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智囊现代释用
10366900000010

第10章 得情:要掌握一手材料

●冯梦龙察智可以辨别是非,纠正错讹,而且必须做到精察,才可不失误。因此,不辨是非者,一定会吃够为人处世的苦头。

●做事的成功前提在于“睁大眼睛”,而“睁大眼睛”,就要穿透一切,发现一切,以防不利因素向你“袭来”。

【原典。

冯子曰: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是以圣人贵夜行,游乎人之所不知也。虽然,人知实难,已知何害?目中无照乘摩尼,又何以夜行而不踬乎?

子舆赞舜,明察并举,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譬之大照当空,容光自领,岂无覆盆,人不憾焉。

如察察予好,渊鱼者避之矣。吏治其最显者,得情而天下无冤民,诘奸而天下无戮民,夫是之谓精察。

【解译。

凡察人、察事不清者,最后都会被人眯上眼睛,导致瞎走路、乱闯路,最后走到泥潭里去。“察”是什么?就是在细微处察到变化及早地预防失手的可能。

【冯氏智慧。

口变淄素,权移马鹿。山鬼昼舞,愁魂夜哭。如得其情,片言折狱。唯参与由,吾是私淑。集《得情》。

【经典诠译。

冯梦龙认为:天下之事,黑白皆有,指鹿为马。要发现真实情况,才不易失手。

冯氏案例:找到你需要的真正东西

有许多事常有假象,容易迷惑人。你需要做的则是耐心寻找你需要的真正东西。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张楚金”湖州佐使江琛,取刺史裴光书,割取其字,合成文理,诈为与徐敬业反书,以告。差御史往推之,款云:“书是光书,语非光语。”前后三使,并不能决。则天令张楚金劾之。

仍如前款。楚金忧懑,仰卧西窗,日光穿透,因取反书向日视之,其书乃是补葺而成。因唤州官俱集,索一瓮水,令琛取书投水中,字字解散,琛叩头伏罪。

“吕陶”吕陶为铜梁令,邑民庞氏者,姊妹三人,共隐幼弟田。弟壮讼之官,不得直,贫甚,至为人佣奴。

陶至,一讯而三人皆服罪吐田,弟泣拜,愿以田之半做佛事为报。陶晓之曰:“三姊皆汝同气,方汝幼时,非若为汝主,不几为他人鱼肉乎?与其捐半供佛,孰若分遗三姊?”弟泣拜听命。

分遗而姊弟之好不伤,可谓善于敦睦。若出白宫断,便不妙矣。

“韩亿”韩亿知洋州,大狡李甲以财豪于乡里。兄死,诬其兄子为他姓,赂里妪之貌类者,使认为己子,又醉其嫂而嫁之,尽夺其赀。

嫂侄诉于州,积十余年,竟未有白其冤者。公至,又出诉,公取前后案牍视之,皆未尝引乳医为验。一日,尽召其党至庭下,出乳医视之,众皆服罪,子母复归如初。

“傅琰”傅琰仕齐为山阴令,有卖针、卖糖二老姥,共争团丝,诣琰。琰取其丝鞭之,密视有铁屑,乃罚卖糖者。

又,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云粟,一云豆。乃破鸡得粟,罪言豆者。

《南史》云:世传诸傅有《理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琰子刿尝代刘玄明为山阴令,玄明亦夙称能吏,政为天下第一。刿请教,玄明曰:“吾有奇术,卿家谱所不载。”问:“何术?”答曰:“日食一升饭,而莫饮酒,此第一义也。”刿子岐为如新令,世为循吏。

“孙主亮”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

亮问主藏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曰:“向求之,实不敢与。”黄门不服,左右请付狱推。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里燥。亮曰:“若久在蜜中当湿透,今里燥,必黄门所为。”于是黄门首服。△冯氏得情之释用(一)

看透之后再出手在《智囊》看来,“透视是成之必要”,即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怎样才能做到你知我知,相当重要。这就是说,看透对方,才能不至于陷入误区,才能行之有效地处理棘手的问题。

“口蜜腹剑”是人们对唐朝宰相李林甫的最确切形容,李林甫自然是奸佞邪恶小人,而此处的“口蜜腹剑”则是刘邦用来对付奸佞邪恶的小人赵高的。

刘邦西进后,进展还算比较顺利。部众也由原来的数千人,发展到了近十万人,他踌躇满志地向武关进军。

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境内,是古代秦国关中腹地的南大门。它背依高峻的少习山,俯瞰湍急的武关河。雄奇的关城,坐落在崇岭峡谷间一块较高的平地上。关城墙壁立如刀削,只有一门相通。自古以来,它就是秦楚交通的咽喉要地。春秋时期,这里开始设关,因山得名,称“少习关”。战国时期,秦国崛起,极力向外扩张,便改“少习关”为“武关”,寓含向东方各诸侯国耀武扬威之意。同时,对故关城墙大加修葺,使之与关中东部的函谷关、西部的大散关、北部的萧关并称为“秦之四塞”。

当年,楚怀王轻信秦国谎言,不听屈原等忠臣义士的劝告,亲赴武关与秦言和,结果被扣为人质,押解囚禁于秦都咸阳,最后客死他乡,酿成千古遗恨。唐代大诗人杜牧经过此地,忆起这段史迹,触景生情,写了一首《题武关》的诗: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叶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刘邦率军来到武关,想起怀王的这段往事,也百感交集,慨然长叹。他环顾四周,但见崖高壑深,路窄难行,易守难攻。关上秦军,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刘邦心里盘算:如若驱兵强攻,势必造成惨重伤亡,一定要想另外的办法,以计取胜。

这时,营外通报:秦军丞相赵高派使来与刘邦讲和,声称:只要沛公答应与丞相合作,丞相愿意献出咸阳,二人平分关中,共同称王。

对赵高其人,刘邦很是了解。

赵高出身于原赵国一个贵族之家,后来家境没落,随父母流亡到秦国,因父母触犯了秦律,受到严惩,他也受牵连而被处以宫刑,沦为官奴,在秦王宫廷里服杂役。赵高对自己的“卑贱”地位一直耿耿于怀,总想千方百计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凭着他的小聪明,又通晓狱律法令,不久就赢得崇法尚刑的秦王政的欢心。秦王政灭掉六国,更名为“始皇帝”,赵高亦被任为“中车府令”,管理宫廷车马辇舆,同时执掌秦朝的印符玉玺,为皇帝起草诏书命令,还兼任公子胡亥的师傅,给胡亥讲授法律。为了取悦胡亥,赵高常常把宫廷机密要闻透露给胡亥,胡亥因而把赵高当做知己。

秦始皇为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带着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幼子胡亥,进行第五次巡游。他祭祀完大禹又去寻找神仙乞求长生不老仙丹。百般折腾了好几天,仍然一无所获,就在返京路上身染重病而亡。

秦始皇临死前,嘱托赵高给远在上郡监军的大儿子扶苏写信,让扶苏赶快回咸阳来料理丧事,并继承帝位。可赵高忌恨扶苏为人正派,便串通胡亥,胁迫丞相李斯,销毁了秦始皇的遗命,伪造了一道诏书,逼使公子扶苏自杀,硬是把胡亥立为秦朝的二世皇帝,他自己则由中车府令擢升为“郎中令”,成为秦朝中央政府九卿之一,执掌宫廷门户,统率皇帝侍从,操纵了国家大权。

赵高假借二世皇帝之手,杀掉了多次大败匈奴、在北方监修长城的杰出将领蒙恬和他的兄弟蒙毅等一大批对秦朝赤胆忠心的官员,还杀死了胡亥的哥哥、姐姐等皇室宗亲好几十人,弄得“宗室震恐”,“群臣人人自危”。

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曾经出了很大力。秦始皇对李斯也非常信任,由客卿而升为廷尉,又由廷尉而升为宰相,成为秦朝的实权人物。可李斯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把个人的功名利禄看得十分重。他未出仕的时候,看见钻在厕所里的老鼠,吃的是粪便,还总是受到人和狗的惊扰,成天惶恐不安;而谷仓里的老鼠,吃的是粮食,住的是宽敞的库房,却不会遇到人和狗的恫吓,过得自由自在。他由此浮想联翩,大发感慨,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好像‘仓鼠’和‘厕鼠’一样,完全是由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他给自己立下的政治信条为:“地位卑贱,是莫大的耻辱;政治穷困,是莫大的悲伤。”赵高像一只逐臭的苍蝇,死死抓住李斯的这个弱点。秦始皇客死沙丘,他为了利用“丞相”这块招牌,极力用功名利禄诱惑李斯,终于迫使李斯就范,上了贼船,成为他篡权阴谋活动的骨干。

阴谋得逞,李斯立了大功,但却成了赵高索取最高权力的障碍。赵高决心除掉李斯,取而代之。

他装出一副博学多才的神态,对二世皇帝说:“陛下身为天子,可知道天子怎样才能显得尊贵?”二世皇帝听不懂这个话,摇了摇头。赵高解释说:“天子所以尊贵,就是让臣下只能闻声,不能见面。陛下年纪还轻,不一定样样事情都懂,如果坐在朝廷上,成天和大臣们议论国政,难免有的话会说错。天子说错了话,就会被臣下看轻。为陛下设想,不如深居后宫,等着大臣们奏事。事情奏上来了,在宫中和几个娴熟法令的人一块儿商量,商量出好办法了,再交给臣下去办,这样,臣子们都会以为陛下十分英明。”

二世皇帝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便天天深居后宫,与宫女们嬉戏玩乐,朝廷大事全被扔到一边。赵高掌管宫廷警卫,连丞相也不能进去奏事。李斯对此十分着急,去找赵高想办法。赵高告诉他:“等皇帝空闲的时候,我再通知你入宫奏事。”此后,每当二世皇帝与宫女们玩得兴趣正浓时,赵高便派人召李斯进宫,因此,李斯每次来的都不是时候。结果事情没能奏成,还惹二世皇帝大发雷霆,认为李斯是有意找别扭。赵高趁机诬告李斯有野心,想当诸侯王,还说李斯的儿子李由与犯上作乱的陈胜、吴广相勾结。李斯被加上“谋反”的罪名下了大狱。

为了使李斯认罪,赵高指派亲信,扮成二世皇帝的使者,把李斯打得死去活来。李斯受刑不过,只好屈招。后来,被处死在咸阳街头。赵高这时的权力达到顶峰,登上相位,朝中一切由他裁决。然而他还不满足,于是,又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把戏。

这一天,二世皇帝临朝,赵高把一只梅花鹿牵到大殿上。二世和大臣们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是什么用意。赵高神情端庄地给二世皇帝行了一个礼,大声说道:“这是臣刚刚得到的一匹宝马,诚心敬献给陛下!”

二世皇帝眨巴眨巴两眼,满脸疑惑地说:“这是一头鹿,丞相怎么说它是一匹马?”

赵高仍是一本正经,声音又往高提了提,说:“这明明是一匹马。请陛下再问问群臣,让他们鉴别鉴别。”

这一问,满朝文武大臣面面相觑,一会儿议论声四起,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结果凡是说鹿的大臣,都给加上各种罪名,予以处决。从此以后,赵高说的话,谁也不敢反对。

赵高就是这样一个飞扬跋扈、奸佞无比的阴谋小人。尽管他能控制秦二世和朝中大臣,可对迅猛发展的农民起义军,却毫无办法。

刘邦率军向武关挺进的时候,派了一个叫宁昌的人“使秦”,以和平谈判为掩护,目的是打探秦统治集团内部的消息。刘邦的军队打到关中的南大门了,咸阳城里一夕数惊。赵高也沉不住气了,想了个以退为进的办法,派亲信人物代表自己赴武关与刘邦谈判,企图保住手中的权力。

刘邦虽然急于入关,早点做“关中王”,却不肯与赵高这样阴险的人物同流合污,但他觉得可以对赵高的阴谋加以利用。于是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赵高派来的使者,并煞有介事地与其谈判,同时故意把谈判的情况四处张扬,大造和谈将成的舆论。

武关守将初见大兵压境,惊恐万分,又是增派岗哨,又是加固城防,秣马厉兵,日夜警惕。如今看着朝廷派来的使者与刘邦谈判,双方置酒把盏,握手言欢,一颗高悬的心落了地,对部下的管束也不严了,派出去的岗哨也撤回来了。

第二天天色未明,刘邦出其不意,挥军进攻,一举攻占了武关。武关守将睡梦未醒,便束手就擒。赵高的使者见势不妙,慌忙逃回咸阳报信。

刘邦看透人心,巧妙应对,稳住对方,暗中布阵,然后一举攻城夺地,实是高明之策。这种手法,在谈判上是惯用的,但高明的竞争者一定要看透人心再出手。

看来,《智囊》所为“透视是成之必要”,确为成功之道!

△冯氏得情之释用(二)

看准了机会去行事在《智囊》看来,“取势”即获得机会。大家知道,相机而行,即看准了机会去行事。人在餍饱之时,无论看到怎样的美味佳肴都会感到腻味,而饥饿的时候,无论怎样粗劣的食物也会甘之如饴。对于统御者来说,从中可以悟出怎样谋取驾驭他人的良机。墨子曾经说过:“蛤蟆蛙黾,日夜而鸣,舌干僻,然而人不听之。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惟其言之时也。”(《墨子闲诂》)蛤蟆之类,叫个不停,而人不听之,因其不会相机。鹤鸡之类,一鸣而天下振动,因其能相时而动。话不在多,在于说在当口上;钢不在多,在于用在刀刃上;谋事要想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一定要善于选择时机。

治天下之乱要抓住时机,果断行事,表现在改革国家政策体制更应如此。

因时而变,说的是国家的政策、法令、体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定的政策、法令、制度,国家就会混乱;有了一定的政策、法令、制度,而不知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就会行不通,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同样治理不好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制度,必须从当时的社会实际、时代需要出发,不能把“先王之法”奉为金科玉律,拘泥古制,墨守成规。

《吕氏春秋·察今》说得好:“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商鞅公元前338年),姓公孙,名鞅,战国时期杰出的改革家。他是卫国人,又称卫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有功,当上了大良造(相当于相国兼将军),被封为商君,故历史上称为商鞅。

春秋战国时期,是新兴的封建制度取代腐朽的奴隶制度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当时,奴隶的起义和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为新兴地主阶级推行法治造成了有利的形势。公元前361年,商鞅到了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实行了变法。

商鞅批判了拘泥古制的观点,提出了“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治民不一道,治国不必法古”,“世事变而行道异”的进步的历史观。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实践,制定了一条以“法治”和“农战”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路线,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壮大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为了贯彻这条路线,商鞅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按军功奖授官爵,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确立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并乡邑为县,长官由国君任免,以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轻罪重刑”、“严刑去奸”,严密户籍编制,推行“连坐法”,以强化专政;废井田,“开阡陌封疆”,承认土地私有,准许买卖,以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多者免徭役,以发展封建经济。他还创立了按丁男征赋的办法;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改革为秦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北宋仁宗即位以后,宋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危机不断加深,朝野有识之士忧愁万分,强烈呼吁仁宗刷新政治,实行改革。嘉五年(1060),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王安石任为度支判官,他上书仁宗,提出了变法的主张。但由于朝中元老重臣的阻挠,王安石的真知灼见和一腔热情却无人理睬。神宗即位后,他年轻有为,决心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此他征询了一些老臣的意见。治平四年(1067),韩琦罢相时,宋神宗问他:“爱卿去职后,国家政事由谁主管好?王安石怎么样?”韩琦回答说:“王安石担任翰林学士还绰绰有余,可是处在辅弼之位却万万不可。”神宗有一次又与宰相富弼讨论富国强兵之术,只知读经念佛的富弼冷漠地说:“陛下即位之始,应当布德行惠,希望在二十年之内不要谈论兵事。”神宗听了,对元老重臣大失所望,于是不顾他们的阻挠,于熙宁元年(1068)四月,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到达京师后,神宗破格降诏召他入殿议政,问他:“治国应以什么为先?”王安石答道:“应以选择治术为先。”神宗十分满意,经过进一步交谈,知道王安石可以委以变法的重任,便于次年二月,正式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矢志实行改革的王安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开始了。王安石之所以能够进行变法革新,和宋神宗适时任人不无关系。

法为什么要变革?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昼夜相变而成一日,寒暑交变而成一年;大地开始产生时,岩浆炎炎,后来热量逐渐减退,寒冰迁移而来,多次变化便成了今天的地球;海草之类的低等植物、螺蛤之类的早期软体动物、大树、大鸟、能离水数尺飞掠的文鳐、水中的猪婆龙、袋鼠之类动物、脊椎动物,这些生物,彼生此灭,更迭相变便形成了世界;人体内的紫血和红血不断循环流注,人还要不断地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每时每刻,连续不断,每日要几千次变动才能使人生存。假如说世间万物不变化,那么天地人类就会同时完结了。

因此,变革是古今公认的道理。秦以前实行贡助赋税法,到唐初变为租庸调法,唐中叶又变为两税法,到明末变为“一条鞭”法。古代的兵役制,周时实行“井田乘法”,西魏至隋唐实行府兵制,唐玄宗时改为“矿骑”,北宋时改叫“禁军”。历代的选官制度,最初实行学校升任法,汉代变为荐辟制,魏晋后变为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科举选官制度。从上至下几千年,没有什么时间不在变,没有什么事情不在变,公理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自然规律,并不是人的所作所为而成的。持不变说法的人动不动就说:“守古道啊,守古道啊!”他们哪里知道自太古、上古、中古、近古以至今天,肯定已经变化了不知几千万次了。今天那些认为是古人之法而去遵守的人,他们与古人的意思相差的距离,难道可以用里程计算吗?

自然界的变化,是宇宙发展的规律。有些事物变化就好,有些变化就坏。人类社会变化的道理也是这样,那么需要智慧的人从中考察。俗话说:求学的人进步,不学的人就退步。治国的道理也是这样,如果放心听从命运的安排,听其自然流动变化,那么就会一天比一天走向败坏;如果振兴善事,革除弊事,根据情况变革,那么就会一天比一天走向完善。我揣测古时的情况,一姓之人受命为帝,初时,创定法律,建立制度,几代以后,他的子孙后代所奉行的法律制度与他原来制定的一定有区别。

然而,后代的国君和大臣们,还十分狂傲,自以为我们今天奉行的这套法律制度,我们的先祖以前用它治理天下而且井然有序,于是便消极地守着这些法律制度,按原来模式办事而不进行考察,这样慢慢地越变越差,到最后什么事情都荒废,朝政衰败,不可收拾。以后,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的人认真考察前朝的弊端而进行变革,这就是新王了。如果他们的子孙理解了这种道理,从朝政的弊端入手变革,这就称为“中兴”。汉、唐的中兴,就是如此。

《诗经》上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古老的旧国,必须要采用新的法律制度。变法维新的事进展很顺利,它的意义非常明确。《易经》上说:“没有出路就要改变方向,改变了就可以走通,走通了就可以持久走下去。”伊尹说:“一个人治病,如果采用新药,去掉旧药,病就不会存在了。夜晚不秉烛就黑暗难走,严冬不穿皮衣就寒冷难当,要想坐在陆地上跑的车上渡过大河就会发生危险,病情发生了变化却服用原来的药方就会死亡。”

为了更好地理解随机应变的攻守战术,可以诸葛亮巧妙辅助刘备崛起的事为例谈谈。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三顾茅庐,而对诸葛亮来说,有人认为,他是在隆中等待时机,已经为刘备制定了联合孙权抵抗曹操,占领荆、益二州做基地,等“天下有变”时进军洛阳匡复汉室的战略计划,不过到了具体实施时,一定要从头做起,而且要从实际出发。这样,当他接受刘备的邀请,出山辅政时,不能不对刘备所能够提供的条件做一番研究。

刘备在汝南战败投奔刘表时,“败军不满一千”,在新野积蓄力量,得徐庶支持打败曹仁攻占樊城时,大约有三千人。诸葛亮建议“速募民兵”,不过再增加三千人。这六千人相较曹操的百万大军虽然微不足道,却是诸葛亮帮助刘备经营事业的本钱。为了用好这点本钱,诸葛亮不能不认真了解政治形势,寻找时机。这就是诸葛亮出山后第一句话“曹操于冀州做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过江探听虚实”的原因。

刘备虽然没有多少本钱,却有许多人所不及的无形资产。首先刘备是汉室贵胄,被皇帝认作皇叔,有奉衣带诏书讨伐奸臣曹操的合法身份,这样便有名正言顺做事的理由。其次刘备有宽厚待人的名声,对于在动乱时期追求政治前途与稳定生活的天下大众有强大的号召力。最后,刘备用结义的办法,搜罗到了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人才做帮手,这就是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在诸葛亮看来,只要用好这一组人力资源,《隆中对》计划就可以实现。

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的兄弟,他有极高的武艺,有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等战绩,有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辞曹归汉的名声,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不过他又过于骄傲,对诸葛亮这样的少年书生更是不大看得起;诸葛亮不得不一方面做出点实际成绩让关羽承认,一方面尽量说些恭维话助长关羽为刘备出力的雄心,同时注意让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这样的难题前丢点小丑,以提醒他不敢过于自负。

张飞的地位虽然次于关羽,但本领却与关羽相差不多。他那快人快语的性格还暴露出怀疑诸葛亮能力的心态。诸葛亮认为这是需要发掘的人力资源,先在博望坡用兵使他折服,再屡次激励他动脑筋解决难题,因为被人认为头脑简单的张飞一旦用计,就会使对手防不胜防。

赵云没有参加桃园结义,为了争取政治前途,只能是忠诚地为刘备效力。诸葛亮看准了赵云这一忠厚背景,总是把最关键的任务交给赵云来完成,而且一有机会,就要当众肯定赵云的功劳和贡献,使得赵云在诸葛亮经营蜀汉事业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诸葛亮以调动、发挥刘备政治集团各成员人力资源为基础,抓住曹操占领荆州后想迅速夺取江东的急躁心理,说服孙权与刘备共同抗击曹操,并且利用曹操赤壁兵败的瞬间,夺取荆州,实现了事业经营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司马懿可以说是老谋深算,吃一堑长一智,他与诸葛亮打交道算是没有白打。诸葛亮在西城城墙上操琴弄险时,戏称司马懿为“知音”,不想果成事实。三国中有不少遭受挫折后人们的表现,今天中国人常用“事后诸葛亮”来讽刺某些人事前没有考虑好,以致事情有了结果后,才说自己早知道是如此。其实三国中的“事后诸葛亮”故事并不多,颇有现实意义的是“事后周瑜”、“事后蒋干”、“事后曹操”、“事后司马懿”等,周瑜在吃了苦头后,总想着面子过不去,以致负气身亡。蒋干盗书致使曹操误斩蔡瑁、张允,却不知自己错了,又讨令去江东探听虚实,这次又把庞统引来献连环计,造成一错再错的结果。曹操遭受挫折后并不气馁,从赤壁战败退却途中几次大笑,虽然被孙、刘军截杀,从来没有失去重振旗鼓的信心。

司马懿与诸葛亮斗智虽长处下风,几陷绝境,却能老老实实承认诸葛亮才智比自己高,因此小心谨慎,步步为营,避免了许多损失。

机会不是经常会有的,但来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拿稳”。请记住《智囊》所言:“势不可失,因其不可再得;机不可错,因其不可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