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
10359600000014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

地球上生物的五大界目前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处于不同结构水平的各类生命划分为五界,称为生命的五大界(the five kingdoms of life)。

数百年来,生物学家习惯地把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但后来发现不妥,如细菌具有原核的(prokaryotic)细胞结构,没有核膜和其他内膜,因而与所有其他的生物不同,这个根本差别要比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差别大得多,因为实际上动植物细胞结构上大体相似,因此不能把细菌视为植物。再者,一些微小生物如眼虫藻(uglena),它既可以运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它究竟是属于动物还是属于植物呢?这些疑难导致了今天五界的划分。

(1)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如细菌,只具有原核的细胞结构。其他四界都具有含真核的(eukaryotic)细胞结构,即含有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organelles)。

(2)原生生物界(protista):由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生物组成的真核生物,如藻类(algae)、原生动物(protozoa)、黏霉(silme molds)和水霉(water molds)。

(3)真菌(fungi):其营养上的特点是能把消化酶分泌出来,到食物中去进行分解,然后再吸收这些已消化的营养。

(4)植物界(plantae):其特点是能利用日光能来制造食物,即能进行光合作用。

(5)动物界(animalia):能吞咽食物并在体内消化食物以获取营养。

五大界的分类并非完美,主要问题出在原生生物这一界,这一界包含的生物太杂了,如绿藻显然更接近于植物而与同界中的黏霉则相差甚远。看起来原生生物这一界的生命并没有共同的祖先。虽然如此,当前大多数生物学家仍然同意此五界的划分。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生物和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土壤和阳光,人类离不开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淡水和充足的食物。脱离了环境的生物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如果没有生物,环境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土壤的概念总是包括生活在土壤里的大量生物的活动。据统计,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50克森林腐殖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长度可达11千米。如果排除这些生物的积极活动,土壤也就不复存在了。

冰峰、草场、湖泊、灌木,这些构成了高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说,土壤的形成就是和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的。当火山喷射出炽热的熔岩流时,当奔腾的流水在光秃秃的地球表面侵蚀甚至是最坚硬的花岗岩时,当年复一年的酷暑严寒使岩石渐渐破碎和瓦解时,原始的成土物质就开始聚集起来。

此后,生物也就开始了它奇迹般的创造,一点一点地使这些无生物的物质微粒变成有结构的土壤。生物创造了土壤,而丰富多彩的生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这就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奇异的相互作用。

不仅土壤是如此,包围在地球外面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气候状况,也都是在和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并正处于与生物的密切作用之中。为什么大量砍伐森林会使土壤贫瘠、沙土飞扬、气候干旱?这不正说明环境对生物有同样的依赖关系吗?

地球上的生物是如此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从生活在两极冰雪世界中的白熊、企鹅,到翱翔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巅的神鹰;从赤道丛林中的莽莽众生,到数千米以下大洋底层的深海细菌;从森林草原中无数喧闹的鸟兽昆虫,到漂浮在万米高空的生物微尘,生物几乎充溢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从地球最初出现生物到现在的30多亿年间,生生灭灭,大约有3亿种不同的生物形式曾在地球上生存过,其中有500多万种至今还生活在地球上。

这些生物不仅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而且也和人类、和整个地球的非生物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与其他生物其生存环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如实地把人类自身看成是整修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使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的行为也必然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损害。

研究生物、人类和环境之间这种错综复杂关系的科学就叫生态学。生态学虽然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它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现代人类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可以对全球的气候和整个生物圈的生存环境施加重大影响的程度。今天的自然界再也不是一个像几百万年前那样不受人类干扰、自发进行演变的生态系统了。在今天的地球上,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块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乐土了!今天不仅已在各大洲的人体组织中发现了DDT,而且也在远离人类的南极洲企鹅体内发现了这种有毒杀虫剂。人类已经把多处有毒物质送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已经渗透到了所有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

人类的行动对环境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除狩猎以外,人类的活动还包括采集植物、砍伐森林、扩大耕地、建立城市、开采矿藏、拦河筑坝,所有这一切活动都会使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区域日益缩小。据统计,目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分钟10公顷以上的速度消失着,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已荡然无存,大量珍奇生物正面临着绝种的危机。

今天,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人口爆炸”三大生态危机,这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生态学恰恰就是与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科学。可以说,人人都来学一点生态学知识已经成了时代的迫切要求。

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所谓的能流实际上是发生在食物链(food chain)里的,食物中蕴藏的能量依一定顺序从一种生物传送到下一种。生产者处于食物链的开始端,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光能,食草动物(和杂食动关系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物)吃植物以获取构建自己机体的物质和能量,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又靠吃食草动物来取得物质和能量,而食物链的末端是分解者,它们把生物链中所有其他类生物的残体和废物分解掉。

食物链中的每一个水平称之为营养水平(trophic level),初级营养水平由生产者构成,二级营养水平是初级消费者(食草动物),三级营养水平是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依此类推。

像上述那样简单的食物链在自然界中是不多见的,因为很少有生物只是吃其他一种生物,如一种食肉动物往往以多种食草动物为食,而且也有几种食肉动物吃同一种食草动物的情况,这样食物链就变成了食物网(food web)。能量在这样一个相互沟通的复杂的网内流动,这才是自然界中的实际情况。重要的是要记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线性的,只沿着一个方向,即只要这能量尚未被用掉,就可以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从一个生物移往下一个生物,一旦能量已被用掉了,它就不能再被生态系统中的任何其他生物所利用。

能量金字塔定律

我们已经了解了食物链。通过食物链,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之间一级一级地传递着。青草被兔子吃了,青草里的物质和能量便转化成为兔子的物质和能量;兔子被狼吃了,兔子的物质和能量又转移到了狼的机体里。

能量金字塔不过,生物之间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移不是百分之百的。比如,绿色植物的物质和能量就不能百分之百地被草食动物所利用,不仅它们的根系、茎秆、果壳以及枯枝落叶草食动物往往不吃,就是已经吃到肚子里去的食物,也会有一部分由于不能消化而被作为粪便排出体外。一级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通常只有1/10左右转移到下一级生物体里,即能量的利用率仅为1/10,其余9/10的能量就损失掉了。这就是生态学上有名的“十分之一定律”。

有趣的是,如果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级生物的生物量、能量和个体数量顺序排列起来,绘制成图,竟然与埃及金字塔的形状相似,为此人们又把“十分之一定律”称做“能量金字塔定律”。

在“能量金字塔”里,“塔”的底部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储存库,是生产者,是基础;往上是吃素的草食动物,即第一级消费者;然后是吃草食动物的第二级消费者;再往上还有第三、第四级消费者,它们是吃肉食动物的猛禽猛兽。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的层次不是无限多的,通常只有四五层。每上一层,生物的能量就差9/10,能量的流动越来越细,所能提供的动物数量越来越少。这个“塔”是名副其实的金字塔,越往上越窄、越尖。

“能量金字塔”告诉我们,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中存在相当严格的数量关系,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同级的生物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生产者越多,“塔基”越宽,生态系统越稳定,但是“塔基”太宽了,能量转化率又太低。处在“金字塔”下部的动物消费者,一般个子比较小,但是数量非常多;处在“金字塔”上部的动物消费者,一般是猛禽猛兽,数量相当少,正是因为少,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我们才更需要好好地保护它们。

那么我们人又处在这个“金字塔”的哪个部位呢?

人既吃植物又吃动物,而且挑挑拣拣,吃起来非常讲究,位置自然应该在“塔”的顶端。由于人是食物链的最后消费者,其地位非常脆弱,稍有不慎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失去了其他动植物的供养,那就无法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

生态失衡与生态危机

生态失衡是生态平衡的反意,而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当然,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死水一潭,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人们已经知道,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以及非生物成分所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一方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把太阳辐射能和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另一方面消费者又通过摄食、同化和呼吸把一部分有机物质消耗掉(一切生物都要通过呼吸消耗有机物质),而分解者把动植物死后的残体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质,归还给环境生产者重新利用。

可见,能量和物质每时每刻都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移动和转化。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阶段为止。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就是指生态系统的这一最稳定阶段。

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最稳定状态的时候,它能够自动调节并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实质上这在生态系统内流动和循环的时候,每发生一种变化,其结果必然又反过来影响这一变化本身。

生态系统就是通过这种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的反馈作用来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的。例如:当草原鼠类大泛滥的时候,植被受到破坏,食物短缺,限制了鼠类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鼠类的生长过多为食鼠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于是引起了食鼠动物数量的增加,这时鼠类的数目自然就会下降,最后又使草原植被得到恢复。

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雷击火烧、人类修建大型工程、排放有毒物质、喷撒大量农药、人为引入或消灭某些生物等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系统失调,甚至导致发生生态危机。什么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的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由于盲目开垦西部地区,使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连续发生了三次“黑色风暴”。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34年5月9~11日,黑色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千米的速度从美国西海岸一直刮到东海岸,卷走了3亿多吨土壤,毁灭了数千万公顷良田。黑色风暴所到之处,昏天黑地,人们不得不在脸上蒙上纱巾,以便防止沙尘通过口鼻进入体内。美国对西部草原的盲目开垦受到了尘沙风暴的无情袭击和报复。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大自然破坏性的开发,对植物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这将给人类自身和生物圈的繁荣带来毁灭性的后果。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苏联为了增加粮食生产,从1954~1960年在哈萨克斯坦北部、西伯利亚西部和俄罗斯东部盲目开垦了4000万公顷荒地,相当于英国国土面积的3倍,开垦的结果,虽然在最初几年使粮食产量有所增长,但到了1963年,干旱使400万公顷农田颗粒无收并先后出现过几次黑色风暴,使2000万公顷农田受害,黑色风暴把宝贵的土壤表土席卷而去,使人类再一次因盲目开垦草原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我国当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很严重,从东北的松花江到广东的珠江,很多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了污染。毁林情况也非常严重,云南省是我国森林面积比较大的省份,50年代时全省的森林覆盖率为50%,西双版纳为70%,但是到198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降到24.9%,西双版纳降到了26%。就四川省来说,20世纪50年代时的森林覆盖率为19%,但是现在已经下降到13%。

由于森林受到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多达150万平方千米,仅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就多达20亿吨,这些泥沙如果用火车装运,车长可绕地球赤道两圈!有人问,长江会不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如果从长江大桥上眺望一下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答案就不难得出了。长江水的颜色和含沙量已经越来越接近黄河了。

就全世界范围来讲,每年约有250亿吨沃土被冲入大海,据联合国的资料,当前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正影响着亚洲3亿公顷土地、非洲5000万公顷土地、南美洲1亿公顷土地、北美洲的2000万公顷土地和欧洲8000万公顷土地。在非洲,撒哈拉南部的一大部分地区(面积相当于索马里)在近50年内已经变成了沙漠,这种“撒哈拉效应”目前还在蔓延和扩大,正在威胁着非洲大陆1/3以上的地区。与此同时,非洲的森林面积正在以每年37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估计100年后将有一半的森林消失。

如果人类不采取适当措施制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那么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和生态威机迟早会降临。其他潜在性的全球生态危机还有“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巨变;臭氧层中臭氧量的减少所带给地球上所有生物和人类的致命影响;酸雨浓度的不断增加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正在威胁着农作物的生产、野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被人类释放到环境中数以万计的人造有毒物质已经污染了全球的生物和人类本身,其严重后果尚未被全部觉察……

总之,人类当前正面临着各种潜在的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在其潜伏期间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生态危机一旦爆发就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治理,甚至根本恢复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因此当生态危机还处于潜伏期时就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制止。

绿色革命的负面

世界农业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自20世纪开始以来,全世界已有75%的农作物品种绝迹。在欧洲,1900年存在的家畜中,将近着半数已经绝迹。剩下品种中的1/3在20年后也将绝迹。

这种情况恰恰是现代技术进步的副产品:农场主为了追求最高的效益和产量,总是喜欢把力量花在效益最高的品种上,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品种被抛弃。

从粮农组织近期发表的《世界观察统计表》来看,在已知的大约4000种家禽家畜中,有1000种面临绝种的威胁。

一个极大的讽刺是,农业和畜牧业物种的减少是工业化世界对付全球饥饿的努力,养活这个星球有史以来最多人口的遗传工程绿色革命带来了令人遗憾的副产品。绿色革命的消极作用是消灭了成千上万的物种。

粮农组织植物基因资源委员会秘书何塞·埃斯基内斯·阿尔卡萨说:“假如我们不能保护剩下的这些物种,我们就是在拿未来作抵押。物种的多样性是发展与保存之间的一种桥梁。”

今天正在兴起的生物技术可以改进物种,储存有用的基因,但是粮农组织的专家担心如果没有保存,生物技术可能引起一场令人痛心的物种减少新浪潮。例如,智利的一家公司可以在一个自动化苗圃里繁殖1000万株桉树苗,全部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

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说:“同样,对家畜精液和胚胎的商业性转让服务,也引起人们对传统的牲畜品种可能会淘汰的担忧。”

一些新作物已经大规模地取代了传统和野生的作物。到1990年,在绿色革命的第四个10年,新品种作物已经覆盖了全世界1/2麦地和稻田。今天,美国1/3的大草原只种植一种小麦。农业专家说,在曾经种植过3万种作物的地区,不久将有3/4的面积只种植10种稻谷。

现在全世界食用植物也许有5万种,但是人们只栽种大约其中的150种,粮农组织高级渔业官员罗宾·韦尔科姆说:“单一种植和集约化农业的趋势,使我们有可能受到突发灾难性病虫的威胁。”

韦尔科姆说,我们现在的作物都是经过改良而适合人类需要的品种,“一旦需求发生变化,或者气候发生变化,或是发生病害,假如再没有野生的原种植物救急,我们就可能无庄稼可收”。

在动物品种方面,情况也同样严重。例如,美国大规模饲养的鸡几乎全都是胸脯肉很厚的鸡种,因为过肥,它们其实已经失去了繁殖能力,如果没有人工授精,这种肥鸡会在一代之后消逝。

渔业资源官员德温·巴特利指出,在引进了一种贪吃的尼罗河鲈鱼之后,非洲维多利亚湖多达200种的本地鱼也许已经绝迹。

这种鲈鱼能长到22.7千克,对于湖区周围的渔民来说,当然是件好事,但对于自然界却是一件坏事。专家们说,如果适应特定地区环境的物种因为人们追求高产或单一经营而绝种,那将是一个悲剧。

人类活动导致动物的灭绝

近百年来,人类活动曾造成大量野生动物的灭绝或使其处于濒危状态。

旅鸽一度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种鸟类,19世纪初叶其数量曾经多达50亿只,但是到1900年3月,野生旅鸽就已经完全绝迹了,最后1只名叫玛莎的旅鸽也于1914年9月1日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活了29年)。

旅鸽肉味鲜美,喜好群居,便于狩猎。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人类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射杀旅鸽的商业活动。那时有数以千计的人专靠射杀旅鸽为生,并用电报传递关于鸟群的情况,如出现地点、夜宿地点和鸟群动态等。据统计,仅美国密执根一地,1年就要射杀1亿只以上的旅鸽。就这样,在人类无节制地射猎下,一个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鸟类只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绝灭了。

大海雀曾经广泛栖息在从纽芬兰至斯堪的那维亚一带的大西洋岛屿上,这种大型海鸟很像企鹅,不会飞翔,但是极善于游泳,它们成群栖息,数量极多。人们为了获取大海雀的肉和油脂,曾经无情地大量射杀这种鸟类,持续狩猎达300年之久,最后终于在1844年将全部大海雀杀光。最后两只大海雀是在冰岛被采集标本的人射杀的,现在只留下了70只大海雀标本。

石南雉曾经是北美洲最常见的一种雉类,但是随着向北美洲移民和狩猎活动的增加,其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到1880年时仅存于马萨诸塞州沿岸的一个岛屿上,最后于1932年绝种。

北美洲惟一的鹦鹉——卡罗林纳长尾小鹦鹉在美国建国时还广泛分布于南部各州,因它们成群到果园取食,所以招致果农的无情射杀。加上它们有一种奇特的习性,即一只鹦鹉被射杀,其他鹦鹉就久久盘旋于死者周围不肯离去,这一习性加速了它们的绝灭,最后在1920年被全部杀光。

美丽的拉布拉多绒鸭于1850~1870年期间数量开始减少,并很快绝灭,从种群数量下降到物种绝灭,前后不过20年时间,绝灭原因至今不明,现在只留下了48只标本。

19世纪末,在北美大草原上生活着6000万头美洲野牛,人们为了猎取牛皮,仅1871年一年就射杀了850万头,约占野牛最高种群数量的1/7.如此大量屠杀的结果,到1889年,美洲野牛就剩下150头了,最后一头野牛也于1894年在科罗拉多遭到射杀。尽管在此3年前已经制定了野牛保护法,但是为时已晚,终于未能挽救这一大型哺乳动物从自然界消失。

1741年首次在白令海峡发现的大海牛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海牛,体长可达9米,但是只经过了20几年的掠夺性屠杀,到1768年就被人类全部捕尽杀绝了。其他4种海牛也曾经遭到人类的残杀,数量也已十分稀少,一些猎人甚至用铁锤把木塞打入这些温顺动物的鼻孔使其窒息而死。非洲的两种斑马也于1870~1880年间被当地布尔人消灭。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哺乳动物也已经有42%绝灭或濒于绝灭。

我国的特产动物麋鹿(四不像),首先在我国发现的野马,以及欧洲野牛和鹿都遭到了和美洲野牛同样的厄运。麋鹿原产于黄河中流地区,几百年前就已经从自然界绝迹,只因为英国皇家猎苑的饲养才流传至今。野马自从1947年捉到最后一匹,就再也没有人看到或捉到过野生的野马了,现存的300多匹野马都是人类圈养的。虽然我国有人认为新疆尚有野马生存,但是至今还没有得到证实。最后一头野生的欧洲野牛也于1921年2月9日被射杀,现在生存在波兰别洛维查森林和前苏联高加索的欧洲野牛,都是后来被释放回去的。至于家牛的祖先——欧洲原牛早在1627年就在波兰绝了种。

在全世界已知的9个老虎亚种中,已经有3个亚种从地球上消失,3个亚种(黑海虎、东北虎和华南虎)濒临绝灭,其他3种亚种(苏门答腊虎、南亚虎和中印虎)也有绝灭的危险。在20世纪20年代,全世界老虎的数量估计有20万头,到70年代初时已经减少到4万头,但是到1978年就只剩下不到1万头了。

其他一些大型美丽的猫科动物如云豹、雪豹、猎豹、美洲豹和豹猫,都因为人们需要它们的皮张而被大量捕杀。我国的云豹过去从喜马拉雅山到台湾一带广泛分布,现在已经十分少见,台湾最后一次捕杀云豹的记录是在1972年,此后在台湾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美丽的动物了。

人类每年大约要捕杀2万头鲸,世界最大的动物蓝鲸更是捕鲸船队追捕的对象,仅从南极海域捕杀蓝鲸的记录看,1940年捕杀蓝鲸11500头,1950年捕杀7500头,1955年捕杀2000头,1960年捕杀1500头,1965年捕杀1000头,此后就几乎捕不到蓝鲸了,1970年和1975年都没有捕到蓝鲸,只在1974年捕到7头。在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还有蓝鲸4万头,而现在已经不到1000头了。由于蓝鲸的数量下降太快,可能已经下降到了种群起始密度以下,所以现在采取保护蓝鲸的措施可能已为时太晚了,保护措施可延缓它的绝灭,但难以避免它最终趋于绝灭。

除了蓝鲸以外,目前还有7种鲸也面临绝灭的危险。在20世纪内,人类有可能达成永久禁止捕鲸的协议,虽然这一协议正遭到两个捕鲸大国挪威和日本的反对。“救救鲸鱼!”的强烈呼声已响彻全球。

根据国际黑皮书所列的名录,自1600年以来,在总共4226处哺乳动物中已经有36种绝灭(占0.85%)、120种濒临绝灭(占2.84%)。在已知的8684种鸟类中,已经绝灭的有94种(占1.09%),濒临绝灭的有187种(占2.16%)。

另据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合会(简称IUCN)的资料表明,自1850年以来,人类已经使7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绝了种,并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哺乳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在濒临绝灭的动物名录中还包括有190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80种鱼类。

实际上,已经绝灭和濒临绝灭的无脊椎动物(如珊瑚、蠕虫、软体动物和昆虫)和植物的数量要比脊椎动物多得多,单是被子植物就有大约25000种正处于濒危状态,约占被子植物总数的10%。如果把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也考虑在内,到21世纪末会有50万~100万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生物多样性

大自然气象万千,生机勃勃。自然界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制约,保持着生态平衡。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及其他种种原因,使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大大缩小,条件越来越差,加上滥捕滥杀,污染等公害的影响,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动物绝种了,也有些处在灭绝的边缘。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OCN)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大约有100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1000多种鸟类和2000多种野生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受威胁种数最多的是灵长类,鸟类中受威胁种数最多的是鸣禽类,爬行类动物中则是鳄鱼类。专家说这些物种受破坏的程度与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2000年间,已经灭绝的动物有记载的,包括种和亚种,鸟类有139种,哺乳动物106种。而灭绝的原因有1/4是由于自然演化,而其余都是人类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16世纪以来的300多年中,动物灭绝的速度更快了。光是鸟类,平均4年少1种。20世纪以来,鸟兽平均每年就有一种在地球上消失了。

科学家们论证:20世纪是人类社会以来,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一个世纪。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大约有1000~1500万种野生动物,然而,专家们警示: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程度和破坏活动仍保持目前的态势而不加以改变的话,到2010年,地球上现有的物种将进一步减少15%~20%。

这种说法并非危言耸听。

我国青海湖畔曾生活着一种羚羊,非常古老的动物——普氏小羚羊。半个世纪以前,它们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狩猎动物资源,仅青海地区的草原上就散布着上万只普氏小羚羊。那时的人们不曾想到那漫山遍野、奔腾如飞的羊群,会变成濒危珍稀的动物种群。

被誉为中国国宝的大熊猫,仅仅分布于四川,秦岭南麓和甘肃文县一带。现在我国也只有约1000只大熊猫,属世界级濒危动物。这种与恐龙同时代的野生动物,与大自然抗争后顽强地存活下来,但在人类的种种破坏活动面前,却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下一个世纪它们是否会成为恐龙故事的现在版本?

据资料表明:1998年是20世纪最后一个虎年,从1902年20世纪第一个虎年开始,96年间,虎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我国特有的东北虎和华南虎,其数量已经屈指可数了,近年调查东北虎的数量是20~30头,华南虎的数量也差不太多,虽然它们都已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但它们走向绝灭的命运是难以避免的。

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将不可能再生。谁能确切地知道究竟有多少珍贵的野生动物已经消失在过去的100年间,而又有多少种野生动物将要消失在这一个100年里?

人类改天换地,地球也因此迈向了文明、科学。然而人类的活动也彻底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面貌;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水体的污染,土地的沙漠化,大批动植物的消失与死亡……这还是那个充满灵气的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吗?从太空中,人类都认不出自己的家园了。地球上并不只有人类,而我们也不该“孤单”地活着。

生物物种减少

我国物种资源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已记录的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约8.3万种,约占世界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的7.5%。高等植物约3万种,占世界高等植物的10%,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最丰富的马来西亚(约4.5万种)和巴西(约4.0万种),居世界第三位。陆栖脊椎动物约234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10%;鱼类2804种,占世界鱼类的12%;藻类5000种,占世界藻类的16%;真菌8000种,占世界真菌的17%;细菌约500种,占世界细菌的0.2%。

我国物种资源除了种类和数量丰富外,其特有性也较高(见下表)。由于悠久的地质历史和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衍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在第四纪冰期时,没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因此,我国动植物区系比较古老,且含有大量特有科属。根据我国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的分析,大致有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以及滇东南—桂西三大特有现象中心。特有植物估计15000~18000种,约占高等植物总数的50~60%,某些类群甚至高达70~80%。特有种子植物代表种有:银杏、攀枝花苏铁、银杉、金钱松、百山祖冷杉、珙桐、杜仲、华盖木、明党参、猪血木、七子花、青檀、太行菊、筇竹、知母等;特有动物代表种有:麋鹿、黑麝、藏羚、岩羊、大熊猫、白鳍豚、云南兔、藏野驴、台湾猴、中华鼢鼠、中华秋沙鸭、褐马鸡、黑头角雉、黑劲鹤、棕头雀鹛、藏雀、扬子鳄、海南脊蛇、火头乌龟、棘皮湍蛙、大鲵、长江“大鲟”、斑白鱼等。

据估计,世界上有10~15%的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但在我国,濒危植物种比例估计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此外,还有相当可观的植物种已经灭绝,初步统计,列入濒危植物名录中的植物已有5%左右在近数10年内濒临灭绝。

中国主要生物类群的濒危物种数目

类群物种总数濒危物种数濒危物种比率(%)脊椎动物51443987.7哺乳类4999418.8鸟类118618315.4爬行类376174.5两栖类27972.5鱼类2804973.5高等植物3000010093.4苔藓植物2200281.3蕨类植物2600803.1裸子植物2007537.5被子植物250008263.3合计3514414314.1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某些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和敏感物种逐步减少以至消失。如长江的“三鲟”、江豚、白鳍豚、鳜鱼、银鱼、带鱼、大小黄鱼等变为稀有和濒危动物。此外,农作物和家养动物品种以及野生亲缘种,也在退化和减少,某些种已处于濒危状态。

风靡世界的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它只生活在我国四川、甘肃省等少数崇山峻岭地区,十大熊猫分稀少。它那蹒跚的姿态,美丽的皮毛,特别令人喜爱。我国人民曾把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一些友好国家,世界著名动物园争相展出,轰动了世界。

大熊猫长1.5~1.8米,肩高70厘米,重达100千克以上。大圆头,小耳朵,四肢粗壮,尾巴很短,身披乳白色的皮毛,肩部,四肢,耳鼻呈黑色,眼睛周围的黑环带,是两个黑眼眶,仿佛白脸上涂了一个黑色的“八”字,黑白相映成趣,美丽可爱。

大熊猫栖居的地方有着高山峻岭,岗峦起伏,森林密布,箭竹常青。大熊猫脚底宽阔,长有肉垫,密生着黑色长毛,在竹林中穿越,行动自如,没有一点声音。这里冬季漫长,大雪纷飞。大熊猫不怕寒冷,照常活动,栖息在向阳的山坡上。到了夏秋季节,凉风习习,暑气消失,大熊猫常在背阳的山坡下的小溪、泉水边,喝水、游泳、戏耍,直到玩够、喝足、肚子滚瓜溜圆,才蹒跚走去。因此,竹林和清溪成了它经常出没的地方。

大熊猫,学名叫“熊猫”,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它只是外貌上同熊相似,不同的是:大熊猫头骨短宽,体色特别。大熊猫的寿命约10~25年。它的祖先是食肉目,可是演变到今天,它却偏爱吃素。它的胃没有蜂窝式的构造,肠子短粗而结实,吃得多,每天吃箭竹10千克左右。箭竹很细长,密密麻麻,肥嫩多水,又脆又甜,大熊猫先把竹子咬断,然后一根根地扯掉枝叶,剥去竹皮,一口口地吞吃。

大熊猫有时也吃些荤食。人们发现,竹林中生活的一种竹鼠,常常在地下啮咬竹根,发出嚓嚓的声响。大熊猫听到后,放下箭竹不吃,跑过去寻找,发现洞穴后,它一面向洞内喷气,一面用前掌在洞口拍打,竹鼠从洞里窜出来,正好被大熊猫抓住,当作美餐。因此,动物园里饲养熊猫时,除了供给大量植物性饲料外,还添加一些鸡蛋和牛奶。

大熊猫走起路来像熊,低着头,身体不停地左右摇摆,它感觉较迟钝,对前面的情况似乎不大理睬。平时很少奔跑,当受到进犯时,就迅速逃跑,攀登上树。它性静温和,小熊猫、金丝猴、苏门羚、青鹿和贝母鸡等,都是它和睦的邻居。大熊猫很淘气,有时会闯进住户,趁猎人不在家,偷吃食物,把勺子扔得远远的,把锅子挂上树梢。

大熊猫性静孤独,它昼伏夜出,活动的范围很小,没有一定的栖息地方。雌雄分居,只有春暖花开时节才相会。繁殖力很低,每胎大都1仔。怀孕期间,它寻找树洞或草丛,作为“产房”。刚生下的熊猫,小得出奇,只有90~130克重,相当于妈妈体重的1/1000.可是,它长得很快,一年后,就可重达几十千克。大熊猫妈妈照料子女可体贴哩!它外出时,把“孩子”噙在嘴里,或者用背驮着,真是形影不离,还不时教它各种本领:爬树、游泳和剥食竹子。两年后,就各自去过孤独生活了。

大熊猫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熊猫出国定居或展览,常在当地引起不寻常的熊猫热。兰兰和康康在日本落户,兴兴和玲玲在美国居住,晶晶和佳佳在英国安家,绍绍和强强在西班牙长住下来了……1979年,兰兰不幸死去,日本人民为她致哀追悼,我国又送去了新娘欢欢。它一到东京,倾城轰动。大熊猫憨厚有趣,逗人喜爱。它会两脚立起转圈,会用前肢向游客致敬;它稳重好静,神态严肃,常常引人发笑;它会蜷成一团,随地打滚,撑着竹子玩儿。

我国现在只有近千只野生大熊猫了,保护大熊猫是极重要的事。我国政府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不久前达成了协议,派出科学家,培育箭竹食料,用无线电跟踪设备等保护和繁殖大熊猫。

身价不凡的褐马鸡

中国鸟类协会的会徽上,饰有褐马鸡的图案标志。褐马鸡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它身价不凡,同熊猫、金丝猴并列。这种鸟快濒临灭绝了,只是在山西西北部和河北的小五台山地才见到。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以褐马鸡为重点保护对象。

褐马鸡的体形和雉鸡相似。雄鸟长约1米,重2~3千克。全身披着油光闪闪的浓褐色羽毛,头和颈漆黑如墨,两只大圆眼的周围有一道光闪闪的金边,仿佛戴了一副金丝眼镜,脸红得像鲜花。颈下、前胸、背侧和腹下羽毛深褐色,背后和尾部的颜色逐渐变浅变白,像挂铠甲似的。最突出的是,它那颈部仿佛套着一个“项圈”,前半截银白色,后半截转黑。尾羽十分美丽,前半截银白色,后半截转黑而带有深蓝色的金属光泽,别具一格,在微风中轻荡,发出那耀眼的闪光。雌鸟身躯稍小,羽色相似,喙粉红色,两只脚趾呈红色,像穿着一双红袜子,特别醒目。

褐马鸡生活在高山密林中,它翅膀很短,不善飞翔,却能从高处向下滑翔。脚粗有力,遇到敌害来袭,奔跑速度快得惊人,可同骏马媲美。连快跑的姿势,也同马相似,因此得名。它向山间高处爬,一步步上去,速度较慢,下山时速度却很快,从山岭向下,常常横过深谷滑翔到对面山坡上,这是它的一项“绝技”。

春天,在清晨和黄昏时分,褐马鸡站在山岗树梢上,昂首引颈,翘起尾巴,像号手吹起了号角,声音粗犷:“哇——哇——咯唧哇”,鸣声可持续一分钟左右,此起彼伏,相互唱和,然后,它们纷纷跳落地面,成群觅食,到处游荡,啄食种子和果实,也吃各种昆虫。每年4~5月间,是褐马鸡交配的季节。雄鸟间为了争夺雌鸟,要展开一场激烈的格斗。雄鸟找到情侣后,就在灌木丛间地面凹陷的地方营巢。巢很简单,里头铺垫干草、叶和细枝等。雌鸟年产蛋一窝,每窝8~10枚。雌雄鸟相互体贴,共同担任育儿任务。雌鸟特别恋巢,除非生命受到威胁,否则它不愿离巢一步。蛋经过26天左右孵化,小褐马鸡就自己破壳出生了。

人们在小五台山曾经见到这样一件事儿:一只褐马鸡由于情侣被狐狸抓走了,孤单地在鸣叫,声音低沉哀伤,它东张西望,却并不觅食。不久,它离去了,几天后,人们在不远的地方找到了这只失去伴侣的褐马鸡的尸体。原褐马鸡的冠羽很有特点来,它为伴侣的失踪而悲痛不食,最后竟饿死了。

褐马鸡在落叶松、云杉之乡的保护区得到了理想的生息繁衍场所。晚上,它们栖息在树上,三五成群互相依偎着睡觉,睡得很香,好像睡不醒似的,这同平素警惕性很高的多数鸟儿完全相反。人们用手电筒照它,它也照样熟睡不醒。

褐马鸡遇上山鹰袭击,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山鹰从空中看到一只褐马鸡在地上啄食,立即俯冲下来,掠过地面,用利爪抓了一把,褐马鸡往前一窜,“嘎”的一声惊叫着,旋即镇定下来,将双翅和浑身羽毛竖散开来,准备迎战。山鹰急忙返回空中,开始了第二次俯冲攻击。褐马鸡向上一跳,在低空叼住鹰头,双方一起跌落地面,继续厮拼猛斗。山鹰不善在地面上战斗,脱身跃起,再来第三次进攻。褐马鸡飞起几米应战,双方在低空啄咬厮杀,拼了一阵后,终于摔落地面,依旧你叼我抓,鼓翅拍翼,各不相让,直打得尘土飞扬,伤痕累累,残羽飞落,山鹰败退飞跑为止。

我国人工饲养的褐马鸡已能产蛋繁殖了,不过孵化和育雏就得请家鸡来替代“妈妈”了。1864年,褐马鸡传到欧洲,欧洲人十分喜爱,开始了人工饲养。现在,国外人工饲养褐马鸡已较普遍了。

四不像动物麋鹿

四不像其实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一种大型动物——麋鹿。它长约2~2.5米,体重140~150千克。毛色冬季呈灰棕色,很稠密;夏季变成红棕色,较稀疏。由于麋鹿的角似鹿而非鹿,颈似驼而非驼,尾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因此得名四不像。

四不像和一般的鹿一样,雄性有角,雌鹿无角,角像鹿角一样为分叉的骨质角,但有明显的不同: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分前后两枝。一般前肢再分成二叉,后肢长而接近垂直于主角上。另外,角的表面有多结节。

四不像的颈有点儿像骆驼那样粗大,但没有骆驼那样长,另外,成鹿的头颈下生有长毛。

四不像的尾巴有些像驴,但没有驴的粗状,尾端生有丛毛,可超过后肢的踝关节。

四不像的蹄同牛一样为偶蹄,但蹄比牛的小,它的四肢较粗,两侧小于牛的小蹄,能着地。

四不像喜欢生活在森林或水草丰盛的沼泽地带,性喜水是它的一个重要的习性。夏天它们喜欢在水中玩耍和游水。它吃食野草和水生植物。

在12月底和1月初之间,雄麋鹿的骨质化的角便脱落,接着就长出副新的茸角。四不像每胎生1头,怀孕期9个半月,出生时约重12千克。它的毛色桔红,并有白斑,30天后,白斑才会消失。雄四不像1周龄时开始长出短角,2周龄时角才分叉,6周龄时发育完成,每年脱换1次。它的角药用价值比鹿角还高。

四不像的家史还有一段故事。四不像早先在我国分布较广,黄河上下游、长江南北都有它们的足迹。满清皇室在北京市南郊的皇家猎苑曾养有一群。1866年,养在猎苑的麋鹿被英、法、德等国公使、代办等弄走30多只,分别养在欧洲各地动物园里,供人观赏。麋鹿已在外国安家、繁衍后代,尤其在英国和美国生长得很好。1894年,北京遭受洪水,四不像死去不少,直到1900年全部灭绝。1956年之后,英国、美国多次送麋鹿给中国,所以现在我国各地动物园展览的麋鹿,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又从国外引进来的。

现在,全世界共有1100多头麋鹿,它们都是中国麋鹿的子孙后代。当前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十分重视饲养麋鹿,并且进行科学研究,加速繁殖麋鹿,相信四不像的麋鹿又将会枝繁叶茂起来。

横跨两类的鸭嘴兽

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它既具有哺乳动物的特点,以乳汁喂养幼仔;同时又具有爬行类、鸟类的特点:生殖孔与排泄孔合在一起,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且还孵卵……它的嘴外形又像鸭子的嘴,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鸭嘴兽”。

鸭嘴兽身上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地方。首先它的外形很奇特。它的身体像兽类,全身被有浓密的短毛,体形为流线型,身长约50厘米左右。它的嘴是颌部的延长,外形极似鸭子的嘴。别看它的嘴像鸭嘴,可比鸭嘴高级得多了。它的嘴里面是角质的,覆盖在角质上面的是一层柔软的、富有弹性的黑色皮肤,皮肤里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能感觉到动物肌肉里电场的移动。这使得鸭嘴兽的嘴能准确地把藏在水底淤泥里的小动物捕捉到。它的嘴的前缘还有脊纹,可以咬碎或咬紧食物,下颌两旁还有“过滤器”,可以把水挤压出去。

从鸭嘴兽的头部看,好像没有耳朵,实际上它也有耳孔,它没有的只是外耳,当它在潜水的时候,耳孔和眼紧靠在一起,耳孔和眼睛上的肌肉褶皱把耳孔和眼睛严密地遮盖起来,使得水无法进入。

鸭嘴兽有短而粗的四肢。更为特别的是与它那四肢比例不相称的发达的脚,脚上长着蹼,当它在水中游泳的时候,蹼便伸到爪外。当它在陆上的时候,蹼就缩回去,好像一把折扇,可以打开、关上一样。鸭嘴兽的爪极其锐利,当它为自己建造洞穴的时候,其爪好似挖土机,大约15分钟就可以挖出深50厘米的洞穴。鸭嘴兽的爪子不仅锐利,在雄兽后脚的大拇趾上长着的锋利的角质距,终身都存在。这个角质的距能分泌毒液,此毒液能使狗很快死去,如果到了兔子的皮下,2分钟之内家兔也死去了,可见“距”分泌的毒液毒性之大。

鸭嘴兽的尾扁而平,样子像船上的舵,起到了舵的作用。尾长约是体长的1/3-1/4左右。它的尾巴还会铲土造墙。墙的厚度有20-30厘米左右。可见鸭嘴兽的尾巴力气之大。

鸭嘴兽喜在水边挖洞而居,尤其是在近水的树下建造它自己的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洞口,一个在水下,一个在岸上。岸上的洞口容易被敌害发现,鸭嘴兽就在洞口用杂草、碎石伪装起来。水下的那个洞口主要是为了到水下觅食方便,还有逃避敌害的作用。

鸭嘴兽主要在水中捕食小鱼虾、青蛙、螺蛳、蚯蚓等食物。由于它的活动量大食量也很大。鸭嘴兽的食量几乎和它的体重相等,有人观察到一只鸭嘴兽一天吃了540条蚯蚓,2-3只虾,还有2只小青蛙。

每年的10月份,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正是初夏时节,雌兽和雄兽在水中交配。鸭嘴兽是“单孔目”动物,大肠末端只有一个孔,这个孔有三个作用,排出粪便,排泄尿液,排出精子或卵细胞。这个孔被称为“泄殖腔孔”。而动物界只有爬行类和鸟类有泄殖腔孔,在这点上,鸭嘴兽与它们是相似的。大约半个月左右鸭嘴兽通过泄殖腔孔产下1-3枚卵,卵为白色,壳软,卵个头约似鹌鹑蛋大小。这时雌兽就把卵抱在胸前孵化。雌兽孵卵时,它的地下室就不同以往的地下室那样了,在产卵前鸭嘴兽把地下室收拾得可舒服了,先把洞里的通道加长加宽,然后在原来“卧室”的基础上再挖宽一点,最后把用水泡了一天一夜的许多草茎、树叶,码放整齐摆在洞里,这就成了它的舒适的床垫。鸭嘴兽就在这样高级的床上产卵,孵卵。

喜红怕白的坡鹿

海南坡鹿是泽鹿的一个亚种。泽鹿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和印度的部分地区,而坡鹿仅残存在我国海南岛西部,是我国热带地区的珍稀鹿种。早在1915年,已为世界动物学家公认是世界珍贵动物。

海南坡鹿外形优美,瘦长的身躯,毛色清秀。背毛是黄褐色,背脊的中央,从颈部到臀部,有一条黑色脊纹,两边有明显的白色斑点,黑白相衬,十分显眼。每年冬季,这些白色斑点逐渐消失;到了春季,白色斑点又重新出现。

坡鹿外形同梅花鹿相似,但比梅花鹿小,一般重65~80千克。雄鹿头上长角,雌鹿不长角。坡鹿的角不像梅花鹿那样主角有许多树枝般的分叉,而是成对向前倾斜,到了角尖才分小叉。它主角弯弯似眉毛,因此又叫它“眉角鹿”。

坡鹿主要栖息在海南岛的西部和西南部海拔200米左右的丘陵平原和沼泽地。它喜欢群栖,常成对或三五成群地活动。发情期间,群集现象就更多啦。

坡鹿白天栖息在灌木林带,早晚才出来觅食,雨过天晴的时候活动很频繁。它吃食青草和嫩枝叶,爱吃沼泽边的水草、竹叶、茅草、甘薯叶、竹节草等也吃。它喜欢舔食盐碱土,常常在烧过的草灰土上嘬灰土。

坡鹿机灵,听觉灵敏,能跑善跳。鹿群之间,远在1千米外,相互都能呼应。鹿群中总有一只“哨鹿”。负责站岗放哨,发现敌情来临,首先发出警告,立即快速逃跑。在吃草的时候,每吃上几口,便抬头张望;饱餐以后,鹿群选择一个地方,屁股对着屁股蹲下休息,各自还警戒着一方。

每当受惊,特别是听到枪声响的时候,坡鹿逃命时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千米以上,凌空跃起,就像一条白烟似的沿着地面消失了。它是跳高跳远的“健将”,高2~3米的障碍物,六七米宽的山沟,都能一跃而过。人们曾看到过:一只坡鹿闻风奔跑时,凌空飞跃过离地4米高的电话线;一只坡鹿受到狗追逐逃跑时,越过12行薯地,起点和落脚点相距8.45米。

坡鹿在4~5月发情。这时候,雄鹿常常因争偶而互相格斗,鹿角是争斗武器,双方猛打猛撞,结果带来了累累伤痕。有时一方得胜,另一方受伤;有时双方因角斗而死去,鹿角叉在一起再也拉不开了。胜利者独占雌鹿,一直到发情结束。

雌鹿怀孕后,每胎产一仔,仔母相随。有一次,人们曾将一头乳鹿在夜幕降临前,从原生地抱走,这时母鹿一直凭借乳鹿的呼叫声,在相距1千米外紧紧跟随,历时数10分钟之久。这说明坡鹿的听觉十分灵敏。

坡鹿出没于丘陵的灌木丛边缘,草坡的顶处,有时跑到农田里来吃庄稼。当地农民为了保护甘薯田,在地里悬挂着一块黑布或白布,黑布是用来恐吓山猫的,白布却用来威吓坡鹿。说也奇怪,挂有白布的甘薯田,坡鹿不敢上前一步,而没有白布的甘薯田,那甘薯叶却照吃不误。

坡鹿虽然有“忌白”的习性,可是却喜欢红色和绿色。人们掌握了坡鹿的特性,为它们创造一个适合栖息的自然环境,来保护和发展坡鹿。在自然保护区的边界上,置有“鹿界”的标志,上面涂上了红色,好像是一种鹿颜色文字:不要外跑。

坡鹿喜欢同黄牛作伴,却畏惧山羊。人们曾发现一件奇事:一群山羊远远而来,突然“咩咩”地叫了几声,坡鹿听到后,像见了猛兽似的受惊逃跑了。

坡鹿是珍贵的良种鹿,我国已列为一类保护动物,建立了坡鹿保护区,并开辟了枫木养鹿场进行人工饲养繁殖。

被称为羚牛的扭角羚

羚牛属于牛类还是属于羊类?起初动物分类学认为它的形态和分类介于山羊与羚羊之间,根据它的角的形状,称它为扭角羚。后来又认为它的形态介于绵羊和牛之间,而它的形态近似于牛,又称它为羚牛。还有人主张叫它牛羚,但是牛羚这个名子已经属于一种曾被称为“角马”的羚羊了,于是就又用最初用过的名字——扭角羚了。

扭角羚一共有四个亚种:喜马拉雅扭角羚、不丹扭角羚、四川扭角羚、秦岭扭角羚。这四个亚种扭角羚中国全都出产,而其中四川扭角羚、秦岭扭角羚为中国所特有。喜马拉雅扭角羚产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云南省的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在国外印度、缅甸也出产);不丹扭角羚产于西藏南部与不丹相邻的地带(在国外产于不丹);四川扭角羚产于四川的西北部和青海的南部相连的地带;秦岭扭角羚产于陕、甘南部的秦岭山区和川北的岷山山区。秦岭扭角羚因为身上披覆着浅黄或金黄色的体毛,因而又叫金毛扭角羚。

扭角羚是一种体形粗壮的大型食草动物,它的体形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像牛,那粗壮的身躯、短粗的脖子、硕大的脑袋都尤其像牛。但是多毛而短小的尾巴、上部向后上方扭转的特殊犄角与牛却大不相同。它的肩高大约130公分,雌性稍矮些,大约115公分左右;体长雄性的多在200公分以上,雌性一般不超过190公分。体重差别较大,雄性的多在300公斤以上,而雌性的一般不会超过250公斤,多在200公斤左右。尾长在20公分上下。扭角羚最有特色的那对角,先伸向外侧,然后再向后面扭转过去,长度在50-65公分之间,角基部粗达25至35公分。它的体毛不同的亚种之间差别较大,喜马拉雅扭角羚体毛全部呈深褐色;不丹扭角羚体毛肩背部呈黄色,腹略浅;四川扭角羚的面部、躯体前部毛色明黄,唇吻部、躯体后半部及四肢为黄褐色;秦岭扭角羚全身体毛呈金黄色,难怪它有个好听的“金毛扭角羚”的别名。不过,同一个亚种的体毛颜色,随着季节、年岁的变化也有所变化。

扭角羚喜欢群居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多居住在2500公尺至4500公尺的山上,随着季节的变化垂直迁徙,气温高的季节往高处迁,气温低的季节就往海拔低些的地方迁。在成群迁徙时很有秩序,那只强壮的雄性羚总是以领袖的身分走在最前面,其他成年雄性羚紧跟在后面,幼羚走在队伍的中间,雌性成年羚走在最后面,一只接一只,首尾相接。当大群的扭角羚迁徙时,队伍拉得很长。

扭角羚日常的活动有昼伏夜出的特点,白天在林木草丛间歇息,晚间出来活动、觅食,它们以栖息地附近的青草、林木枝叶等为食。在冬季食源较紧时,它们会分解成小群觅食。扭角羚还有喜欢食盐的习性,常常到盐水湖附近舔食带咸味的水或咸土。

大约每年七八月之间,扭角羚进入发情期,成年的雄性扭角羚为了争夺配偶总免不了要展开激烈的争雄战,相互间拼死决斗,雌羚的孕期约8个多月到9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落地后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随群体活动,当然体力要差得多。3至4年以后,幼兽就进入成年期了。

扭角羚虽然看上去笨重粗大,但是行动并不笨,尤其在逃避敌害时反应迅速而灵敏,跑得很快。它的栖息地点又在偏僻的山区,捕捉成年活兽很不容易,因此动物园捕捉到的都是幼年的扭角羚,然后人工饲养大的。

扭角羚本来数量不多,捕捉又极不易,因而是一种很珍贵的观赏动物,为了保护扭角羚的自然生长、繁殖,我国已将它定为一类保护动物。

白肢野牛

牛科动物中有一类叫做野牛。野牛又可分为欧洲野牛、亚洲野牛、美洲野牛、野牦牛、印度野牛等。在这些种野牛中,人们又习惯于将印度野牛直称为“野牛”,甚至有的动物学书籍中也将印度野牛定名为“野牛”。这是一种不科学的、以偏代全的做法。它的直接错误影响就是使动物分类学知识较少的人误认为印度野牛等于野牛的全部。其实“印度野牛”这一称呼也未必很恰当,因为这类命名法会使人误以为只有印度才有这种野牛。许多动物学家根据印度野牛的形貌特征,称它为“白肢野牛”,应当说这是一种不致使人产生误解的科学命名,因为只有被称为印度野牛的一类野牛,四肢下部是白色的,其他类的野牛没有这种形貌特征。

欧洲野牛在森林中以嫩枝叶和小灌木为生,北美野牛则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白肢野牛主要产于亚洲南部,我国的西双版纳也产白肢野牛。西双版纳人根据白肢野牛的形貌特征,将它称为“白袜子”,这确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称呼。

白肢野牛被公认为是现代牛类中身躯最为魁伟的一种。一头雄性白肢野牛肩高可超过220公分,一般在190至220公分之间;体长在260至330公分之间;体重大多在800至1000公斤之间,也有1000公斤以上的。而雌性的白肢野牛身躯要小一些。白肢野牛的角也很给人以力量感,雌性的白肢野牛角长70公分左右,两角之间的宽度可超过90公分,已知的最高纪录达110公分。角基部的周长将近50公分。整个角形向侧后方弯曲,弯度比较大。雌性白肢野牛的角就小得多了。牛角呈浅绿色,角尖部颜色比较深,接近于黑色。

白肢野牛的体毛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雄性的体毛为黑色或黑褐色,雌性的体毛为深褐色。未成年的白肢野牛体毛颜色比则要浅一些。但无论性别、无论长幼,白肢野牛四肢下半部都长着白色的毛。这就难怪人们要称它“白袜子”了。

白肢野牛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水草丰茂的地方。它们有垂直迁移的习性,一年三季在海拔1000多公尺处活动,夏天就移向海拔两千公尺左右的山林避暑。但具体的牛群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过着游荡的生活。白肢野牛每天清晨、傍晚出来活动,气温高的中午前后则隐藏在密林中休息或者反刍经过粗嚼存留在胃袋中的食物,它们的食物以野草、树叶、嫩芽为主,但是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鲜嫩的竹笋或嫩竹,不论吃什么,它们都从来不细嚼慢咽,而是大量吞食,粗粗地咀嚼一下就储存在蜂巢状的胃袋内,等到休息的时候再反刍到口腔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最后输送到重瓣胃和皱胃里去消化。这两个胃里的丰富的微生物就把这些食物中含的纤维素加以分解,再合成为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样它便有了魁伟的躯体。

白肢野牛喜欢结群生活,每群五六只到二三十只不等。每群都有一只强壮的雌性牛担任领袖,其余雌性牛和幼牛跟随活动。成年雄性牛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独自活动,或者与两三只同性在一起,只有到发情期它们才返回到群体中去。

白肢野牛的发情期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受孕的雌性牛要经过280天左右的孕期才能生下小宝宝,每胎仅生一仔,少有两仔的。野牛妈妈对自己的小宝贝真是护爱有加,它经常慈爱地亲吻自己的孩子,并不时用舌头舔,为它们清除脏物。野牛妈妈亲吻孩子不只是表现亲热,它同时在给孩子哺喂自己反刍后咀嚼碎了的草末。因为幼牛的胃里还没有微生物,需要妈妈用这种方式给它输送微生物。初生下来的仔牛并不大,但一个多月后就能长到四五十公斤。大约3至4年幼牛就进入成熟期,这时它就得自己独自去谋生了。

“野牛”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感到这种动物很“野”。其实白肢野牛并不“野”,它从来不主动进攻人类或其他动物。只有当人类或其他动物伤害它的时候,它才被动反击。白肢野牛的嗅觉很灵敏,在开阔地带,顺风时它能嗅到三四百米以外人的气味,这时它就远远避开,而不是主动出击。如果人把野牛惹急了,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就会向人猛冲过来,用它的尖角将人挑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下。但是有经验的猎人也有对付的办法,当野牛冲来时,猎人就迅速平躺在地上,野牛的角就挑不到他了。而且野牛既不会咬人,也不会用它那有力的脚踩人,充其量在猎人身上拉一堆屎、撒一泡尿以示惩罚。野牛也会与人斗智,当人伤害它时,有时它假装逃跑,实际上跑了一段又迂回到路旁的密林中埋伏起来,等人走到埋伏地点附近,它就立即冲过来报仇。

白肢野牛那对诱人的角非常值钱,它的肉可吃、皮可制革,招致许多当地居民捕杀它,因此它的数量越来越少,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野生动物,我国已把它定为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披毛又披鳞的河狸

河狸又称海狸。在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目,河狸科。

世上的河狸有两种。一种称为“北美河狸”产于北美地区。另一种称“欧洲河狸”产于欧洲,我国新疆、内蒙地区也有分布。

河狸身体较大而短,身体长约70厘米~130厘米,体重20公斤左右。体表覆盖着又粗又亮的长针毛和浓密柔软的绒毛,露在外面的毛为黄棕色,毛的颜色越靠近皮肤越深,接近皮肤处至暗褐色,但腹部毛的颜色比背部毛色浅。四肢由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组成,前肢和后肢有较大区别。前肢短小灵活,适于抓握物体,后肢较为发达。四足呈黑色,后足较前足大,而且长有蹼,利于水中游泳。河狸最大的特点要算是它的尾了。它的尾宽而扁平,形状似长椭圆形。更有趣的是它的尾无毛,上面覆盖着角质鳞片。看来河狸的身体和尾是极不协调的,它的尾好像是被人安上去的。就是这根尾,使河狸于水中游泳的时候,起到了舵的作用。如果你记住了河狸的这个特点,那么在众多的动物群中,是不难把河狸认出来的。

河狸的前门齿相当发达,而它的门齿总是在不断地长。为了防止门齿过长,不利于咬啃物体,河狸需要不断地磨研它的牙齿,才能保持一定的长度来发挥门齿的作用。

河狸的头部较圆,头与身体连接的部分很短,也就是说河狸的颈很短。河狸头上长着一对极小的眼睛,还有一对小而圆的耳朵,耳内密生有带油性的绒毛,可以防止水入耳中。另外还有一对鼻孔,鼻孔内有能自动开闭的瓣膜,可防止水进入鼻孔。河狸身体的这些特殊的结构特点,对于它在水中生活是极为有利的,这就是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

河狸栖息于森林中靠近水的洞穴内。河狸的洞穴构造奇特,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水中,进出口有通陆地的,也有通水中地下的。河狸的卧室在洞穴的中间,由于河狸的一个家族都住在同一洞穴内,因此它的洞穴宽大、舒适。洞里铺着干草和树叶。

河狸白天在洞内睡觉,夜晚出洞觅食。它最喜欢吃杨树、柳树的树皮,也吃其他的嫩树枝、树皮、树根、水生植物等。

在缺水的季节,河狸的洞有一半在水下,它会很聪明地采伐一些树木,把树枝运到洞穴周围,把树枝码放好,再糊上泥土,然后用灵活的前爪将土填在树枝间,经过数天的劳动,堤坝筑好了。这样堤坝就把洞穴周围的河水围成了一个较深的水域,保证了河狸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栖息。同时这个较深的水域也成了河狸的邻居——一些小动物们的游泳池。

河狸没有冬眠,冬天到来前,它要准备越冬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树枝。

春天来了,长大了的河狸就离开了自己原来居住的洞穴,尽管那里还有它们的父母、弟妹生活在里面,长大了的河狸一雌一雄建立起新的家庭,又筑起新的洞穴,洞穴筑好后,便开始生儿育女了,它们每胎产2-6只左右小河狸。小河狸出生后需要哺乳,2年左右小河狸性成熟,一般寿命约12-15年。

河狸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皮毛质地良好,可以制成价格昂贵的皮衣。河狸有两个位于肛门前的腺体,腺体能分泌出名叫“海狸香”的油质物。海狸香是香料原料中国际流行的定香剂,我国制造的香水、香皂等都须掺入从欧洲进口的海狸香。此外海狸香还有类似麝香的功效。

河狸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乌伦古河流域,为残存种,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穿“红袜子”的白鹳

白鹳在分类学上位于鹳形目,鹳科,鹳属。

白鹳又称老鹳,为大型涉禽类。涉禽,一般指生活在水边或沼泽地带,不会游泳的鸟类。

白鹳体长约120厘米,体重约4公斤。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白鹳的个子较高,是体形硕大的鸟类。它的头部和背部的羽毛均为纯白色,它的尾羽和翅膀边缘的羽毛为黑色,黑得闪光发亮。白鹳的喙和腿都很长。我国的白鹳喙是黑色的而欧洲的白鹳喙是红色的,扁圆锥形的长喙啄起食物来又准又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