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代地理与农学
10353700000017

第17章 法显和《佛国记》

时代背景与长途旅行概况

从公元220~581年间,我国进入到长期军阀混战、民族纷争、政局动荡、农民起义的不稳定时期。同时,气候异常,气候由偏于暖湿急剧转入偏于寒冷干燥,造成天灾频繁。这样,千千万万的人死于战乱、灾荒、饥饿和瘟疫。人口大幅度下降。西汉人口高峰期达到5900多万,东汉人口高峰期达到6000多万,而两晋人口低峰,全国仅1400余万,南北朝人口低峰期,全国仅几百万人。幸存的人口,也大多背井离乡,流徙到边远的地区。

远在公元1世纪佛教就传入我国。这时人们普遍感到朝不保夕、前途茫然,对现实生活失望,这对于统治者也不例外,给佛教兴盛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会。一方面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另一方面由于人民习惯于长途流徙,对远方国土和宗教的向往,于是就掀起了一股到域外取经的浪潮,出现了不少长途跋涉的旅行家。其由海道往来印度之僧侣,有文献可稽者就有法显、明远等前后36人。另有陆上至西域或印度甚或到美洲的不可胜计。今试将著名的举例如下:

其一,据金勒与威宁等人研究,齐永元元年(499)至宋大明二年(458)间,荆州慧深和尚与罽宾国(位于今印度与中国接壤处)比丘五人,经倭国(今日本)、文身国(日本北海道虾夷地方)、大汉国(堪察加)到扶桑国(北美墨西哥)。他们根据古墨西哥的扶桑木(龙舌兰)、象形文字、社会风俗与宗教信仰等研究,提出了中国人首先到达新大陆的许多依据。总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姑存待考的问题。

其二,三国时,孙权曾几次遣使往海外,如黄龙二年(230)“遣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所在绝远”,难考方位,可能是今吕宋岛一带。夷洲可能是今台湾。黄武五年(226)至黄龙三年(231),孙权遣朱应、康泰“南宣国化”及“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扶南即今柬埔寨“扶南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蛮中,袤三千余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林邑在今越南中部,是扶南的属国。康泰著有《外国传》,其中《扶南记》一篇还有部分段落保存在古代的类书之中。记录了当时中印半岛的交通、山川、物产和民俗。

其三,惠生、宋云、道荣于北魏神龟元年(518)至正光二年(521)间,经赤岭、葱岭等地到北印度取经。写了《惠生行纪》、《道荣传》、《宋云家纪》记录了这次旅行的地理见闻。

其四,智严,西凉州人,曾周游西域印度,元嘉四年(427)译经建康(今南京市)。后又泛海重到印度,至罽宾而病故。

其五,法勇,姓李,幽州黄龙人。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招集25人,到印度,后于南印度随舶由海路回到广州。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记海内外山川地理的著述达139种,及1432卷之多。其中记述域外地理的除《佛国记》外,还有沙门释智猛撰《游行外国传》;朱应撰《扶南异物志》;慧生或宋云撰《慧生行记》、释县景撰《外国传》;释法盛撰《历国传》以及《交州以南外国传》、《诸蕃国记》等等。(唐·魏征《隋书·经籍志》)可惜其中大多亡佚,仅有少数内容残存于古代类书之中。

法显的西行与旅程

法显,俗姓龚,平原郡(治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人。他有三位兄长,相继病饿夭折。他本人也“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其父“惧祸及之”将三岁的他,便度为沙弥(童僧),僧名法显。指望在佛光的护照下,足衣饱食、长大成人。不久他的父母也相继死去。他20岁登坛受大戒,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法显当时僧众甚多,集体生活迫切需要律藏来维持纪律与秩序,他读了不少梵文译出的佛经,深感经律(戒律经典)残缺为憾,于是发愿往佛教发源地天竺(印度)取经和朝拜佛迹。东晋隆安三年(后秦弘始元年,399年)三月,已60多岁的法显与同行僧十人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出发,越河西走廊,到张掖(今甘肃张掖县),当地战乱,道路不通。他经遭必死之险境仍勇猛前进。过敦煌以西的沙漠到达焉夷(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向西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县)。

所经第一难关是渡沙河(又名流沙河)。这是西出阳关,延伸至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县)的一大戈壁,有1500多里,行程十分艰苦。他记录说:“沙河中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得至鄯善国。”此行“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随后又经第二道难关,即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葱岭,冬夏有雪,又有毒龙,若失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砂砾石。遇此难者,万无一全。”他由克什米尔西北山口翻越葱岭入印度河北岸达地斯坦“下有水,名新头河(印度河),九译所绝,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他攀绳桥过河之后入乌长国(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脱河流域)。然后西行至阿富汗境内的那揭国(今贾拉勒阿巴德附近),度“冬夏积雪”,空气稀薄的“小雪山”(塞费德科山脉)。然后“复渡新头河,两岸皆平地。过河有国,名毗荼(今旁遮普)”进入到中印度。他沿恒河游历了两岸各国,来到阿育王故地摩竭提国的首都巴连弗邑。当时这里是印度最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这里已是东印度了。他留住了三年,参访圣迹、学习梵语、抄写佛经。至此他遍游了北、西、中、东印度,涉足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等地。

此后,他到达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载商人大舶,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彼国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其国本在洲上(即岛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有小洲(即小岛)百数……皆统属大洲。”“多出珍宝珠玑。”法显在此留住两年。自思“去汉积年,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分披,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心常怀悲。”

于是他开始返归祖国,“载商人大船,上可有二百余人”,“大风昼夜十三日,到一岛边。”经短期休整后,继续航行,“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若阴雨时,为遂风去亦无准。当夜暗时,但见大浪相搏,晃然火色,鼋、鼍水性怪异之属……若值伏石,则无活路。若是九十日许,乃到一国,名耶婆提(今爪哇或苏门答腊)。“停此五月日。”这是法显归航的第一段。

之后,“复随他商人,大船上亦二百许人。备五十日粮,以四月十六日发”向东北行。走了一个多月,“遇黑风暴雨”,“天多连阴,海师相望僻误,遂经七十余日。粮食、水浆欲尽,取海咸水作食。”正危难之时,“即便西北行求岸,昼夜十二日,到长广郡界牢山”。“知是汉地。”这样,他到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登陆,转陆路南达建康已是义熙九年(413)了。这次远游前后达十五年之久。

法显天竺取经路线图《佛国记》的地理内容及意义

法显于公元414年写了他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凉州、敦煌、鄯善、乌夷、于阗,穿越葱岭、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遍游西、北、中、东印度,乘船至斯里兰卡,又南经印度洋、南海、东海,在山东半岛的崂山登陆,至南京的旅途见闻。书名叫做《佛国记》,又称为《法显传》、《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此书叙述了西域、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区30多个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物理气候、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见闻。是我国和上述区域陆、海交通最早的详细记录。此书在我国和印巴次大陆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法显是我国从陆路到达中亚、深入印度,然后取海路返回并留有详细记录的第一人。他写的《佛国记》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我国记述中亚、印度、南海地理风俗的第一部著作。其地理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4—5世纪的各国游记中,也是十分罕见和珍贵的。

在世界的地理文献中,此书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记载了“信风”的概念。法显从今斯里兰卡出发返回于公元411年9月间,此时恰为西南季风盛行的末期。所谓“信风”与现在气候学概念是吻合的。

法显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在《法显传》中记录各种类型的地理景观特征。如记沙漠地现景观为: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这是一片茫茫沙漠的写照。

帕米尔高原山口“冬夏有雪……雨雪,飞沙砾石”,翻过山之后,另是一翻陡绝的高山突与平原接壤的景象:

“其道艰砠,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昔人凿石通路,施傍梯者,凡七百。度梯已悬过河。”有其高峻、寒冷的地形、气候特点。翻过山后地理景观亦一大变“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唯竹及安石榴、甘蔗三物,与汉地同耳。”

从陡绝的高山之上,下来到印度河平原,又变为热带平原的地理景观:

“中国(中印度)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王治不用刑罔……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国中不养猪鸡……货易则用贝齿……自渡新头河(印度河)至南天竺迄于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万里皆平坦,无大山川,止有河水耳。”

印度半岛的气候特征,印度德干高原的地貌特征,人们的风俗特征等都概括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后来到了师子国,法显记录了这里的开发历史:

“其国本无人民……但出宝物,题其价值……因商人来往、住,故诸国人闻其土乐,悉亦复来,于是遂成大国。”

这里的气候终年宜于耕种:“其国和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所时节。”这正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总之,《佛国记》是我国最早记录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航行的地理著作。它不仅在东方,就在世界上也是一部最古老而内容充实的印度次大陆旅行游记。此书不到一万字,以精练、生动的文辞记述了这些地区的宗教、经典、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自然气候特点和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它不仅提供了中古时期东西方商业、文化、交通的交流情况、路线等,它也是地理、历史和文学的珍贵著作。其忠实的域外地理记录,打开了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