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358700000019

第19章 谦恭好学为贤人

国学常识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先生,宋代思想家。杨时的理学思想。杨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宋明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发展“二程”的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称之源,同时吸收张载“气”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皆为一气。“理一分殊”是宋代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杨时看来,“理一分殊”的关系就是仁和义的关系,理一为仁,分殊为义,仁是本体,义则是本体之用。这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理一而分殊”。据此,人人都应当有共同的仁爱之心,又应当爱有差等。杨时通过这一阐释,从人生哲学方面论证了儒家道德准则的神圣性。他对此说的创造性发挥,为以后理学的发展开创了道路。他的哲学思想对后来的罗从彦、李侗、朱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思辨哲学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杨时理学思想的特色是“中庸”,他主张爱人节用、取用适时、安抚农民、使民有家产,目的是为了休养生息,使民安居乐业。杨时提倡正人心,励风俗,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杨时一生精研理学,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的著述颇多,主要的都收集在《杨龟山先生文集》中,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后人称之为“程氏正宗”。

国学故事

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诗文。15岁到邵武求学,成绩优异。稍长,潜心研究经史,后来常在玉屏山藏春峡与文化名人吴仪、吴熙、黄裳在一起读书、论学。29岁那年前往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勤奋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后来,杨时学成回归之时,程颢目送他远去,感慨地说:“我的真传要到南方了。”

程颢去世后,杨时又一次北上求学,从师程颢之弟程颐,在伊川书院中求学。他不仅学习勤勉,而且非常尊敬老师。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