择产生影响。

3)生态环境因素。每个人因其居住地域、居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同,所呈现的休闲类型也会不同。如居住在海边的人,会游泳的比例比居住在山区的人自然要高;住在公园附近的人就常有散步的习惯。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在无形中支配我们的休闲活动。为增加休闲生活的丰富性与扩大休闲活动的范围,个人除自行规划不同的休闲活动外,也可借助团队的力量,影响所在地的管理单位甚至政府,对当地休闲环境进行建设。

(2)个人休闲状况的了解

个人在规划休闲生活时,必须先了解个人的休闲状况。了解休闲状况可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评估自己经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内容;二是找出自己喜欢或希望从事的休闲活动。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对于无法从事所喜好活动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评估:

1)时间因素:是否因为没有时间?时间不够?或假期不连贯?

2)经济因素:是否因为缺乏预算?所需金额太庞大?

3)场地因素:是否缺乏活动场所、空间?活动地点不便利?

4)家人因素:是否家人反对?

5)其他。

通过实际评估,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个人参与休闲活动的困难之处。

(3)休闲活动的管理

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现实条件(时间、经济、场地等),每个老年人都可以规划自己的休闲活动,有效、合理、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从事某项休闲活动之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休闲得好,休闲得有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