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育儿全书
10384600000018

第18章 儿童对外部秩序的热爱和认知

儿童通常是看过外面世界秩序之后才了解他外面的环境,之后才明白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1岁半或两岁的儿童能够确切地指出一些东西。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可能在更早时候,孩子们就掌握了这种能力,遗憾的是大人们没有及时引导他们对外部环境秩序的需求。

一个优秀的家庭主妇对秩序的热爱与儿童对秩序的热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家庭主妇宣扬:“我爱我家,我爱整洁的家。”她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但是孩子却是真的讨厌生活在混乱的环境里。混乱的环境只会让孩子心烦气躁。于是他用绝望的叫喊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更最严重的就是由此急出病来。

婴儿比大孩子甚至成人更加敏感,更容易觉察到周围环境的混乱。他的敏感性显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敏感度越差,甚至是消失。生物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性会周期性的出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敏感期”。这个时期充满神秘,也极其重要。

意外的是,人们认定,孩子们考虑到外部秩序的敏感期是杂乱无章的。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这个环境不只属于他自己,所以小孩子无法弄懂他在这个环境中的位置;而同一环境里,强大有力的教师不但不能给予他理解,反而觉得他任性。小孩子毫无理由的大呼小叫,不理会人们的安抚,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大人不能知晓的秘密,其实就藏在小孩子的心里。

我们是得给大人一些指导建议了。要不然,他怎么能及早发现小孩心里的秘密,察觉孩子是如何用心展现这些秘密呢?

在学校里,如果我们用过什么东西没放回原处,刚两岁的小孩看到了,都会将它放回原处。学校里,要尽可能地清理掉不必要的东西,这样有利于培养小孩爱整洁的习惯。只有在自由中,儿童才会更殷切地向往秩序。

在旧金山博览会的中心大厅,展出了我们学校的图片。在图片上,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放学后,一个两岁的小孩把所有的椅子整齐地放在墙壁一侧。看上去,他是带着思考完成这些工作的。那天,他对一把靠着的大椅子束手无策,于是他开动了脑筋,将这把大椅子放在平常摆放的位置,这个位置离其他椅子很近。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约4岁大的孩子从甲容器向乙容器倒水时,不小心把一些水洒在了地上,但他自己全然不知道。接下来,有趣的事发生了,一个比他还小的孩子坐在地板上,手拿抹布试图擦干洒在地板上的水,4岁的孩子对此还是没有觉察到。他停止倒水的时候,坐在地板上的小孩问他:“还有吗?”4岁大的那个孩子被问得莫名其妙,甚至吃惊地说:“还有什么?”

如果环境不匹配,小孩子发现无法表达心中确切的想法,这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变得无从解释,毫无价值,从而令小孩子感觉痛苦。

对孩子的要求给予满足,你才能发现小孩的这种刚刚显露的敏感性,这种征兆被人们肯定是孩子心情愉快的反应。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他对秩序的敏感期就出现了。因此大人有必要学点幼儿心理学。一些受过训练的保姆,知道怎样按我们的要求去做事情。这些,他们有活生生的例子。

我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保姆天天推着一辆童车,童车里坐着一个5个月大小的婴儿,他们慢慢地从房前的花园里走过。这个小孩子看见什么东西会显得很有兴致呢?居然是一块镶嵌在灰蒙蒙的老墙上的白色大理石碑!美丽的花朵开满园,但是让童车里的小女孩兴致十足的却是他们走到大理石碑附近的时候。于是,聪明的保姆天天都会让童车在大理石碑前逗留一阵子,她估计让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得到长久快乐的东西就是大理石碑了。

我们也会感觉到,小孩的挫败感能清楚地显示他们的秩序敏感期现象。小孩子时不时得发脾气,也许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敏感性引发的。事例是鲜明生动的,我正好能找到许多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例子。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小家庭里:主人公是个才出生几个月的婴儿,他总是躺在一张有些倾斜的大床上,这非常方便于他俯视四周。他的房间严格按照生理科学原理设计,有一个专门用来盥洗的保育室。房间不像普通房间一样刷成白色,窗户的玻璃是彩色的,房间内摆设着一些小家具,一张铺着黄色桌布的桌子上摆放着鲜花。

那天,有个来她家里做客的女人,顺手把自己的雨伞放在了那张桌子上。小女孩看到雨伞后就开始哭闹,估计是这把雨伞让她烦恼、难过了。大人不清楚孩子的想法,还以为是小女孩喜欢这把伞,可是当客人把伞放在她面前时,她却推开伞,不肯接受它。客人无奈地把伞放回到桌上。

保姆把小女孩抱起来放在桌上,靠近那把伞,但小女孩还是哭闹不休,挣扎扭动。孩子的母亲知道一些小孩子早期的心理预兆,于是她走过来,拿起桌上的伞,并把它带出了房间。小女孩马上变得安静,再也不哭闹了。

原来,是伞放错了地方令她烦恼,因为这严重地背离了小女孩房间平日的秩序,而这一切的摆放秩序她记得一清二楚。

另一个孩子的事例:一天,我和一群游客经过那不勒斯的尼禄洞穴,游客中有位年轻的母亲想带她的孩子走完地下洞穴。但这个孩子太小,大约1岁半,无法自己走完全程。一小会儿之后,小孩子就走不动了,母亲只好抱着他走,但她也力不从心。她躁热难当,于是脱掉外衣,搭放在她的胳膊上。她怀里的孩子却有了心理障碍,哭起来了,而且越哭越厉害。这位母亲想尽办法使他安静,却徒劳无功。这位母亲太年轻,又倍感疲惫,因此十分苦恼。

人们见到这种情形,都很想给予她真诚的帮助。年轻的母亲试图通过换胳膊抱小孩让他停止哭闹,小孩还是哭闹不休。热心的大人说话哄他,甚至怒斥他,都无济于事。

小孩的母亲认为,抱抱他应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不过改变抱的姿势似乎也不管用,因为小孩正在“大发雷霆”。这时一个旅伴伸出了援助之手来说:“我来试试就好了。”他用自己强壮的胳膊稳稳地抱着小孩,神情严肃。可是小孩丝毫不领情,反而哭闹得更凶了。

我觉得,这个小孩的反应一定跟幼年期的秘密有关。于是,我自信十足地走上前,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帮你穿上外套,好吗?”热得透不过气的孩子母亲惊讶地看着我,迷糊糊地听从了我的建议,穿好她的外衣。

太神奇了,小孩马上停止了哭闹,变得安静祥和。他说:“妈妈,穿外套。”他的意思似乎是:“妈妈,无论如何都要穿上外套。”也许是感觉到大家终于肯定了自己的存在,紧急事件结束得非常平静,小家伙把手伸向母亲,开心地笑着。

原来,这位年轻母亲身上的混乱、失去秩序的形象,给孩子造成了障碍。必须得把外套穿在身上,而不应该像一块布片一样搭在胳膊上。

我亲眼见过另一家人发生的事情,让我倍受启发:这个母亲痛苦地躺在保姆放有两只靠垫的沙发上,因为那时的她身体不舒服。这时候,她刚出生21个月的女儿,来到她身边,想听她讲故事。母亲怎么可以拒绝给孩子讲故事呢?尽管这位母亲身体很难受,可还是打起精神,准备讲故事。小女孩听得非常入神。但是她实在无法继续再把故事讲下去了,不得不让保姆扶她到隔壁房间休息。

这时,留在沙发边的小女孩哭了,大家都觉得小女孩哭泣肯定是因为生病的母亲而受惊和难过,于是都去极力安慰她。这时,保姆试图把放在沙发上的两个靠垫拿到隔壁的房间。突然,小女孩尖叫起来:“不许拿靠垫,不许拿靠垫。”她似乎在强调:“无论如何,不能把靠垫从它的位置上拿走!”

保姆耐着性子哄着小女孩,把她带到她母亲的沙发边。尽管这位母亲生病了,为了安慰自己的孩子,仍然强自振作继续讲故事。但这个小女孩却没有停止哭泣的意思,含着眼泪说:“妈妈,看沙发,看沙发。”此时的小女孩已不再对故事感兴趣。小女孩的母亲及靠垫都换过地方,在不同的房间里讲同一个故事,使小女孩的心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强烈冲突。

这些例子全都体现了孩子对秩序的强烈渴望,同样,儿童的早熟程度也一样使人讶异。就算一个两岁的儿童都会主动地维持秩序。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学校里有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假如我们把东西放错了地方,看到这种情形的小孩就会把这个东西拿起来放到先前指定的地方。成人和更大一点的孩子都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他却会注意到。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人把一块肥皂放在脸盆架上却没有放在肥皂盒,或是把椅子放得东倒西歪,并未放在原来的地方。小孩子看到了,会很自然地跑过去,把它重新放好。东西摆放得乱糟糟,好像会刺激孩子的神经,使他不安,仅此而已。孩子的一大快乐就是把东西摆放整齐。在我们学校,一些三四岁的小孩会在完成练习或完成工作后把所用物品放回到指定地方,毫无疑问,他们是自觉自愿地完成任务。

以小孩子的想法看,秩序就是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当小孩对那些用品在自己的环境中所应摆放的位置有认知,并记清楚它们的位置时,孩子的秩序就产生了。这也意味着他将会熟练适应自己的环境。我们多希望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啊,那样,我们就能闭着眼睛四处走动,触手可及自己所需的东西。想过平静和快乐的生活,这样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显然,对秩序的热爱,儿童远胜于成人,这在那个年龄阶段是必须的。小孩子认为秩序的混乱令人痛苦,这是对心灵的深刻伤害。我似乎听见小孩子说:“没有秩序,我就无法生活,请把我们的需要放在心上。”对小孩子来说,这个问题甚至关乎生死。但对大人而言,这不过是一个关乎快乐或舒适的小问题。小孩们极尽所能去了解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依据自己确立的原则去行动。

大自然是无情的,它总是按照一种亘古不变的原则来运行,生老病死是它的准则。对小孩子而言,秩序就犹如动物漫步在大地,鱼儿遨游在大海,小孩子需要在一个环境中获取相关规则,进而在这个环境中得到更高的发展,这极其必要的。

小孩子在游戏中早就表现出这种对秩序的热爱。瑞士心理学家皮郭教授将日内瓦的克拉帕雷德教授的理论作为参照,对自己的孩子做了一些非常有趣实验。

皮郭在一把扶手椅子的坐垫下面藏些东西,接着,让他的孩子走出房间。随后,他将这些东西转移到这把椅子对面的扶手椅的坐垫下边。皮郭教授希望他的孩子回到房间后,首先会到第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边找东西,如果找不到,肯定会到对面那把扶手椅的坐垫下边去找它们。

可是,他的孩子在第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找完了,就撒娇说:“找不着”。孩子没想过要到其他地方继续寻找它们。皮郭教授将实验重做了一次,刻意让孩子见证他从第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取出东西,再转移到另一把扶手椅的坐垫下面。令人困惑的是,还是像以前那样,孩子再次找了一遍,依旧答复:“找不着”。皮郭教授知道了:他的儿子脑瓜不太好使,他几乎失去耐心了,再次翻开第二把扶手椅的坐垫,说:“我把东西放在这里,你没有看见吗?”小孩答道:“我看到了。”然后,指着第一把椅子说:“但它不是应该在这里吗。”

这个儿童根本就不想寻找什么,因为他认为就算看到了这个东西,跟自己也毫无瓜葛。他最关心的事是这个东西应该被放回原处,同时她认为是自己的父亲不遵守游戏规则。仅仅是把一个东西转移到别的地方,然后又把它放同它原处,这种游戏岂非太简单了吗?他父亲所说的“藏起来”就是这个意思,把东西藏在坐垫下面就觉得是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则在想,东西没有被放回原处,这个游戏岂不是很乏味?

当我开始和一些两三岁的小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的时候,我也觉得惊奇。玩这种游戏时,孩子们常常很兴奋,乐不可支,并充满了希望。

游戏是这样开始的:有个孩子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藏到铺着长桌布的桌子底下,然后,其他孩子走出房间,当他们再次回到房间时,立刻将桌布掀起。这时,看到藏在桌子下面的同伴,他们就高兴地直尖叫。孩子们反复地做着这个游戏。他们有次序地轮流说:“该到我藏起来了。”接着爬到桌子下面去。

另外有一次,我见到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和一个很小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大一点的孩子知道小孩子藏在一件家具后边,可是在他们进来时,却装出根本不知道。他们假模假样地搜寻了整个房间里的所有角落,唯独不往这件家具后面寻找,他们觉得这样会让小孩子觉得更有趣。但是小孩子却大声叫嚷:“我在这里呀!”神情之间很是生气,他嚷着:“我在这里,怎么你们看不到吗?”

有一天,我特意和他们一起游戏。幼儿们高兴地欢呼,热烈地鼓掌,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藏在门背后的伙伴。他们围绕着我,热切地请求说:“咱们一起做游戏吧,请你藏起来。”在我接受邀请之后,他们就都跑到门外面,似乎他们能够看见我藏身的地方,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我藏在一只柜子的后面,并没有藏在门后。幼儿们进来后,都跑到门背后找我。我藏了没多久,发现他们找不到我,于是我从藏身的地方走出来。对于我的突然出现,他们既失望,又迷惑。他们责怪道:“你干吗不和我们玩?你为什么不藏起来?”

如果快乐真的成为游戏的目的,我们就应当了解某个年龄的小孩子以他们在自己指定的地方找到那些东西为快乐。他们觉得把一些东西藏起来就应该是认为这是看不见的。再次发现这些东西意味着一种和谐的秩序感,不管是否看到,东西应该被放在原本放好的地方。他们会自顾自地说:“你肯定不会看到它,只有我知道它在哪儿,就是闭上眼睛我也能把它找到,因为我确定它被放置的地方。”

对秩序的内在敏感性,是自然界赋予小孩子的天赋,这种天性通过自我感觉而形成。这种感觉是对不同物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区分,并非物体本身。因此,小孩拥有看到一个整体环境的能力,并认识到在环境的各个部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只有这样的环境孩子们才能适应,他们的行动才更具目的性,所以他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一个整体环境。只有以此为基础,儿童才能掌握到组成环境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孩子们接触的周围环境不是按照秩序组织起来的,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们会觉得这跟只有家具却没有建好放家具的房子一样。

如果人们只知道区别不同的个体,却对它们的联系一无所知,他将面对尴尬:自己处于一种混乱之中,无法摆脱。显然,儿童具有的工作本能是自然界给予的一件礼物,这帮助他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在环境中挖掘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自然界为孩子对秩序的敏感期里的上了第一堂课,自然界在第一堂课给人们配备好了指南针,以便他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方向。同时,自然界还赋予小孩子正确使用语言的技能,而孩子在逐渐长大的同时,语言也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敏感期里打下基础后,人的心理演化才逐渐发展起来,绝非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