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董家太极
10358200000030

第30章 学拳机缘记

?叶谋霖

我最初与董虎岭老师结识早在1964年,当时董老师在新加坡九龙堂表演打拳和推手。之后,便跟董老师有了来往,约在1968年前后,董老师再次前来九龙堂表演太极拳,我们送他回酒店休息,在房间里他与我们推手,他手一到,我们整个人就飞了出去。这种精湛的功夫,是平生所未见,所以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跟他学功夫。

1976年我去夏威夷拜访他,目的是要邀请他到新加坡教拳。后来遭到各种阻力,此事未能成行,因此耽搁下来。在夏威夷的时候,受到他特别的接待。他跟我讲,一般教太极拳的人其实并不懂得什么叫“松”,不仅口讲不出,而且也没办法示范出来,这些人只是叫人不要出力。其实这并不是松。

接着大约在1982年,董老师去曼谷教拳。我师弟卢锦彬去请他来新加坡教拳。他对锦彬讲:“要我去新加坡教拳,你先去问问叶谋霖,看他有没有这个意思?”后来我就和锦彬一道去曼谷找他,他问我:“你是否也要我到新加坡教拳?”我望着他说:“老师,我身上有几种病,甲状腺、高血压、心脏肿大,真有点上气不接下气,这身体可以学吗?”他点点头说:“可以。”我又问他:“我学太极不单单是求健康,我就是要学到你的功夫。”他也点点头说:“可以。”这样,我就邀请他来新加坡教拳。

此后,董老师一年来一两趟新加坡,每次都待几个礼拜。本来私底下讲好,卢锦彬、林怀碧和我三人共同照顾老师,不久,怀碧因故退出,锦彬也因为要做生意而出国,结果只剩下我一个人来负担。就这样学了好几年,功夫也有了进展,我自以为学到了相当的程度。但是,有一天他用乱拳打我,我完全无法招架。后来他告诉我:太极拳真正的功夫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是要口传心授的。经过这一番交谈,我就很想学他的秘诀。

于是在1989年,我就私下联络他说,我想拜师。他听后马上就同意了。过后,我飞去夏威夷找他。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由于种种原因或者又是因为他要试探我是否真的有耐心来学,他对我不是很热情,也不提拜师的事。我就以为他改变心意,不接受我,不愿收我为徒了。这样又过了几天,他的一位女高徒带我去海边,才把他心里的话告诉我:他待我并不亚于他亲生的儿子。一般讲是学生去找明师,而他是特地找我来做徒弟。他叫这位女徒弟带我去唐人街买饭和酒等物品,马上去他家里进行拜师仪式。在夏威夷的最后几天里,他把他所有的秘诀都传给了我,通常都是在夜里11点到凌晨两点之进行的。

从此,我在内在太极拳上有了深刻的认识:一般外在太极拳是在地面上操作的,而内在太极拳是在地面下进行的。外在太极拳跟一般外家拳了无分别。一般人搞不清的“松”和“劲”,也豁然开朗了。所谓真正的“松”,是用意念再结合地心引力,将我们身体的拙力、骨肉、液体的重量统统都抽掉,从而换取一股阴阳气。久而久之,这股阴阳气就会转变成刚柔劲。同时,练习时想象整个人缩成一点。

其实这些秘诀就是太极拳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时他讲世上得到这种东西的人不超过5个人,要我珍惜它,有机缘的时候发扬它。如果我有办法照这个秘诀练出功夫的话,“那么你就非等闲之辈,而成为国宝了”。

所以,虎岭是我终生的恩师!

经过十多年的练习,我体会到不管何门何派,关键在内在的练法,万法朝宗,才能出真正的功夫。

我们应当将这种中华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