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秦腔
10360600000024

第24章 秦腔著名艺人

秦腔在数百年的艺术实践中,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著名艺人。他们不仅是秦腔的伟大创造者,也是秦腔继承与发展的伟大实践者。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大都随时代而淹没,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资料,这给我们研究秦腔戏曲造成极大的困难,但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我们仍能获得他们中一些艺人的情况。

樊云官(生卒年不详)艺名小惠。清乾隆时秦腔旦色演员。陕西大荔县人。系“江东班”的台柱,与琐儿、申祥麟齐名,并称“关中三绝”,为当时以“声绝,绝唱”名噪西安的著名秦腔艺人。经常演出于西安文人学士、官绅署府“雅集”与宴会之上,甚得严长明、王梦楼、田商山、钱献之等名人赏识。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曾称:“听小惠歌,甫入耳,即笑拍余肩曰:‘此《霓裳羽衣》遗响也!’又一载,曹习庵公允、钱献之明经相继至,习庵、献之初听尚格格不入,不数日,也抚掌称善,是知音乐之道,不惟善听,亦其善感也!”

姚朱(生卒年不详)艺名琐儿,小名素兰。清乾隆时秦腔著名旦色演员。陕西周至县人。与申祥麟、樊小惠齐名并称“关中三绝”,以“姿色绝,绝色也”而名噪西安古城。系“江东班”班主。当时西安为两川孔道,?轩络绎,宴会频繁,他便成为应酬各种宴会的主要艺人。有时数月难以临场与广大观众见面。一次他回故乡周至,乡人得知后,全都出村相迎,致使“遮马首不得前”,到了县城,更是“人益众,拥门外,渐及堂庑,如堵墙,不复出”。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患消渴病,方停止演出。清徐元九题诗赞曰:“万紫千红古长安,到眼芳菲着意看。韦杜名花都赏遍,风流何似素心兰。”

申祥麟(约1750-?)小名狗儿,亦称申大狗儿。清乾隆时秦腔著名旦色演员。陕西渭南人。西安“双赛班”之台柱。“以艺擅、绝技”而名噪三秦,与樊小惠、琐儿齐名并称“关中三绝”。出身农民家庭,自幼酷爱秦腔,后流转于武汉,投身妓院二三年,悉心模仿女性动作和生活状态,出来后演剧,大为观众赞赏。20岁入西安“双赛班”,并为班主。人称其“逢场角艺,姿态横生,精彩之极”。清徐晋亨看他演出后,赞道:“眼中无有销魂神,潭水桃花深复深。”也深得严长明赏识,袁枚《新谐铎》也为他立有小传。

魏长生(1744-1802)字婉卿。清乾隆时秦腔著名旦色演员。四川金堂县人。行三,世称魏三。家贫,13岁到西安学戏,乾隆三十九年(1774)曾随班经同州转入北京演出,因卖座不佳而返回西安。刻苦钻研数年后,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再度入京,参加“双庆班”,演出《滚楼》一剧,他饰主角黄赛花,轰动京师,“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顿为减色”,“士大夫亦为心醉……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一时歌楼观者如堵,而六大班几无人过问,或至散去”,成为北京戏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随即他又到南方演出,对扬州、苏州、四川等地戏曲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清嘉庆六年(1801)又复至北京,翌年夏演出《背娃进府》,下场后死于后台。相传秦腔踩跷和旦角化妆“贴片子”,都由他创始。常演剧目有两类:一类为秦腔花旦、彩旦、武旦戏,如《滚楼》之黄赛花、《倪俊烤火》之尹碧莲、《卖艺》之村妇、《卖胭脂》之王桂英、《富春楼》之陈三两、《庆顶珠》之萧碧莲、《铁弓缘》之陈秀英等;一类为青衣戏,如《香联串》之秦香莲、《背娃进府》之表大嫂等。

岳玉森(生卒年不详)小名色子。清乾隆时秦腔旦色演员。陕西长安县人。为当时仅次于“关中三绝”的扮相、唱腔、艺技的全能演员。清曹仁虎评述他“艺少不及祥麟,声少不及小惠,色少不及琐儿,而能奄有诸人之胜,曲部中之刘真长也,以故名噪一时”。正因他与申祥麟同入“双赛班”,故又称之为“双才班”。乾隆四十一年(1776)赴浙后,不知流落何处。时人评其演出是“海棠染花泪痕红”。扮演贫女则是“玉颜憔悴向和风”。

张南如(1764-1785)艺名三寿官。清乾隆时秦腔旦色演员。祖籍四川德阳,生于陕西长安。13岁(1777)开始学艺,一年后即能登台。他演闺门旦,不施粉脂,天然妍媚。嘉定曹仁虎称他“曼声徐引,四座尽倾”。后带自己的“双赛班”入京,改名“双庆部”。他尤擅技艺,常演武旦戏,以做工细致,描摹真切著称,代表剧目有《樊梨花送枕》等。

张银花(1795-?)字友泉。清乾隆时秦腔旦色演员。甘肃陇西县人。自幼喜爱秦腔,弹得一手好琵琶。后随义父张某学艺。乾隆三十六年(1771),父子经常演出于军中东南两路大营,受到军士喜爱。五年后重返西安,搭入“双赛班”,因色、艺、声并精,人称“赛色子”。并与张南如(三寿官)结为异姓兄弟,共同主持“双赛班”。演《操琴》《春游》二剧,“举止娴雅”,虽“貌不过中人”,却因勤奋苦练,终于成为扮演名门闺秀、小家碧玉俱能传神写意的出色演员。

润润子(1850-1916)本姓张,行五,人称张老五。秦腔演员,工须生、小生。长安县灵感寺人。中路秦腔张派艺术创始人。童年入“玉盛班”学小生,出科后,即在该班演戏,后又搭“泰和班”,改学须生,纱帽、道袍、靠把都佳。他善于拉腔,吐字收声,行腔运调,尤善寓缠绵之致于慷慨之情。又喜用二音,使声情并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激友》《坐窑》《祭灵》《探监》《扑池》《渔家乐》《折桂斧》等戏,均以拉腔胜人。嗓音虽然不大,但耐人玩味咀嚼。他一生培养了大批学生,李云亭、陆顺子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代表剧目有《渔家乐》《穷人计》《木兰诗》《折桂斧》《和氏璧》等等。

三元官(生卒年不详)被人尊称元官。清同治时期最有影响的秦腔演员。对戏曲艺术颇有研究,造诣很深。生、旦、净、丑无所不能,唱、念、做、打样样皆通。曾为甘肃培养出一大批艺术人才,张福庆(福庆子)、陈德胜(十娃子)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杨全儿(生卒年不详)清同治、光绪时期最有影响的秦腔须生演员,甘肃甘谷县人。与三元官(元官)同系一师所教。1895年前后,曾应三元官之邀到兰州献艺,会长点唱72本连台本戏《玉皇传》,剧中角色皆为传说中的七个神仙,其中主角仓颉、观音菩萨,所有演员无人敢去问津,杨却主动承担,整整唱了72天,竟未将他难倒,致使观众和同行大为折服,并誉之为“赛天红”。

王宝童(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著名的秦腔须生演员。甘肃甘谷县人。天水“西秦鸿盛社”之台柱。1910年前后,曾与“鸿盛社”名大净进喜到兰州献技演出,不仅演技过人,“白口”特好,文化水平也高,对中草药之药性、功能,皆烂熟胸中。曾饰《药王卷》之孙思邈,能将各种草药名目、药性,一味不缺地背诵如流。他的“挑胡子”表演亦与众不同,在观众不知不觉中,将胡须撂上帽翅。唱腔也显清高,音韵别具,深为观众称服,也颇受一般读书人喜爱和模仿。

雷大坪(生卒年不详)陕西周至县人。工老生、大净。清光绪初年,他把秦腔的周至腔和礼泉腔糅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西府腔。他“发音自丹田,唱腔纯属天罡音,端起端落,声如金石”。擅演孔明、关公、李白、岳飞等角色。尤以《赵德胜带箭》中赵德胜唱腔最享盛名,人称“绝调”。

四金儿(生卒年不详)秦腔花脸演员。陕西富平县人。幼年随当地矿工赶驴运煤,经常夜行山中数十里,长途寂寥,故以唱戏解闷壮胆,练就一副铁嗓子。后即下海搭班,成为名动渭北的大净。他会戏很多,文戏如《黑叮本》《沙陀国》《观兵书》,武净戏有《绝龙岭》《破宁国》《玉虎坠》等。其演唱特讲究发声吐字,数百句而一丝不苟。《铡美案》戏词最多,却能做到始终不懈。声音洪大坚实,每一开口,数百步外都能听到。光绪中叶,驰名三秦,长期在苏坊“李鸿鹤班”中演出。

韩吉祥(1786-?)秦腔演员,亦工昆曲。陕西礼泉县人。初习秦腔,清嘉庆七年(1802)前后,由陕西至保阳,不久进入北京,入“三庆部”改习昆曲。演《思凡》“声容态度颇类吴儿,弱不胜衣,柔于眠柳。曲白亦精细,抗坠如萦,缕宛似深,喻乎声中无字,字中有声之三昧者”。后又入“霓裳部”,擅名于时。《日下看花记》卷二有传。小铁笛道人赠诗四首,其中一首说:“莫非人柳是前身,怪底韩郎产自秦,笑口不含西向意,依依犹带灞桥青。”

一汪水(1870-?)真名不详,秦腔花旦色演员。陕西关中人。幼好秦腔,清光绪初入都,为北京一陕西金店小学徒。仪容俊美,举止温柔,“好为妇女装束,及既业伶”。先隶其大观园,12岁(1882)始登台演出。16岁经咏霓园主人招进京。擅长《卖胭脂》《战宛城》等戏。善于以目传神,观众故称“一汪水”。

赵杰民(1868-1938)旦角演员,工青衣。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人。初习同州梆子,后改西安乱弹。清光绪时与随鞑子、五喜儿等名家相并美。最擅演苦戏,如《三娘教子》《三上轿》《五典坡》《祭江》《盘道歌》等,均甚驰名。民国元年后入陕西易俗社任教练30余年,培养后进不少。

雷劳儿(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年间秦腔净角演员。陕西泾阳县人。清光绪中叶,“福盛班”之超等花脸。他的《冀州城》《拷张仪》《假金牌》《打一鞭》等戏均名噪古城,时称秦腔黑头一绝。

张寿全(生卒年不详)俗名假科儿。秦腔净角演员。清光绪末年,为“德盛班”之台柱。演《杀船》《搜杯》各戏,都很见长。尤其擅演包公、常遇春、张飞、马武、乔老、王延龄等角色。民国初入“长庆社”数十年,颇有建树。

阎全德(生卒年不详)秦腔净角演员。陕西临潼县人。小时喜爱秦腔,后入临潼“华清班”学艺,与陈雨农、刘立杰为同科学生。代表剧目有《芦花荡》《取洛阳》《苟家滩》《绝龙岭》《艾谦传信》等。陕西易俗社成立后,曾任该社教练。

袁璧辉(?-1924)艺名抱抱。秦腔旦角演员。陕西武功县人。早年于岐山“华庆班”学艺,因声容俱佳,20岁即成名。旦角门中,功夫全面,闺阁、刀马无一不精,且嗓音醇美,表情真挚。《杀狗》《赶坡》《回荆州》《游西湖》《观文》均很拿手。演慧娘,眉目传神,台下飞上挂红彩绸,他自然接入手中,红绫经扇子扇动,与水袖罗裙浑然一体,至今传为佳话。

陈雨农(1880-1942)名嘉训,乳名德儿。秦腔青衣、花旦演员,导演,戏曲教育家。西安市人。早年入临潼“华清班”学艺,成名后即组建“玉庆班”,并成为光绪、宣统年间关中第一名旦。常与李云亭合作,不断研讨和创造表演艺术,继承了许多秦腔名戏,还移植了不少兄弟剧种剧目,在表演、化妆、唱腔等方面都作了大胆改进和提高。1912年陕西易俗社成立时,应孙仁玉邀请,又随带戏箱加入,并担任教练和教练长。他对关中民歌以及二簧京剧等很有研究,并将其大量吸收入戏,与秦腔传统音乐相糅合,《燕子笺》《昆阳战》《双锦衣》《河湾洗衣》等剧目的唱腔中,都有他糅合民歌和其他剧种音乐的成分。他还是戏曲教育家和名导演,培养了刘箴俗、刘迪民、王天民等一大批杰出表演艺术家,曾先后导演近300多个新创作的剧目,对秦腔的改革、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秦腔王瑶卿”之誉。

党甘亭(1880-1931)字甘亭,名建棠,乳名群儿。秦腔花衫、刀马旦演员,导演,戏曲教育家。自幼师从关中著名花旦隆德子(艺名高娃),11岁登台便名震关中,故有“胎里红”之誉。他善唱善做,扮相俊美,戏路宽广,善于描绘人物心态,如在《破洪州》中饰穆桂英带孕御敌,中标落马蹉步下场,既狼狈可怜,又英武可爱;他的唱腔也很有个性,他所导演的《柜中缘》《杨氏婢》等剧目的唱腔,都有不少发展和创造。自1913年加入陕西易俗社任教练后,培养了大批学生,刘箴俗、张秀民、种玉华、田畴易等都是他培养的高才。他还导演了不少名剧,如《燕子笺》《仇大娘》《鱼水缘》《双诗帕》《柜中缘》《凤凰岭》等。他自己擅演的代表剧目有《北邙山》《无影簪》《玉虎坠》《梅龙镇》《下南唐》《雷峰塔》等数十出。

李云亭(1872-1921)乳名修德子,艺名麻子红。秦腔须生演员、导演、戏曲教育家,陕西长安县人。幼入西安“中和班”,私淑著名小生润润子,后入“玉庆班”,常与陈雨农合作。表演功力深厚,尤擅身段戏,嗓音亢爽,口劲很足。扮相英俊、伟岸,无论靠把、官衣、蟒袍、箭衣的黑白须生,均善演之。1912年陕西易俗社成立后,即聘任为教练,该社第一班之须生杨启华、左醒民、田养民等皆是他的高足。曾导演过不少新剧目,如《陈家谷》《开国图》《崖山泪》《将相和》《马嵬驿》等。1915年到“榛苓社”,1917年又入“长庆社”(即后来“三意社”),任演员兼教练。一生所演剧目甚多,《拆书》《杀驿》《广寒图》《破宁国》《宁武关》《伍员逃国》《霍光回府》《八件衣》《大报仇》《走雪》等都是享名之作。

刘立杰(1874-1935)字子英、艺名木匠红。秦腔须生演员。陕西临潼县人。自幼酷爱戏曲,22岁放弃木匠手艺,加入“魁盛班”(后易名“华清班”)学艺,与李云亭同享盛名,又各具风格,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其气质敦实沉稳,态度安详自然,嗓音浑厚高亢,韵味清醇隽永,尤善演四六句的唱功戏。1913年任“榛苓社”教练,1916年入陕西易俗社并任教练和导演,1925年在三原县自组“秦钟社”(后易名“新声社”)。他的得意门生有刘易平、崔晓钟、惠醒秦、姜望秦、汤秉钟等,排演的剧目有《中牟会》《贺家坟》《鲁相拔葵》《子平别解》《双烈女》《骂孝子》等。代表剧目有《八义图》《李陵碑》《取都城》《豫让剁袍》《日月图》等,艺术风格自成一家。

孙广乾(1883-1948)艺名孙葫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人。早年在西安学艺,出科后自组“光盛班”,流动于陕、甘一带演出。1918年被朔方道尹陈必淮接至宁夏,从此便在宁夏扎根。他博学多艺,人称“戏包袱”。所组“光盛班”在宁夏维持20多年,培养的学生甚多,出名的有党甘亭等人。1934年军阀孙殿英攻打宁夏,致使该班解散。1935年参加宁夏“觉民学社”,后又自组个人小班社辗转于宁夏各县演出。

姚静芳(1779-?)又名宁定,玉京,艺名翠官。秦腔旦角演员。祖籍四川,后随父流居陕西三原。从小学习秦腔,演出于三原、长安一带。清嘉庆三年(1798)前后,入京加入著名戏班“双和部,为其翘楚”。拿手戏有《春秋配》等。小铁笛道人评其演《捡柴》:“愁容幽艳,如带雨梨花……”表演注重情趣传神。偶习昆曲,与刘朗玉相善。会戏很多,色色皆佳,又工墨兰,享有雅誉。

二楼子(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咸阳人。为清光绪初年“玉盛班”之须生台柱。擅演长靠和纱帽,如《铁冠图》《光武山》《广寒图》等。后来的文须生演员,多有继承与发扬其技艺专长者。

晋公子(生卒年不详)本名常福堂,乳名堂娃。秦腔文武小生演员。陕西三原县人。清光绪间“福盛班”之台柱。演出《永寿庵》《金台将》《和氏璧》等戏,深为观众所赞赏,同行也以仿学他的戏为荣。尤其扮演《美人图》之重耳,惟妙惟肖,因此,观众均呼其为“晋公子”,反而忘其本名。

刘丰收(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富平县人。晚清“金玉班”之台柱,尤擅红脸王帽靠甲戏。如《滚龙床》《红拆书》《汴梁图》《铁冠图》等,均很精湛。

李范(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泾阳县人。清光绪初年“玉盛班”之台柱。擅演道袍、纱帽戏,代表剧目有《煤山杀宫》《李渊辞朝》《鸿门宴》等。

十八红(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耀县人。清光绪中叶“德盛班”之台柱,擅演红脸、靠甲、纱帽戏,如《无影簪》《美人图》《法门寺》等,尤其反串《高三上坟》的小生,更是妙趣横生。

银福子(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户县人。清光绪中叶在“金盛班”成名。擅演道袍、纱帽戏,《祭灯》《观星》《斩韩信》《调寇》等最为拿手。他声如洪钟,开口音阔韵足,字正腔圆。

王观登(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陕西渭南县人。以演红脸、靠甲戏称著,最擅演关公戏。他所扮之关羽,庄严雄伟,神韵绝俗。陕西易俗社成立后,聘为该社教练,后来在关中舞台以演关公戏称著的王秉中、杨启华等人,都是他的高足。

黄娃(生卒年不详)秦腔须生演员。清光绪中叶曾名重一时。身材端庄,风度典雅。饰《太和城》之孙武子、《五丈原》之诸葛亮、《伯牙奉琴》之钟子期等最为拿手,故得“活武子”和“死诸葛亮”之美誉。尤其以演《王明芳拜相》《草坡面理》《舌战群儒》《讲琴》等白口戏,更见功力。

恩科子(生卒年不详)艺名兰州红。秦腔须生演员。陕西长安县人。饰《金台将》之田单、《机房训》之薛保、《紫霞宫》之夏良等,有情有趣,而演《炮烙柱》《麒麟山》《斩莫成》《杀驿》等戏,则又壮烈悲愤,尤其反串《大郑宫》之净角秦始皇,更为精湛。

万成子(生卒年不详)本姓刘,秦腔须生演员。陕西长安县人。自幼好戏,拜银福子为徒,后继其师成为“金盛班”之多年台柱。他戏路较宽,纱帽、靠甲、文武皆能。尤善演杨家将各戏,如《金刚庙》《状元媒》《洪羊峪》《破天门》等等。他的胞弟随儿,也学须生,以唱称著,人称假银福子,但表演动作却逊于乃兄万成子。

李炳南(1878-1927)秦腔须生、净角演员。陕西周至人。艺名金娃。创“鸿盛班”,光绪二十五年(1899)流浪甘肃天水一带。戏路宽、嗓音好。常演《洪羊峪》《甘露寺》《烙碗计》等戏。后来在天水主持《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的编创。

王文鹏(1884-1953)乳名双喜子,陕西长安人,秦腔须生演员,早年曾在西安新秦源号盐店做学徒。光绪二十六年(1900),经人介绍入长安刘玉润“鸿泰班”学戏,初习老旦兼小丑。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科后,搭四川红戏班演戏,改唱须生。后入苏长泰“长庆班”,赴甘肃兰州一带演出,回西安后,仍在“三意社”搭班。擅长唱功戏,《葫芦峪》《洪羊峪》《金沙滩》《假金牌》《辕门斩子》《五子魁》《状元媒》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嗓音清亮,行腔委婉,特别善于通过唱腔去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祭灯》一折中的“有山人在茅庵苦苦修炼”一板乱弹,前段自言苦境如泣如诉,使人心魂颤动,接着的“曹孟德领大兵八十三万”和“魏延贼扇灭我命灯七盏”几句,又集悲愤、痛恨、遗憾于一体,有如火山爆发般地从胸中喷吐而出,句句铿锵有力,字字含血带泪,浓情饱志。后面到了“为江山我也曾”一段时,却又非常低回幽远,捧心忏悔,祈求上苍,回肠荡气,真是催人泪下。有评议写道:“逢着大板乱弹,或撂板、耍腔的地方,确能给人以淋漓尽致、轻松愉快的美感。他通过唱腔塑造的诸葛亮艺术形象,受到秦地父老乡亲的普遍热爱和赞许。有如谚谣所说:‘双喜子活孔明,古往今来再不能。’正是本着这种对所扮演的人物的执著和无比崇敬,他的演出总是一丝不苟。一次演《司马拜台》,由于台上搭板简陋,作为土台的椅子不稳,忽然一晃,他也随之从‘台上’跌了下来。他急中生智,结合剧情和人物的年老,临场唱了一板乱弹:‘年纪迈来血气衰,上了土台跌下来;二次我把土台上,单等司马拜我来!’剧情、场景、戏理、人物丝丝入扣,从此这折戏里有了这段新唱词。”

刘毓中(1896-1982)字秀山,陕西临潼人,工须生。16岁时(1912)考入陕西易俗社第一期学艺。由于早年深受父亲木匠红(刘立杰)的熏陶,再加上他自己刻苦好学,悉心求艺,很快成为秦腔须生中文武兼备的演员,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卖画劈门》中的白茂林,《八义图》中的程婴,《烙碗计》中的刘子明,《南天门?走雪》中的老曹福,《春秋笔》中的吴承恩,《出汤邑》中的伍子胥,《串龙珠》中的徐达等等。在易俗社新编创剧目的演出中,成功地完成了《三滴血》中的周仁瑞、《韩宝英》中的石达开、《殷桃娘》中的楚霸王项羽等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对后者在继承、创新、吸收、借鉴方面的努力,为他获得“活霸王”的称号。一生演出各类剧目百余种,除上述外,还有《游龟山》中的田云山,《祭灵》中的诸葛亮,《周仁回府》中的周仁,《五典坡》中的薛平贵等。这也自然形成了他“戏路宽广”的特色,老生、须生、小生都串,王帽、靠甲、官衣都扮,唱、念、说、表都钻。在角色上,尤以老生见长,人称“衰派老生中一绝”(马连良语);其唱,一重巧,二重情,声情并茂,《卖画劈门》开场[欢音慢板],不仅表现出人物安贫乐素、恬淡宁静的情怀和清冷凄寂、苦度生涯的心境,也表现出演员唱功的松弛自如,清幽流畅,素淡中含有凝重,超越中伴着苦涩,进而揭示出艺术人物精神世界的功力。表演以做功见长,具体表现在精、气、神的运用和细节的选择上。如《三滴血?路遇》一场表演中的帽子歪戴、胡须抹泪、猛一趔趄、东张西望等细节的真实与精雕细刻,《李白醉写》中的“反戴乌纱”“屁股朝明皇”“醉卧金銮殿”,都极具性格,也富诗意,更见功夫。醉中有醒,醒中带醉,醉醉醒醒,洒脱传神,宛若诗仙李白再现,同唐明皇、杨贵妃、高力士对面,与观众情牵、意攀。他的“念功”也很具特色,《韩宝英》中石达开接读曾国藩长信时的语气、声调、意蕴,动作中的审视、掂量,确有“千斤”之妙。几十年间,他先后创办过秦钟社、新声科班,又在晓钟剧校、陕西剧专等任教,培养了一大批秦腔弟子,成为一代宗师。曾获1952年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1956年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状。历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陕西剧协顾问、易俗社副社长、西安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田德年(1890-1978)秦腔净角演员,陕西长安人。自幼家境贫寒,难以生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4岁时,考入本县郭杜镇香积寺“德庆班”学戏,先学小生,后改大净,经常对着井口喊声练嗓,不避“三九”与“三伏”,坚持不懈,后来就练出了一副满腔满调的花脸唱腔声音。民国10年(1921),因班社衰落,自谋出路,随搭其他艺人的班社,演出于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兰州和宁夏银川等地。能演出百余本(折)戏,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大净是秦腔角色中最能体现“汉唐雄风”的一种,在唱腔上,保持和继承了传统大净的“龙吟虎啸、大气磅礴”的本色。采用的方法,就是以丹田为基础的“天罡声”,讲求行腔的旋律与韵味,腹、胸、喉、鼻、脑音兼施,避免了喉音过重、少气干嚎的不足。出口黄钟、满宫满调,是他的显著风格。代表剧目很多,《铡美案》《斩单童》《二进宫》《打金枝》《庆顶珠》《抱琵琶》《甘露寺》都是他的经典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如包拯、单童、徐彦昭、王彦章、萧恩、王延龄、张飞、马武、程咬金、贾似道、屠岸贾、于让、黑虎等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包公是他的杰出创造,《秦香莲》《八件衣》《打龙袍》《打銮驾》《赤桑镇》中,这一人物塑造得相当成功,而且在不同的戏中各具特色。

晋福长(1890-1965)秦腔丑角演员。陕西长安人。早年入“长庆社”学艺,出科后,在三意社常赴关中许多县演出,拿手戏有《十八扯》《拾黄金》《杀狗劝妻》《捉鹌鹑》《杨三小》《红鸾禧》《玉堂春》《天水关》等。口齿流利,诙谐风趣,尤以说“板歌”擅长,为舞台增加了许多喜剧色彩,人称“滑稽大王”。念白铿锵爽朗,字音沉雄浑厚。1952年被接到西安易俗社养老,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56年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

沈和中(1900-1966)秦腔小生演员,陕西咸阳人。易俗社第一期学生,师承刘立杰、李云亭、唐虎臣等艺术名家,天资聪慧,刻苦用功,成为当时允文允武的小生演员,与刘箴俗、刘迪民、路习易、苏牖民、马平民并称为“易俗六君子”。民国10年(1921),随易俗社赴汉口演出,开幕式上与刘箴俗合演的《女大王》珠联璧合,初放异彩,受到江汉观众的赞许。在《蝴蝶杯》中,饰演田玉川,又获得成功。继演《青梅传》的张介受、《玉镜台》的温峤、《殷桃娘》的韩信,主演《独木关》,都得到武汉观众的普遍喝彩。回西安后不久,一人赴甘肃演出,并自组“中兴社”,汇集了许多名流、行家,推动了兰州秦腔艺术的发展和革新。再后又赴兰州新兴社,平凉聚义社、平乐社,宁夏觉民学社、猛进剧团演出,赢得了群众的欢迎和赞许。尤其是《黄鹤楼》盛演不衰,被群众誉为“活周瑜”。一生演出的剧目百余个,代表作品有《辕门射戟》《凤仪亭》《二堂详状》《回荆州》《白门楼》《群英会》等。中年后,兼演须生,扮《韩宝英》中的石达开,《烈火扬州》中的李庭芝,《吕四娘》中的雍正,并串演《三滴血》中的晋信书,《金玉奴》中的金松,堪称多才多艺。1955年获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晚年落户兰州,为甘肃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马平民(1898-1946)秦腔丑角演员,陕西永寿人。六岁时,随父来西安,民国2年(1913)入易俗社第一期学艺,丑角各行,无不关注,文武两色,同时兼擅。会戏很多,又能悉心琢磨,尽量做到真切感人,又不逾矩越轨,表演风格上有一种严肃认真的作派。加之为人心地善良,平易谦和,动作斯文细腻,掌握分寸,决不做过分的夸张取噱,所以有“马博士”的美誉;一生演出的许多丑角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蝴蝶杯》中的董威,几次变换服饰,仍能显示出他是一个有地位、有资历,律例娴熟,精心判案的年迈官吏,那段滴水不漏的道白,功夫上的流畅、干脆,却不掩饰他的威严与善良,有如诗赞中所说:“白发龙钟风烛残,老谋深算溢眉端;堂皇暗庇渔家女,活现朝廷一达官。”《群英会》中的蒋干,《庚娘传》中的王十八和揭墓贼,《玉虎坠》中的贺其卷与丫环,《看女》与《送亲》中的乡下妈妈,《三知己》中的周延儒,尽管人物的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经历有别,思想难辨,他却能通过自己在规定情境下的道白、唱腔、动作和程式,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这一个”,以至于成了他的“绝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安舞台上,被人誉为可与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苏牖民、路习易并驾齐驱的“易俗六君子”。

刘箴俗(1903-1924)秦腔旦角演员,陕西户县人,易俗社第一期学生。幼年失养,为了谋生,随父来西安,以卖羊血为生。民国2年(1913)报考易俗社学艺,但因“不堪入目”被拒之门外,后被孙仁玉发现,认为是“小翠喜”一类人物,前途无量,亲自给他安排了新编剧目《女娃劝学》的角色,结果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才华;接着孙仁玉又根据他的长相与表演特长,编排了大型本戏《青梅传》,由党甘亭做教练,在唱腔表演上都力求出新,加上他本人聪慧好学,细心琢磨角色和人物,一演出就取得了成功。因其年幼,人称之为“虼蚤红”。当时革命家山西梅景九赋诗称赞道:“生小十三上舞楼,窈窕身似女儿柔;只因一曲《青梅传》,到处逢人说□刘。”从此轰动西安古城。民国10年到12年(1921-1923),易俗社在武汉演出期间,又名动武汉三镇,报刊文章连篇累牍。有的称他演出的《黛玉葬花》:“恰如珠圆走盘,令人神益。其惜花的神情,扫花之态度,葬花之姿势,无一不出神入化。将为菊部争耀,梨园杰出,和欧阳予倩、梅兰芳鼎足而三,有厚望焉。”《易俗日报》上浮萍的评论也说:该社演剧汉上,允称刘箴俗与梅兰芳齐名,惟刘箴俗能变化声音,迥然超出众员之外,诚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也,故观众无不赞赏。至于容貌身体均恰到好处,而做工更不寻常。有“北梅、南欧、西刘”的美誉。他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玉镜台》《吕四娘》《青梅传》《夺锦楼》《若耶溪》《惜花记》《蝴蝶杯》《殷桃娘》《复汉图》等,全都是易俗社剧作家的最新创作,不仅开一代新风,也为后世的演出提供了样板。20世纪20年代初叶,正当风华正茂的刘箴俗对秦腔艺术精益求精,追求形神兼备的时候,由于精思殚虑过度,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他,积劳成疾,在一次演出易俗社新作《美人换马》的时候,晕倒在舞台上,后不治身亡,成为自清乾隆年间魏长生后,又一位献身于秦腔艺术舞台上的著名秦腔演员。

康正中(1908-1982)秦腔须生演员,陕西长安人。民国3年(1924),先入三原新成班,后又入西安正俗社“正”字辈班学艺。出师后,先赴甘肃兰州搭班演戏,后转赴宁夏银川,加入觉民学社,担任社长、教练。1949年后任银川秦腔剧团副团长等职。毕生从事演出和艺术教育工作,所教学生达数百名,为宁夏培养出一大批秦腔新秀。代表剧目有老生戏《祭灵》《走雪》《烙碗计》《卖画》《临潼山》和《杀驿》等,红生戏《古城会》《单刀会》《白马坡》等。艺术上肯钻研,能博采众长,善于创新,又能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古城会》中,他扮饰关羽,独具风格,人称“活关公”,几十年盛演不衰。1954年获宁夏戏剧会演表演一等奖。

何振中(1908-1976)秦腔旦角演员,陕西长安人。民国10年(1921)13岁时入“榛苓社”学艺,拜张海牛、李果、曾鉴堂等为师,小旦、青衣和武旦行当都学。起早贪黑,积极苦练,锲而不舍,坚持三年,从不间断。在唱腔和表演上,更能狠下工夫。出科后,留社内演戏,所演剧目《女丈夫》《游西湖》《红叶诗》《五典坡》等,深受观众喜爱。由于时势的混乱,生活的艰难,他不得不随剧团流浪演出于关中农村很多地方。不久又回西安,加入“三意社”,接受李逸僧的指导,新排练了《玉堂春》《家庭痛史》等剧目,唱腔上也显示出独具风格的“何家腔”。人称“碧梧鸣凤,翠柳独莺,壮士闻歌,默默无声”。再后,又离西安,西走甘肃兰州,自组“众兴社”,后改名“振兴社”,企望在当时振兴秦腔艺术,约请了秦腔名家高符中、耿善民、晋福长和美工陶渠等人,共同不遗余力,开拓市场,把在西安秦腔舞台上采用的电光布景带进兰州。此时,他经常往来于西安兰州之间,推进了两地的艺术交流与发展。民国36年(1947),又从兰州回西安,参加了“尚友社”,成为该社的台柱。几十年间,艰辛的舞台艺术实践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砺了他的艺术创造和光彩,也使他完成了许多秦腔艺术形象的塑造。《黄河阵》中火暴泼辣的三霄,《回荆州》中典雅端丽的孙尚香,《铡美案》中淳朴善良又敢同皇姑、太后“三对面”的秦香莲,《五典坡》里一身正气、苦守寒窑一十八载的王宝钏,《三娘教子》里勤劳本分、洁身自好、教子成才的王春娥,《白蛇传》里敢于与儒、道、释三教斗争的白素贞,《家庭痛史》中能够冲破牢笼的李瑞英,《玉堂春》里敢于争取人权的苏三,以及《黑叮本》《玉虎坠》《抱火斗》《对银杯》《白玉楼》《三休樊梨花》《游西湖》中许多既适合多种角色类型,又具有“秦女雄风”的人物。特别是在《游西湖》中所塑造的“火中凤凰”――李慧娘的艺术形象,更为精彩;此中他能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共同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高度综合艺术处理,更是难能可贵,堪称楷模。做表细腻、含蓄、深沉、劲道;唱腔高亢激越、清亮凄婉;技艺娴熟火暴,极富变化。他的吹火绝技,一口火能呈现三层焰势,层次分明,把艺术功力中的“精、气、神”的外现,与人物内心的反抗复仇,嫉恶如仇,一股脑地洒向舞台,洒向人间。晚年对艺术仍然不懈追求。一方面积极参与戏曲的改革实践,一方面认真总结秦腔艺术的经验与心得,完成了《旦角表演艺术》一书。在1956年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获荣誉奖状和演员一等奖。

何振中饰《赶坡》之王宝钏

王天民(1913-1972)秦腔旦角演员,原籍陕西。民国11年(1922)入易俗社第六期学生班学艺,初学小生,后改学旦角。13岁时(1926),一折孙仁玉编剧的《柜中缘》演红西安。此后,长期成为易俗社的台柱,被誉为“陕西梅兰芳”。初期的精品之作《柜中缘》,饰许翠莲,扮相、身段无一不美,活脱出一个妙龄女子天真可爱、娇憨活泼的形态。《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称他“面若满月,行若流云,庄重而不板滞,活泼而不轻佻,喜怒哀乐,能事分际,其声若莺儿若笙簧,唱功之娓娓动听,为本社历来所未有。若声誉之在今日,犹昔日之刘箴俗”。作为易俗社的主角,会戏很多,经常演出的剧目有《会真记》《蜜蜂计》《螟蛉案》《复汉图》《淝水之战》《颐和园》《蝴蝶杯》《少华山》《盗虎符》《夺锦楼》《三知己》《黛玉葬花》等。20世纪30年代初,随易俗社两度赴北平演出,获得很高评价。有的文章说他“天生丽质,声韵尤佳,有砚秋之端丽,慧生之妩媚”,其“杏眼桃腮,身材合度,袅娜生姿,兰芳二十年前,不过如是也”,并异口同声地称他为“陕西梅兰芳”。西安《新秦日报》当时评秦腔演员的演唱水平时,他名列第一。公允地说,他的艺术是相当全面的,也是很有特色的。不论是传统戏还是易俗社新编的戏,他都能悉心揣摸人物性格,注重个性特点,做到精神上丝丝入扣,外形上恰如其分,达到二者的统一和谐。封至模在《王天民之杀手锏》一文中评道:“他擅长闺阁旦,扮相得一腻字,身段得一娇字,做工得一细字,脱尽秦腔之短――火气粗豪。其撒手锏为《蝴蝶杯》《柜中缘》《咏梅》等。《蝴蝶杯》中卢秀英为一名门闺秀,而乍逢文武俱备、才貌双全之如意郎君,其心花即怒放,眉飞色舞何为如也。忽然又惊变百出,立成仇雠。女儿家柔肠乍断,气愤填胸,非得及时歼戮,一快其意。及反复熟思,而又不忍,恩怨之战,恨爱之争,岂止左右为难人哉;故演者情态骤改,唱做数变,而仍要不失为大家闺秀作风,是最不易对付也。王天民演来,似尚能合乎上举各点,欲言而止,羞答答一笑,既妩媚,复艳丽,佳极。许多人为之倾倒者即此绝技。”这就是久为流传的他在《洞房》一折中表演的“全剧生色处,尽在三笑中”。《咏梅》是时装戏《百忍堂》中的一段,穿关演唱,自然大方,为人称道。1952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56年参加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均获奖状。

李正敏(1915-1973)秦腔旦角演员,陕西长安人。民国5年(1926年)11岁时随父来西安谋生,入“正俗社”学艺,师承梁箴、党甘亭。三个月后,首次演出《审余宽》,获得好评。接着排演出《祭江》《断桥》,闻名西安。20世纪30年代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他录制了《探窑》《赶坡》《二度梅?骂相》《白玉钿?店遇》《三击掌》等唱片,片头介绍,直书“秦腔正宗李正敏”之名。从此,声名大振,誉满西北黄土高原。在“正俗社”期间,和琴师荆生彦长期密切合作,创造出不少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旋律优美、字正腔圆的唱腔,人称“敏腔”。对秦腔青衣的做表、唱念以至规范,都作出了不少贡献,使之同净角并举,成为秦腔“汉唐雄风”风格的具体体现者。后告别母社,自组“正艺社”,任社长,辗转流动演出于陕甘许多农村、城市。20世纪50年代初,加入西北戏曲研究院,任秦腔团团长和训练班主任。1956年陕西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李正敏在艺术上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演出的剧目很多,成名的有《白玉钿》《玉堂春》《二度梅》《白蛇传》《游西湖》《赵氏孤儿》等,尤以《五典坡》一剧堪称精品。《五典坡》中王宝钏艺术形象的塑造,特别注重音乐唱腔形象的深入人心,感人肺腑。封至模说:“李之长在唱,彼时正嗓音完整,精神饱满,善于运用,每唱一曲,虽大段亦一气呵成,耳音为之一快。”作为男旦青衣,此中对生活的观察,人物的体验,情感的运用,动作的逼肖,声口的训练,都要有个融化和表现的艰苦和磨砺过程,这样他才能达到“装谁像谁”“似我非我”的境界。《探窑》中宝钏与生母的亲情,《三击掌》中同父亲的决裂,《赶坡》中与丈夫偶遇后的复杂情景,分开来,是一段又一段跌宕起伏的情感抛洒和外露,连串起来则是一部思想感情密织的心灵史。他所表现的人穷志坚、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是观众打心坎上所喜欢的原因。

苏育民(1917-1966)秦腔生角演员,原籍陕西商县。出身梨园世家,14岁时(1931)在他父亲的“三意社”跟班学戏。后来因社里种种变故,民国26年(1937)20岁时,便挑起了全社重担。为了养家?口,他在社内一些老艺人的帮衬之下,先招了一班“辅”字辈学生,进行培养;同时带着该班分赴关中各地,扛着“三意社”的大旗,流浪演出,艰难地维持生计。20世纪50年代初,赶排了一批新剧目,参加省市会演、调演,所培养出的学生也开始崭露头角。一生专攻秦腔小生,有时也演须生、老丑。代表剧目有《杀庙》《扑池》《激友》《折桂斧》等等,曾获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任全国政协委员。一生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像《激友》中的张仪,《凤仪亭》中的吕布,《扑池送亲》中的皇甫琦,《玉堂春》中的王景隆,《闯新府》中的赵云,《卧薪尝胆》中的勾践,《苏武牧羊》中的苏武,《金沙滩》中的杨继业,《铡美案》中的韩琦,《将相和》中的蔺相如等,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通过他的唱、做、念、表与手、眼、身、发、步,深深地印记在观众的心目中。《打柴劝弟》则是他几十年间反复实践,不断出新的秦腔精品。单就柴担子这一绝活来说,他就不知练断了多少根扁担!一次,他到秦腔戏窝子――长安祝村去演出,群众要看他的《打柴劝弟》,为了不负众望,满足人们对他的期望,病后的他又拾起辍演多年的这折戏,关上门,在房中练起柴担子来,结果连续几个小时,练得头上冒气,汗流浃背。他很会在陈勋的柴担上做文章,把它演绎成一首情浓意深的抒情诗。担柴回家时,他一改回家路上的洒脱和急切,却是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双手紧握扁担,稳住脚步。一是担心沉重的柴担子碰撞着屋舍的墙壁、门楣;二是怕弟弟帮扶反生妨碍而出意外,急急连声吆喝着让他闪开。到挪步至适当位置,腿一屈,肩一甩,柴担稳妥落地。此时,他如释重负,深深舒一口气,微露笑意,挥汗扇凉,憨态十足。观众通过这一极其生活化的过程,看到了他的粗中有细、憨痴有趣,也看到了陈勋的老到从容和对小弟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之情。在他人不大注意的细节之处,他却表演得有声有色。接着的兄弟俩的对白与动作,更是情趣盎然,滴水不漏。那颤抖双手的“磨棰子”、击掌、颠退、甩梢子,以及唱、念、做、表中所凝聚的人生况味、手足之情,令观者品咂无穷。许多戏里的程式运用,不仅凝练简洁,而且准确有度。他的唱规矩实在,本色当行。许多大板乱弹,举重若轻,游弋自如。如《苏武牧羊》的“汉苏武在北海身体困倦”,《鱼腹山》的“刘将军讲此话你再思再想”,《杀庙》的“听罢了民妇言共语”诸段子,都堪称声情并茂,酣畅淋漓。他所长的“二音子甩腔”,不少戏中都有使用。如《打柴劝弟》的[苦腔子],《法门寺》的[硬三滴水],《扑池》的[软三滴水]等,鲜明生动,摇曳有致,堪称一绝。《娄昭君》从叫板到整段唱腔,吐字真切,行腔舒展,抒情充分,厚重深沉;尤其是那几个“欺寡人”,一句一个样儿,真是层峦叠嶂,云谲波诡,多有创新。至于跌扑翻滚和一些武打动作,也极有功力,不愧为近世秦腔艺术大师。

阎振俗(1919-1990)秦腔丑角演员,陕西长安人,民国19年(1930)入易俗社第八期学艺。初习须生,后因变嗓,改学丑角。后离易俗社,赴关中咸阳、三原及甘肃兰州、平凉等地演出。师承汤涤俗(1900-1967),以念、做见长。20世纪50年代,随明正社并入西北戏曲研究院。艺术上善于博采众长,又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揣摸角色、人物个性,遵守生活规律,完成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杨三小》《教学》《打砂锅》《拾玉镯》等。演出中常用生活语言,融入“板歌”,使之诙谐幽默,而又生动恰切。

樊新民(1922-1989)秦腔丑角演员,陕西蓝田人,易俗社第十期学生,出科后长期在易俗社献艺。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演过不少传统剧和现代剧,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舞台艺术形象。特别是《蒋干盗书》中的蒋干,《柜中缘》中的淘气,《周仁回府》中的封成东,《一字狱》中的刁迈朋,《紫金冠》中的李儒,《玉虎坠》中的贺其卷,《连升店》中的店主和《大家喜欢》中的王三保,《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等等。《三滴血》中他所塑造的七品县令晋信书是他扛鼎之作。他的秦腔艺术表演不着痕迹地成为一体。1952年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游龟山》中卢世宽一角获得好评;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获荣誉奖状和一等奖。

孟遏云(1923-1982)女,秦腔旦角演员,陕西长安人。出身梨园世家,从小随其父孟广华学艺,九岁登台演出,成为西安秦腔舞台上近现代最早的女演员之一。随后长期献艺于甘肃等地,深受观众青睐。1952年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出演《游龟山》中的田夫人,获三等奖;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获一等奖。5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成功地塑造出许多舞台艺术形象,像《五典坡》中的王宝钏,《游龟山》中的田夫人,《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玉堂春》中的苏三,《断桥》中的白素贞,《三滴血》中的王妈,《火焰驹》中的李夫人等。田汉1959年称她演的王妈“为青年男女的幸福和辨明是非,奔波受责,真是热心人!表现了中国人民真挚的邻人爱,感人至深”。并在《题〈三滴血〉》诗中说:“乳母心肠最感予。”她在《火焰驹》中的李夫人也给首都观众很深印象。这些不朽的艺术形象,也将同秦腔一起,永远彪炳青史。其唱腔受李正敏、何振中的影响很深,既有李的俏丽飘逸,又见何的奔放洒脱,还有安鸿印、杨金声的苍劲凝重。其声悠扬婉转而浑厚宽阔,大嗓小嗓,高中低音,协调圆通,自如得体,韵味浓郁,情绪饱满,感染力、穿透力极强。叶圣陶说:“孟遏云的声音有天分又有训练,训练到了极端纯熟境界,能够自由操纵,从心所欲,随时随地恰当地表达出剧中人的感情,因而她的唱有风格,有自己的东西……听她一句一句唱下去,你心中再不起旁的杂念,光受她的唱的支配。她的风格含着种种味道,领略那味道是一种愉快,一种享受,你惟恐错过了一丝半毫的愉快跟享受,哪有工夫还想旁的?她的声音那转,转一转之后又像游丝一样袅上去,你就默默点头,认为非那么转又袅上去不可。她把一个语音斩钉截铁地喷出来,才喷出来就戛然煞住,你就咂咂嘴唇,认为惟有那样喷出来就煞住才恰到好处。这里所谓的‘认为’并非思维活动,简直是下意识,不过耳朵感觉顺适,心里感觉舒服罢了……凡是艺术作品,合乎规格,又不仅合乎规格,还有独自的风格,独自的味道的,都能叫人感觉到那种顺适跟舒服……至于她的演技,我不再说外行话了,总之,妥帖,老到,全身是戏,随处是戏。在《游龟山》里,她演江夏县的太太,又一回她演《探窑》里的王宝钏。《探窑》尤其酣畅淋漓。”十分可贵的是她把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总那么不动声色地糅进自己的人物塑造与秦腔演出中,获得了曾经创造并能欣赏艺术的秦腔观众的一致好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她是由乾旦到坤旦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制高点和里程碑”。

周辅国(1926-1979)秦腔净角演员,陕西蓝田人。民国27年(1938)入三意社“辅”字班跟吴济民学净角,两年后即出科,随苏育民等演出于关中许多城乡。《古城会》《铡美案》《斩单童》《斩颜良》《白逼宫》《三勘蝴蝶梦》都是他的拿手戏。功底厚实,唱腔浑厚,表、做认真是其特长。电影艺术片《火焰驹》中饰艾谦。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在现代戏《杜鹃山》中,塑造的雷刚形象也颇深入人心。

萧若兰(1934-1996)秦腔旦角演员,西安市人。梨园世家出身,父亲萧筮易,擅演青衣。幼时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对秦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登台演出,一鸣惊人,人称“八岁红”。此后几十年间的艺术实践,不断推动着她提高艺术修养和戏曲艺术形象创造能力,用唱、念、做、表刻画出一系列生动感人、形神毕肖的戏曲形象。在《柜中缘》《游龟山》《三滴血》《火焰驹》《红梅岭》《于无声处》等几十本(折)戏中,不少形象更成为秦腔精品。其唱腔甜美,善于用装饰音,又有韵味和突出的旋律美。《游龟山?藏舟》是她经典之作。《青门竹枝词》赞道:“渔女凤莲素若兰,剧坛亲睹三十年;每次台下观此剧,总觉声情溢戏园。满江仇恨满泪怨,情溢江水甜玉川;‘偷眼’二字无尽意,水天处处受感染!”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

唐华(?-1922)秦腔净角演员,俗呼“待诏”,因从事理发行业而得名。陇南人。曾拜福庆子为师。刻苦好学,后入“福庆班”,应工大净,如《白逼宫》中曹操、《下河东》中的欧阳芳等,十分出色,而且富于创新,成为清末民初甘肃兰州人最喜欢的净角。后来又改习须生戏。

李富贵(?-1932),陕西富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与同乡同赴武威演戏,在同乡富商的支持下,组成武威最早的秦腔戏班“富贵班”(后改为“永和班”),自任班主。生、旦、净、丑样样皆能。一次在兰州一连演了七场戏,先是《灭方腊》中的方腊,接着是《火焰驹》中的艾谦,再是《宁武关》中的周遇吉、《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周仁回府》中的周仁,最后扮《打瓜园》中的郑子明、《刘金定打柴》中的刘金定。台下盛誉“富贵子的戏满台转”。不少人拜他为师,其中最得意的是郗德育、成成子,前者成为兰州秦腔一代大师。

杨三保(1864-1945)原名杨庆云,湖北竹山人。光绪二年(1876)到安康拜一撮毛为师,工丑。民国以后到达兰州,先后在武威“民乐社”、张掖“丁家班”、兰州“耿家班”演戏授徒,培养了朱怡堂等一批艺人。后又在酒泉“正俗社”、高台“化俗社”开办科班。他戏路广,生、旦、净、丑不挡,尤以丑行著称,能把汉调二簧、同州梆子熔于一炉。拿手戏有《斩秦英》《紫霞宫》《滚钉板》《九龙峪》《活捉张三》《十八扯》等。

朱恬堂(1883-1955)艺名紫娃,陕西泾阳人。幼年入“魁盛班”学青衣,1913年赴兰州办“化俗社”,培养学员两期。1928年受聘“觉民学社”任教练,功底深厚扎实。在传统戏《四贤册》中扮演王月娥,能将哭音颤声与花音糅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内心变化过程。《孟姜女》中饰演孟姜女,唱词达200多句,他能滴水不漏地一口气唱完,如诉如泣地把人物的精神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且跌宕有致、摇曳多姿,赢得观众欢迎。

耿忠义(1884-1947)甘肃甘谷人。幼年受父亲及一些名伶影响,热爱秦腔艺术,后拜唐华为师。先学小武生,以《辕门射戟》《忠义侠》成名。后改学须生,又改大净。善于吸收、融会名家所长,如岳麻子、福庆子、十娃子等的路数和表演特色。他在脸谱、服饰、道具和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成为兰州秦腔净角代表人物之一,人称“耿家花脸”。他表演的《火焰驹》艾谦的“三鞭子”、《斧劈老君堂》中的“三斧子”及《破方腊》里的“三竿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而且成一时的“绝活”。他的净角脸谱突出瘦型长脸的特点。善演闻仲(《黄花山》)、程咬金(《斧劈老君堂》)、艾谦(《火焰驹》)、曹操(《血带诏》)等。后来继承他的净角艺术者有岳中华、刘茂森等。

赵福海(1887-1962)本名赵玉德,工净角。甘肃陇西人。师从耿忠义,又不断有所创新。他说演戏要从戏情戏理入手,抓住每个人物的年龄、身份、环境、地位来塑造人物形象。像他的《米粮川》突出一个“勇”字、《投唐》强调一个“忠”字、《洗马》显示一个“直”字。在《昊天塔》中三换口条,都是从人物出发。一生演戏百本以上,个个称绝。后任剧团艺委会主任。

曹洪发(1886-1972)陕南南郑人。曾为戏班领班长。会戏很多。《甘肃省传统戏曲?秦腔》中有27本是他口授记录整理的。

郗德育(1891-1942)艺名假麻子红,陕西华县人。幼入西安“德胜班”学艺,后闯荡江湖,演出于武威一带。1920年回兰州,接受“十二红”李寿山指教,艺技遂精。演《拜台》中的诸葛亮,能用气血立时变脸,人称绝活。由于他艺术上的成就,使他成为融合陕甘两省秦腔的代表人物。20世纪30年代为甘肃秦腔训练班培养学生,造就了甘肃主流派别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学生有黄致中等数十名。代表剧目有《抱火斗》《六部大审》《出棠邑》《潞安州》《苏武牧羊》《芦花荡》《群英会》等。甘肃人称之为甘肃秦腔一代宗师。

陈景民(1901-1964)工青衣。曾先后任教于“新兴班”“新伶社”等。曾赴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演出,1945年返兰州,开始试行电光布景。代表剧目有《五典坡》《铁兽图》《吃糠》《对银杯》等。

高希中(1909-1977)陕西长安人。八岁入西安易俗社五期学艺,师承刘立杰。1931年离开陕西赴甘肃、宁夏等地演出,担任“平乐社”社长,演出剧目有《出棠邑》《春秋笔》《打金枝》《反徐州》《拷吉平》《醉写》《劈门》《十五贯》等,装谁像谁,演谁活谁。1955年甘肃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饰演《破宁国》的朱亮祖,获一等奖。

靖正恭(1911-1995)陕西长安县人,“正俗社”时,受业于党甘亭、高登岳等,常与李正敏配合演出。1940年到甘肃等地搭班、领班、组班演出。始演“三白”(《白玉楼》《白玉梅》和《白玉钿》),担任兰州“众英社”“正兴社”社长,后又赴河西走廊一带演出,结识九龄童(王晓玲)等,不久又到兰州、迪化等地演出,直到1949年仍回兰州,人称“兰州大小生第一”。他的贫生戏,更为人称道,如《木楠寺》的吕蒙正、《吃鱼》中的简仁同、《激友》中的张仪。在唱腔上,他很注意以声唱情,尤其是道白,更毫发不爽,丝毫不苟。

陕甘宁青新的秦腔演员,优异者比比皆是,可以称得上大师者,先后有魏长生、申祥麟、陈雨农、党甘亭、李云亭、刘毓中、何振中、李正敏、苏育民、王文鹏、田德年、郗德育、萧若兰、马平民等;可以称为秦腔表演艺术家的有王天民、沈和中等一大批;可以称为艺术家者就更多。这里我们只是挂一漏万地提到一些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特色。20世纪更是名家辈出,如甘肃的王晓玲,宁夏的屈效梅、陈觉民、席子才,陕西得梅花奖者六人(李东桥、李娟、李梅、戴春荣、侯红琴、孙存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