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梦太奇:梦的品析
10358600000013

第13章 “念君怜我梦相闻”

——品友情之梦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弘一法师李叔同这首歌曲,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他填以新词,曾经唱遍大江南北,它所歌唱的主题就是友谊。

“友谊地久天长”,友谊,就是朋友之间长期交往而产生的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英国的休谟曾经说:“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友谊是一朵真诚的鲜花,经得起人们的羡慕;友谊是一株经霜的青竹,耐得起困难的考验;友谊是一块无瑕的宝玉,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时,除了共同的语言、志向、爱好,还有一个有趣的办法:他是否进入了你的梦乡。这正如嫏嬛山樵在《补红楼梦序》里说的“情也,梦也,二而一也。多情者始多梦,多梦者必多情”的缘故。

爱情是自私的,而友情是开放的。所以友情比爱情的范围宽广得多,这正如唐朝大诗人王勃在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唐高宗“怒斥出府”、离京入蜀后所作的那首《别薛华》里写的: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真正的朋友,是经得起一切考验的,是可以一吐衷怀的。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朋友平日相处,平淡无奇,非狐朋狗友,亦非酒肉朋友,恰如白开水一般,君子之交淡如水嘛,这是朋友的最高境界。一旦分离,尤其是阴阳相隔,那种思念之情,更是“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

这种真挚的感情,是建立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的战友之情,建立在青春作赋、你唱我和的文友之情,建立在十年寒窗的同学之情等感情基础之上的——换用今天的五大铁关系说,就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进过厂,一起分过赃”。这样的友情是很多的,甚至包括了君臣之情。

君臣友谊之梦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一种说法,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头目,无不骄奢淫逸,敲骨吸髓,以镇压老百姓为能事。

当然,这种说法很多时候是正确的,但也未必全对。皇帝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皇帝和大臣除了君臣关系,也有一般人的朋友感情。皇帝既然是人,也会和常人一样不由自主地做梦,有的君王,如南北朝时刘宋的孝武帝因为梦见了大臣刘愔造反,醒来就杀了他;之前三国魏王曹操也曾经借梦杀人更是众所周知,这些都给君臣友谊投下了浓浓的阴影,这些往往都发生在色厉内荏的君王身上,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猜忌心很强,信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

但另外一方面,“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帝王都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的君王胸怀宽广,气度不凡,按照“君子坦荡荡”的说法,他们的梦,往往会梦见感情深厚的大臣,其中唐太宗就是一个典型。

唐太宗之梦。在《旧唐书》里,记载了唐太宗的四个梦,巧合的是,他们全部是他多年的老臣,分别是他梦见杜如晦、魏征、虞世南、薛收。

而在《新唐书》里,则多记载了一个梦,就是他梦见生母的梦。原来,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出生时,因“有二龙之符”(这应该是附会),母亲窦氏在诸子中最疼他。但她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45岁时不幸去世了,这时他只有14岁。

后来唐太宗登基后,一次路过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庆善宫,饱含感情地看完后,哽咽不已,对左右大臣说:“朕生于此,现在母后已经去世了,她养育我之德却无法再报。”因此号恸大哭,左右都跟着流涕。它日,唐太宗幸九成宫,“梦后若平生”(梦见母后如同平日一样),醒后,潸然泪下不可自胜。第二日,就下诏大发粮仓救济贫瘠,作为对窦太后的报答。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不管唐太宗身为皇帝或者平民,不管他是儿童还是成人,他都是窦太后的好儿子。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唐太宗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不仅对母后如此,对长期追随他的臣下们也是如此。他和他们不仅有君臣朝夕相处的感情,而且还有在枪林弹雨中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甚至,不客气地说他们还算得上“一起分过赃”,因为,不管李世民的功业多么伟大,他的帝位总之是来路不正的,是在“十八学士”和尉迟恭、秦叔宝等一班谋臣猛将的羽翼之下“篡国”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逼着唐高祖李渊不得不“退居二线”喝闲茶,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当了什么劳什子太上皇之后,他才当上皇帝的——天下还有比这“天下”还大的赃吗?

正是基于此,唐太宗和大臣们的感情非常深厚,于是就多次梦见他们。

梦杜如晦。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里,杜如晦要排第一名,著名的成语“房谋杜断”,他就要占半个(另外一个是房玄龄)。自从进入李渊军队,杜如晦就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李世民,后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迁陕州总管府长史。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夺嫡白热化之后,太子党曾经殴打杜如晦,断了一根手指,因为李渊偏信,他无法申冤。

秦王府中人才最多,被李建成嫉妒,就向李渊进言,于是被外迁者很多,李建成的目的就是调离李世民的羽翼。李世民很是担忧,记室房玄龄对他说:“王府属僚里离开的人虽多,都不足可惜。但杜如晦聪明识达,是个王佐之才。若大王您只想守藩拱手,就不必用他;如果想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大惊说:“你不说,我几失此人啊!”遂奏杜如晦为自己的府属,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在李世民的天策府建后,就成了“十八学士”里的第一人。李建成深忌之,曾经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我所忌惮的,唯有杜如晦与房玄龄。”他就谮之于唐高祖,于是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被斥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前夕,他又化装成道士模样潜入天策府划策,事变成功后,他与房玄龄之功相等,擢拜太子左庶子,后来进封蔡国公,当了宰相,“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可惜杜如晦死得过早,贞观三年(公元628年)冬天他就因病辞职了。太宗给他原薪在家养病的优厚待遇,因深忧其疾,经常派人问候,“名医上药,相望于道”。次年,杜如晦的病情加剧,太宗除令皇太子到杜家去探视外,还亲自到杜府,抚摸着他的病躯。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对杜家赐物千段;趁其未亡,见子就拜官,还超迁其已经当官的儿子。没几天,正当壮年仅46的杜如晦就去世了。太宗痛哭不已,三天停止上朝,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他还特意写手谕给虞世南,叫他好好为杜如晦写一篇碑文。

后来一天,太宗吃到一种美味的瓜,突然忆起杜如晦,就停下来不吃,留下那一半派人送到杜如晦灵前。他曾经赐给房玄龄一根黄银带,说:“如晦与你共同辅朕,今日却只能见你一人。”他又泫然流泪说:“世上传说黄银之物,鬼神畏之。”原来他是怕房玄龄也早逝了。他另外取了一根金带,遣房玄龄送到杜家。后来唐太宗“忽梦(杜)如晦若平生”,第二日就对房玄龄说了,敕令将自己所用的御馔去拜祭杜如晦。

唐太宗梦魏征。说起魏征,这个令唐太宗都有点害怕的诤臣,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和唐太宗的关系非常传奇。他从小就是个孤儿,有大志的他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末天下大乱,魏征被隋武阳(今河北大名)郡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响应瓦岗军李密后,魏征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曾经对李密献上十条计策,而不被用。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后,魏征也随其降唐高祖李渊,但久不见用。次年,因河北不平,他自请去安抚河北,到了黎阳(今河南浚县),成功劝降黎阳守将李勣。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被窦建德任为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他见二宫冲突日深,多次劝李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但未被用(奇怪,凡是没有听魏征话的,都没有好下场;而听了的,包括李勣、唐太宗就很好)。

太子被杀后,李世民召见魏征,指责他离间骨肉,不料魏征竟然不怕死,说:“太子要是早听了我的话,哪至于有今天的祸事?”这句耿直之言竟然大获李世民欢心,于是受到器重,因此演绎了一段明君谏臣的佳话。正是由于千古第一谏臣的逆耳忠言,才成就了千古第一大帝。

当然,这种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二人也曾经产生过矛盾,一次退朝,唐太宗回到内殿,气得发誓:“我早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幸得贤明的长孙皇后换好朝服整整齐齐地出来向太宗道贺,说:“魏征那么耿直,那是因为皇上圣明啊!”于是唐太宗释然。

“贞观之治”离不开曾经写过《谏太宗十思书》、也主编过《隋书》等史书的魏征的功劳,对此,唐太宗心里完全知道,他甚至认为:在辅佐自己成为尧舜这样贤德的帝王方面,诸葛亮也不能和魏征相比。因为器重魏征,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重演夺嫡悲剧时,唐太宗还曾经拜他为太子太师,以匡扶行为有缺失的太子。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危。他家里本无正寝(古代讲究“寿终正寝”),唐太宗就命停用修小殿的木材来修建,仅五日就建成了。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令中郎将宿于魏家,有任何动静都要上报,药膳、赐赠不计其数,使者连连。唐太宗也亲自多次问疾,最后一次,悲痛之下,拊着魏征流涕,问魏征的遗愿。魏征回答:“寡妇不怕纬纱少而织不成布,我只怕的是亡国!”这次,唐太宗带着衡山公主一起来,配给其子魏叔玉,说:“请公勉力看一下新妇吧!”可魏征已经不能答谢了。

这晚,“帝梦征若平生”,一大早,魏征就病逝了。

此事据残余的《永乐大典》记载:“魏征疾亟,文皇(唐太宗)梦与(魏)征别,既寤流涕。是夕(魏)征卒,故御制碑文云——昔殷(高)宗(武丁大王)得良弼(傅说)于梦中,朕今失贤臣于觉后。”

太宗临丧,为之恸哭,罢朝五日,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将葬,他登楼望哭,非常哀痛。后来他临朝而有“千年一叹”:“以铜为鉴(镜),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梦虞世南。虞世南在历史上以大书法家闻名(他的书法这么好,据他自称是“尝梦吞笔,又梦张芝指授笔法”的缘故);但实际上他更是一个忠谠之臣,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在去世后,唐太宗也念念不忘,一次写了一首诗,述古之兴亡,完后叹曰:“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鼓琴。朕此诗将给谁看呢?”就令起居郎褚遂良在其灵前坐而焚之。后数岁,“梦(虞世南)进谠言若平生”,据《容斋随笔》记载:自唐太宗夜里梦见虞世南后,第二日就下制曰:“虞世南突然去世,倏而就隔年了。昨夜因梦,我忽然看见他,追怀他的遗美,真的增加悲叹!我应该资给他以冥钱,以表达我的思旧之情。可在他家设有五百僧人的斋,并为他造天尊像一尊。”

像唐太宗这样重视君臣友谊的,历史上也非常罕见,所以有“贞观之治”也是在情理之中。苏东坡特意作了一篇《唐太宗梦虞世南》(或题作《汉武帝唐太宗优劣》),里面写道:“我认为古之贤君,知道直臣之难得、忠言之难闻,故生前则尽其用,死后则思其言;一旦想见其人,就会出现在梦中,可谓‘乐贤好德’之主。汉武帝的雄材大略,不亚于唐太宗。而他的大臣汲黯之贤,也超过了虞世南。虞世南已死,唐太宗在梦里思之。而汲黯尚存时,汉武帝却讨厌他。故太宗之治,几无刑罚;而汉武帝之政,却盗贼半天下,大概就是个这原因吧!”

同学友谊之梦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写尽了青春年华的张狂与骄傲!

青春,是人生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时候的他们,对人生充满着美好的梦想。如果有幸同窗十年,真是人生的缘分。这种纯真的同窗情谊,相信许多人都是没齿难忘,哪怕他们一起还打过架、骂过人什么的——倘若,男女同学之间还偷偷地递过小纸条,这样青涩的青春便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范式梦张劭之死。人间有多种朋友,比如笔友、文友、诤友,甚至酒友、赌友。但可能你还不知道有一种“死友”的说法,这是一个关于奇梦的令人感动的故事。

据《后汉书》记载,有个山阳金乡人叫范式(字巨卿)。他早年求学于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为诸生,他与汝南的张劭(字元伯)是好朋友。后来毕业了,二人都回到家乡。临别,范式对张劭说:“过两年,我会到你家拜尊亲、见你的孩子。”于是二人共约定了日期。两年后,快到了日子,张劭就给母亲说了,请她设席以等候范式。她的母亲不信:“二年之别,千里之外,你为何如此相信呢?”张劭回答:“巨卿是个信士,必不违背。”母亲就说:“既然这样,我就为你准备酿酒。”到了约定之日,范式果然守信而到,升堂拜母后二人痛饮,尽欢而别。可见范式和张劭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的守信美德之人。

后来,范式出仕为山阳郡的功曹。但张劭却生了病,而且很严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徵无论晨、夜都来看望他。张劭临死,长恨叹到:“恨不见我的‘死友’!”殷子徵很奇怪:“我与郅君章尽心服侍于您,这都不算‘死友’,那还有谁呢?”张劭说:“你们二人,是我的‘生友’。山阳的范巨卿,才是所谓的‘死友’啊。”迅即,张劭去世。一晚,范式“忽梦见元伯(张劭)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你来)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原来是张劭托梦请他赶来送最后一程。范式顿时惊醒,悲叹泣下,全部告诉了太守,请假奔丧。

太守虽心里不信,但难违其情,就同意了。范式便穿着朋友奔丧之衣服,估计其下葬之日,驰车奔赴。范式未及赶到,而张劭之丧已经上路了,到了墓地,即将下棺,而棺柩却不肯进。其母抚着棺说道:“元伯,你难道还有所期望吗?”遂停下柩,过了一个时辰,就看见有人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一望,就说:“必是范巨卿。”果然是他,范式一来,他就叩头说:“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这次会葬者达千人之多,无不为他俩的同学友情挥泪。范式还抓住棺材的草绳在前面牵引棺材,于是这下棺材竟然动了,终于下葬。范式还留下来住在墓旁,为他种树守墓,期年后方离开。

真诚的同学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临别之梦

山迢迢,水迢迢。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山重水复的路。山有穷,水也有尽,朋友也难免遭遇生死分别。

卢元明梦王由。北魏有个卢元明,涉历群书,很有文采。北魏庄帝永安初年,尚书令、临淮王元彧喜爱他,开府后就把他引为属下。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登基后,卢元明迁中书侍郎。永熙年末,他住在洛东缑山,作了一篇《幽居赋》。当时,他的友人王由居住在颍川。一天晚上,卢元明“忽梦(王)由携酒就之言别,赋诗为赠”。天明后,卢元明一回忆其诗,只记得有十个字:“自兹一去后,市朝不复游。”卢元明顿时明白大事不好,叹曰:“王由之性,从不庸俗,旅寄人间,才有今天的这个梦,诗既然如此,必有其它的缘故。”过了三日,果然听说王由为乱兵所害。卢元明一推算其亡日,正是发梦之夜。

谈及梦,有人会认为迷信,荒诞不经,但是像这样托梦的故事数不胜数,恐怕不是每个人都在编造。这值得科学家们、心理学家们好好研究。不管如何,这个文友之梦,还是用以文友告别的方式结束了。

在唐代段成式所撰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里,也记载了一个朋友之间的奇梦:

陆休符梦王恽。进士王恽才华横溢,曾经写了《送君南浦赋》,为人们所称道。在以灭佛闻名的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他的朋友陆休符忽然梦见自己被押到一个地方,屏外站着贵族官员养马驭车的侍从。这时,他只见几十个跟自己一样用绳牵着的罪人走过来,王恽也在其中。陆休符想凑过去,但王恽面有愧色。陆休符就硬把他牵到一旁问话,王恽哭泣着说:“最近接受一个苦差事,谁听了谁厌恶,”他又指指身边的人说,“这些人全干一样的差事。”陆休符恍惚而醒。当时,王恽住在扬州,他的儿子住在太平。陆休符对此梦十分惊异。第二天早上,他去王家问有无消息,看到了王恽从洛阳写的信。又过七天,王恽的死讯送到。一算他死的日子,正是陆休符做梦的那天晚上。

这些都是死别之梦,其实朋友之间生离的梦也不少。

朋友相思之梦

朋友之间相思的梦,最有名的就发生在中国文坛永恒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之间。

生性浪漫、旷达不拘的“诗仙”李白比忧国忧民、文笔缓重的“诗史”杜甫大八岁。两人初次相识是在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他俩分别是两条天人之间的彩虹,一旦相遇,就成了文学史上的奇迹,以后就惺惺相惜,成为深交,当时高适也和李杜一起赏游。他俩不是“文人相轻”,而是“文人相亲”,虽然李、杜次年在山东兖州石门第二次相遇一别后就再没见面,但他们彼此一直在内心处深深怀念,留下了文坛佳话。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参加皇弟永王李璘的幕府,受李璘不轨的牵连,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当初杜甫只知李白被流放了,并不知他已被赦还。在沉重的担心下,忧思重重的杜甫写下了两首真正表达朋友感情的记梦诗——“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后,寂寞身后名。

从题目看,流寓的秦州杜甫真的做过梦见李白的梦,这诗是他感触而发的。

“牵挂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朋友之中,牵挂李白最多的当数杜甫。对杜甫而言,他和李白只是数面之交,然而却是电光火闪的一面。他们谈诗作,忧国事,共同的语言和“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使得“李杜”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得知李白的不幸遭遇后,杜甫忧心如焚,恨不能长出翅膀飞到李白的身边安慰他,这是何等的肝胆相照啊!

杜甫在第一首诗中,拿死别和生别作对比,李白毫无消息,山水相隔,杳无音信,只能“故人入我梦”,一解相思之苦,但就是在梦中梦到,杜甫也不敢相信——这梦见的该不是你的魂魄吧?山这么高,路这么远,谁知道你是否还活着啊!醒来以后,又怀疑是否是满屋的落月照在李白的脸上。可是,“水深波浪阔”,李白的处境这样的恶劣,得多加小心啊!通过这些“日思夜梦”的语言,可以看出杜甫的用情之深。

第二首诗和第一首有所不同,第一首以忧思为主,第二首则是以遗憾“若负平生志”为主,从诗中看来,杜甫曾经三个晚上都连续梦见李白,加上其他的日子,不能不说太频繁了。他在痛怜李白误入罗网后,想到在权贵们“冠盖满京华”的同时,却没有几个记得“斯人(李白)独憔悴”。他对老友的非凡文采深信不疑,虽然他俩接触的时间极短,却完全符合“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的规律,坚信李白在“千秋万岁后”,必然“寂寞身后名”。

这至真至诚的诗篇,寄托着杜甫对李白毫不吝啬的崇高评价和深厚的感情,他在悲李白不遇的同时,也浸透了自己的无限心事。对此,清人浦起龙曾说道:“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读杜心解》)徐增撰的《而庵说唐诗》里评价道:“子美(杜甫)作是诗,肠回九曲,丝丝见血,朋友至情,千载而下,使人心动。”《诗论》更加直白地写出了这个朋友之梦:“真朋友必无假性情。通性情者诗也,诗至《梦李白》二首,真极矣!非子美(杜甫的字)不能作,非太白亦不能当也。”

这种超越时空的友谊,是如此的难得,相信李白也曾梦见杜甫。如果他们有元稹和白居易那样的异人同梦,那更将神奇。

元稹和白居易互梦

大唐盛世气象,文坛俊才辈出。这些文人骚客情趣相投,没事的时候都喜欢呼朋引伴到处游玩,吟诗作画觥筹交错,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篇篇鸿篇巨制喷薄而出。

元稹(字微之)和白居易(字乐天)既是当时久负盛名的大诗人,也是里面的积极分子。和李杜的惊鸿一瞥恰恰相反,他们倒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并称“元白”,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元稹与比他大七岁的白居易同举书判拔萃科后,私交甚笃,倾心交往达30载,相互唱和的诗文无数。两人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穿一条裤子的地步。白居易处有个歌女玲珑,被元稹听说了,竟然借走玲珑一个多月才还,后来二人甚至还同时为这个玲珑写诗作为纪念。

两人的感情也是极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人早年年轻气盛,都与专权的宦官做过斗争,得罪了权贵,当然没有好果子给他们吃。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大唐发生了一起前所未有的事件:反对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所派的刺客刺死,中丞裴度重伤。这件惨剧震惊了唐朝。白居易上书请求严缉凶手,但那些掌权者熟视无睹,反而找借口把他给贬到了江州,后来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借一个“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琵琶女之言表达自己忧思难平的悲愤。

此前元稹已被贬官到了通州,“同是天涯沦落人”,得知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大惊之下,写了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二人两地千里迢迢,只能梦中相见。一天梦醒后,白居易写了一首叙梦生情的诗《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这与杜甫梦见李白的梦诗类似,在二人的诗作中多有体现,如白居易的“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罗注:红字改为楷体字)(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元稹收到白居易寄来的诗后,却和了一首《酬(白)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表面上,元稹的诗没有梦见白居易这个老朋友,梦见的全是些毫不相干的闲人,实际上他正话反说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对白居易浓烈的思念,不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来解释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曾经同时梦见对方?

据《本事诗》记载,早在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元稹在做御史监察百官的时候,曾到梓潼郡勘察冤狱。当时,白居易正在京城与名流们游览慈恩寺。他在花前饮酒时,写诗一首寄语元稹:

花时同辞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这时的元稹果然到达梁州的褒城。他也寄给白居易一首《梦游》诗:

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

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

这个故事是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记的,后来元稹在诗的注解里特别写了:“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李)杓直、(白)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

这真是千里魂交的心电感应,做梦也这么合拍,真是旷古未闻的患难兄弟!难怪,二人的文集都取名《长庆集》!

奇梦小故事 梦李叔霁(《广异记》)

唐代宗时,李叔霁曾经担任监察御史。其兄李仲云,也是进士及第。大历初,李叔霁去世了。过了一年多,其妹夫与李仲云同寝,忽梦李叔霁,完全是一副不忍分离的样子。语及李仲云,李叔霁音容惨怆,说:“阴阳相隔,见面是不可能的,只能在百年之后,才得相聚。我有一诗,请你念给大哥。诗云:‘忽作无期别,沉冥恨有余。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后数年。李仲云亦卒。

周公解梦 友情之梦解

打鼓有声远人来,洒扫宅舍远人来;

乘船饮酒远客至,燕子至有远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