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野史大观
10357600000149

第149章 玉瓮二则

元黑玉酒瓮,流传日久。后在西华门外真武庙中,道人以作菜瓮。乾隆间,以千金易之,建石亭于承光殿(元仪天殿旧址)之南以置之。镌御制《玉瓮歌》于上,并刻词臣四十人《应制咏玉瓮诗》于石亭楹柱。迨回部底平,得大玉于叶尔羌西南之辟尔山,命匠琢治成瓮。自癸未冬至己丑冬,阅六年而工成。亦置承光殿。

承光殿南,乾隆十年建石亭,置元代玉瓮。按:《辍耕录·黑玉酒瓮》:"玉有白章,随其形刻为鱼战出没波涛状。大可盛酒三十余石,径四尺五寸,高二尺,围圆一丈五尺。至元二年告成,敕置广寒殿。"后屡易代,废置某道院中为酱瓿。工部侍郎三和善博古物,见之,贱价赎归,进高宗,仍置故处。御制《玉瓮歌》纪其事,命廷臣序和,以郑虎文诗为最,其词曰:

天启圣瑞玉瓮出,惟圣克受昭声歌。

臣愚未睹法宫宝,伏读睿藻心为摩。

瓮广三尺容五石,随形窅突浮圆荷。

刻划类铸象鼎物,长风蹴踏万里波。

腥涎怪物走蛟蜃,呀呻睒瞲腾鼋鼍。

阳冰不冶阴火暗,怪变灭没吞江河。

伊谁铲削运鬼斧,或巨灵掌吴刚柯。

吾思此玉当在璞,块然万古怀嵯峨。

百灵孕含旺太极,润及草木辉岩阿。

原为良工剖凿出,宛转人世袭臼窠。

那知德薄不能有,供玩耳目羞媕婀。

如延津剑泅水鼎,神物终化理不讹。

于时恭承陛下圣,万方贡献声猗那。

人无遗贤物鲜弃,希世宝肯终烟萝。

熊熊龙气光烛夜,乃迹而得归搜罗。

转敕内府输朽贯,千金易致驷马驮。

陈之广庭重图训,奠如金瓯无倾陂。

龙翔风翥发天唱,四十八人鸣相和。

呜呼隐见会有遇,委弃道院岁已多。

冬菹实腹泥没足,学士凭吊资吟哦。

拂拭及远光万国,经天不掩同羲娥。

甄幽拔隐寄深慨,谁其会者空摩挲。

异物且贵况奇杰,努力明盛无蹉跎。

松 花 玉

松花玉,亦曰松花石,绀绿色,出混同江边砥石山。圣祖时始创为砚,四朝以来,各有妙制珍藏。滑不拒墨,涩不滞笔,允为佳品。乾隆时辑内府所藏旧砚,绘图系说,为《西清砚谱》,所列松花玉砚甚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