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秦腔
10360600000015

第15章 主要作家

孙仁玉(1872-1934),名瑷,字仁玉,以字行。陕西临潼人。清末举人。自幼受同里学者王大典启蒙,聪颖好学,超类拔群,16岁即被人聘为塾师。后考入泾阳县味经书院,接受著名学者刘古愚维新思想的熏陶。在深厚的国学基础上,又接受了西学教育。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之后,声名大振,被当时著名的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聘为教师,专授史地学科。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无意仕途,潜心教育,先后在陕西省立女子师范,省立一中、三中等校任教,同时还在李桐轩主持的都督府修史局任修纂。二人在“整理史稿之暇研究改良社会事”,共同产生了利用戏曲改良社会的念头。他们二人是易俗社的最先发起者和元勋,曾共同起草了建社“缘起”和“章程”,经过广泛活动,征得了当时军、政、学界的支持,终于在1912年7月1日成立了“易俗伶学社”。孙仁玉在易俗社开始只担任专业编辑,全力从事剧本创作。后来历任编辑主任、评议长、社长和名誉社长等职。易俗社前期的领导人共同立下规矩,在社内工作,除领少量车马交通费外,不在社内拿工资。孙仁玉全力为易俗社工作,个人家庭费用,仍然靠去外边学校教书的薪水维持,生活十分清贫。由于孙仁玉先生知识渊博,贯通中西,且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极佳,兼之为人厚道,责任心极强,深受学界尊重,被称为学界著名“三老”之一。孙先生一生为社会教育、为秦腔艺术、为易俗社工作不遗余力,积劳成疾,于1934年7月14日病卒。

孙仁玉的戏剧创作生涯,与易俗社的历史同步。1913年元旦,易俗社第一期学生首场公演,就有孙先生的时装戏《新女子叮嘴》。在此后的22年里,他共创作了大小剧目177种,其中本戏36种,折戏和短剧141种,是易俗作家群中作品最多者,创作力之旺盛,作品数量之多,在古今中外剧史上亦实属罕见。他的全部作品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历史剧、科学剧、社会剧和家庭剧。他的“历史剧”善于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结历史教训,阐发出于社会有益的深刻主题,给观众以明确启迪。如《将相和》是鉴于民初陕西军政的不和而写,意在劝在位者以国事为重,勿以小嫌而误国家大事。《商汤革命》写夏纣暴虐伊尹辅汤、吊民伐罪、提倡革命。《武王革命》写纣王无道,姜尚统兵灭纣,阐明得民心而得天下。《复汉图》三本,总结汉光武光复汉业的历史经验。还有《火牛阵》《弹铗记》《宰?记》《三迁教子》《卜式传》等剧,都能借历史人物的故事,开掘引申出精微深刻的思想,给观众以有益教育。他的“科学剧”,是利用民族戏曲艺术形式,向人民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新创造。不普及科学觉悟难以提高,不普及科学也不可能彻底反封建。这是时代的需要,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这类剧作虽为数不多,却为古老的秦腔注入了全新的内容。如:《中国谈》叙述中国山川地理之概略,《游骊山》详述中国之山脉,《斗龙船》介绍中国河流之概况。作者凭借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像、熟练的编剧技巧,把科学知识融于戏剧之中,有情节、有人物、有趣味,深入浅出地高台教化,这在戏剧史上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开拓和创新。这类剧目还有如《鸡大王》《巴里西烧瓷》《好商人》等剧,意在提倡实业生产、发展商业经济。这些剧目都是适应当时中国的社会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

孙仁玉凭借着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认真研究社会,剖析社会弊病,创作了大量“社会剧”。在他的这类剧作中,涉及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如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女子婚姻自主的戏有《婚姻谈》《大婚姻谈》《七百两》及《青梅传》等。反对种植、吸食鸦片的戏如《功狗记》《戒烟趣闻》《红颜泪》《考烟客》等。反对赌博、戒奢淫、劝忠诚的戏有《二百元》《救荒奇策》《浪子镜》《碧玉簪》《麻雀误》等。反对女子缠足的有《新女子叮嘴》《柳林会》等。反对宗教、破除迷信的戏有《河伯娶妇》《懵懂村》《祈雨记》。提倡平民教育的有《女娃劝学》《糊涂村》《白先生看病》等。还有提倡文人尚武的《岳王庙》,提倡武人读书的《镇台念书》;以及表现婚姻自主并劝决狱者审慎,受恩者不忘的《柜中缘》等。这一类“社会剧”在孙仁玉全部剧作中,约占四分之一以上。可以说剧作家的如椽大笔触及了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

“家庭剧”是孙仁玉的特长,约占全部剧作半数。在这类剧目中,作者用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真实地描绘各种家庭矛盾,观照家庭各类成员,善于在平凡细微的生活琐事中,组织戏剧冲突,细腻刻画人物性格。如他的名著《三回头》写吕荣儿的丈夫许升吸烟嫖赌、不务正业,她不得已提出与其离婚。然而在临别之时,一顾三返不忍丢开夫妻之情,终于感动丈夫,立志读书。此剧入情入理,和谐自然,情趣横生,一上演就轰动了西安剧坛。此剧已被选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看女》写两亲家母都嫌媳爱女,因而发生口角,直至动了手脚,最后在女婿讲了“爱媳如爱女”的道理之后,两亲家终于明白过来,剧情生动活泼,妙趣盎然。其他如《小姑贤》树立一个小姑模范,《少妇箴》提倡孝敬翁姑,《棠棣之花》《花萼镜》劝兄弟友爱,《洗衾记》倡叔嫂相悌,《小女婿》戒早婚,《大如意》反纳妾,《媳妇拜年》提倡男女平等,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总之,这类作品对当时社会家庭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淋漓尽致的反映,对家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纠葛矛盾,都能以新的伦理道德标准予以正确导向。

孙仁玉的剧作,取材广泛,主题突出,人物性格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时显喜剧色彩,体现了秦腔“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演出效果相当强烈。先生最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戏剧主题,一些被人们熟视无睹的普通社会现象,一经他的生花妙笔,立刻能化腐朽为神奇,而且振聋发聩、令人振奋。

范紫东(1878-1954),名凝绩,字紫东。陕西乾县人。清末拔贡。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举人,父亲是贡生,但都未做官,只以教书坐馆为生。家学渊源,从小就受旧学熏陶和严格训练。知识宏博,能诗善画,尤工骈文,青年时就是关中著名才子。戊戌变法时期接受了维新图强思想,大量阅读新书,探求救国真理。1902年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进一步研读科学,注重实用。1908年以优等第一名毕业,从此开始了教书生涯,先后任西安府中学、健本学校教员、校长。1910年入同盟会,从事秘密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陕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1916年参加讨袁斗争,为陕西草写了《讨袁檄文》。历任武功县知事,军警联合处执法官,省财厅股长,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省民政厅秘书等职。易俗社成立后,兼任易俗社编辑,并先后历任评议长、交际主任等职。1949年西安解放后,以古稀高龄,仍任西北文联委员、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流行剧目修审会委员,积极从事戏改工作。1953年被西安市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长,领导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

范紫东一生编写秦腔剧本70余种,其中本戏41种,折戏29种。他的剧作与他的治学态度一样,十分严谨。“历史剧”注重史料真实,“时装戏”都有生活依据。他自己说:“凡剧皆有根据,不肯相诬古人。即不要紧处,亦皆不与正史相悖。”所以人称他的戏为“史剧”。他的历史题材戏,都是经过他辨伪存真,认真选择取舍,有为而发。他的大型剧本,大都写有《序言》,或阐明写作宗旨,或辨证史料真伪,随时联系时政,发一番大议论。

范紫东的剧作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批判封建陋习,反对包办买卖婚姻,提倡婚姻自主。如《春闺考试》写战国时郑国的公孙楚与公孙黑争亲的故事。小姐徐瑞云摒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亲自主持并通过文武考试,以才择婿。《金莲痛史》描写缠足之苦,提倡妇女天足。《八字案》劝人不要迷信生辰八字,以免自误误人。《女儿经》痛斥婚姻论财之恶风。《琴剑飞声》《翰墨缘》歌颂自由婚姻。第二类,破除封建迷信,揭露道学虚伪。如《大学衍义》揭露伪道学先生欺骗学生的丑态。《三滴血》讽刺晋信书迷信书本,食古不化,揭露滴血认亲造成冤案的可憎。第三类,暴露官场黑暗,控诉封建统治者的淫威。如《黑暗衙门》控诉县令纵子淫乐,离人夫妻,毁人家庭。《萧山秀才》表扬乾隆时江南秀才汤金钊刚正不阿,揭露宰相和?招权纳贿。《吕四娘》揭露清初妄兴文字狱、残杀同胞的罪行。《软玉屏》写封建官僚荒淫多妻,悍妇嫉妒残酷虐婢的罪恶。提倡人道,呼唤人权。第四类,表彰古代英雄,颂扬爱国思想,提倡民族气节。如《玉镜台》以东晋十六国为背景,歌颂温峤等爱国志士恢复中原的行为和决心。《光复汉业》写刘秀灭莽兴汉。《伉俪会师》写柴绍夫妇会师疆场,与李世民同除暴隋。《三知己》写史可法守扬州为国捐躯。《鸳鸯阵》写戚继光征倭寇,杀敌守疆。第五类,是反映我国近代历史的剧作。《关中书院》以鸦片战争为背景,写人们在这场反帝爱国斗争中的不同表现。关中书院的师生们有的舍身赴敌,以死救国,即使巾帼女子、灶下厨师也为国效力,而有的则当了汉奸,成为民族败类。作品着力歌颂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主战派坚决禁烟、抵御外侮的正义行动,揭露奸相穆彰阿、琦善之流嫉贤妒能,庸臣误国的罪行。《宫锦袍》以中法战争为背景,歌颂民族英雄刘永福英勇抗法的事迹,怒斥左宗棠畏敌不前,李鸿章屈辱忍让,张佩纶利己误国,以及地方官鱼肉百姓,草菅人命的无耻行径。《颐和园》写慈禧太后奢侈无度,挪用海军经费兴修颐和园庆贺万寿,以致甲午败绩。其间穿插戊戌变法,庚子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逃,李鸿章求和不成,乞怜于妓女赛金花的故事。作品揭露清室无能,帝国主义恃强侵略贪得无厌的野心。这是范先生一部力作,他在《序言》中声明:“欲令满座哭一场、笑一场、怒一场、骂一场,知国耻之宜雪,信民族之可振。”《秋风秋雨》反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徐锡麟和秋瑾等为推翻满清统治举行武装起义,失败后英勇牺牲的故事。这一类戏,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暴露之后,国家民族的命运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范先生特意选取我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专门编写的秦腔剧本,其宗旨在于提醒国人勿忘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作者用心之良苦,爱国之痛切,令人钦敬。

范先生的剧本题材广阔,包罗宏富,古今中外皆有反映。值得特别提及的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曾以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的青年生活为题材,写过一本《克里米战纪》(又名《托尔斯泰》),其眼界之开阔,题材之广泛,可见一斑。范先生的戏,除语言典雅、人物生动为人称道外,其主要特点是传奇性特强,情节曲折,精于结构,善于谋篇。他的本戏一般都是复线交错,互通表里,时人称其“变幻离奇,人莫测其意向,及结果乃恍其布置之妙”。每本戏中都有极为精彩的折戏,如《软玉屏》的《强合》,《翰墨缘》的《双美奇缘》,《三滴血》的《虎口缘》《错认》,《玉镜台》的《新亭对泣》,《三知己》的《死难殉国》等等,都是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名篇,常被作为折戏单独演出。

范紫东先生是大剧作家、诗人、书画家,也是著名的学者。他在中国历史学、文字学、训诂学、金石学、音律学上都有较深造诣。

王伯明(1859-1942),名照离,字伯明,陕西扶风人。晚清举人。曾任同州知府,省临时议会议员,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陕西省政府顾问等职。1912年参与发起创办易俗社,历任社监、社长、名誉社长、编辑等职。早在清末时,就曾写过秦腔《训俗亭》剧本,反对缠足,提倡新政,时人誉之为“吾陕新剧界之先导者”。易俗社创建后,写过不少剧本,后因双目失明,中止创作。对其创作论者评云:“切实发挥,不遗余力,庄重之中,时饶兴趣。”(见《陕西易俗社第二次报告书》)。所编剧本20余种,本戏有《黄帝开国图》《共和纪念》《汨罗江》《自由恨》等。折戏有《欢迎议员》《长生鉴》《梁上君子》《毒药饼》《女桑园寄子》《新糊涂判》《阿毛传》等。改编的传统戏有《观音堂》《重台别》《杀狗》等。他与高培支合作改编的传统戏《蝴蝶杯》(前后本)广为流传,至今不衰。《新糊涂判》构思巧妙、讽刺幽默,是十分精彩的喜剧。

高培支(1881-1960),名树基,字培支,别号悟皆,以字行。陕西富平人。清末拔贡。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同盟会员。历任陕西督军总务府铸印官,省长公署咨议、参议,省教育厅咨议,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代表,陕西省图书馆馆长等职。先后执教于省立女师、省立三中、中山中学、中等师范学校、民立中学等校。参与发起创办易俗社并任易俗社第一任评议长,先后四度出任社长,并曾任编辑、编辑审查员、评议、评议长、社务主任、教务主任、名誉社长等职务。一生勤奋写作,以秦腔剧作和艺术管理闻名于世。共编写秦腔剧本54种(本戏25种,折戏29种),以长于表现社会、家庭题材称著。论者评云:“其为戏也,善以极复杂之事实,错综变化,似将合而复离,意欲断而未尽。再接再厉层出不穷。”主要剧作有《黄花岗》《谈星》《二郎庙》《宦海潮》《争座战》《崖山泪》《端阳苦乐记》《爱国奇女》《亡国影》《人月圆》《当头棒》《紫洞艇》《苦中苦》《缘外缘》《弓砚缘》《菊花宴》《暖玉佩》《鸳鸯剑》《双诗帕》《侠凤奇缘》等。代表作为《鸦片战纪》和《夺锦楼》。《鸦片战纪》写作于1916年,同年11月由易俗社首演。这是秦腔舞台上首次正面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大戏。全剧以林则徐为中心,从“奉旨禁烟”到“谪戍伊犁”,以十六回的规模,描写了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作品在歌颂林则徐、关天培等反帝英雄以及大学士王鼎等爱国官员的同时,用大量篇幅,热情洋溢地歌颂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以“平英团”把帝国主义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的生动艺术形象,揭示出人民不仅是爱国反帝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力挽狂澜的时代主人。《夺锦楼》也是一本极富教育意义的戏,情节曲折、双生双旦、有情有趣、引人入胜,至今仍是易俗社的保留剧目。他与王伯明合作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蝴蝶杯》全剧分上下本,24场,为秦腔的流行剧目,并被许多剧种移植演出。

李约祉(1879-1969),名博,字约祉(亦作约之),以字行。陕西蒲城人。为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之长子。清末举人。同盟会员。曾就读于陕西三原宏道高等学堂,继入北京京师大学堂预科。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历任陕西省立女子高小、省立女子中学校长、陕西省教育厅督察长,蒲城县志馆馆长,县参议会议长,全国教育联合会代表等职。易俗社成立后,历任编辑主任、教务主任、评议长、社长等职。1921年率易俗社学生至汉口演出,驻汉口一年半,并主编《易俗日报》:“使东南数千里外,知文化落后之陕西,尚有此著述宏富,派力雄厚,空前未有之易俗社。”(《陕西易俗社第二次报告书》)“以是武汉人士知吾社为有意义之组织,非一般梨园可比。顾曲者莫不惊佩,叹为未有。报纸上之称誉,无日无之。”(同前)擅长编写秦腔本戏,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展现人物性格,作品结构紧凑,跌宕有致。一生编撰秦腔剧本20余种,有《庚娘传》《韩宝英》《仇大娘》《千子鞭》《优孟衣冠》等。折戏有《杨氏婢》《算卦骗人》等。代表作为《庚娘传》和《韩宝英》。前者作于1915年,取材《聊斋》,写尤庚娘刚烈不屈,杀仇除恶,有勇有为的故事,剧本情词炽烈,感人至深,为西北地区秦腔流行剧目。后者作于1919年,写太平天国兴亡的历史教训,重点写革命政权建立后,天王闭塞,诸王内讧,致使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归于失败。剧中着力塑造了一位农村姑娘韩宝英,在翼王石达开收养教育下,成长为果敢坚强、大智大勇的女英雄,最后为了革命,自觉以身殉难的光辉形象。1921年在武汉演出后,欧阳予倩大为赞赏,亲自改编为京剧,曾与周信芳合作演出。

吕南仲(1887-1927),名律,字南仲,以字行。浙江绍兴人。清末附生。历任陕西省财政厅科员,股长,陕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厘局局长。1919年加入易俗社。历任编辑、评议长、社长等职。1924年鲁迅来西安讲学,曾多次到易俗社观剧,曾谓:“吕南仲以绍兴人,从事编著秦腔剧本,并在秦中落户,很是难得。”(见孙伏园《鲁迅和易俗社》)著有秦腔剧本24种。其中本戏8种,大都情节曲折,结构奇特,语言俏丽,时见文采,计有《金狮鼎》《天合镜》《夺魁阁》《紫碧鱼》《巧团圆》《双锦衣》《殷桃娘》等;折戏16种,《花月简》《枯杨枯》《飞波镜》《碎黑碗》《假金记》《良军报》等。易俗社成立12周年时,所编有以“十二”为序列的一组小戏,《十二先生》《十二戏迷》《十二锦屏》《十二因果》《十二花客》《十二金钗》《十二全福》等。以《双锦衣》《殷桃娘》为代表作。《殷》剧以楚汉相争史实为背景,描写殷桃娘为报父仇,混入项营侍奉虞姬待机行事,因见韩信有奇志,便追随韩信弃项羽投刘邦建功立业的故事。《双锦衣》以北宋末年金人入侵,朝廷仓皇南迁,宗泽起兵抗金为背景,描写人民在社会动乱中颠沛流离、悲欢离合的故事。作品也反映了在对待异族侵略上,朝廷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激烈斗争,表现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其中的《数罗汉》《双探监》和《江中团圆》数折戏,构思精巧,引人入胜,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唱词优美别致,常被作为折戏单独演出。

李干臣(1881-1952),名原桢,字干臣,亦作干丞。甘肃中榆县人。清末优贡生。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读,酷爱戏曲,能模仿各行角色,会三弦、板胡。历任陕西靖国军及国民军军法官、秘书长,河南省财政厅秘书、都督府咨议,河南新乡知事,驻陕总司令部秘书长等职。1915年加入西安易俗社,任评议、编辑。写有秦腔剧本14种:《鱼水缘》《重圆镜》《扶余国主》《桃花泪》《情战潮》《赤车驷马》《白板进士》《石头和尚》《五色棒》《女英贤》《闺阁缘》《女革命化》《探春宴》等。其代表作是《重圆镜》,写乐昌、红拂故事,全剧16场,1916年易俗社首演。其中《店约》和《哭五更》两折,令观众百看不厌,常单折演出。范紫东为该剧作《序》云:“为20世纪文明婚嫁,开此先声。将五百年美妙姻缘结成公案,令人一往情深,警策动人也。前后章法完密,场合紧凑,语语出色,字字动人,在历史戏曲中,为绝无仅有之作也。”他的《桃花泪》在1934年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赛珍会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获三等奖,国民政府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厅分别授予奖状和奖金。后来抗日战争期间还曾为陕西新民学社创作过《商人救国》《汉奸榜样》《马到成功》等剧目。

马健翎(1907-1965),字飞雕。陕西米脂人。1928年中学毕业,在本县小学教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米脂县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33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36年回陕任延安师范教师,组织了乡土剧团编演京剧、话剧节目,还创作了秦腔《一条路》等,1938年率领乡土剧团部分成员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41年恢复了党的关系。在民众剧团历任编导室主任、团长职务。1949年建国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兼戏改处处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剧协陕西分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主席,陕西省戏曲剧院院长等职。

马健翎一生致力秦腔、迷胡(眉户)戏的改革,率先用传统的地方戏曲表现革命斗争生活,努力发展新秦腔,塑造工农兵形象,在中国戏曲史上建有不朽功绩。他所创作的《一条路》《查路条》《好男儿》《那台刘》《中国魂》《三岔口》等剧,形象地表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所创作的《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剧,起到了激励群众打击敌人的巨大作用。尤其是《血泪仇》一剧,成为向广大军民进行阶级教育的生动教材。在解放战争中,给俘虏兵看一场《血泪仇》,就能激发起阶级觉悟,立刻调转枪口和人民军队站在一起,自觉地上阵与反动派战斗,真正发挥了革命文艺的“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1944年在边区文代会上,马健翎被授予“特等奖状”和“人民群众的艺术家”光荣称号。为了剧团丰富上演剧目和提高演出队伍的业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马健翎还选择了一批有意义的秦腔传统戏进行整理、加工、改编,如《打渔杀家》《反徐州》《玉镜台》《哭祖庙》《反西凉》《拆书》《烙碗计》《芦花荡》《大拜寿》《沙陀国》以及新编的《鱼腹山》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继承遗产,推陈出新,马健翎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秦腔传统剧目的改编方面。所编演的剧目有《四进士》《游龟山》《游西湖》(与人合作)、《窦娥冤》《赵氏孤儿》等。《游龟山》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创作一等奖,在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整理改编二等奖。《游西湖》参加了1959年国庆献礼,从北京归来后又参加陕西省巡回演出团在全国大江南北13个省市巡回演出,处处受到欢迎。曹禺称道:“稀见的创造,是‘推陈出新’的香花。而《鬼怨》为旧本所无,更是难得。”这两本戏,不仅成为陕西省戏曲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是西北五省区秦腔剧团的常演剧目。他与黄俊耀合作创作的两部现代戏《两颗铃》和《雷锋》,也是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马健翎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剧作家,也是一位全能的戏曲艺术家。他能编、能导、能演、能拉、能打,几乎门门兼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功剧目,都是在他直接指导下排练的。

张棣赓(1914-1957),笔名狄耕、陆苍、莫东、纪中、高荣。吉林长春人。1931年就读于北京民国大学新闻系,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回东北,在哈尔滨因筹办文艺刊物《艺蕾》遭日本宪兵追捕。1936年逃亡上海,由左联尹庚介绍为中共地下党南方局主办的《群众新闻日报》特约记者,在该报连续发表《白山黑水之间》,引起强烈反响。“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投笔从戎,由王任叔(巴人)介绍,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1938年到达山西抗日前线,在“牺盟会”“决死队”打游击。1939年到延安,入鲁艺文学系学习。1940年小说《圈圈以外》获五四青年节征文奖。1942年参加整风运动,受到严格审查。大秧歌运动中,有几个秧歌剧受到群众欢迎和部队奖励。整风结束后,分配到保边剧团任团长。1947年再次投笔从戎,入警四旅参加陕甘宁边区保卫战。延安收复后,先后担任延属分区文工团、陕北文工团团长、陕北文协主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任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坚持戏剧创作。先后创作新编历史剧有:《投闯王》《红娘子》《同胞仇》《南宋风云》《大名府》《赤胆忠心》《烈火扬州》等。所作现代戏有:《平鹰坟》《关中血债》《柏树林》《购棉》《迎春花开了》(与王烈合作)等。代表作为《烈火扬州》和《迎春花开了》。这两部戏均参加了“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烈火扬州》由陕西眉县群众剧团演出,获剧本创作一等奖,《迎春花开了》由兴平人民剧团以眉户演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

田益荣(1912-1983)陕西富平人。早年就读于陕西三原中学、华县咸林中学和西安师范学校。1936年“西安事变”后在渭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旋赴延安抗大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文化宣传工作,先后在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民运股、警七团宣传队宣传股、三八五旅宣传队、陇东剧团、延属文工团以及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曾任干事、股长、队长、团长和秘书等职。在战争年代,先后创作改编过数十种戏剧作品,有《喝开水打日本》《活埋》《有田敏子》《反对妥协投降》《回头是岸》《幸福家庭》《坚持到解放军来》《老还少》《把余粮卖给国家》《婚事》《两种作风》《文天祥》《真假孙悟空》《泣血图》《盗虎符》《西太后》《屈原》等。同时还创作过《纸炮》《我要报仇》等十多篇小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西北文联创作部部长,西安市文联副主任兼秘书长,《西安戏剧》和《工人文艺》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副主席,西安市剧目修审委员会主任,西安市文艺工会主席,西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第七届西安市政协委员等职。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倡导戏改工作,重视搜集整理戏曲遗产。1952年起就组织力量挖掘传统剧目,抄写剧本,为抢救戏曲文化遗产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领导专家和艺人审定流行剧目,选定题材整理,推陈出新,繁荣上演剧目。他个人的学术研究也从不间断,勤奋写作。先后撰写、编著有《秦腔音乐》《关于皮影戏》《西安的旧剧改革》《关于作家的工作》《秦腔源流与发展》《秦腔史探源》《秦腔》等专著和论文。1981年调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工作后,积极奔走活动,为《陕西戏剧志》的编写作了大量准备工作,1983年因病逝世。

谢迈千(1895-1978),名镇东,字迈千。西安市人。中小学教员,后得岳父孙仁玉资助,192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曾任陕西省教育厅科员,省建设厅秘书兼易俗社文化教员,后正式参加易俗社,任总务主任、专业编辑。熟悉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文字功力甚佳。兼任易俗社教员时就写过五六个剧本,《红粉青萍》写提倡开矿、发展实业、抵御外侮。《林冲歼仇记》写梁山泊英雄侠义卫民的故事。《煮豆燃萁》写曹植故事,表现统治阶级内部相残的本质。《禾嘉城》写文鸯单骑退魏兵的英雄故事。此外还有《上源驿》《锦上花》等剧。他的代表作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淝水之战》,通过中国历史上东晋与前秦的战争歌颂谢安、谢玄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剧曾被易俗社作为重点剧目,以庞大的演员阵容精心排演,不仅在西安演出产生很大影响,1937年到北平演出也受到好评。1949年建国以后创作的历史剧《于谦》,也收到较好效果。随后则着力于对传统戏的整理、改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经他整理改编的《三滴血》《火焰驹》《状元媒》《柳毅传书》《双锦衣》等剧,都是秦腔舞台上的常演剧目。尤其是《三滴血》和《火焰驹》二剧,由于能正确对待戏曲遗产,贯彻推陈出新的精神,主题突出,结构严谨,笔墨集中,人物生动,20世纪50年代末在北京及南方各省市演出受到戏剧界很高评价,并于1958年和1961年先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产生良好反映。

杨克忍(1931-1989),陕西泾阳人。1960年创作方言话剧《姚焕章》,受到观众好评并获奖。随后与人合作改编话剧《在和平的日子里》,又与人合作创作有《怒火西安》《卧虎镇》,在文艺界引起轰动。1964年调至西安易俗社任专业编剧,先后创作有秦腔现代戏《沙河浪》《钟声再响》《山村新风》等。1976年打倒“四人帮”以后创作情绪高涨,与人合作陆续改编和创作有《八一风暴》《万水千山》《于无声处》《西安事变》《白龙口》等剧。尤其在《西安事变》和《白龙口》二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和刘少奇的光辉形象,为我国地方戏曲率先开创了塑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先河,大胆突破艺术禁区的创举,成为我国现代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全国文艺界产生了轰动,也受到中央领导和文化部的肯定和赞扬。《西安事变》荣获全国戏曲调演剧本创作一等奖,艺术演出一等奖。《白龙口》也受到文化部的奖励。1987年以后,虽身患重病,仍坚持写作,先后移植改编了《狱卒平冤》《阴阳怨》等剧目。

柴景春,1964年毕业于陕西戏曲学校,后在西宁市秦剧团担任导演与编剧,编创剧本有《渭华烈火》《新来的按察使》等。

其他剧作者的作品很多,当代最有影响的有朱学的《千古一帝》《杨七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