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操控术:迈向成功的心理策略
10377200000006

第6章 善于发现和挖掘智慧

智慧本就无处不在,但常常被人忽视,像丢在大街上的木屑一样令多数人熟视无睹。只有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智慧的人,才能把握机遇,创造财富。

境遇不好的人,不能企望天上会掉下来馅饼。要想致富,就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智慧有无穷的力量,能改变很多事情。也许你开始贫穷,但只要运用好智慧,成功的路途并不遥远。

很久以前,一个人寿保险公司年轻的销售员,由于无法说服某一家客户投保,心情烦躁。但不久他从烦恼中获得灵感,那就是向企业经营者建议,不直接以个人为投保对象,转而以企业为对象。如果以企业为投保对象,可能因为经营方式的改变,赚取更高的利润。

销售员决定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立即着手以不同的方式推销。他所选择的第一位顾客,是市内最有代表性的餐厅。他对餐厅老板说:“贵餐厅的料理非常符合标准,客人也吃得放心。我建议你不妨大力宣传,强调在这家餐厅吃饭可以免除疾病,增强健康。”

老板听了以后说:“确实是这样,今后我还准备多推出几道健康料理。”

“太好了。”推销员说,然后就说明了他的想法。初步讨论下来,他们拟定了一种特殊风格的保险菜单,对经常光顾这家餐厅的人,以每人保1000美元的寿险作为服务。餐厅老板兴趣浓厚,两人又着手商量有关细节。

保险菜单推出后不久,餐厅的生意果然越来越兴隆,那个做寿险的年轻人自然也有了不少的收益。后来他把这主意又推广到加油站和超市。

不少贫寒的人没有富家子弟那样的条件,也没有原始积累做创业的资本。但是,穷人从来都不缺充满才智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

卢俊雄是华隆集团的创办人。10岁他便偷偷地背着家人,带着十多元钱买来的外国邮票到武汉闯荡,显示了他的经营天赋。在华隆发展公司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有一把挂扇,上书“天生我才”四个大字,表达了他的勃勃雄心。

卢俊雄是个富有灵感、悟性极高的经营奇才。大学期间,他采用了与别人完全不同的方式从事邮票经销活动。细心的卢俊雄首先通过《集邮》杂志和邮票公司搜集了全国2000多个集邮爱好者的姓名地址。这些名单潜藏着赚钱的巨大机会,一般人恐怕想不到这个绝妙的办法。

然后,卢俊雄用卖贺卡赚来的几千元钱办了一份双面八开铅印的《南华邮报》,报的一面是邮市信息,一面是邮票品种名称目录,免费寄给他搜集到的名单上的集邮爱好者。卢俊雄知道舍不得投入也就“套”不住集邮爱好者,几千元的投入在当时可以说是“血本”,弄不好可能会血本无归。但铅印的《南华邮报》解除了他的顾虑,也赢得集邮爱好者的信任,一切安排得相当周全、井井有条。

两千多份免费的《南华邮报》寄往全国各地,不久,寄钱来求购邮票的果然不少。

关键问题是卢俊雄此时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开了个“皮包公司”,邮票到哪里去弄?尽快搞到所需邮票的方案在办报时他就想好了。

邮报寄出后,卢俊雄手里所剩资金无几,根本无力购下大批邮票坐等读者来买,他没有那么多钱,只有用别人的钱来摆平此事。于是他就到一个邮票大户那里订了2万元的邮票,对那人承诺:“你给我留2个月,我先交出2000元订金,如果我在两个月内卖不掉一半,这订金我就一分钱也不要了。”邮商听他提出的交换条件很讲义气,觉得没有亏吃,就爽快地答应了。结果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就销出了2万元钱的邮票,取得了第一次经销邮票的成功。

卢俊雄前期的投入得到了回报,在集邮爱好者中引起了空前的反响。通过这件事的筹办,足以看出卢俊雄不凡的经营才能。邮报创办到第5期时,他已经拥有了5万多个客户,就连创刊30多年的《集邮》杂志也看到了卢俊雄的能力和实际号召力,破例答应为他做一个广告。真是时来运转,《集邮》杂志的销售广告使卢俊雄的邮票生意当月就达到了30多万元的营业额。这对一个尚在学校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实在是够可观的了。但卢俊雄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马上意识到与《集邮》杂志搞好关系是发财的良好契机,他决定抓住这点不放,于是他又去与《集邮》杂志的负责人商量,为他做一次全国首届集邮通讯的拍卖广告。这真是个异想天开的思路,在中国是第一次,但他又成功了。

商业动机无疑就是为了赢利,但不能只顾赢利不顾及其他,还要妥善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方能如愿以偿。卢俊雄的头脑比别人灵活,还表现在他善于在关键环节附加一条对客户有利的“诱惑”。

卢俊雄后来初涉房地产生意时,手头仅有几年辛勤积累起来的小额资金。但他并不墨守成规,他决心不贷款不出钱,只用自己的脑袋瓜去尝试房地产生意。

首先是搜集房地产信息,详细研究、周密分析,谨慎选择了一些在市中心位置较好的旧房,预支5000元的订金,对房主承诺一个月就以800元一平方米买下。“货”是摸在手中了,但资金怎么解决?

这个世界上就有一种奇怪的事:有钱的人未必能做成事,做成事的人未必有钱。卢俊雄马上去找急欲购房的港台商人和外商,对他们谈了自己的计划:找装修公司先对旧房装修改造并安装电话,修整好后以2000元一平方米的价格出售给他们。为了引起港台商人和外商的兴趣,卢俊雄设置了一个“诱饵”:如果客户买下的那套房子以后不住了,他保证以不低于买价的价格帮他卖出。这一招果然深受主顾欢迎。

其实卢俊雄的“诱饵”只有他自己明白,他不愁帮助客户卖出房屋,因为房价总是在涨。这一点就是卢俊雄智慧的亮点。

当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本钱。此时,智慧已不仅仅是你的聪明,而是一种创业的资本。创业的本身,可以是前途,也可以是“钱”途,无论走哪条道,智慧必然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