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10385100000042

第42章 不要嫉妒小伙伴

日本的阿部次郎在《人格主义》中写到:“什么是嫉妒?那就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伴随着憎恶的羡慕。”查普曼也说:“嫉妒犹如一只苍蝇,经过身体的一切健康部分,而停止在创伤的地方。”

有一个父母曾对教育专家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她说我女儿最近一段期总表现出对同学、朋友的妒忌。比如当老师表扬其他同学或别人胜过她时,她就会生闷气,而且情绪极不稳定。不断地埋怨老师,唠叨同学的不是。我知道孩子这样做不好,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矫正。

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的某一段时间,发现这个问题。和大人们一样,孩子也会妒忌,并且他们的妒忌心理往往更加强烈、奇特。例如当孩子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还是家长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

糟糕的是,当孩子嫉妒心理爆发的时候,他们的行为经常会现相应变化,比如搞破坏、哭泣或者说妒忌对象的坏话等等。有时候,妒忌心理也会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方面,如胃疼、难过、焦躁、情绪低落或者没有干劲。

九岁的正浩总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而只喜欢大自己三岁的哥哥。他老是抱怨爸爸妈妈偏心。当妈妈辩解自己花了很多时间陪他一起玩,或者哥哥没有犯错而他却犯下很多错误的时候,正浩就撅着嘴争辩自己没有犯错,一直很乖。甚至还会强调哥哥曾经犯的错误。

一般来说,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发育都很不成熟,他们很难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来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

当发现孩子存在嫉妒情绪的苗头时,父母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因为很多时候,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更多的时候,有嫉妒心理的孩子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来自家长的关注和肯定。但在表示同情的同时,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否则不但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归咎于他人的坏习惯。

一个周末,妈妈的同事带着两岁的儿子到芳菲家玩,妈妈很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并开心地逗同事的儿子玩耍。刚开始,芳菲也挤过去亲了亲小弟弟,但没过多久,芳菲就有些不高兴了,因为妈妈把重心放在小弟弟身上,又亲又逗的,她觉得受到了冷落。

于是,芳菲开始大声说话,可没人注意她,芳菲又开始摆弄起自己的玩具,可是还是没有人理她,终于,芳菲忽然间摔掉自己的杯子,然后坐在地板上放声大哭。

芳菲的行为,是不是让很多父母都感到很熟悉,想起自己也曾经历过的类似场面?孩子受到冷落,心中的嫉妒情绪无法宣泄,就用最擅长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对于孩子来说,哭泣往往是最佳选择。孩子胡乱吃醋,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

说到评价,就不得不提到一些父母,他们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人孩子做“比较”。有时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他们一句无心的话、一个耸肩的动作,或者一个微笑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

有一次,涵涵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聊天的时候,聊到邻家女孩的自然卷。妈妈说女孩卷发挺可爱的,自己女儿是直发。没想到,第二天,涵涵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把头发烫成卷发!妈妈不答应就在地上打滚。

本来是意见无意义的比较,却演变成了孩子争宠的手段。所以,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这只会让孩子加强孩子的嫉妒心理,使他们积累更多的负面情绪。

另外,嫉妒心过强的孩子,往往会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在他们的自我意识里,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于这个类型的孩子,父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并让这些优点成为他们自己骄傲的资本。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一天,一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

客人笑着对杜鲁门的母亲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吧!”

杜鲁门的母亲微笑地回答:“是这样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感到非常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

杜鲁门的弟弟是一位农夫,但是,母亲并没有认为这位做农夫的儿子是无能的。对她来说,每个孩子都令她感到自豪,无论儿子是总统还是农夫。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鲁门的弟弟是这样评价哥哥和自己的:“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

所以,聪明的父母要记住:假如你的孩子在唱歌方面有天赋,那你就多多称赞她这方面的能力;当你的孩子自己独立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进步,哪怕他只是做出了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我们注意到你的进步了,你是我们的骄傲!

教育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忌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