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358700000059

第59章 学为好人的董怀

国学常识

董怀为南朝宋国人,其事见于《宋书》。《宋书》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出身江南大族。历仕宋、齐、梁三朝,任太子家令兼著作郎,奉诏撰《宋书》。《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於後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沈约在宋时曾撰《晋史》,未成。当时流行的诸家《晋书》,记述典章制度的极少。他在《宋书》的礼志把郊祀天地、祭祖、朝会、舆服等合在一起,乐志详述乐器,记载乐章,都是较好的体例。州郡志对於侨州郡县的设置分合记载简略;律历志详细记载杨伟《景初历》、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全文。

国学故事

董怀小时候喜欢谈论军事,私下读过孙武、曹操的书,常把自己比作诸葛亮。他父亲听说他自比诸葛亮,就叹息说:“不努力求学,又喜欢自吹说大话,这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不合我的心愿呀。”董槐听后心中感到羞愧,于是发奋求学。

后来,他被朝廷起用做广德军录事参军,有人告发有钱人李桷私自铸造兵器,结交豪杰来响应叛贼李全。郡守逮捕了李桷并把他押在牢中,董槐察访出他有冤情,就向郡守报告。郡守说:”替反叛者解脱说情。要灭族的。”’董槐说:“官吏明知道这个案子是冤枉的,却把李桷往死地处置,来向民众显示法律的尊严,维持传播法律难道就不管被告发的人冤不冤枉,都可以把他杀掉吗!”郡守不听从他的意见。不久,郡守回家为亲人守丧离开后,董槐就掌管了州里的政事,叹息说:“李桷确实冤枉,现在不替他开脱。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于是为他写了翻案的文字。说明他没有造反的真实情况,文书上呈后,最终李桷果然被释放出狱。

他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时,观察那里收的赋税,发现被小吏侵占的情况十分严重,教导小史说:“我在本州做官长,可是你们这些做吏的人中还有做强盗之之事不肯悔悟的,我将处死他们!”下交们于是受到震慑。表示愿意改正。董槐做为民除害之有,偏将卢州为人奸邪狡诈,不肯接受他的命令。董槐就把他斩首,在军中示众,全军为之整肃。皇帝重用董槐一天,董槐议论政事就时刻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观点,他的用意在格除国君心中的不良的念头。而从不为博得皇帝的高兴而行事。皇帝问他修太乙祠这件事,他回答说:“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皇帝问边防的事儿,他回答说:“魏外有敌对的国家,就要想方设法自强,自强后别人会害怕我们,我们才不会害怕别人。”董槐每次奏对,皇帝就表示赞许。

一年深夜,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给学生解说《兑》《谦》二卦,问学生是何时,然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