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学谋略
10377500000033

第33章 卧龙出山辅真龙——诸葛亮引导刘备从失败到成功

诸葛亮的一大游戏

只要投入,游戏也会玩出火。

诸葛亮是大玩家。

他平生最爱玩的就是游戏。

诸葛亮本是隐士、农夫,知时事不可逆转,大汉将亡,天下无人能与曹操争锋。刘备虽英雄,但已回天无力。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要下山走一遭,一是感于刘皇叔厚恩,二是天下大乱激发了他的游戏热情。

人的天性都是好动的,《水浒传》上鲁智深在五台山上出家为僧,静久思动,最终打坏了庙门金刚下山而去。

《三国演义》上诸葛亮隐居卧龙岗,何等逍遥,不料也如一莽汉,静久思动,忽然随一草鞋匠下山,这岂非咄咄怪事?

非也非也,诸葛亮也是人。与其在山上闷死,不如下山去打死!

诸葛亮下山一遭,纯属游戏风尘。我们必须作如是观,才能明白他作为谋士的手段为何如此高明。

游戏使他超然。超然使他看得清。

因此诸葛亮理解问题深刻,应对问题灵活有变,解决问题迅速有效。

刘备凡事讲原则,诸葛亮凡事不讲原则,他只讲效果!

凡是效果好的事,那么就是正确的!

《三国谋事变术》一书中已讲道:“诸葛亮是一台智谋机器,”他是不带感情的。在此我又要补充的是,诸葛亮是一台游戏机,别看它玩得有多激烈逼真,其实全是游戏。

游戏是一种高境界的做事方式。

游戏最有敬业精神。

高手玩游戏,都是百分百投入,其敬业精神让人叹服。

诸葛亮不下山则已,一下山就认真地玩游戏。要玩就玩彻底,要玩就玩个够,要玩就要玩出水平。

整个三国时代,诸葛亮与曹操是最有游戏精神的,二人是真正的对手与知己。

诸葛亮将他的游戏精神贯彻一生,每打一场仗,他就换一种新的游戏。而他所有的游戏又都组成一个总的游戏,那就是:

孔明戏曹操。

这就是孔明的所谓“一大游戏”。

这个游戏玩大了,非常刺激,非常好玩。这在孔明大摆空城计一事中最可见也。

曹操屡次被孔明戏弄,气急败坏,想一举拿下刘备集团,反又被孔明趁机穿针引线,结成了孙刘联盟,大败曹操于长江赤壁。一把火烧得曹操灵魂出窍,最后龟缩许昌,直到老死。

孔明赢了,因为他玩得比曹操彻底。

曹操只会杀人,玩得凶,但不叫彻底。

孔明不但会止杀,还能用更恐怖的手段吓退杀手,这才叫彻底。

曹操能驱动天下,玩转中国。

孔明能戏弄曹操。

当然孔明厉害。

可怜曹操英雄一世,不幸落在孔明手中任他戏弄,抑或这是上苍对他的惩罚?还是对孔明游戏人生的奖励!

孔明与曹操的第一次交锋

第一次教训深刻,他就会养成老被教训的惯性。

孔明与曹操第一次交锋如下:

曹操罢三公之职后,自以丞相兼之。以毛玠为东曹掾,崔琰为西曹掾,司马懿为文学掾。自是文官大备,乃聚武将商议南征。

夏侯悖进曰:“近闻刘备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为后患,可早图之。”

操即命夏侯悖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以窥新野。

苟或谏曰:“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

悖曰:“刘备鼠辈耳,吾必擒之!”徐庶曰:“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

操曰:“诸葛亮何人也?”

庶曰:“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操曰:“比公若何?”

庶曰:“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夏侯悖曰:“元直之言谬矣!吾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亮,愿将首级献与丞相!”

操曰:“汝早报捷书,以慰吾心。”

悖奋然辞曹操,引军登程。

接下来就是孔明安排一把火,把夏侯悖的上万曹军烧死在博望坡,夏侯悖大败。曹操始知徐庶所言不虚。

孔明与曹操的第二交锋:

接连打击,让他乱性。

孔明与曹操的第二次交锋如下:

夏侯悖败回许昌,自缚见曹操,伏地请死。

操释之。

悖曰:“吾遭诸葛亮诡计,用火攻破我军。”

操曰:“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处须防火攻?”

惇曰:“李典、于禁曾言及此,悔之不及。”

操乃赏二人。

悖曰:“刘备如此猖獗,真腹心之患也,不可不急除。”

操曰:“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今当乘此时扫平江南。”

便传令,起大兵五十万,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张邰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悖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又令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为先锋。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曹仁、曹洪引军十万为前队,前面已有许褚引三千铁甲军开路,浩浩荡荡,杀奔新野来。

接下来就是孔明安排兵马,把曹仁大军放进新野空城,又是一把火烧死曹军大半。曹仁曹洪大败,曹操闻之大怒曰:“诸葛村夫安敢如此!”

从这时起,曹操心里真有点怕孔明了。

孔明与曹操的第三次交锋

借风转向,大火烧坏放火人。

孔明与曹操的第三次交锋更具有戏剧性,曹操五十万大军追刘备几万军队,却怎么也追不上,刚追上又被刘备逃到了江南。

曹操本以为手到擒来,事实却远不是那么回事,他忘了荆州原是孔明的地盘,孔明占尽地利与人和,怎么打也打不死。曹操心里不得不发毛。

凡此三次交锋,是孔明给曹操的见面礼。礼轻仁义重,还望笑纳!

这三次只是小点心,接下来是大礼物了。诸葛亮请曹操吃下赤壁之战这场正餐,结果差点没把贪嘴的霸王噎死。

从此曹操对孔明闻风丧胆,他不相信世上还有一种人能玩过他老曹,但事实就是如此。严格意义上讲,曹操不是输于刘备,而是输于孔明。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与曹操交锋的高潮,这场戏以曹操完败而告终。

曹操放火。

诸葛亮并不灭火,相反,他另起一火,这把火烧得更大,并借风转向,大火烧坏放火人。

曹操并不是输给诸葛亮或周瑜,而是输给他自己。世上没有不玩火自焚的!

谋士的最高境界

无生无死,无限发挥。

谋士的最高境界就是像诸葛亮一样发挥自身智慧,依靠弱主打败强敌。

所谓发挥自身智慧,即充分发挥五大谋士之道。

所谓依靠弱主,指主子要稍弱,谋士才能强起来。主子太强,必然压住谋士。

所谓依靠弱主打败强敌,就是谋士驱动弱主并一切资源,向强敌发动无形的十面埋伏之策,必能以弱制强。

诸葛亮依靠刘备打败曹操,即此谓也。

程昱会的诸葛亮都会,但诸葛亮的游戏术比程昱和曹操加起来还精,因为他们玩不过诸葛亮。

还有一点可以披露,诸葛亮玩游戏心狠手辣,比曹操还狠,比如赤壁,比如南征,比如北伐,诸葛亮从来不把死人当成一回事!之所以诸葛亮战无不胜,全是用牺牲堆起来的。他用大量死人让自己人奋发,让敌人害怕,其手段近于魔道。鲁迅说“诸葛亮近妖,”正是讲他好玩魔道,手段诡秘而残忍,所以常能威慑敌手。

诸葛亮同时对自己一方的大将洗脑,给对方大将催魂,他把双方逼上绝路再暗中操纵,因此常有险胜。

诸葛亮每次都是险胜!

这说明他只比对方高明一点点,那就是一个狠字,一个诈字。

诸葛亮用兵完全不把兵当人,调来调去,死去活来,暗箱操作,且不告知对手在哪里。他把自己人搞得害怕,自然超常发挥。

诸葛亮全无人性,玩起游戏来眼都不眨,且常笑刘备妇人之仁。诸葛亮的所为刘备很多的时候也看不过去了,但也不说。

诸葛亮与刘备表演二人转

无限忠诚,换来无限信任。

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明为军师,实是老板。

刘备让出军政大权给诸葛亮,让他最大化发挥,看来刘备也不凡,深知老子阴柔之道。诸葛亮就势大模大样掌起权来。不是掌权一时,而是掌权一世。

诸葛亮这不是犯了“谋士十诫”的第三条“谋士不可窥权”么?

你错了。孔明并没有窥权,而是刘备主动交权,而刘备交权的目的又是为了让权力最大化。所以诸葛亮是“受权”,不是“窥权”,与“谋士十诫”毫不冲突。

不但不冲突,还是极佳的补充:谋士不可窥权是对的,但同时,谋士也不可推权!

所谓“天与不取,必受其殃”即此,他敢给你就敢要,如果害怕,闭上眼睛接过来就是了。

诸葛亮当了大老板后,与刘备表演起二人转来。二人一生配合,到死都合拍,可谓奇缘。

说是奇缘也并不奇,秘诀就在于双方信任,并且凡事主动配合。

诸葛亮对刘备无限忠诚,刘备对诸葛亮无限信任,这是互为条件的。

看来我们要把二人转的历史改写了,刘备与诸葛亮不是二人转的开山祖师,至少也是演技派大师吧?

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才。”

玄德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两弟勿复多言。”

关、张见说,不言而退。

一日,有人送牛尾至。玄德取尾,亲自结帽。孔明入见,正色曰:“明公无复有远志,但事此而已耶!”

玄德投帽于地而谢曰:“吾聊假此以忘忧耳。”

孔明曰:“明公自度比曹操若何?”

玄德曰:“不如也。”

孔明曰:“明公之众不过数千人,万一曹兵至,何以迎之?”

玄德曰:“吾正愁此事,未得良策。”

孔明曰:“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敌。”

玄德遂招新野之民,得三千人。孔明朝夕教演阵法。

忽报:“曹操差夏侯悖引兵十万,杀奔新野来了!”

张飞闻知,谓云长曰:“可着孔明前去迎敌便了。”正说之间,玄德召二人人,谓曰:“夏侯悖引兵到来,如何迎敌?”

张飞曰:“哥哥何不使‘水’去?”

玄德曰:“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可推调?”

关、张出,玄德请孔明商议。

孔明曰:“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

玄德便以剑、印付孔明,孔明遂聚集众将听令。

好家伙,刘备连把帅印和宝剑都给了诸葛亮,如此一来谁敢不服?好一场二人转,表演得炉火纯青,先从自家人身上观其效果,然后用在敌人身上,人虽不一,其理同也!

曹操输就输在一直都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没人与他唱二人转!

诸葛亮智献三分天下之策

制造分裂,才有机会一统。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大道一分为三,这“三”便是事物的极限,到了三便会归于一。

三是神奇的,非三不能成一统。

一是平常的,智者见一而知三。

诸葛亮坐观风云久矣,当然知道汉朝大势已去,天下必然一分为三。至于具体谁为三,谁为一,还须局中人亲自走一遭才知究竟。

《三国演义》全书就讲了两个字:“一”,一统。“三”,三分。看来罗贯中也深信老子的理论,莫非真的天意如此?

《三国演义》全书贯穿着这种“一而三,三而一”的观点,我们看它的目录,竟然发现有十几回的标题都带“三”。凡事不过三,这就是《三国演义》的天机所在。且看:

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2、第五回:……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3、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4、第十七回:……曹孟德会合三将

5、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6、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7、第三十七回:……刘玄德三顾草庐

8、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9、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10、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11、第四十九回:……三江口周瑜纵火

12、第五十六回:……孔明三气周公瑾

13、第八十八回:……识诈降三擒孟获

14、第九十二回:……诸葛亮智取三城

15、第一百二十回:……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竞有十五回之多带有“三”字,这绝非巧合。罗贯中匠心独运,旨在提醒我们“三”是全书的关键所在。所谓“三”,就是“一必分为三,三必合为一”之意,三国三国,就是这个“三”。

《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共有十五回的标题带有“三”字,也就是说,平均八回必然会出现一个“三”,个别重要的地方(即三十七回、三十八回、三十九回)还连续出现三次“三”,看来罗贯中非常强调他的这种“三而一,一而三”的观点,有悟性的读者应该看出这点,这也是天机,不是说不能泄漏,而应该隐秘地泄漏。

隐秘地泄漏不叫泄漏,叫保密。

好了,我们来看诸葛亮如何为刘老板策划一个惊天大项目,拿下一笔好订单,瓜分天下,独得大者。由一而三,由三而归一。

卧龙山上,草庐之中,孔明见刘备而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竞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之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一画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

玄德闻言,顿首拜谢。

“三分天下,我占荆益二州自立一国,然后再统一天下。”

这就是诸葛亮为刘备专门开的药方。刘备服之大快,宿疾顿消,神清气爽,以后刘备集团就一直按这个思路走,一直到开国称蜀汉,圆了刘备小子的皇帝梦。

刘备的皇冠是诸葛亮给他编的,诸葛亮不愧是个专门编织世事的巧手,大谋士当如是!

打破“天时神话”

事在人为,为所欲为。

天时是一大优势,但天时也不是万能的。

守天时者必为天时所杀,争天时者,必得天时。

在诸葛亮与刘备二人的促膝对谈中,诸葛亮一开始就重点讲述了“人谋”之可贵。诸葛亮说: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竞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这就打破了“天时神话”,去掉了刘备最大的担心:他不占天时呀,该怎么办?诸葛亮告诉他:

不用去理会什么天时,我们有人谋就可以了!

孟子讲的“博弈三要素”为:天时、地利、人和,而以人和为上,此为占一而得三。

诸葛亮说:“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得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诸葛亮明确无误地指出了刘备的最大优势——人和。

天、地、人为三才,诸葛亮指导刘备占人而胜天地,此为“以一获三”,即“变天之道”,以应天而破天时。

曹居北,孙居南,刘居荆、益,恰好在南北之间,诸葛亮以划地而破地利。阻其地气,延我地脉。

刘备本来人气天下第一,如再巩固,则人心所向,天下无敌,诸葛亮“以人气养人和。”气之所生,势之所长。

——“以应天破天时。”

——“以划地破地利。”

——“以人气养人和。”

这,就是诸葛亮这个大谋士为刘备这个大老板准备的三份大礼,三份归一份,最后形成一个大蛋糕。

以上“两破一养”,正是诸葛亮作为天下第一谋士的绝学。笔者虽不欲说,天能禁之乎?

人谋之致极:诸葛亮出谋与破谋之道

无谋即天谋。

诸葛亮一生就出了一招,就破了天下的高招。

当时天下最高的一招就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诸葛亮另立刘备为天子,顿时让曹操高招变老,一下子失效,好梦破灭。此乃天外来石,出人意外之绝谋。

所谓诸葛亮的出谋之道,指要出就出最大的谋略,具体讲指诸葛亮的惊天大策划,即三分天下之策,上文已述。

所谓诸葛亮的破谋之道,指诸葛亮专破天下奇谋。

专破天下奇谋,这是何等境界!诸葛亮以此绝学,稳居古今第一大谋士之位。

一般的谋士出谋,最高的谋士只管破谋。

一般的谋士有谋,最高的谋士无谋。

所谓无谋并非真的无谋,而是说他的谋略与天道相合,看不出来,好像没有。

它已是天人合一,一旦使出来就不是人谋了,而是天谋。你想,一件事天要谋之,谁还撑得住!

诸葛亮破谋之道一:以无破有

虚拟壮大,隐形进攻。

具体讲,诸葛亮的破谋之道有两种手法:以无破有,以有破无。

——“以无破有。”

此为绝学中的绝学,秘藏中的秘藏,读者诸君学了切不可轻易示人!宜慎养慎出。

所谓“以无破有”就是“虚拟壮大”。

说明白点,就是把自己虚拟为与强大对手对等的地位,并且领先。凡他有的我都有,凡他没有的我也有,所以必能胜之。

刘备见诸葛亮时,刘备只有三千兵马,而曹操有百万之众。以三千对百万,岂非以卵击石?

诸葛亮当然不会以卵击石,看似卵,其实是石。看似石,其实还是卵。虚虚实实,最后在幻影中壮大,如美军新研制的隐形战斗机,忽然出现云端,对手当然倒霉。

虽然隐形,但又故意让对方知道,让他疑神疑鬼,拖延时机。我军得以壮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后再与人联手,与敌联手,让他人打他人,让他自己吃自己。以新强克旧强,势不可当!这就是“以无破有”,《三十六》将它俗称为“无中生有。”诸葛亮就是用这招壮大刘备集团的。

诸葛亮破谋之道二:以有破无

捕风捉影,正见呜蝉。

如果对方也懂“以无破有”之道,我们又该怎么办?那就用“以有破无”对付他。

所谓“以有破无”,就是明知道他是幻影,你也一把抓下去,定有所获!

老鹰在天上飞,他只看见草动,看不见蛇踪,但它只管抓向草动之处,就可以抓住蛇了!

千万不必看清了再动手,等你看清了他也就溜了。你看都不要看,只管·把抓了去,就成了。

任他千变万化,我一把擒来。

赤壁之战后,曹操越见诡秘,忽东忽西,不知真相所在。

诸葛亮一概不管他耍什么花样,待他再次南下,马上猛扑上去,在汉水之畔再次上演了一回赤壁之战,彻底葬送了曹家军的元气。曹操险些被马超生擒,灵魂出窍,从此不敢再与诸葛亮交手,直至死。

“以有破无,”诸葛亮就是这样打败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