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摄像艺术
10380700000022

第22章 摄像中自然光线运用技巧

7.2.1 自然光概述

所谓自然光,是指宇宙自然天体(如恒星等)所发出的而非人工制造的光。对于我们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而言,是指太阳光以及天空光、月光、星光、雨雪等天气反射出来的光线、生物光(如萤火虫等)。就摄像用光而言,自然光主要指日光和由其所引发产生的天空光。

7.2.2 自然光种类与特点

自然光可以分为室内自然光和室外自然光。

7.2.2.1 室外自然光的基本特征

太阳光是自然光的主要来源,其主要特征如下:

首先,日光的照度巨大。照射到地球上的日光照度约为1000~100000勒克司。在同一时间对于同一地区的任何物体而言,其照度是一样的。

其次,入射地球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由于太阳的质量大、体积大、能量大、温度高、照度大、距离地球远,所以,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一种平行光线,投射的方向性明确、一致。

第三,日光的照明效果是最直接、最自然、最真实的。日光滋润万物,所以日光所产生的是没有经过任何其他修饰的最直接、自然、客观、真实的光照效果。

7.2.2.2 室外自然光的基本形态

(1)光的直射形态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太阳光的直射形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光的投射角度发生变化,即形成顺光、侧光、逆光等不同的光的投射角度;第二,光照明强度的变化,即早、晚光的照度小,正午光的照度大;第三,投射高度的变化,即形成平射时期、斜射时期和顶射时期。

太阳光的照明强度与投射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将太阳升起时和降落时的投射角度看作为0度。在这段时间里,太阳光的照度小,光线柔和,景物本身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反差较弱。当太阳和地面成0~15度时,为平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太阳光照度比较低,使得被摄体受光面和背光面明暗反差柔软,光线十分柔和,色温偏低,地面上的投影也比较长,这种环境下容易拍摄出较为抒情的画面。当太阳和地面形成的角度在15~60度之间称为斜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太阳光的高度较高,光照充足而均匀,使得被照景物的垂直面和水平面都得到均匀的照射,相应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小,能较好地表现景物的色调和影调,有利于形成被摄体的立体形态、纵深感、质感及层次。此时比较适合户外拍摄,尤其是连续拍摄的画面镜头,容易统一色调,而且画面清晰度也好。当太阳与地面成60~90度时,成为顶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太阳光接近垂直角度照射,形成顶光照明效果,地面景物水平面受光大,垂直面相对较少,景物明暗反差大,所以不适宜户外拍摄。

(2)光的散射形态太阳光在通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层中的云雾所阻挡,不能直接投射到地面,而被云雾散射,此时照明地球的光就是一种散射光。

散射光的主要特征:照度低,光没有明显投射方向和投影,照明比较均匀,被摄体明暗反差弱,色温偏高。摄像时遇到的散色光主要有四种:

1 )深阴天光线阴天的阳光全部被云层阻挡,几乎全部被散射,这时除了上面所述的光线特征外,还有物像色调偏灰暗,色的饱和度、明度降低的特征。

2 )浅阴天光线当大气层中云层比较薄,太阳光被散射、吸收之外,还有一些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投射到地面上,它除了具有散射光的特征外,物体还有较浅的投影,色彩显现性好。

3 )多云阴影光线多云天时,处于云层遮挡的阴影中的景物亮度主要受到天空散射光的照明,具有散射光照明的特征。

4 )少云阴影光线少云天时,透过薄云的阳光虽然也具有散射光的微弱特征,但是在实际拍摄用光过程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以太阳直射光的照明特征显现为主。

(3)直射自然光和散射自然光的混合光照明状态所谓混合光照明状态是指既有直射光照明又有散射光照明的混合照明形态。在晴天中大自然景物基本上处于混合光的照明之下,直射光照明形成了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而散射光主要照明了背光面和影子。

7.2.2.3 室内自然光的基本特征

室内自然光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受到自然光的直射照明或散射照明或者这两者共同照明的光线效果。

(1)室内自然光的照明效果受到建筑结构和自然光运动规律的影响。这一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然光效的真实再现。第二,某些室内是自然光和人工固有光混合照明的效果。第三,自然光照明的统一、质朴、简洁往往构成了和谐的光线造型效果。

(2)室内自然光主要是室外天空散射光照明的结果。由于室外自然光中的主要光源太阳光只能通过门、窗少量地投射到室内,因此,照亮室内的主要光源是室外天空散射光,其照明特征也必然影响到室内散射光的照明效果。室内受天空散射光照明,光效比较均匀,亮度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变化不显著。在室内散射光亮度不够的情况下用人工进行补充照明时,要考虑到人工照明效果要和自然光照明效果保持一致,而不要破坏自然光照明的效果,即光的照明性质、亮度、光线投射方向及光比等要一致。受天空散射光照明的室内,照明效果比较柔和,尤其顺光时情况更为显著。

(3)室内自然光下的被摄体的亮度受到建筑物的门、窗的大小、多少,被摄体距门、窗的距离,时间,太阳光的形态、投射角度,室外环境和室内物体的反射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受到建筑物的玻璃门、窗的面积大小和数量多少的影响。玻璃门、窗面积大、数量多,投射到室内的光线就多,室内就亮;反之,室内就暗。

2 )被摄体距门、窗的距离近,被摄体就亮,反之就暗。

3 )当室内受到太阳光直射时,室内的亮度就增加,墙、地面或别的景物反射太阳光也使得室内亮度提高。太阳光平射、斜射投射到室内的光多,顶射则几乎没有太阳光直射到室内。照明效果也复杂和丰富。太阳光的照度大,室内就亮,照度小,室内就相对暗些。

4 )室外较空旷,室内就亮;反之,室内则暗。

5 )室内物体反射率高,室内就亮;反之,室内则暗。

(4)室内在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散射光同时照射下,照明情况复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室内在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散射光同时照射下,物体的亮度间距非常大。太阳直射光照明的物体亮度高,天空散射光照明的物体亮度低。物体很大的亮度间距,造成物体反差很大,这会影响被摄体的造型效果,尤其是逆光时。

2 )室内在太阳直射光和天空散射光同时照射下形成较复杂的造型效果。顺光时,太阳直射光照射被摄体的亮度比天空散射光照射背景的亮度要高出许多,形成强烈的画面反差。侧光时,被摄体受光面和背光面之间的亮度间距也非常大,背光面的亮度主要受到室内物体反光的照明,物体亮,反光就强,反之就暗。逆光时,往往形成非常强的明确光线对比:一是被摄体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对比;二是室外景物与室内被摄体的明暗对比。室外景物的亮度、室内被摄体受光面的亮度都远远超出了其背光面的亮度,造成十分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

3 )混合光照明效果的变化很快也很大。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不断地改变着太阳光的投射方向:无光—弱光—强光—弱光—无光。太阳光投射到室内时光的位置、面积的大小、投影的长短、色温及光谱成分都将随着太阳光的变化而变化。

(5)室内自然光的照明效果,受到大自然天体运动的制约。

1 )气候的影响。晴天,室外自然光照明的亮度很高,室内自然光照明的亮度也随之提高;阴天、雨天、雪天,则相反。

2 )季节的影响。冬季,太阳大部分处于斜射时期,光线比较柔和;夏季,太阳光的平射、斜射、顶射有着较明显的区别,情况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太阳光投射到室内的面积比不上冬季多。而春秋两季中,太阳光投射到室内的面积多于夏季又少于冬季。

3 )一日之内,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改变着室内自然光的照明效果。

7.2.2.4 几种特殊天气的拍摄

(1)阴天的拍摄阴天可分为薄云遮日的“假阴天”和厚云遮日的阴天。

薄云遮日的“假阴天”,这种天气条件下,光线的照明效果比较均匀,光效柔和,不仅不会形成明显的明暗反差,相反可以让被摄体具有比较丰富的影调、色调、层次。由于天空呈现白色,而且亮度非常高。利用天空的高亮度,摄像人员可以通过剪影或半剪影的方式来突出被摄体的外形特征。也可以选择一些浅色的景物拍摄,使画面产生一种影调柔美、淡雅的美感和明快的基调。所以,摄像人员要尽量避开天空或者利用前景遮挡部分天空,减少天空与景物的亮度反差,从而使画面获得比较理想的影调层次。

厚云遮日的阴天,这种天气下,阳光被云雾遮住,散射开来,所以光线从四面八方投射下来,使地面上物体的阴影比较柔和,被摄体的明暗反差相对较弱,立体感差,空间透视感弱。同时由于光线色温比较高,一般在7000 K左右,所以画面呈现蓝色。摄像人员在拍摄时要注意环境的特点,准确调节白平衡,使画面色调得到真实还原。

(2)雾天的拍摄雾是构成大气透视的重要因素,雾呈白色,浮现在大气中,既有纵深度,又有平面度,所以雾中景物的清晰度、明暗反差、色彩特征和立体形态感基本上符合大气透视规律的视觉特征。远处的景色呈现淡淡的浅蓝色,除了日出时刻外,在有雾的状况下,太阳光通过雾层后它的色温略高,在拍摄中就会出现远处景物呈浅蓝色的现象。拍摄时首先要选择好光线的投射方向,因为不同的光线投射方向就会产生不同的雾状效果。侧光、侧逆光或逆光,对雾的表现比较有利,会形成一定面积的暗部,可以突出白色雾。顺光拍摄,明暗变化小,影调平淡,不利于突出白色的雾。其次,要注意选择景物的影调结构,景物尤其是远处的景物影调较浅,在画面中一定要有些暗色调的景物,无论画面影调结构还是影调对比都是需要的,都是为了表现好雾这一特殊的视觉元素以及特殊的画面效果。同时要注意选择好雾的浓度。轻雾,对摄像造型比较理想,能充分形成大气透视效果;浓雾,就过分地影响对被摄体基本面貌的表达,对造型不利。摄像艺术中,雾既是视觉对象,又是造型对象,是画面构图的视觉因素。它的造型美,所形成的画面中的“白”,是艺术上含蓄的处理,是以少胜多艺术效果的有效表现手段,具有独特的美感。

(3)雨天的拍摄雨天具有阴天的特征,天空光的色温比较高,由于下雨,地面景物显得更暗,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但是,地面的积水以及地面上的反光或者景物的倒影,却使雨天具有独特的情调和气氛。雨天中天空的亮度和地面的亮度差异大成为拍摄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画面的天空面积过大,会影响视觉对地面景物细腻层次的注意。所以拍摄时可以利用暗的前景或者被摄体来遮挡部分天空,减少天空在画面中的面积,或者构图时就减少天空的面积。还有,在雨中人要打伞,骑车的人要披雨衣,雨水落在雨伞、雨衣上形成的反光,再加上雨衣、雨伞本身的色彩,构成了雨天独有的风景线,从而丰富了雨景中的色彩构成。

(4)夜景的拍摄夜景中天空是暗的,但不是漆黑一片,不同地方还是存在微弱的光亮差异,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同时,黑夜里点缀着无数的人工光源,路灯、室内白炽灯、商店橱窗灯、霓虹灯等,五光十色,为黑夜增添不少光彩。而这些光源也是拍摄夜景理想的光源,光源数量的多少,被摄体离光源的距离,光源对主体景物的照明面积及亮度,都将影响夜景中景物的造型、立体感和层次感。摄像人员在拍摄夜景时,在控制好天空在画面构图中所占的面积,充分利用光源的同时,还要准确掌握物体的主体特征,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这样才能使画面中明暗面积比例恰到好处,展现出真实的夜景。

(5)雪天的拍摄拍摄雪景时,由于雪地在阳光照射下,反光率高,使画面中的明暗反差较弱,从而有利于突出景物的细节层次,形成影调柔和、均匀的画面效果。此时拍摄时尽量少用逆光拍摄,那样由于地面白雪产生的反光而造成眩光现象,影响了画面的亮度。如果采用侧光或逆侧光拍摄则不仅可以避免反光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景物在雪地上的投影和白雪的融合,营造出美妙的雪景效果。由于太阳光照射下的雪地反光率很高,所以要控制好曝光量,常需要减少1~2级光圈,一般采用手动光圈控制曝光量。同时,摄像人员在拍摄时还要注意利用一些暗色调,如岩石或深色的树干,来点缀画面整体的白色调,从而丰富画面色调层次和影调变化。此外,摄像人员还要注意摄像设备的保护,避免因为温度过低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状况。

7.2.3 摄像自然光运用技巧

所谓自然光的运用,就是摄像者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或内容的要求,运用自然光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使之达到表象和表意的艺术效果。摄像者在运用自然光进行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真实的自然光的造型效果光线造型处理的真实性是摄像用光的生命力和美的原则。外景自然光中,许多光线效果都是摄像的表现对象之一,如朝霞、晚霞、日出、日落、阴、雨、雾、顺光、侧光、侧逆光等。每一种光线都有它的造型效果和审美价值。摄像工作者要根据创作要求,在纷杂多样的自然光中进行选择,使画面上的光线造型富有比较完美的、有意义的造型效果和审美情趣。

(2)选择被摄体造型需要的造型光源根据被摄体各种不同的造型的需要,可以选择正面光、侧光、侧顺光、侧逆光、逆光等不同投射方向的光线来进行被摄体的造型。要利用光线来刻画被摄体的外形美,还要善于利用光线所创造的气氛、基调来烘托、渲染被摄体在一定情境中的情绪和情感,使光线成为创造被摄体艺术形象的有效手段。

(3)要善于利用光线效果来烘托环境气氛被摄体的造型的好坏除了取决于自身外形好坏之外,环境因素也是决定被摄体造型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线来营造适当的环境气氛,才能使被摄体在气氛烘托中,表现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