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10383500000041

第41章 清代广东地区凉亭的社会公益功能

(一)盛夏纳凉避暑,四季躲避风雨

关于凉亭的得名与主要功能,乾隆十八年(1753)《同种福田凉亭序》云:

亭以凉名,所以避暑也,然苟□避暑之说,则宜于夏者不宜于冬。不知亭之为亭,夏可以避暑者,冬亦可以蔽寒。而若春与秋,又何独不然,故名之曰凉亭,□拟云寒,兼拟之者也。

可见,凉亭虽然是因为主要用于盛夏纳凉避暑而得名,但在冬季也可借以蔽寒,并且在春秋二季还可借以躲避风雨,同样发挥着一定的功用。凉亭既建,可谓行人、香客四季皆受其惠。

由于具有躲避风雨的功能,有些凉亭被人们直接称为“风雨亭”,如广州府花县兰泮茶亭就是如此。

(二)登高览胜,领略山川风光和游赏人文景观

由于大多数凉亭都修建于山岭地区,又往往依托寺观庙宇,所以行人、香客不仅可以登高览胜,领略山川风光,而且可以就近游赏人文景观,吟诗咏志,抒发情愫。光绪十年(1884)《凉亭碑记》就这样描绘清远县藏霞洞的凉亭:“斯亭也,后倚层峰,前横深径,樵夫牧子,月夕霜晨,既足以候阴晴辟风雨。至于高人览胜,逸士探奇,游屐遥临,吟鞭小驻。挹层峦之黛色,拂袖无尘;和曲涧之泉声,安琴有石。虽胜迹未极乎千殷,而游兴亦需乎一助。正不徒数椽鹤耸,已开极乐之天;一瓣龙华,祗作皈依之地为尔也。”同治十三年(1974)《凤凰岩古庙重修序》亦说凤凰岩观音庙“自创建以来,遐迩人士游玩置,礼谒惟虔,由来已久,更有骚人墨士。吟山咏物,多著诗章,名师宿儒,讲学授徒,长留教泽”,增建两座凉亭和女香客专用场所后,更加吸引游人。

(三)无偿提供衣物、笠扇

为了方便行旅、香客临时休息,避暑纳凉,躲避风雨,有些凉亭的修建者往往“冬出纩缊,寒者温之;夏分笠扇,热者凉之”,无偿提供衣物、笠扇,甚至“复于磴级植树,俾息肩喘”。服务热情,考虑周全,让人不由心生无限敬慕之情。

(四)施设茶水,解决行旅“渴饮清凉”问题

不过,就清时广东地区凉亭的诸多功用而言,最有地方特色、最值得称道的则是凉亭施茶的善举。

据碑刻文献所记,最早向行人或香客施茶的凉亭可能是惠州府海丰县羊踶岭庵亭。羊踶岭庵祠在康熙九年(1670)整修之际,即已“前覆小亭,设僧施茶”。乾隆五年(1740)移建于新址后,“仍于山坡结小亭,设茶汤,俾行人小憩,渴饮清凉”,向行人、香客施茶之风尚历久不替,颇值称道。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羊踶岭岭关又新建了一个施茶场所,这样清中后期羊踶岭道上实际上已有两所施茶的凉亭。

除羊踶岭庵亭和羊踶岭关凉亭以外,韶州府乐昌县将军山凉亭、韶州府英德县苦竹迳三爰亭、广州府清远县藏霞洞凉亭和花县兰泮茶亭也向行人施茶,其中兰泮的凉亭还直接用了茶亭的名称。

道光十八年(1838)《和村将军山凉亭碑》云:“古人有言,饥者甘食,渴者甘饮,乃道路奔驰,罕见□饥而□,多闻愁渴之叹。兹将军山下,厥有往来,通衢中建凉亭,控东南而控西北,熙熙攘攘,不知凡几。倘乘凉有所,而□饥无资,其如口干燥,何况路不时修,势必有崩颓茅塞。集众人议,施茶整路,谁曰不宜,而要无田,莫能赞成美举。窃幸善士发□签金,捐田立一凉亭茶股,递年收纳粮米外,雇工烹茶,以济人渴□则修路以利人行,两美兼就,往来行人口腹免干渴之嗟,道路多荡□之咏,乐莫大焉。”可见,与羊踶岭庵亭和羊踶岭岭关凉亭的修建者一样,将军山凉亭的修建者也视向行人义务施茶为凉亭应具的主要功能之一。苦竹迳三爰亭的修建者同样也是这样想的,其凉亭的取名就是“盖取爰居爰处爰得我所之意”,出于为行人的全方位考虑,其修建者以建造凉亭“所余之金概置义田,为周年施茶之费,以其济及行旅,尤为惠周义洽云”。据有关资料,广州府清远县藏霞洞凉亭也向行人施茶,凉亭额题曰“善与人同”四字,“亭之墙有碑,记其时代善缘。亭之内有茶……或纵饮不用投钱”。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平时动辄出汗,行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身心疲惫,不仅需要暂时休整,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因而在道路沿途设置凉亭为过往行人提供小憩场所的同时,施设茶水,解决其“渴饮清凉”、“口腹免干渴之嗟”问题也显得十分必要。广东地处岭南,又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区,唐代以来城乡居民就有饮茶之俗,鸦片战争以后饮茶更成为城乡居民社交礼仪的一种重要方式。大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广东广大城乡地区又兴起饮用“凉茶”之风俗,所谓“凉茶”,是以金银花、菊花、鸡蛋花、穿心莲等中草药炮制成的,甘甜苦涩,诸味俱全,疗效独到,老少咸宜。岭南气候湿热,人容易患燥热风寒感冒诸症,广东人称之为“热气”,通常以“凉茶”解之,其中以“王老吉凉茶”最为驰名。至今在广东地区饮用“凉茶”的风俗仍相当盛行,并且其名牌产品已开始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但据道光二十六年(1846)《羊踶岭施茶碑》,施茶凉亭向行人施茶时,煮茶水用的是“茶叶”,可见当时“凉亭”所施之茶水主要是普通茶水,而并非是今日所说的以中草药炮制而成的“凉茶”,这可能与“凉茶”成本过高有关,也有可能说明饮用“凉茶”是清中后期才兴起的新习俗,初兴之时并非十分普及。由于施茶所用茶叶为当地所产,虽然需要一些成本,但不少凉亭的董理者出于行旅实际需要和当地风俗传统考虑,不仅捐资劳神修建凉亭,而且还不惜耗费资金,同时向行人、香客施设茶水,以解决其渴饮清凉的难题,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惠周义洽”的善行义举。

目前广东碑刻文献资料中所见的10所清代凉亭中,只有惠州府海丰县羊踶岭庵亭、羊踶岭关凉亭、韶州府乐昌县将军山凉亭、韶州府英德县苦竹迳三爰亭和花县兰泮茶亭这6所凉亭有向行人或香客施茶的活动,其他4所凉亭尚未看到有关施茶的记载。并非所有的凉亭都向行人施茶,这可能与施茶作为一项长期社会公益慈善活动,需要的人力与物力成本较之只是单一修建凉亭为高,并且经营管理起来相对复杂有一定的关系。尽管如此,凉亭施茶风尚不仅展拓了凉亭的服务功能,而且丰富了岭南地区茶文化的内涵,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集中体现了清代岭南凉亭文化的精髓,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总的来说,清代广东地区之凉亭虽因可供避暑纳凉而得其名,但因为凉亭的董理者无偿提供多种服务项目,而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社会公益活动。康熙十年(1671)《重修羊踶岭庵祠记》称羊踶岭庵祠亭“使险者坦之,劳者息之,联而喝者润之,凛而栗者温之,咸得登高纵览,豁其襟眸”,可谓相当全面地总结了凉亭的诸多社会公益功能。

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中后期以来,随着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省份城乡居民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民间出现求富、求利的风气。这种风气上下交汇,逐渐形成重商主义的思想潮流”。然而,清代广东诸多地区都有凉亭之设并且发挥着多种社会公益功能这一事实说明,虽然这一地区由于区位的优势,与内地省份的区际商业贸易和对外国际商贸往来都相当发达,人们经商逐利之风日益浓重,但重商固然重矣,而乐善尚义之传统观念并未完全消泯,甚或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有加强的表现。这说明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风尚的演变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这种地域差异确如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在南北各省、沿海与内地以及广大城乡之间最为明显”,但就其表现形式以及表现程度诸方面而言,沿海省份之间甚至各沿海省份内部可能也有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