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10374100000050

第50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汇率等,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因此,当前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讨论基本上是围绕着是采用货币供应量还是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而展开的。

(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李春琦等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发现,一方面,我国以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不断降低:(1)虽然我国货币需求存在长期的货币需求函数,但短期货币需求并不是稳定的,预测能力较低。(2)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呈现出不稳定性,波动比较明显,特别是狭义货币供给,货币当局很难对其进行准确预测。(3)随着金融创新等工具的不断出现,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不断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但另一方面,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尤其是减少货币供应量对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是显著的。因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有其可取之处。但当前在将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同时,货币当局应该尽可能地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降低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负面影响。二是完善债券市场,允许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增强“对冲”外汇储备大幅增多的有效性。三是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针对金融创新、资本市场发展对M2增长的影响,及时改进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法。四是更加关注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等辅助指标的变化。五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介目标应逐步由单一货币供应量向包括利率在内的指标转化,因为中介目标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李健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占比逐年下降,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已成为主体,使货币总量对物价的影响力减弱,货币的结构变化致使货币运行发生了重大转变:货币供求均衡的主导力量已由供给转向需求方面,货币均衡的表现也由物价转为包含资产价格和金融指标在内的综合价格,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亦由总量为主转为总量与结构兼有。因此,政策调控需要更加重视货币需求,采用综合变量指标考察货币运行,调控的重点也需要转为总量与结构并重。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

1.支持方: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谭小芬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很多方面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基准,如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过钉住通货膨胀率引导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惯性,减低通货膨胀水平及其波动性,改善产出、利率和汇率等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行为,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有效地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主要结论包括:第一,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的基础是政策可信度,即中央银行锚住中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能力。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惯性,减少宏观经济变量对于经济冲击的反应,削弱了通货膨胀的汇率传导机制,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更低和更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更稳定的增长率和更强的应对冲击的能力。第二,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增强中央银行透明度和责任度,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同时,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利于转变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使之趋近于最佳货币政策实践。第三,利率、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水平及其波动性的下降,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在这些宏观经济变量或汇率传导方面,通货膨胀目标国并不比美国和德国等没有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工业化国家做得更好。第四,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成功取决于中央银行能否提高货币政策信誉。当然,对于通货膨胀目标制仍有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首先,通货膨胀目标国的利率、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水平及其波动性的下降,究竟是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还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应,抑或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也就是说,其他非政策性冲击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应该如何从20世纪90年代良好的宏观经济绩效中分离出货币政策的效应和经济冲击的效应?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经济绩效的提高有多大贡献?其次,早期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基本属于工业化国家,它们具有足够长时间的良好记录来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因此,目前大多数关于货币政策体制与宏观经济绩效实证研究的重点是工业化国家,而关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证据并不多,而且各国的情况也不大相同。此外,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在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期间,中央银行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货币当局的政策偏好也会发生变化,那么,究竟是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还是中央银行行为的变化促进了低通货膨胀的实现,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再者,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锚住通货膨胀预期,是取决于中央银行公信力的提高,还是与多年来通货膨胀一直维持在2%左右导致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稳定在2%?通货膨胀惯性的降低,是取决于通货膨胀预期被锚住的程度,还是中央银行成功地消除影响通货膨胀惯性的因素的变化?最后,如果全球通货膨胀显著上升,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否经受考验?

王晓天等指出在开放条件下,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和货币目标制相比具有相对优势。汇率改革前,中国货币政策汇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双重隐性名义锚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和冲突,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比较显著。汇率改革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名义锚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合理选择和努力的方向。之所以选择通货膨胀目标而不是汇率作为名义锚,其理由如下:开放条件下汇率名义锚的突出特点是将本国货币与另一物价稳定且为强势货币国家的货币之间汇率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一方面可以减少汇率剧烈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锁定在强势货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上。但是,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指出了汇率作为名义锚所存在的弊端:汇率锚会导致货币政策自主性地消失对锚币国的任何冲击都将通过汇率渠道传递给钉住国;使外汇市场失去了货币政策指示器的作用汇率目标使钉住国货币极易受到投机攻击而发生货币危机等。就中国近期的实践而言,汇率锚的成本效应不断增强。理论模型已经证明,在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相比较,除了实际汇率面临的相同的冲击和对各种冲击的波动幅度相同外,当面临相同幅度的冲击时,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经济变量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波动小于相应汇率目标制条件下它们的波动。同时,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通胀目标制下的社会福利损失也小于货币目标制下和汇率目标制下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通胀目标作为名义锚不但具有汇率目标制下减少实际汇率剧烈波动的优势,而且经济运行面临的冲击与汇率目标制下是相似的。实践中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势还体现在:由于制定明确的通胀目标,对中央银行形成了有效的责任约束通过向公众公布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增强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增强了货币政策信誉,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反对方:目前对中国不太合适

卞志村采用中国1994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实际数据不支持所要求的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条件,即灵活通胀目标制规则在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还不是非常适合。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产出波动和通胀波动都还具有非平稳特性,经济的运行正在由一个均衡向下一个均衡转变。特别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通货膨胀经历了由高通胀-软着陆-通货紧缩-温和通胀的转变路径,产出也由经济过热走向持续的平稳增长。在这一系列非平稳的转变过程中,意味着经济内生变量(产出和通胀)的目标选择将会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处于转型中的经济运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冲击十分敏感。由于产出和通胀目标设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微小的政策冲击也会对经济的均衡转变过程产生影响。一旦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种均衡转变的路径和走向,很可能设计出的货币政策规则无法很好地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现还有赖于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可信性、透明性和责任性等。一种灵活的通胀目标制,需要包括以下三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通胀目标一个明确的决策规则,使通胀预期成为一个可操作的中介目标央行决策的透明程度要高,责任性要强。目前我国只是在第一个条件上已经基本实现,每年政府都会在工作报告中公布通货膨胀目标。对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而言,由于不需要公开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不需要制定一个高度量化的决策规则,当然也就无法客观评价政策执行的效果,自然中央银行也就无需为货币政策的相关决策负责。如果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要实现从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的转型,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透明度就应当继续提高,责任性也要相应加强。这种制度安排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规则是相匹配的。如果央行能够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决策程序,承诺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负责,就能够对公众形成稳定而明确的预期,并且中央银行可将这种预期作为操作工具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显然,在公众对央行的行为没有形成稳定有效预期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很难将这个不稳定的预期用作操作目标来操作货币政策。

李雪莲通过分析货币错配影响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内在机制与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认为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债券型货币错配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殊国情,尚不具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因此,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还是适合以货币供应量和价格作为混合使用的政策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