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智囊现代释用
10366900000007

第7章 亿中:探寻事物之本

【冯氏智慧。

镜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祸先,验不回瞬。藏钩射覆,莫予能隐。集《亿中》。

【经典诠译。

冯梦龙认为,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可以发现祸福之道,睁大眼睛就能洞悉事情缘由。

冯氏案例:学会“摸索”出路

智者不怕摸索之后无路可走,因为他知道下一处即是出路,而愚者更怕摸索之后白费力气,因此希望一下立竿见影,但事实说明,这些人最后都无出路。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子贡”鲁定公十五年正月,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

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皆有死亡焉。犬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

五月,公薨。孔子曰:“赐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也。”

“范蠡”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乃治千金装,将遣其少子往视之。长男固请行,不听。以公不遣长子而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强为言,公不得已,遣长子为遗书故所善庄生,因语长子曰:“至则进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毋与争事。”

长男行,如父言。庄生曰:“疾去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阳去,不过庄生而私留楚贵人所。庄生故贫,然以廉直重。楚王以下,皆师事之。朱公进金,未有意受也,欲事成后复归之以为信耳。而朱公长男不解其意,以为殊无短长。

庄生以间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不利,楚独为德,可除之。王素信生,即使使封三钱之府,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每赦必封三钱之府。”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千金虚弃,乃复见庄生。

生惊曰:“若不去耶?”长男曰:“固也,弟今且自赦,故辞去。”生知其意,令自入室取金去。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王欲以修德禳星,乃道路喧传陶之富人朱公子杀人囚楚,其家人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赦,非能恤楚国之众也,特以朱公子故。”王大怒,令今杀朱公子,明日下赦令。

于是朱公长男竟持弟丧归,其母及邑人尽哀之。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弟,顾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策肥,岂知财所从来哉。吾遣少子独为其能弃财也,而长者不能,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怪者,吾日夜在以望其丧之来也。”

朱公既有灼见,不宜移于妇言,所以改遣者惧杀长子故也。听其所为,勿与争事,已明明道破,长子自不奉教耳。庄生纵横之才,不下朱公,生人杀人,在其鼓掌,然宁负好友,而必欲伸气于孺子,何德宇之不宽也。噫!其斯以为纵横之才也欤。

冯氏案例:知己可为则为之

知己知彼,才能打赢胜局。凡不知己者,一定不能知彼,因此知可为之事为之,知不可为之事不为之,是成功的硬道理。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范雎”王稽辞魏去,私载范雎至湖关,望见车骑西来,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纳诸侯客,恐辱我,我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至,劳王稽,因立车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

范雎出曰:“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向者疑车中有人,忘索必悔之。”于是雎下车走,行数里,果使骑还索,无客乃已,睢遂与稽入咸阳。

穰侯举动不出雎意中,所以操纵不出雎掌中。

“姚崇”姚崇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二张,崇适自屯所还,遂参密议,以功封梁县侯,武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问起居。五公相庆,崇独流涕。柬之等曰:“今岂流涕时耶?恐公祸由此始。”崇曰:“比与讨逆,不足为功,然事夭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由此获罪,甘心焉。”后五王被害,而崇独免。

(评:武后迁,五公相庆,崇独流涕。董卓诛,百姓歌舞,邕独惊叹。事同而祸福相反者,武君而卓臣,崇公而邕私也。然惊叹者,平日感恩之真心;流涕者,一时免祸之权术。崇逆知三思犹在;后将噬脐,而无如五王之不听何也。吁,崇真智矣哉!)

“李泌”议者言韩闻乘舆在外,聚兵修石头城,阴蓄异志。上疑以问李泌,对曰:“公忠清俭,自车驾在外,贡献不绝,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皆之力也。所以修石头城者,见中原板荡,谓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迎扈之备耳。此乃人臣忠笃之虑,奈何更以为罪乎!性刚严,不附权贵,故多谤毁,愿陛下察之,臣敢保其无他。”上曰:“他议汹汹,章奏如麻,卿不闻乎?”对曰:“臣固闻之,其子皋为考功员外郎,今不敢归省其亲,正以谤语沸腾故也。”上曰:“其子犹惧如此,卿奈何保之?”对曰:“之用心,臣知之至熟,愿上章明其无他,乞宣示中书使朝众皆知之。”上曰:“朕方欲用卿,人劝;何易可保,慎勿违众,恐并为卿累。”泌退,遂上章愿以百口保。

他日,上谓泌曰:“卿竟上章,已为卿留中,虽知卿与亲旧,岂得不自爱其身乎?”对曰:“臣岂肯私于亲旧,以负陛下,顾实无异心,臣之上章,以为朝廷,非为身也。”上曰:“如何为朝廷?”对曰:“今天下旱蝗,关中斗米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而谕韩皋,使之归觐,令感激,无自疑之心,速运粮储,岂非为朝廷耶!”上曰:“朕深谕之矣。”即下泌章,令韩皋归觐,面赐绯衣,谕以卿父,比有谤言,朕今知其所以,释然不复信矣。因言关中乏粮,与卿父宜速置之。

皋至润州,感悦流涕,即日自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皋留五日即还朝。皋别其母,啼声闻于外,怒召出挞之,自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之。既而陈少游闻贡米,亦贡二十万斛。上谓李泌曰:“韩乃能化陈少游亦贡米乎?”对曰:“岂惟少游,诸道将争入贡米矣!”(边批:有他夸)。△冯氏亿中之释用(一)

知道别人想什么,就知道自己做什么《智囊》认为做人办事必须有“攻守转换”之计,即通过“守”的方法,取得“攻”的效果。这一点犹如《兵法·谋攻篇》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必然每战必败。这里,孙子以简洁鲜明的语言,指明了掌握敌我双方情况,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唯有心中有数,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规律。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认真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情况,他指出:在当时的割据军阀中,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力量最为强大,刘备暂时还无法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只能联合而不能谋取。可以夺取的战略据点,只有荆、益二州。荆、益二州是用武之地,天府之国,更重要的是统治荆、益二州的刘表和刘璋,软弱无能,不得人心,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然后,诸葛亮为刘备提出完整的大略方针:占领荆、益二州,作为立足之地;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妥善处理好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搞好内政外交,发展实力;待时机成熟,就从荆、益二州兵分两路,进取中原,统一全国。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的内容。刘备对诸葛亮的谋划大为赞赏,拜请他照此办理。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分析,是正确的。刘备的政治生涯,正是遵循这一路子取得发展的。

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会做到百战无不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当时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抗曹,大破曹军,暂时解除了北方的威胁。之后,孙、刘之间开始了荆州的争夺。当时,刘备中年丧偶,失去了甘夫人。周瑜得悉这一消息,便向孙权献上一计,派人前往荆州向刘备说媒,假意将孙权之妹嫁给刘备,然后骗刘备至东吴招亲,扣为人质,逼还荆州。孙权派吕范前往提亲,刘备“怀疑未决”。但诸葛亮胸有成竹,料知东吴之谋,让刘备答允这门亲事,而且会使“吴侯之妹,又属于公;荆州万无一失”。然后,诸葛亮坐镇荆州,令勇将赵云带500兵士,保驾刘备招亲。临行前,诸葛亮授予赵云三个锦囊,并嘱咐赵云按囊中“三条妙计,依次而行”。赵云牢记军师嘱咐,依锦囊所授之计而行,使刘备东吴之行化险为夷,顺利招亲,得了“佳偶”,而且安全返回荆州。使孙权、周瑜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人们佩服诸葛亮料敌如神,计谋高超绝伦。其实,诸葛亮是在完全了解吴国君臣的心计情况下定立的妙计。首先识破“提亲”是骗局,便将计就计,大造舆论、声势,搞得沸沸扬扬,搞成既成事实,迫使孙、周哑巴吃黄连,只得弄假成真。其次,他深知刘备戎马半生,丧偶又得佳丽,会沉溺安乐,“乐不思蜀”;同时又深知孙、周会因此利用荣华安乐、声色犬马软禁刘备,因此设了第二条计。其三,他料定刘备逃出,孙、周绝不肯善罢干休,会派兵追回刘备等人,因此设立了第三条计,让刘备请出孙夫人来退兵。

刘备招亲过程中,刘备、赵云等人能够处处主动,步步占先,就在于有诸葛亮的三条锦囊妙计。诸葛亮之所以能在事情发生之前预先定下应付妙计,是由于他对事态的发展有着高度准确的预见。他这种先见之明,绝非来自主观臆断,而是来自对己方和彼方情况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事态发展的符合逻辑的透彻分析。

由此可见,在兵法上强调的“知己知彼”,在做人办事时同样如此——只有知道别人想什么,才知道自己干什么。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智囊》的“攻守转换术”。

△冯氏亿中之释用(二)

心中有数,就会占得主动《智囊》有一个观点,叫“定数之胜法”,即善为事者,时时心中有数,绝不在没有算计的情况下,随意出手,否则就叫乱出手。当然,一个人善于抓住时机,见机而进,固然是英雄本色,但激流勇退,能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也是智者之举。这一切都取决于心中有数。适可而止,就是在竞争事业中,时刻注意和自身利益相统一的数量界限,绝不超过度,绝不使事情发展到反面。同样,为人处世都有一个保持质的数量界限,也就是度。超过或者不及,都会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无论做何种事情,都应有个数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数”,方可攻守转换。

魏晋时期的大军事家曹操,深知适可而止之道,《三国演义》讲到,曹操攻下张鲁的老巢——南郑,取得重大军事胜利。这时,谋士们纷纷进言,劝曹操乘胜进军,直取益州。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刚刚灭了刘璋的力量,但全蜀上下并未归心。南郑一胜,乘势进兵,刘备之军势必瓦解。如此天赐良机,不可失去。谋士刘晔也认为,一旦错过战机,刘备安定蜀民,据守关隘,恐怕难以消灭。

但曹操不以为然。他认为夺取益州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适可而止,“按兵不动”。因为刘备虽然刚刚夺取成都,但军力旺盛,士气很高。另外,尽管孙刘两家矛盾不断激化,但一旦曹操的拳头伸得过长,后方空虚,那么,坐山观虎斗的孙权绝不会袖手旁观,失此良机。他们很可能绕过荆州直袭许昌。为此,不能头脑发热,图一时痛快,而应该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后来事态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只是因为曹操的正确预见和决策,没有吃亏上当。

和曹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备。

东吴计杀关羽夺取荆州之后,刘备怒而兴师,发动伐吴之战。虽然这场战争的发动是不谨慎的,但在战役之初,刘备凭借优势兵力、有利地势,以及在报仇雪恨思想指导下一时激起的高昂士气,攻城夺地,捷报频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赢得不少主动。在杀气腾腾的蜀军进攻之下,吴方被迫再次求和,提出把范疆、张达二人和张飞首级一并送还,交还荆州,送归夫人,重修旧好,一同灭魏。

应该说,东吴的条件对于蜀国而言,已经是很难得的了。试想,即使战争胜利,还能彻底消灭东吴么?假如刘备头脑清醒,见好就收,既在一定程度上出了心中的怒气,又收回荆州重建吴蜀联盟,从而使战争得到一个较好的结局。但是,刘备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战争发展的最佳结局心中无数,盲目坚持率军长驱直入,企图消灭东吴。结果大军攻到目的地便成了强弩之末,非但未能灭吴,反被人家一把火烧得大败而归。

还有两个形成鲜明对照的人物,那就是关羽和诸葛亮。

三国时期,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吴蜀双方争论不休的问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对于刘备说来,荆州不能没有,因为这是向西川发展的基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国的条件。但是,荆州也是东吴的门户,要统一长江以南,发展自己,也必须夺取荆州。为此,赤壁大战后,孙权便派鲁肃前往索取荆州。

照理说,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的胜利,荆州作为从曹操手中夺取的战果,归刘备所有,名正言顺。况且,刘备漂泊半生,连个立身之处都没有,占有荆州也没什么不可,完全可以讲出一些理直气壮的话来。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却不是这样的话,而是提出暂“借”荆州。

一个“借”字,体现了诸葛亮办事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精明。当时的刘备,和曹操、孙权比较,力量还很弱小,必须和孙权结盟,共拒曹操,方能立稳脚跟,发展壮大,以图大举。假如提出占领荆州,激化吴蜀的矛盾,就会破坏吴蜀联盟,打破既定的政治战略,造成全局被动。而用一个“借”字,就避免了这一危险,就是说“借”荆州,既保证了刘备的可靠后方根据地,又维护了孙刘双方的同盟关系,不过不及,恰到好处。

但关羽这个人却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告诉关羽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他一直没把“东和孙权”放在心上。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凭着一身虎胆、好马快刀,从不把东吴人包括孙权放在眼里,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我们所得,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称其子为“犬子”,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最后,东吴一个偷袭,使关羽地失人亡,悲惨至极。虽然,关羽的失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他处理与东吴关系时的不谨慎,但至少他的过激行为,造成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使东吴痛下决心,以武力收复荆州。

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的所作所为,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确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处事心术。

《智囊》认为:就心力高低的区别而言,就一定的意义说不在能不能做什么事,而在能否做应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你做了,即使很巧妙,也只能证明你心力低下;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即使显得无所作为,也是心力高超。惟有在纷繁复杂的事变面前,清楚地知道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并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方为智者。《智囊》曾说过:“知所为知所不为,必成。”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无所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