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青少年心理医生
10393500000018

第18章 青少年爱情心理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3页。

一、爱情的内涵

爱情是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爱情是一团火,许多痴情男女像飞蛾一样围着它飞,奋不顾身地扑进去,在火中他们彼此融合了,化为一缕青烟,升上天堂,无怨无悔;爱情是阿司匹林,镇痛、消炎;爱情是陈年的佳酿,甘美如饴,悠长的岁月里弥久如新;爱情是病床前的一碗粥,是风雨中的一把伞,是相互争吵后一句真诚的道歉,也是私语时的一份甜蜜的呢喃……学者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是主体对某一异性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是以性欲、情感上的吸引,特别是思想价值上的一致为基础,以结婚、共同生活、精神享受和相互支持为目的的。

二、爱情的特征

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具有自身的特征:

1.相互性爱情是两颗心相互碰撞产生的共鸣。男女双方经过接触,敞开心灵之门,志趣理想情投意合,态度信念不约而同,就像两个频率相同的物体发生共振,又像“高山流水”遇到了知音,感受到一种崇高的享受。

2.专一性恩格斯指出:“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排他性的积极方面使爱情专一、执著。这种专一性不仅来自人的本性,而且来自社会原因。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夫一妻制的确立,使人类摆脱了性关系上的混乱,避免了一些疾病的泛滥,提高了人口素质,从而也稳定了人类爱情的专一性。

3.奉献性爱情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也就是说,恋爱双方要为对方的幸福和利益着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导他的儿子时曾经说过的:“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只有在奉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情,才是真诚可靠的。

三、爱情的成分

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了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承诺三种成分。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分;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分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分。仅有激情的爱是一种迷恋,仅有承诺的爱是一种“空洞的爱”,仅有亲密的爱只是喜欢,激情与承诺结合是迷恋的爱,激情与亲密结合是罗曼蒂克的爱,承诺与亲密结合是伴侣的爱,三个维度结合在一起才是圆满完美的爱。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三种成分将有所改变,爱情的三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

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越大,三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斯腾伯格进一步提出:在三种成分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分别为:无爱:三种成分俱无;喜欢:只包括亲密部分;迷恋的爱:只存在激情成分;空爱:只有承诺的成分;浪漫的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愚蠢而不自知的爱:激情加上承诺;美满的爱:三种成分同时包含在关系当中。

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爱的组合

四、青少年爱情的发展阶段

青少年爱情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1.性疏远期通常人在12~13岁(女孩比男孩一般要提早一两年)的一段时期,孩提时代两小无猜的异性伙伴开始疏远了。男女很少讲话,不理不睬,形同路人,各自心里同时产生着不安与羞涩。偶尔看到有男女同学在一起,其他人便会起哄、嘲弄,同桌的男女同学往往在桌上画一条“三八线”以示男女有别、互不侵犯。这种情况的出现属于正常,标志着男女性意识的觉醒,刺激着他们产生对异性之间接触的好奇感,促使他们渴望了解许多关于男女自身及其相互之间的秘密。

2.性亲近期随着性意识的发展,男女从疏远转变为彼此亲近。他们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常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异性,并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期博得异性的好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男女间的相互显示和相互吸引,表现在注意打扮自己,愿意同异性接触,对异性的关注特别敏感,总认为异性的目光在盯着自己。这一阶段男女性亲近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不稳定性,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容易发生早恋甚至以性为诱因的犯罪行为,需要学校和家庭予以正确的教育和教导。

3.恋爱期性亲近期的自然延续,便是恋爱期,这一时期性亲近的对象由广泛性转到专一关注某一异性身上,理想主义色彩有所减弱,对现实性有所考虑。恋爱期又分为初恋和热恋两个阶段。当发出的爱情信息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便是初恋的开端。这时的心情是异常兴奋和激动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经过初恋的相互考验,男女恋人之间改变了初恋时的矜持和拘束,渴望亲热,通过亲近达到相互间性吸引的满足。这个期间往往是难舍难分,需要用理智控制情感,否则容易发生失控越轨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

五、青少年爱情的现状

1.恋爱率李鹰(2005)对580名初高中生的调查发现:回答自己谈过或正在谈恋爱的64人,占总数的11%,从16岁开始学生的恋爱比例逐步升高,16岁为12.7%,17岁为13.9%,18岁为14.7%。臧文淼(2005)对84名高中生的调查显示:

有22%的同学表示谈过恋爱,有32%的同学认为不好说,46%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过感情经历。卢洪海等(2005)对226名中职校学生调查显示:79.6%(180人)的学生认为恋爱率应在20%以上,甚至有些班级反馈的信息是,40%~60%的学生都在谈恋爱。

蔡青、孔燕(2005)对1836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的学生比例为69.9%。

从调查的结果可见,青少年的恋爱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提高。

2.恋爱动机卢洪海等(2005)对中职校学生调查发现:15.5%的学生(36人)想以此学点经验;13.3%(30人)的学生看别人谈非常羡慕,于是刻意模仿;51.3%(116人)的学生只求爱过,不求结果;只有15.5%(35人)的学生想找一个人生伴侣。也就是说80%以上的学生恋爱动机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柳建营、刘晓明(2002)对“大学期间谈恋爱主要是为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发现:28.3%的大学生选择“体验爱情的幸福”;37.6%选择“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11%选择“将来结婚成家”;9.8%选择“赶恋爱的时髦”;13.3%选择“不知道为什么”。其中将恋爱动机指向恋爱过程的“体验爱情生活”和“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共占65.9%,而把恋爱动机指向婚姻的“将来结婚成家”的只占11%。

从青少年的恋爱动机来看,他们具有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的特点。注重恋爱过程,有利于双方相互了解,加深认识,有利于培养感情,增加心理相容度。但是只注重恋爱过程,强调爱的“现在进行时”,把恋爱和婚姻相分离,不考虑爱的“将来完成时”,未免失之偏颇。现在青少年中流传的“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顺口溜正是这种错误恋爱动机的体现。

3.恋爱与学业卢洪海等(2005)对226名中职校学生的调查显示,84.1%(190人)的学生认为谈恋爱对学习有影响,只有13.3%(30人)认为没有影响。蔡青、孔燕(2005)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有54.1%的学生认同学业重于爱情,而选择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的学生比例却达到了69.9%。

从调查的结果看,青少年在主观上认为学业第一,而客观上却又是爱情至上。这可能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性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时期,对异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交往欲望,渴望与异性交流情感。另外,来自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和其他诱因如跟风、从众、攀比心理及传媒的影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常见的青少年爱情问题

爱情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是两个人之间最微妙的感情,往往会伴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肖沛雄等(1999)认为爱情问题主要有三类:

1.择偶心理不当择偶心理不当主要指青少年的择偶动机不端正,恋爱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由于其他不当动机,如精神空虚寂寞,模仿别人等。

徐苹、徐芾:《牵手青春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2.恋爱心理不当恋爱心理不当包括早恋、单恋、暗恋、多角恋和失恋等。

3.恋爱行为不当恋爱行为不当包括亲昵过度和婚前性行为等。

柳建营、刘晓明(2002)认为爱情问题主要有恋爱中的心理困惑和失恋两种,其中恋爱中的心理困惑包括过度的恋爱情绪反应、恋爱中的波折、单相思等。

我们认为根据恋爱的过程还可以把恋爱问题分成恋爱前的心理问题(不当动机、胆怯、烦躁、过分的幻想等),恋爱中的心理问题(过度的情绪反应、恋爱中的波折等)和恋爱后的心理问题(失恋、遗憾等)三类。因为篇幅有限,本章我们只侧重早恋、单恋和失恋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