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10362100000027

第27章 ◆ 培养爱心,教育孩子像神一样博大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关怀他们,需要一种爱心;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就帮你,这也是一种爱心。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爱心。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未懂得爱心究竟是什么,因此,每个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要有一种爱心。在犹太,每个犹太父母就非常善于这方面的教育。

每个犹太人的孩子都知道,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给予比得到更幸福。爱的给予既不是谦虚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因而是超越于道德和功利的考虑的。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丰盈的爱心使人像神一样博大。

犹太父母告诉孩子:当别人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要求,就要尽己所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这样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其结果必然是别人同样施爱于你。

在生活当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注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一点。当一个人感到周围的人对自己十分关心时,他心中便会有一种安全、温暖的感觉,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既然受了别人的关心,同样自己也会去关心别人,这样以来,人们互相之间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

在犹太的教育当中,犹太父母还告诫小孩子说:人不自利,会变成寄生虫;但只自利,则会成为吸血鬼。完美的人生,是自利与利人的统一!于是,每个犹太儿童都会听父母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苏格兰,有一个穷苦的农夫叫弗莱明。有一天,当他在田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哭喊声,于是急忙跑过去,发现一个小孩子掉到了粪池里,于是弗莱明就把这个小孩救了出来。

翌日,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了弗莱明的家门前,一位绅士优雅地走出来,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诚恳地说:“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我要报答你。”弗莱明说:“我救你的小孩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和对于生命的呵护,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这时,弗莱明的儿子从茅屋里走出来,绅士说:“让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有用于社会的人。”弗莱明答应了这个协议。后来弗莱明的儿子就读于圣玛利亚医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他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并因此而荣获得诺贝尔奖。

多年之后,这位绅士的儿子不幸被染上了肺炎。在此之前,这是一种不治之症,无药可救,但是,有了盘尼西林,他就得救了。绅士是谁呢?是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呢?就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故事中农夫弗莱明对别人的一点点的帮助,对社会就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真诚地去关心他人,要做到无私。

生活中这类情况屡见不鲜:有些人,一开始接触给人印象不错,但时间长了,人们却逐渐对他敬而远之,疏远他;有的人刚刚相处,似乎很难交往,但时间一长,人们却越来越喜欢他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人品”不同。前一种人尽管表面上待人很热情,实际上却是奔着回报去的。他帮助别人,目的是希望放长线钓大鱼,想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后一种人正好相反,他帮助别人不露声色,施人勿念,并不要求什么回报;但别人对他的帮助,他却受施勿忘,时刻铭记在心,一定找机会报答才能安心。真诚地关心别人还要尽可能避免给对方出难题。有些人只顾自己的需要,丝毫不考虑别人的难处,常向别人提出一些使人难以达到的要求,例如同学之间,考试时要求同学将考卷给他抄袭等。而这样做只会让同学之间产生一种隔阂,那么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因此,犹太父母们会经常告诫他们的孩子们说:“为人处事之道就是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关怀他们。”

互利改善了世界的质量。汉语的“人”字,十分具有哲学意味,那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互相支撑,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这是最浅显的表述。犹太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人们之的间互相帮助,不仅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进步与温馨。要知道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让人们无私地去奉献。

每个犹太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爱心时,会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狐狸跟鹤成为了好朋友。有一天,狐狸突然想要鹤到自己家里做客,邀请鹤来它家吃晚饭。于是,狐狸就对鹤说:“鹤,亲爱的,来吧,一定要来!真的,我要请你吃顿饭!”

这只鹤拗不过狐狸的邀请,也只好同意去赴宴。此时的狐狸已经将碎麦米饭煮好,把饭平抹在盘子上。她端上盘子,对鹤说:“吃吧,亲爱的鹤!”

鹤用嘴“笃笃”地敲着盘子,但由于它尖尖的嘴,什么也没有吃着。而狐狸灵巧地舔着盘子上的饭粒,就这样它把饭全都吃掉了。在饭吃过之后,就对鹤说:“鹤,亲爱的。请别见怪!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招待啦。”

“狐狸,我怎么会怪你呢?我应该谢谢你才对啦!明天请到我家里做客吧。”鹤有礼貌地回答道。

过了一天,狐狸来到鹤的家里作。当狐狸到鹤家时,鹤已经把冷杂拌汤做好,并且把汤倒入颈部细长的罐里,然后把罐放到桌上说:“狐狸,请吃吧!说实话,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招待你。”狐狸围着罐打转转。它一会儿绕着罐走,一会儿又闻闻罐,一会儿舔舔罐,总之,任凭它怎样做,也没法使它的嘴钻到罐里去。而鹤用它那尖尖的嘴啄汤喝,直到把汤全部喝光为止。这时鹤对狐狸说:“狐狸,请别见怪!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招待你啦。”狐狸懊恼极了。它原本想要在鹤家吃上一个星期的,然后再跑回家去,现在,也只得灰溜溜地回家了。

故事中的狐狸如果是真心地对待鹤的话,能考虑到鹤嘴尖而细长的特点准备饭食,让鹤饱餐一顿,那么在鹤回请它时,也一定不会如法炮制,使狐狸饿着肚子回家的。其实,这就在告诉人们,人在怎样对待别人,反过来别人就怎样来对待你。因此,每个父母都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对别人要拥有一颗爱心。

在犹太的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教育还体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培育孩子有个美好的心灵。

众所周知,二战中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戮,这大大动摇了犹太人的信仰,但这并没有毁灭犹太人对美好心灵的追求。犹太人长期遭到迫害,必须要面对现代生活中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生活,适应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调适、转换心态的能力必须要加强。正是这种情况促使他们十分注重自身心灵的修养,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这样教育他们的子女的。

安妮?弗兰克是一名荷兰籍的犹太小姑娘,她在著名的《安妮日记》中写道:“不管怎么说我仍然相信人类的内心是善良的。我没有办法在混乱、悲惨和死亡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信心。我看到世界正逐步走向野蛮,我听到那正在接近我们的隐隐雷声,这响雷将毁灭我们。我能感觉到无数的常人正在遭难,但是,我仰望苍天,我想那响雷来的正是时候,这种残酷的局面即将结束,安宁和平静即将重新回到大地上。同时,我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因为我藉以实现自己理想的时机将要来到。”

安妮在看到自己的同胞在遭到杀戮时,仍然坚信人是美好的,这与犹太人的爱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相信人生的幸福美满其实只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这是一种坚强,坚强就是在面对一切困难进,仍有内在的勇气来承担那些外来的考验,这就是美丽的心灵。

要想让孩子体贴他人、有思想、富有责任心,有一件事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让孩子把爱心落实到对别人帮助的行动中。《圣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救另一个人而没有去救,那么,他就违反了这条戒律:‘你不可袖手旁观邻居流血。’”尽管没有人有义务为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尽一切努力搭救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的人。

在犹太人的国度中,家长和孩子经常参加组织的小区服务,定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不仅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的质量,也教会了孩子许多技能。在孩子年幼时,犹太父母经常让他们去做这样一些事情:参加拯救濒危物种组织;帮助邻居打扫卫生;给老年人阅读报纸;给比他更小的孩子当家庭教师;给生病的小孩子做玩具;给报纸写有建议性的文章;为小区或公共场所提出有见地的观察文章;去动物收容所,领养无家可归的小动物;爱心捐助,参加公益活动。

犹太父母认为,父母在让孩子参加这些活动时,要尽量与孩子一起参加,并注意选择对自己和孩子都有意义的事。当然,父母如果常常表现出自己的同情心,对孩子也是最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家庭中,犹太父母还让孩子观看一些情感方面的影片。在看这些影片时。如果发现孩子对弱势群体表现出麻木不仁,甚至是幸灾乐祸,及时对孩子的这种表现进行教育。

在生活中,如果孩子对朋友、同学或其他人表现出漠不关心,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要是别人这样对待自己,自己该怎么想呢?没有同情心的孩子就不会明白事理,就不会同情并理解父母的难处,轻则对父母冷漠,重则遗弃父母。没有同情心的人,不可能真正爱他们的父母。

一个有爱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一个有爱心的人生是在丰富多彩的,爱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像犹太父母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一颗爱心,让自己的孩子就像神一样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