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家庭理财
10376300000002

第2章 我国家庭理财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

我国理财市场发展过程道路是曲折的。第一代投资连结保险推出时,即1999年10月平安保险推出的“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由于保险公司夸大投资收益和老百姓理财概念薄弱,引发2002年全国大范围退保风潮;接着,从1996年开始,券商充分挖掘委托理财的潜力,委托理财造就了资本市场的疯狂,2000年至2001年委托理财达到高潮,但也葬送了不少年轻券商的生命。券商等机构以委托理财之名融资,引发大量风险,如,德隆的倒下、闽发证券幕后控制人的落网;后又发生了金新信托等挪用信托资金,使委托人的资金到期难以收回的情况。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国内理财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产品格局,产品种类上包括基金、信托、保险等,投资标的上几乎涵盖了股票、债券、央行票据等所有可以投资的金融工具。信用的重构,投资渠道的增加,使我国理财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金融分业监管很难形成统一的理财市场监管条款,在一些监管的关键节点上还应该加强协调,特别是在国内投资者理财知识有限、风险承受力较弱的情况下,无论何种公募性质的理财产品都应该在信息披露、风险控制上严格监管,尽可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避免因某些规定不明确造成一些恶性竞争。特别是随着2001年10月1日我国《信托法》的正式颁布实施,信托公司也来分享个人理财市场,因为新的《信托法》允许“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成为信托公司的委托人。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今后也可以将自己的动产、房产、地产及知识产权等财产、财产权,以书面文件等形式委托给信托公司,按照约定的条件和目的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置。我国银行体制已从“单一银行”制发展成为一个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及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体制,竞争日益激烈。

商业银行的私人理财业务(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简称PFS)是指商业银行为家庭或个人(私人)确定阶段性生活与投资理财目标、制定投资理财策略与组合、提供税务安排、财产代理及投资理财顾问等金融中介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一些欧美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都先后开办了银行利用其信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私人理财业务。此后,国外商业银行的私人理财服务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以美国为例,为个人提供咨询服务的专职私人理财顾问2000年已超过10万人。目前国外商业银行的PFS收入已占商业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对应的业务收益已占银行业利润的40%左右。从2000年到2004年美国PFS市场税前利润每年增长4.6%,其中我国香港地区每年增长11.7%。在香港地区,贴身的私人理财也成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的主要焦点,不但中小银行积极拓展客户群,连汇丰、渣打、恒生、东亚等大银行也争相加入到私人理财业务的竞争中,并针对不同收入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理财服务,推动私人理财业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正式挂出“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理财业务最早的机构。此后,工行、建行、中信、招行等几家银行也加大了对私人理财业务的投入,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私人理财业务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7年12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开设了以理财咨询设计、外汇买卖、单证保管、存款证明等包括12项内容的理财工作室,理财分销网点已发展到56家,理财服务品种已涵盖了个人结算、代理、资信、投资、委托、贷款、特殊服务等八大类业务共30多个品种,特别是工商银行以优秀理财员姓名命名的理财工作室的推出,给理财品牌赋予了一定的人性味,使之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更具个性化。建设银行也将原来在江苏、广东等地搞试点的个人客户经理制全面推开,集中在全行配备了1000名个人客户经理,对本行收入高、资产多的重点客户提供“量身裁衣”服务,其中包括一些业务手续的代理,投资理财咨询,以及手机理财等。以“科技兴行”为手段的招商银行更是依靠其拳头产品,“一卡通”的一卡多户、一卡多用功能,大做代理收费、代发工资、证券转账、自助贷款、网上支付等业务,把私人理财业务发展到只需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可实现“稳坐家中,轻松理财”。

当今世界是一个以个性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在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络上,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就可以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款业务生存,银行必须提出对客户的特殊的投资理财服务,以实现私人资产收益最大化,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或佣金。利润驱动促使银行重视个人客户和个人业务,使个人业务与企业业务一起成为商业银行的两大支柱业务。加入WTO后,金融服务的相关规定将清除成员国金融服务自由贸易的障碍,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加剧国内独资、合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外资银行已纷纷加大对中国个人高端理财业务的投入。渣打银行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将其中国内地个人零售服务分支机构从3家扩张到20家,以覆盖到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2005年初,汇丰银行旗下成都、重庆两个代表处已升格为分行,使得汇丰银行在中国主要城市的分行进一步扩展至12家。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公布:截至2005年10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其中已有10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囿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资本实力不够、人才缺乏、执业技术手段落后),面对外资银行的压力,尤其是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面临着生存问题。能否提供高质量的私人理财业务,将是未来商业银行之间角逐的焦点。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也不断步入个人理财服务领域。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服务工具和服务手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必须加快调整和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家庭理财业务,形成对家庭的投资、理财、代理收付等业务协调配套、综合联动的服务格局,以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目前我国理财市场的缺陷

我国金融业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分业经营,金融机构割据并立,每一行业的理财产品都有很强的分业特征,理财产品内容单一,综合理财人员缺乏,无法为家庭及个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建议,也不能很好地为客户进行综合的投资理财操作。

(1)面对庞大的市场前景,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业务,但真正能面向大众普及的产品并不多,很多业务为客户限制了这样那样的范围,如,理财金额起点的限制,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办理,局限性较大。另外商业银行推出的一些理财产品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甚至银行对理财人员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揽存数量,所谓的理财只不过是广揽存款的借口,真正的理财产品只有储蓄、外汇买卖和信贷等传统业务。

(2)证券公司也有理财的内容,但具体产品很少,只是证监会批准的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另一种名曰“三方监管”,即证券公司帮助大资金拥有者将钱借给一些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充任监管者角色,其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3)从事个人理财业务历史最久,产品相对最多的应该是基金业,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伞型基金等,但国内基金产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没有一些更复杂的东西,缺乏特点和个性,往往是千篇一律,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投资的差别。

(4)保险公司也有不少的理财产品,如,保险市场中的万能寿险,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三大类十几个品种,但它们的主要功能也是保障性的,所谓的获利分红只不过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投保需求,要获得较高的收益是不可能的。

(5)信托公司因为受到的监管羁绊最少,原则上可以投资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股票、票据等多种实业和金融资产,但由于其经历行业整顿后恢复业务时间很短,尚处于摸索阶段,多数投资者对其缺乏了解,规模不是很大,而且收益率普遍偏低。

(6)相对于个人理财,各类企事业单位理财更加落后,大部分单位主要决策人和管理者认为理财就是简单的财务管理,认识相当肤浅和片面,其实好的理财所带来的效益可能远远超过所谓的主营业务。

(7)服务不到位,缺乏营销能力。理财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业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营销技巧,三管齐下,才能打动客户的心,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现在很多银行等机构的理财人员自己都弄不明白理财的概念、原理、方法,连自己的产品都说不清,自然无法使客户达到对理财产品的高度认知。而新诞生的这些由各类理财专家组建的专业全面理财机构,又没有像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那样的资本实力去大规模地开展各类宣传,而且往往拥有理财专家但缺少营销人员,虽然能够提供比传统机构更专业、全面、客观的服务,但却无力把自己大力推广出去。全球著名市场研究和资讯公司AC尼尔森2002年上半年对上海个人银行服务、信用卡和人寿保险等个人理财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上海人对个人金融服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一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另一方面他们对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在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而在我国,这项业务才刚刚开始起步。目前很多银行推出的理财服务,如,“个人理财工作室”、“终身理财”、“智慧理财”等较多的还是一种概念包装,寻求突破已势在必行。

(8)缺乏综合素质高的理财人员。真正的理财是一项高智力的服务业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房产、外汇、票据债券等众多领域,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专业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商品和投资工具,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综合专家,很多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操作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综合理财还需要更多的综合专家或专家组合。

三、我国理财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未来十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经超过22万亿元,其中包括居民储蓄、国债、股票、企业各种债券、个人外汇储备等,普通百姓手中的三万五万、十万八万资金,是理财市场中的主流,是最普遍的市场需求。有关权威专业机构2002年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四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全国拥有金融资产100万元以上的人群大概在500万至1000万人这个区间内,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A类城市的富裕阶层占30%以上,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则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几十万亿元庞大的市场,几千万需要理财的家庭和企业,再加上不断扩大的理财队伍,使我们对未来的理财市场充满信心,但国内现有的市场现状又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做大中国理财市场的道路上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国内理财市场的未来正在或将要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理财将面向新的市场环境,理财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降低资本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正确评估和适度降低理财风险等方面。投资理财的市场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市场,更多地将转向综合多品种服务,也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开始瞄准国际市场,对国外的投资理财产品进行研究,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组合投资,合理地规避市场周期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真正做到理财无国界。

(2)在理财市场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理财的内容、方式、方法也将发生重大改变,更加注重知识和无形资源,关注的焦点将是保值与增值。同时为提高理财效益,必然对筹资、投资、消费、分配(含遗产规划)的各个环节进行学习和了解,继而进行科学管理,理财管理的方法将从传统管理走向集成管理。但在投资理财组合上,很多人对理财的认识还很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虽然其他投资理财产品占用资金会增多,但金融储蓄在个人的投资理财规划中还将占据较大份额,并且现阶段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3)作为理财市场的主要操作工具和平台,不仅是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理财业务,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也都在加大对理财业务的投资力度,再加上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书籍、网站等媒体也在争先恐后地推出理财服务栏目,向人们传达理财理念,普及理财知识。可以预见,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理财规划师(CertifiedFinancial Planner,CFP)的活动范围将会逐步扩大,理财顾问将成为新的行业,向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4)伴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和兴起,国家的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见本书附件),理顺投资人、管理人及监管者的关系,保证各主体的合法权益,开辟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加强监管力度,使我国的理财市场日趋完善和规范,这也将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金融改革的一部分。

(5)理财市场的一些研究机构也将改变过去单一的研究角色,更多地注重市场变化,在引进外来理财模式和开创新的理财方式的道路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将出现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的投资理财机构,甚至是投资理财知名品牌。

(6)互联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理财的信息化进程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对我国的金融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7)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日益增多的富裕家庭,强烈的理财需求,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的理财市场将会是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世界上最庞大的最具潜力的理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