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WTO知识学习教程
10371400000019

第19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后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服务业水平高低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服务业在国际上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诸如外交、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通运输、通讯、广播、信息。金融、保险、不动产、贸易、旅游等构成了国际社会活动的错综复杂、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网络。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每年都超过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4.WTO制定了规范服务贸易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本章概要阐述WTO关于服务贸易的基本规则与协议。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特点及范围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各种类型的服务跨越国境的交换行为,是服务在各国间出口和进口的活动。

按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该定义包含着国际服务贸易,具体有以下四种提供方式:

1.过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

过境提供是指由某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提供者从其本国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其中的“过境”是指“服务”的过境,一般是以中间媒介方式提供,至于人员、资本或物资在现代科技环境下则一般无需过境,如国际电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或卫星电视服务等。

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境外消费也称“消费者流动”,是指一国消费者到其他国家境内购买服务,其中最典型的是旅游服务。旅游者到境外旅游,购买境外的旅游服务,由此便发生了旅游服务贸易。此外,去境外接受教育培训(留学)、到国外就医等也属于此类服务贸易。

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商业存在是指一成员方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商业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而提供服务。其存在形式可以采取独立的法人形式,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它主要涉及市场准入和直接投资,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商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投资设立机构并提供服务。如外国银行分行和保险公司分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等。该机构的服务人员既可以从服务提供商的母国带来,也可以从东道国雇佣。

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其中最传统、最典型的便是跨国专业人员和普通劳务输出。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较,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贸易属于无形贸易

与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一般不是货物的交换,而是没有具体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的提供与接受。

2.服务具有不可储存的特性,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

当生产者完成他的生产活动时,消费者一般也同时完成了它的消费过程,即服务活动是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参与才能得到实现的。因此,服务一般是不可能储存起来的。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物化服务的情况下,有些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不同时发生,无形的服务也变得可以储存了。

3.服务贸易市场高度垄断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而且服务市场的开放涉及一些直接关系到输入国主权、安全、伦理道德等极具敏感性的领域和问题,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垄断性很强,主要表现为全球服务贸易壁垒森严,据统计,全球服务贸易壁垒多达2000多种。

4.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因为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各国政府对本国服务业的保护常常无法采取关税壁垒的形式,而只能采取在市场准入方面予以限制或进入市场后不给予国民待遇等非关税壁垒的形式,这种保护常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实施。这就使国际服务贸易受到的限制和障碍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5.服务贸易只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

服务贸易不经过海关,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只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而货物贸易需经过海关监督,有关数据记录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

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服务部门参考清单”以行业部门为标准,将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142个服务项目。

1.商业性服务

商业性服务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列出的6类这种服务,其中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

(1)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专业性服务涉及的范围包括法律服务;工程设计服务;旅游机构提供服务;城市规划与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等;专业性服务中包括涉及上述服务项目的有关咨询服务活动;安装及装配工程服务(不包括建筑工程服务),如设备的安装、装配服务;设备的维修服务,指除固定建筑物以外的一切设备的维修服务,例如成套设备的定期维修、机车的检修、汽车等运输设备的维修等。

(2)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执行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

(3)研究与开发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类学中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在纪律结束下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4)不动产服务。指不动产范围内的服务交换,但是不包含土地的租赁服务。

(5)设备租赁服务。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卡车、飞机、船舶等,和非交通运输设备,如计算机、娱乐设备等的租赁服务。但是,不包括其中有可能涉及的操作人员的雇用或所需人员的培训服务。

(6)其他服务。指生物工艺学服务;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广告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与人类相关的咨询服务;技术检测及分析服务;与农、林、牧、采掘业、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与能源分销相关的服务;人员的安置与提供服务;调查与保安服务;与科技相关的服务;建筑物清洁服务;摄影服务;包装服务;印刷、出版服务;会议服务;其他服务;等等。

2.通讯服务

通讯服务主要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通信服务由公共通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和私人企业间进行信息转接和服务提供。主要包括:邮电服务;信使服务;电信服务,其中包含电话、电报、数据传输、电传、传真。视听服务,包括收音机及电视广播服务。其他电信服务。

3.建筑服务

建筑服务主要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具体包括:选址服务,涉及建筑物的选址;国内工程建筑项目,如桥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选择等;建筑物的安装及装配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建筑;固定建筑物的维修服务;其他服务。

4.销售服务

销售服务是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交换。主要包括:商业销售,主要指批发业务;零售服务;与销售有关的代理费用及佣金等;特许经营服务;其他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

教育服务是指各国间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务交往。如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

6.环境服务

环境服务是指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相似服务等。

7.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主要指银行和保险业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包括:①银行及相关的服务;银行存款服务;与金融市场运行管理有关的服务;贷款服务;其他贷款服务;与债券市场有关的服务,主要涉及经纪业、股票发行和注册管理、有价证券管理等;附属于金融中介的其他服务,包括贷款经纪、金融咨询、外汇兑换服务等。②保险服务;货物运输保险,其中含海运、航空运输及陆路运输中的货物运输保险等;非货物运输保险。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养老金或年金保险、伤残及医疗费用保险、财产保险服务、债务保险服务;附属于保险的服务。例如保险经纪业、保险类别咨询、保险统计和数据服务;再保险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健康及社会服务主要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服务;社会服务等。

9.旅游及相关服务

旅游及相关服务是指旅馆、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服务、膳食服务及相关的服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是指不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在内的一切文化、娱乐、新闻、图书馆、体育服务,如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

11.交通运输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服务,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和沿海运输、公路运输服务,也包括航天发射以及运输服务,如卫星发射等;客运服务;船舶服务(包括船员雇用);附属于交通运输的服务。主要指报关行、货物装卸、仓储、港口服务、起航前查验服务等。

12.其他服务

从上述服务贸易的内容分类可以看出,服务贸易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服务贸易产生过程

根据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分成三个时期。

1.服务贸易附属于货物贸易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前)

1970年以前,服务贸易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基本上是作为货物贸易的附属形式存在的,而且人们对服务贸易也不够重视。尽管有一些服务贸易,如仓储、运输、保险等,却缺乏具体的数量统计。

2.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时期(1970~1994)

把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看待并加以确认,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10月,经合组织(OECD)在一份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服务贸易这一概念。1974年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中第一次提出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正是人们对服务贸易越来越重视,使得服务贸易在这一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在1970~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7.8%,与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大体持平;1980~1990年,国际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率为5.02%,而同期货物贸易年均增长率为5.02%,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1993年。

3.服务贸易在规范中向自由化发展时期(1994以后)

1994年4月,规范服务贸易的多边框架体系《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签署,服务贸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4~1995年,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分别为8.03%、13.76%,比同期货物贸易速度分别低4.85个百分点和5.88个百分点。但从1996年以来,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几乎处于同步增长状态并略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服务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二)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1.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0~2006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其间增长了6.9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的15.7%上升至2006年的17.9%。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增长,服务出口与进口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

未来几年中,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将继续向服务业调整,服务业国际投资日益扩大,离岸服务外包不断兴起。可以预计,世界服务贸易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加速调整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行业的不断兴起,服务贸易的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转向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构成中,1980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占36.8%,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占28.4%,其他服务贸易(这里的其他服务包括九个部门:通讯,建筑,计算机和信息,保险,金融,版税和许可证费用,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休闲服务,政府服务。下同)占34.8%。2006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比重下降到23.1%,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比重下降到27.2%,其他服务贸易的比重则上升至49.7%在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构成中,1980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占41.7%,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占26.9%,其他服务贸易占31.4%。2006年,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比重下降到28.5%,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比重下降到26.4%,其他服务贸易的比重则上升至45.1%。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仍然是绝对的主体,在金融、保险、专利许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方面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发展较快的服务贸易则为旅游、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海上运输等。

3.国际服务贸易的区域性不平衡继续存在

由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在服务贸易规模和竞争力方面差异悬殊。发达国家仍占国际服务贸易的绝对主导地位,占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3/4以上,其中,美、英、德三国就占了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近30%。近年来,虽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服务贸易整体规模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且他们大多是服务贸易逆差国。2006年,国际服务贸易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3.1%。而且,这种区域性不平衡还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

4.全球服务外包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一体化、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将非核心服务活动外包给其他企业,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商务模式,全球服务外包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以及一些国家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途径。

尽管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但还远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目前国际外包业务只占全部业务流程的1%~2%。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约有2/3的企业尚未向其他国家外包任何商务流程,而且,多数服务外包仅仅处于国际产业重组的起始阶段,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中,国际服务外包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广度上,均会有很大的突破。

(三)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1.经济服务化的发展

一般认为,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西方学者称经济服务化为第三产业化,我国学者也认为:“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服务化”(杨治,1985)。这种解释无疑抓住了服务化的最基本与最明显的数量特征,但尚未揭示经济服务化的完整内容。

事实上,所谓经济服务化,是指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行业(第三产业)迅速增长,经济形态“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是服务性经济活动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主导方式的过程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人类经济活动可分为创造物质产品的生产性活动与创造服务产品(无形产品)的服务活动,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生产活动一直是经济活动的主导类型,而服务化则是工业化成熟阶段以后人类经济活动中心从生产活动向服务活动的转移。

当代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发展的过程表明,经济服务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经济服务化有力地推动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产业结构逐渐由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民总收入和就业的比重大体在60%以上。在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5%以上,一般发达国家在60%~70%之间,中等收入国家在50%~60%之间。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联盟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总收入和就业中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在国民总收入和就业中的比重都已超过制造业而成为最大的产业。截至2005年,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为:印度尼西亚39.9%、印度51.2%、马来西亚41.8%、菲律宾53.2%、泰国46.3%,而我国是40.7%。按照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50%。

2.科学技术的推动

科学技术进步大大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已成为主导因素。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都在增加研究与开发(R&D)投入。另一方面更是积极地从国外购买先进技术,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核心。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兴服务部门。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服务方式,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足以被称之为一场“革命”。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一些原有服务的性质,使得越来越多的以前不可贸易的服务变成可贸易服务。如原来不可贸易的知识、教育服务现在可以储存在光盘中以服务产品的形式进行贸易。

3.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国际性的专业化生产,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的国际流动,与其相关或为其服务的服务贸易,如金融、保险、运输、信息、咨询、广告、法律、会计、教育等随之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其发展极为迅速。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深感服务业对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加速了服务国际化的程度。大型跨国公司有能力向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服务,或者使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或者挖掘进入金融市场、扩大信息系统的潜力,把交钥匙工程、设计和其他劳务合作结合起来。由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国际化扩展的趋势。

4.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除了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人们的需求从低层次的物质产品需要更多地转向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与服务密切相关。

5.发展中国家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服务贸易

通过分析看出,服务业在维护一国经济及政治利益方面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各国政府大力扶植和发展服务业,普遍采取了诸多保护服务市场和鼓励服务出口的措施,比如,政府鼓励投资,并利用外资发展本国落后的服务业;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等技术设施,鼓励数据跨越国境的自由流动;支持和鼓励区域间服务部门的合作和一体化。

但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保护本国服务业发展,特设置了一系列服务贸易壁垒。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使国际服务贸易竞争规范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采取开放政策,减少或降低服务贸易壁垒,积极参与服务贸易,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来解决一些国内经济问题,如失业问题和平衡国际收支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