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10366400000096

第96章 对自己受到的奖励和惩罚感到迷惑

蒙台梭利说对孩子们要适度的奖励和惩罚,事实上,一个享有充分自由并能够进行自我约束的人,他们会主动去找那些能够真正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奖励和惩罚,并会忽视那些与自己兴趣毫不相干的奖励与惩罚,那么,一个具有了真正的主动性的孩子就会如此。有一些大人通常会用糖块来奖励安静听话的孩子,或者惩罚出错的孩子站墙角等,而且大人们还自以为很有效。但是在孩子们的心里,却找不到自己刚才的行为与糖块和墙角有什么关联,刚一开始的时孩子们会对自己受到的奖励和惩罚感到迷惑,但渐渐地大人们丝毫的、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让他们的内心发生了转变,致使孩子们对事务本身带来的好与坏的感受力减弱了,他们了解到大人们的反应才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从此孩子变得依赖于父母的指导和态度的行动,孩子的内心自主性被外在的一些东西给取代了。

奖励惩罚无用

母亲吼着说:“明明,叫你不要再玩水了,你有没有听到啊?”老师也怒气冲冲道:“明明,求你了,你不要再到处乱蹦乱跳了,好吗!”阿姨甜着个脸:“来!明明,把这碗饭吃光,阿姨给你买糖吃哦!”父亲回来了:“唉哟!明明,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又爬到我的办公桌上将墨水瓶给打翻了!”(这个时候甚至有可能,劈里啪啦地对孩子动起了手来)。尽管今天的明明,在大人的威吓下停止了玩水,或在大人的奖励和诱惑下吃光了这碗饭,但其实对他们而言,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不论大人们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明天的明明,仍旧还是喜欢玩水、喜欢乱蹦、仍旧是不肯好好去吃饭,甚至还学会破坏钢笔了!

孩子正常的工作

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么工作的:明明从教师手里接过玻璃杯,玻璃杯外围的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经先行被老师贴了一圈红色的胶带。明明拿着杯子,走向了洗手台前并转开了水龙头,将水装到杯子红胶带所指示的部位,关上水龙头,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着杯子走到了活动室里。明明看看老师,老师用手指了指地板上的那头,原来,老师在地板也用红色的胶带上贴了一条直线。明明慢慢地走到了线的起端处,开始双脚并拢,眼睛看向前面一步接一步地踩在了直线上,缓缓地便向前走去。他杯里的水也没有溢出来,步伐是这么的小心。当他到达了线的尽头再将水倒回洗手台,将杯子还给老师,回到自己的座位,他的神情流露出了极有成就的快感,老师也报以微笑表示赞许!不错,这就是孩子正常的工作!孩子在儿童之家里学习日常生活——自我训练走线(锻炼平衡能力)的成长工作。

一次我去了学校,看到一个孩子无所事事地、独自坐在教室中央的一个椅子上面。在他的胸前还佩戴着一枚老师为奖励表现好的宝宝们而发的奖章。然而,这位老师告诉我,这个小家伙正在接受惩罚。原来是另外一位宝宝得到了这枚奖章,起先是将它别在了自己的胸前,然后又将它送给了这位正在受惩罚的宝宝,因为奖章对于他来说是没有用的东西,似乎会妨碍他所从事的工作。而坐在椅子上的那个宝宝却毫无在意地看了一眼奖章,然后安静地用双眼环顾教室的四周,没有任何的耻辱感。仅仅通过这件事就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奖励和惩罚的无效性,但我们应当作更进一步的探索和仔细的观察。长期以来的经验只是能够证实了我们最初的直觉。对那些毫不在乎任何一种处理的孩子来说,他已经没有任何脸面再去得到什么奖励或是惩罚了。更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孩子们经常会拒绝奖励。这标志着孩子们在尊严感的意识方面的一种觉醒,而在这之前这种觉醒并不存在。

我们不再对儿童奖励或惩罚了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中发现:奖赏或惩罚对孩子们注意力和兴趣并不能产生什么效果。蒙台梭利在这个发现之前,也觉得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应该奖赏、表现坏的时候就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但当她在罗马儿童之家的一天,一位老师对一位甲宝宝施予处罚,并让这个宝宝坐在一张椅子上,孤立于教室的中央;而对另外一位乙宝宝给予奖赏,将一枚系着白丝带的银色十字架挂在了他的胸前。但是由于乙宝宝来回走动和快乐地工作,而使得这个精美的十字架掉落在了地上,可是他并没有去理会,反倒是甲宝宝给拾了起来。对乙宝宝说:“你知道你掉了什么东西吗?”乙宝宝漠然地望着奖牌回答说:“我才不管呢!”甲宝宝小声地说:“你真的不要了吗?那我戴上了喔!”乙宝宝回答说:“好吧,随便你!”

于是,甲宝宝高兴地坐在椅子上欣赏着十字架耀眼的光泽和美丽的外形;而乙宝宝仍旧做着他自己喜欢做的事。甲宝宝从乙宝宝的十字架上得到了满足感,却毫无羞愧的心理;而乙宝宝从工作中享受满足和快乐,无视于奖赏的价值。

经常受到鼓励的宝宝,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我制约和自己的认知上。但是悬赏式的奖励对于宝宝来说只会诱使他们“有奖才做”,将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价值观”只以名利来衡量标准,“无钱免谈”或是“和父母算饭钱六亲不认”。如果孩子们必须要受到处罚,才能停止他们的乱来的话,那他们的“听话”完全是因为怕挨打或是挨骂,而不是“自我控制”。长时间以来,孩子们就会养成没有奖赏就不会主动,不挨打就不会去听话的习惯,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除了不主动之外,孩子也会变得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做任何事也都会感到害怕甚至恐惧。如此的话,孩子将来就很难有什么创新或是出息了。

蒙氏箴言:

我们对孩子们要进行适当的奖赏和惩罚,并且要孩子们直观的行为后果对他们进行奖赏和惩罚,尽量少用那些无关的物质参与与奖赏。作为父母尽量要用精神上的鼓励、表扬和肯定来进行奖赏,而应尽量少用物质作为奖励,更不应当用金钱来作为进行奖励。另外,奖励或者惩罚与孩子的行为和本身,由于从时间和内容上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要赏罚时尽量不要间隔时间太长,时间间隔得太长,效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