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10378300000059

第59章 闲时学习,急时有用

“原文”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释义”闲暇的时候不能虚度光阴,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宝贵时光,多学些东西,多做些事情,这样到忙碌紧张时对你会有很大的益处;安静的时候不能白白将时间消耗掉,要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问题,在做事的时候就会有条有理;独处的时候,要能够保持光明磊落的行事作风,既不产生邪念也不做坏事,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永远受到别人的尊重。

日积月累,学问天成

乾隆皇帝登基30周年,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谓江山稳固,普天同乐。乾隆皇帝高兴之余,想借助30年庆典之际,效仿秦皇汉武举行封禅大典,以便像他们一样留名于后世。

于是,乾隆皇帝在这年秋天率领文武群臣到泰山行封禅大典。封禅,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隆重的祀天大典。“封”是筑坛于泰山之顶以报天功,而“禅”则是除土于泰山下的小山以报地功。

乾隆皇帝很快率领封禅队伍进驻济南,略加休息,便开始饱览济南的秀色风景。济南城内几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而乾隆皇帝住的济南第一庭院——遐园,更是古木苍翠、曲水虹桥、幽静典雅。本来就爱好游山玩水的乾隆皇帝见到这样的宜人风景当然是游兴大发,于是,让和珅、纪晓岚同他一起乘小船游湖。

君臣三人乘小船很快游到了湖心的历下亭。此亭始建于北魏,一眼望去雕梁画栋,极其华丽壮观,湖面上,波光粼粼,荷叶迎风摆动,岸边绿柳婆娑,楼台亭树,掩映其间,四周景物倒映湖中。他们深深陶醉于这景色之中。

乾隆忽然问道:“风景如此优美、建筑如此壮观的历下亭,应该有很多文人骚客为此做过诗文吧?”

和珅马上回答:“有……”

乾隆问:“有哪几位诗人做过怎样的诗句啊?”

和珅瞠目结舌,无言以对。纪晓岚答道:“微臣记得杜甫在《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这首诗中,有两句做得甚妙,曰:‘海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乾隆皇帝连声称赞,和珅在一旁羞得满脸通红。

三人继续游湖,一路边观赏边品评,不知不觉间便游完了济南四大名泉中的三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此时已是黄昏时刻,于是纪晓岚、和珅劝皇上回遐园休息,翌日再游。乾隆见天色已晚,便同两位侍臣返回住所。在途中,乾隆突然问道:“常说济南有四大名泉,我们今天只看了三泉,那另外一泉是什么啊?”

纪晓岚马上回答:“应该是金钱泉”。

乾隆皇帝点头道:“对,就是金钱泉,你去过那里?”

纪晓岚答道:“微臣尚未去过。只是初到之日,臣向府尹要来一部《济南府志》,看了上面的记载。”

乾隆皇帝夸赞道:“好,好!你果然是个饱读诗书、勤勉上进的才子啊。”

乾隆皇帝率领群臣登泰山。一路上文武群臣簇拥在乾隆帝的左右,浩浩荡荡,好不壮观。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斗母宫。在斗母宫稍事休息,简单吃了点东西后,他们便又绕过几条山路沿大道继续登山。很快过了朝阳洞,来到了一个两面奇峰对峙、满山奇形怪状的古松之地,这个地方叫做对松山。来到此处,就像进入了苍翠画卷之中。群臣看着满山秀色,听着山间的潺潺水声和阵阵松涛,连连赞叹。乾隆帝当然也颇有同感,于是便命人呈上笔墨,不假思索地在岩壁上挥笔写下“岱宗绝佳处”五个大字。

随后,君臣继续登山,攀至摩天阁时,已是晚饭时间了。乾隆君臣在碧霞宫用了晚膳,并且在此住了一晚,第二天便早早起来到玉皇顶看日出。此时的乾隆皇帝异常兴奋,吟诗作对的兴致当然也涨到最高,他让纪晓岚、刘墉、和珅等人或吟诗或作对。待一一做过之后,才到玉皇顶附近的东岳庙祭祀,之后,又来到庙北的弥高岩下。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论语》里的一个句子,便想借此考一考纪晓岚,于是他对身边的纪晓岚道: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吟完此句,乾隆便洋洋自得地等着看纪晓岚无言以对的样子。谁知纪晓岚不假思索地对出: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焉。

同样是《论语》中的句子,对得工整又流畅,颇有浑然天成之感,在场的人包括乾隆皇帝都赞叹不已!

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也许有些东西不是马上能用到的,但是利用闲暇的时间多读点书,总是没有坏处的。而且,有些在平时觉得最没有用的东西,在关键时刻就可以派上用场,这样还可以避免好多尴尬的场面。

十年之功,七步成诗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春正月,曹操逝世,死前传遗命曹丕为世子。然后发丧,令诸子前来奔丧。命令传到临淄,临淄侯曹植竟不来奔丧,曹丕派使者前往临淄问罪。

不一日,使者回报,说:“临淄侯每日与丁仪兄弟二人酣饮,悖慢无礼,闻使命至,临淄侯端坐不动;丁仪骂道:‘昔日先王本欲立我家主人为世子,被谗臣所阻;现今先王丧事未完,便问罪于骨肉,这是为何?’又说:‘我家主人聪明冠世,应当承嗣王位,现今却没得到王位。那些庙堂之臣,都不识人才!’曹植因此命武士将使者乱棒打出。”

使者回报曹丕,曹丕听完大怒,即令许褚领虎卫军三千,火速至临淄将曹植等一干人擒来。曹丕杀掉丁氏兄弟,要处置曹植。曹丕之母卞氏,听得曹植被擒,其同党丁仪等已被杀,非常担心。急忙出殿,召曹丕相见。

曹丕见母亲出殿,忙来拜谒。卞氏哭着对曹丕说:“你弟弟曹植平生嗜酒疏狂,都是因自恃才高,故尔放纵。你可念同胞之情,留下他的性命。我死后在九泉下也瞑目了。”

曹丕答道“儿也深爱三弟之才,怎能害他?现今要劝他改一改性格,母亲勿忧。”

卞氏洒泪入后堂,曹丕出偏殿,召曹植入见。华歆问道:“刚才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

曹丕回答:“正是。”

华歆道:“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曹丕道:“母命不可违。”

华歆献计道:“人都说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公可召其入内,以才试之。若不能,马上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曹丕应允。

一会儿,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曹丕道:“我与你虽是兄弟,又属君臣,你怎敢恃才蔑礼?昔日父王在世时,你常以文章显示于人,我怀疑你必用他人代笔。我今限你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

曹植道:“请出题目。”

当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在土墙之下相斗,一牛坠井而亡。曹丕指画说道:“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

曹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及群臣皆惊。

曹丕又道:“七步成章,我认为还是迟了。你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曹植道:“请马上命题。”

曹丕说:“我与你是兄弟。以此为题。但不许犯着‘兄弟’字样。”

曹植不加思索,即口占一绝: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完,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也从殿后出来说道:“兄逼弟为何太急?”

曹丕本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杀掉曹植,怎奈曹植的确才高。曹丕只好免曹植一死。

曹植之所以能七步成诗,去除其天赋外,还取决于他平时的学习积累,没有厚重的学习积累,再有天赋,恐怕也一事无成,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

智慧总结

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并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平时要抓紧一切时间,为自己充电,以便储存能量,这样在急时才能够受用。这同时也说明了“闲中不放过,静中不落空”的功用,“临阵磨枪”,“临渴掘井”,当然是不能从容应对紧急情况的。所以说,一个有作为的人不会错过积累和磨练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