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10393200000045

第45章 你的故事属于“愚者成功”型吗?

你的故事里可能出现以下情节:主人公要去一个新的环境里,他身穿“伪装”,他的经历将让我们懂得生活的道理。这些还不够,你可以根据下面三条标准来判断你的故事是不是一个“愚者成功”型题材的故事:

1。故事中有一个“愚者”,他的力量源自他的纯真,他因为温和而被大家忽视——知情人除外,知情人了解“愚者”并因此而嫉妒他。

2。故事中有一个“愚者”所反抗的“伟业”,这种反抗可能出于他内心的反感,或是因为身处一个他所不适合的新环境而产生的。不管怎样,这种差异必然导致摩擦。

3。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变化”,通常包括“称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出于偶然或是出于伪装的需要。

“愚者成功”型影片种类繁多,这说明我们的剧本创作在不断进步,我们不能吃老本。

《富贵逼人来》(Being There)(1979)

这部影片由海尔· 艾希比(Hal Ashby)导演,杰西 · 考史恩斯基(Jerzy Kosinski)编剧。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国王的小丑”。彼得 · 塞勒斯(Peter Stellers)(影片主角的扮演者)是个脾气温和的园丁,他那奇怪口音让我想起了著名喜剧演员斯坦 · 劳莱(Stan Laurel)令人昏昏欲睡的说话方式。园丁加德纳(Gardner)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的每日生活就是给东家擦汽车(尽管汽车的轮子永远是瘪的),培育花草树木,剩下就是不停地看电视。就像一个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一样,他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各种姿势。突然有一天,这个头脑简单的老头被扔进了真实的世界。

这个故事中的群体是华盛顿的政客。“愚者”(园丁)的天真和优雅让他不可思议地得以饱尝权力的滋味。他的突然成名要归功于他的诚实、直率,还有善于模仿他人。我们对这个角色深表赞许。

这部“政治傻瓜”电影所嘲笑的政治团体让人想起其他以华盛顿为背景的电影,特别是一个许久以前的政治人物。这部电影深受圣经故事的影响,比如在“终场画面”中,我们的主人公在水边行走,就好比是圣经中的耶稣。无论如何,我们的主人公不过是凡人一个,这个傻瓜的成功秘诀很特殊:说真话,不存偏见,还有拥抱每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