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熟语由来
10392900000021

第21章 W

乌纱帽

提起“乌纱帽”的来历,可谓说来话长——

“乌纱帽”最早起于南朝刘宋时。《隋书·礼仪志七》记载:“帽,古野人之服也。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由此可见,“乌纱帽”从一开始并非作为官帽出现的,而为天子以至土庶所通服。这种帽子,也曾以白纱甚至杂色纱制作,形制亦无定准。

沿袭至隋,“乌纱帽”作为常戴的帽子,也是上自君王、贵臣,下到百官士庶,“贵贱通服”(戴)的。唐初,天子衣服分为十二等,其第十等是“白纱帽”,皇太子衣服分为五等,第四等是“乌纱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恢复隋代旧制,诏令这种帽子夫卞人皆可戴。此后,直至晚唐,“乌纱帽”仍然是人们通常戴的便帽,而非官帽。

“乌纱帽”之为官帽,最早见于《明史·舆服志》所记,其“文武官常服”之下曰:“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这之后,“乌钞帽”便成了官帽的代名词,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今天,“乌纱帽”已由代名词变为了一句常用的口头俗语,用以喻意当官者和有权力的干部。君不闻,人们口语中常有“某某为了保住‘乌纱帽’,如此这般”;“某某为了捞得一顶‘乌纱帽’,溜须拍马,费尽心机”,等等。

五花八门

人们常用“五花八门”这么一句俗语来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其实在古时候,“五花八门”各有所指。

“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都是古代兵法中的阵法名称,后来一般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

“五花”指的是:

金菊花,用它比喻卖茶的女人;

木棉花,用它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永仙花,用它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用它比喻玩杂耍;

土牛花,用它比喻一些挑夫。

“八门”指的是:

一门巾,意指算命卜卦;

二门皮,意指卖草药的,

三门彩,意指变戏法的;

四门挂,意指江湖卖艺的;

五门平,意指说书评弹者;

六门团,意指街头卖唱的;

七门调,意捐搭棚扎纸韵;

八门聊,意指高台唱戏的。

概言之,即为巾、皮、彩,挂,平、团、调、聊“八门”。

五体投地

我们形容某人对别人非常崇拜、敬佩时,常用“五体投地”这么一句俗语。所谓“五体”是人身上哪些部分?

而这个动作又是怎样做的呢?

“五体投地”本是古代印度人最表敬重的礼仪,以后佛教徒沿袭了这种礼拜方式,用以敬佛。所以这句俗语是来自佛经:“五体投地,长跪合掌。”

“五体投地”的动作是双膝、双肘及头着地。“五体”就是指的头、肘和膝。在唐朝高僧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当时印度人的礼仪等级: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共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跪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可见,“五体投地”是最表敬意的礼仪了。因此,我们今天用这句俗语,也是表示最大的崇敬与钦佩。

文不加点

所谓“文不加点”,是说文章一气写成,无须点墨涂改。这句俗语常用来形容文思敏捷,技巧纯熟,通篇完美无瑕。它出自《文选·祢衡<鹦鹉赋>序》中记述的一则文人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文学家名叫祢衡,曾以言词触犯曹操,被曹操遣送给刘表,刘表又把他送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黄祖的儿子章陵太守黄射很敬重他。有一次,黄射大宴宾客,碰上有人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举杯请祢衡作《鹦鹉赋》。祢衡提笔就写,文不加点,很有文采。

关于这位古代文士及其《鹦鹉赋》之妙处,《辞海文学分册》是这样记述和评价的:

“祢衡(公元173-198年),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东北)人。少有才辩,长于笔札。性刚傲物。曹操欲见之,衡自称狂病,不肯往。操乃召为鼓吏,大会宾客,欲当众辱衡,反被衡所辱,操怒,遣送荆州刘表。复不合,转送江夏太守黄祖,终被杀。作有《鹦鹉赋》,借物抒怀,辞气慷慨,表现出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不幸遭遇,为咏物小赋中优秀之作。原有集,已失传。”

问七问八

“问七问八”这句口头俗语,是怎么来的呢?那还得从一个名叫戴东原的书生谈起。

据《戴东原墓志铭》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人叫戴东原,十岁时读《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垫师:“先生,此何以知是孔子的话,又怎知是曾子述之,其学生记之?”

老师答曰:“这是朱熹如此注释的。”

戴东原又问:“朱熹是什么朝代的人呢?”

先生又答:“是宋朝人。”

戴东原接着问:“孔子和曾子是那个朝代人?”

先生答曰:“是周朝人。”

戴东原又问:“周朝离宋朝相距多少年?”

先生答曰:“差不多二千年了。”

戴东原又问:“宋朝和周朝时间相隔这么远,朱熹怎么会知道的呢?”……

就这样接二连三地提问,最后先生禁不住大赞一声:“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这便是俗语“问七问八”的来由。戴东原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万事如意

元旦春节,朋友相见,往往喜欢道声:“万事如意”。然而,什么叫“如意”?什么叫“万事如意”?这句话的来源出处在哪里,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

“如意”的本义,是说,有一种带柄的器具,柄长一尺许,顶端用竹、木、玉石或骨角之类雕刻成五个手指状,人可以使它来搔痒痒,特别是搔那些用自己的手搔不到的地方。因为它能使你满足要求,达到目的,所以叫它做“如意”。

这种器具,我国古代就有,民间叫“痒痒耙”。这种东西传到宫廷,则从手指形变成了云彩形,多以玉石琢制而成,从工具转为玩具或摆设了。现在,寺庙或故宫里还有这种东西。

从“如意”到“万事如意”,虽然无据可考,但很可能是人们把“如意”发展了。道理自然是人们希望万事,万物都像“如意”那样如人之意,故以“万”字冠首,谓之“万事如意”了。

当然,百事求全,万事如意,无论对人对事,都是幻想,但“万事如意”这句俗语做为祝辞,乃是无可非议的。

让我再向您说一声:“祝君万事如意!”

无理矮三分

从前,有个人叫吴礼,也记不清他是哪个村的人了。这个人长的中等个儿,一副薄嘴片,能说会道,好抬硬杠,平日游手好闲,赶集上会,总少不了他。

一年的三月初三,是黄梁梦吕祖庙大会。因为当初卢生在这里梦醒黄梁,传闻很广。所以遇上这样的大会,四乡八镇,九流三教,远远近近的人,像流水一样都来赶会,一来热闹热闹,二来看看“圣迹”。还有一些善男信女,烧香许愿的人,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吴礼来到会上,他一不烧香,二不许愿,正东走西窜着,看见前面过来一个卖烧鸡的,馋得他嘴里直流水,急忙走到卖鸡的跟前。说:

“这鸡真肥,多少钱一只?”

“两吊。”

“那好,我买一文钱的。”

“一文钱咋个给法,要是没钱,先赊也行。”

“谁说爷爷没钱。”

这下吴礼的本来面目就露出来了,连吵带骂,脏话像狗血淋头一样朝卖鸡的泼来。他这一吵,围着瞧的人就多了。

有人知道吴礼的为人,专爱耍赖皮,占便宜,都劝卖鸡的随便给他点,要不你这买卖也没法做。卖鸡的没法,只得撕给他一只鸡翅。吴礼一把抓过,嘴里还是嘟嘟嚷嚷,骂骂咧咧的。

他啃着鸡翅,又在拥挤的人群中东溜溜,西瞧瞧,这样一来不打紧,卖花生豆的、卖火腿的、卖麻糖的,全都做了他一文钱的买卖。

天过中午,吴礼拍了拍几文钱填满的肚子,心满意足地朝吕祖庙走来,走到莲花池旁,见一大群人围在那里。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白头发的没牙老头跟一个年轻书生在走棋。书生称老头为口口先生,老头管书生叫贤弟。吴礼平日也好玩棋,就挤了进去。只见书生跳了一个河沿马,口中念道:“马走日,日日奔波多少路?”老头用车把马顶住,嘴里也念了一句:“拴住马,悬崖勒马卑回头。”书生却不顾马,把相撩起,嘴里念道:“撩起相,何人今日醒黄梁?”

吴礼不懂他们说的啥,见书生瞎走就急了,他又是指划,又是嚷嚷,满嘴脏话像大烟筒一样咕嘟咕嘟往外冒。书生也不理睬他;又见老头把七步炮打过来,口中念道:“炮打隔山,山外自然有仙苑。”

他们俩就是这样乱走,可把吴礼给忙坏了,一会儿吵这个,一会儿骂那个,就像这俩下棋的把他家的二亩地给输了一样。

口口先生见吴礼这样,说道:“你这后生,要是好玩棋,不妨坐下玩会儿。”吴礼把嘴一咧:“怕你们不是对手,”一头说着,屁股早已坐下,与书生对阵。

工夫不大,吴礼又是夺车,又是抢炮,眼看要输了,就把棋子一拨拉说;这盘不算,重来,重来。书生说道:“为人应当有点德行,走棋也有棋德,像你这样的人,实在少见。”

吴礼哪管这些,他瞪着眼珠叫道:“礼,礼你娘的卖多少钱一斤?不走不行!”书生还想说什么,只见老头把手一摆道:

“贤弟跟他讲些什么,你看,我这耳朵都让他给喊透气了。”

吴礼一听,火气更大,说:“耳朵能透气,我来看看。”

说着,上前揪住口口先生的左耳,呼呼朝里吹了两口气。他一吹,一股白气从老头的右耳冒出,飘在空中,聚成一团。

老头冷冷一笑说:我老汉把四海走遍,没见过像你这样不讲道理的人,可恶,可恶。

吴礼不知好歹,他虽然朝老头耳内吹了两口气,也没看到老头的耳朵真的透气,听他这样一说,又耍起了泼皮。他一头骂,一头举手要打老头。只见书生手指朝空中一点,飘在上面的那团白气就朝吴礼头上拢来,过后,两人向庙内飘然而去。

众人再看吴礼,只见他头往下缩,手往回曲,腰向后弓,两眼直勾勾的。过了半天,他苏醒过来,身量却比原来矮了三分。

此事一传开,人人都知道:“吴礼(无理)矮三分。”

口口先生就是吕祖,书生就是睡公卢生。

五帝怕坏人

福州方言里有一句口头语:“五帝怕坏人”。民间流传这么一段故事。

黄鹤巷有个五帝庙,据说很“灵验”,整年香火不断。

明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陈三,家里很穷。这一天来了个朋友,他没有东西招待客人,只得忍痛把留着“叫更”的唯一的一只白公鸡宰了,把拔下来的鸡毛倒在门口的垃圾堆上。无巧不成书,他的邻居也养了一只白鸡正在这时不见了,到处去找,正好在陈三门前发现了白鸡毛,一口咬定他家的白鸡是被陈三偷杀了。

陈三据理力辩说,“我陈三人穷志不穷,绝不会偷人家的鸡,我杀的是自家养的鸡来请朋友的。”

那蛮横的邻里说:“看你穷得饭都吃不起,还能养鸡吗?”

当着朋友的面,这么侮辱性的话,陈三无法忍受,拖着邻人到五帝庙去求五帝“公断”。陈三在神案前恭恭敬敬地端起一只碗说:“如果是我偷了鸡,碗落地不破,如果是杀了自己的鸡,碗落地会破。”当他把双手一撒时,碗落地而不破,把陈三气得发昏,有什么好说呢?这是五帝的“公断”,自己许下的誓愿呵!那邻里十分得意,朋友也拒不吃饭就告辞了。

陈三的邻人回到家,发现自己那支鸡为偷谷子吃被家人扣在箩筐底下了。但事情既然闹僵了也不好去解释,就匆匆地把白鸡杀来吃了。

陈三深恨五帝,可也无法治他。只好发愤读书。三年之后,他进京去赶考,一下中了进士,被封为巡按,当他视察到福州时,看到黄鹤巷里的五帝庙香火依旧。他想起了三年前被冤枉的事,怒火中烧,拔出佩剑,斩了五帝的泥脑袋,并拿过笔来把五帝庙的扁额改写为“武圣庙”来纪念关羽。所以,从那以后,福州只见武圣庙而不见五帝庙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何谓“三宝殿”,它指的是哪些地方?恐怕不少人是不知道的。

“三宝殿”存在于佛教寺庙中,被称为“寺中之寺”。也不是每个寺庙都有“寺中之寺”,只是较大的寺庙才有。像南京的栖霞古寺,浙江的普陀寺、嵩山的少林寺。

清代王有光对这句俗语曾作过比较明确的解释。所谓“三宝殿”又称“三宝地”,乃是指佛教的三个(佛、法、僧)活动场所。

“佛”是指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书”(办事)的地方,闲人不准随便登门游览。

“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也就是寺庙中的藏经楼,里面存放着大量的佛学书籍和释迦牟尼佛像。每天僧侣除在大雄宝殿诵经拜佛外,还必须上藏经楼朝拜大慈大悲的佛祖。

“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门外更是经常挂着“游客止步”之类的牌子。可见,所谓“三宝”,就是“经书,佛祖和僧侣”的总称。平时人们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地)”这句话原本出自于此。

我国从唐朝开始,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南京曾是后唐的首都,佛教更是兴盛,杜牧在诗中描绘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据说当时有十万多僧侣。每天沉沦在香火缭绕、诵经拜佛之中,“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这样总结出来,一直流传至今的。

五马倒六羊,越倒越不强

有个农人叫王三,看见别人做生意赚钱,整天眼红。于是,他就抛开农田不管,赶了五匹马去贩卖。

一路上,他又要添草,又要加料,甚觉麻烦。这时,迎面过来一个人,赶着六只羊。他想;还是贩羊好,既不添草,又不拌料,多省事。于是,他用五匹马换了六只羊。

王三赶着羊,羊儿到处乱窜,不是吃庄稼,就是往野地跑。他撵啊撵啊,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就又腻烦了。这时,迎面采了个卖西瓜的。他想:不如把羊换成瓜,也省得淘气。于是,他就用六只羊换了一担瓜。

王三担着西瓜,越走越累,越走越热,肩膀磨得红肿,浑身出汗,就又烦得一屁股坐下来不走了。这时,一个打雨伞的人从跟前走过。他想:还是有把雨伞好,既能挡热又能遮雨,拿着还轻便。于是,就用西瓜换了雨伞。

王三打着雨伞,正高兴地走着,忽然狂风暴雨大作,把伞衣撕得粉碎,只剩了个伞把儿。

王三被淋得像一个落汤鸡,回到村中,垂头丧气地说:

“五马倒六羊,越倒越不强,最终落了个伞把子,又误庄稼一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