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10352500000027

第27章 5、扩展你的思维

人不但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扩展思考的范围,开阔思路,扩展思维,才会更好地、更大限度地获取有益的信息。青年人在善于思考的,不要扩展思维,突破局限,敢于思考更多更美好的与成功有约的事情。

人的大脑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大脑很适合多元化的思考。然而,过去我们所受的教育,都使我们习惯于“直线式的思考”。直线,或许可以说是以A→B→C→D→E的依次顺序并列排下的逻辑。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思维方法,相较而言发散性思维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要迅速和有效得多。

我们只在把直线式的思考方式,改换成人类一向最擅长的“视觉思考”、“空间思考”即可。

中国著名企业家祝维沙就是一个善于进行“视觉思考”的人,著名IT评论人姜奇平在一篇文章中将祝维沙称为“惟一对网络股的制度创新效果具有理性认识的企业家”。他将祝维沙的观点归结为:企业制度应当为现在尚无名分的“知本”提供制度保障,用期权肯定企业家的知本财产。这样才能抓住当前资本市场上的有利机遇,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走出困境。这是中国企业改革的真正突破口。

祝维沙从裕兴公司的上市经历中,对目前全球资本重组浪潮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的独特。他把这叫做“新圈地运动”。和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圈地运动一样,新圈地运动的实质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中,资本的再分配。

“中国要是错过当前的历史机遇,就要错过一个时代。”祝维沙认为,在资本的产业重组阶段,如果你没有获得资本而别人获得了,就等于百米赛跑中人家已经起步,而你仍在起跑线上犹豫。别人都把资本投在产业结构高端,你却被挤在低端,未来几十年,你可能会翻不过身来。只能是别人赚大钱,你赚小钱,甚至不赚钱。所以“微软要垄断PC业界标准,我非要争信息家电业界标准不可!”

所以祝维沙说裕兴要做香港股市的微软。

“虚实结合”,祝维沙一再说。“自从有了知识经济后,虚拟经济已经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作用。新兴企业带着巨大的泡沫吃掉没有泡沫的企业。比如AOL吞并时代华纳。裕兴现在一手拿着港元,一手拿着期权,也可以吃了,而且吃得比别人更利索。——拿着股市上的钱去收购企业,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企业形态:泡沫越大,收购企业的水平越高,也更方便。”

“光泡沫得吗?不行!光啤酒没泡沫行吗?也不行!所以裕兴要做啤酒也要打泡沫!”祝维沙可谓言语犀利,一语中的。而这透彻的见解自然是从他对市场全面性观察思考后才能够获得的。

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时间都是直线思考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头脑的构造,本来并不是直线型的,而且,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也不是直线的,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甚至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得上是直线的。

没有人规定我们看一件东西或观察一件事物,要先从哪儿看起,再看到哪里,最后在哪儿终结。我们经常是从自己想看的部分、自己有兴趣的部分看起,或是以一种在瞬间掌握整体的方式,来运用我们的视觉。

其实,人的大脑天生就有适宜于进行非直线的“视觉观察”的特质,但是,由于我们的努力,花费极长的时间,来培育这种适于进行非直线式思考的大脑,去进行直线式的思考与观察,因此在思考过程中经常有阻碍产生,甚至有许多人始终无法适应,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我们却认为那种思考无法直线化的人,是不合乎时代潮流的被淘汰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片面导致的错误推论。

直线式思考是与创造性的思考最无缘的。因为直线会束缚我们天马行空的灵感,使我们的有思考被定型、局限。对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是有各个角度的不同看法。然而因固有的知识,使我们将自己的观察角度,局限在一点上,从而就失去了其他角度考证事物获得独特感受与认识的能力和机会。

只知道一些事情,反而使我们看不清事物的实体,不要说思考,如果去发现新的观点与角度的话,则知道的愈多,反而愈受拘束。

青年人要跳出直线式思维方式的困扰,要发现任何新的事物,首先要学会“观察”。经过全面的观察,可使事物逐渐清晰、明朗。但此时观察所有的工具,必须要以非直线化的工具为前提。

因此有不少成功人士都指出:成功者必须要具备散射性的思维能力与习惯。扩展你的思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许多成功人士能够把这个世界变成更理想的乐园,全靠发散性思维。盖茨博士是美国大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中在各种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中做了许多发明,有许多发现。

盖茨博士的个人生活证实,他锻炼脑力和体力的方法可以培养健康的身体并促进心智的灵活。他思考问题非常全面。

拿破仑·希尔曾带着介绍信前往盖茨博士的实验室去见他。当希尔到达时,盖茨博士的秘书告诉他说:“很抱歉……这时候我不能打扰盖茨博士。”

“要过多久才能见到他呢?”希尔问。

“我不知道,恐怕要3小时。”她回答。

那么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她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他正在静坐冥想。”

希尔忍不住笑了:“那是什么意思啊——静坐冥想?”她笑了一下说:“最好还是请盖茨博士自己来解释吗。我真的不知道要多久,如果你愿意等,你们很欢迎;如果你想以后再来,我可以留意,看看能不能帮您约一个时间。”

于是希尔决定留下来,而且事后他也发觉这个等待是多么的有价值。下面是希尔所描述情形:

当盖茨博士终于走进房间里时,他的秘书给我们介绍,我开玩笑地把他所说的话告诉他,在他看过介绍信以后高兴地说:“你想不想看看我静坐冥想的地方,并且了解是怎么做的?”

于是他领我到一个隔音的房间去,这个房间里惟一的家具是一张简朴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簿,几支铅笔以及一个可以开关电灯的按钮。

从谈话中我慢慢得知:盖茨博士每次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就走到这个房间来,关上房门坐下,熄灭灯光,让全副心思进入深沉的集中状态。他就这样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潜意识给他一个解答,不论什么都可以。有时候,灵感似乎迟迟不来;有时候似乎一下子就涌进他的脑海;更有些时候,至少得花上两小时那么长的时间才出现。等整个思路比较清晰明了时,他就会立刻抓紧时间把它记录下来。

埃玛·盖茨博士曾经把别的发明家努力过却没有成功的发明重新研究,使使它尽善美,因而获得了200多种专利权,他就是能够加上那些欠缺的部分——另外的一点东西。

盖茨博士特别安排时间来集中心神思索,“另外一点”,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并立即采取行动,他的发散性思维使他获得了成功。扩展思维空间,是帮你成功的一只手。

青年人要成大事,是需要这只“手”来帮一把的。所以,青年人平时就要养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就是思考中的创新。吸人这样,才会使你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如同韩马善的创业经历一样,准能保证你就是不是第二个韩马善呢?盼盼集团的前身是营口市金属制品厂,是韩召善背着8.6万元债务,带领十几名工人创办起来的。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奋斗,他们终于将一个只做些零件的小工厂发展成为了有自己品牌的小有名气的企业。当时他们生产的“宫灯牌”档案柜十分畅销。90年代初,工厂已有800多人,年生产产值1700万元,实现利税300多万元,这对镇办小厂来说已是相当可观的,但韩召善却感到铁皮柜市场基本饱和,不会有大作为,商场如同战场,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研制开发出新的、好的拳头产品。这一年,适逢中国刮起旧城市改造之风,建筑业十分火热,经过一时间的考察,韩召善发现家用防撬门市场前景不错,便提出转产防撬门。但是立刻招到了大多数的成员反对。他们认为眼下维持好铁皮柜的生产就可以了,怕再折腾个鸡飞蛋打一场空,弄不好,还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老本儿都得搭上。

企业兴衰成败关键要看企业领导人的战略决策是否正确。韩召善经过自己长期的观察后发现:乡镇企业在走过初期繁荣的一段后,便进入漫长的低谷期,要么衰落,要么勉强维持现状,如不尽快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很快就会满足不了市场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韩召善对员工们说:“继续坐在老产品上,不思进取,不思开拓,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一段时间以后,大家的思想都统一起来了,韩召善终于力排众议,新产品如期上马。

韩召善同时也十分重视广告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做广告就像搞储蓄,到头来总会有效益的,投入1元钱会得到3元钱的回报。盼盼集团每年都要拿出的销售额的6%~8%做广告,从1992年到1997年,广告费共支出4700多万元,仅1997年一年的广告费就达到2600万元。他们先后在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为“盼盼”投入大量广告费,果然,广告给集团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与合作。随着广告力度的加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大增,就“盼盼”防撬门的专业生产看,正是以每年产值、利润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去年已达到年产50万个的预定目标,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20%,库存量为零。他们的目标是占据防撬门市场份额25%以上,实现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盼盼集团将过去过于杂乱的CI设计统一起来,很快就被市场接受。与国际流行设计接轨,并将集团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进行计算机管理。不久,盼盼集团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出了品牌形象。这主要是为了树立一种名牌意识。一个知名企业不应光盯着眼前这一点。名牌意识往往要在几代人的身上体现。比如可口可乐,现在无论大人、小孩都对它非常熟悉。因此,盼盼希望自己的品牌也能够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售后服务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手段,是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质量再怎么好,也总不会绝对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防撬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安全,给“盼盼”上保险会彻底清除消费者的顾虑,盼盼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何险协议,给每个防撬门交纳有关保险费,在保险期内,因产品质量原因被撬,或者明显盗窃痕迹,致使用户遭受家财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3000元限额内按实际损失负责赔偿。投保后的“盼盼”胸戴PICC标志,身携“产品质量保险卡”。销量大增。

正是由于韩召善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盼盼形象已深入人心。

“盼盼”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韩召善不拘于一点的散射式思维帮了大忙。假如当初只固守铁皮柜市场,不迅速转入防撬门市场。也许今日的“盼盼”还是乡镇小厂,或许早就跨掉了。

青年人即要认识到这一点,也要养成思考创新的习惯,同时更要从成功者的身上学习他们的优良之处为我所用。

成功创业者,一定要有从全局观察,有大处着眼的气度与能力,绝不能拘于小范围或局部。

三星财团是韩国十大财团之一,该企业创建之勋李秉哲,经过近50年奋斗,使企业闻名遐迩,称雄世界,他发展企业的原则和经营策略,更为人们所信服。他的生平业绩和经营思想,1986年被日本著名的“讲谈出版社”编辑成书,极为畅销。他的成就不仅是整个韩国的骄傲在世界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979年美国巴比森大学授予他最高经营奖,1982年4月3日美国波士顿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他逝世后,韩国当局还追授他一枚一级国民勋章。

李秉哲的前半生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这期间他虽然也创办了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展。1954年韩国光复后,他在苦难生涯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确立了“事业报国”的办企方向,但动荡的国内局势,朝鲜战争的爆发又使他的事业惨遭失败,但李秉哲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从失败中总结创建事业的四大原则:第一必须敏锐地把握市场的动向。第二必须抑制贪心,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去经营企业。第三必须绝对避免投机心理。第四办企业要有上、中、下策多种准备,当上策受挫或失败时,就要果断放弃上策,依次采取中策和下策,做到有备无患。这一准则在他的整个事业建立发展过程是始终都被遵循的,使三星集团逐步发展壮大,为韩国经济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秉哲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始终本着不断进取,无终点创业的精神。他说过这样话:“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满足于一得之功,安于现状,就是衰退,就是走自我毁灭之路。”李秉哲通过经营实践观察到:特定商品和事业达到顶点时,就应该开辟其他商品和领域,他把种经营策略叫“企业变身”,他曾经这样教导过他的部下们:“必须具有事先了解企业寿命的智慧,以便在其寿命结束之前做好转向其他商品或事业。”遵照这一原则,他不断开拓自己经营领域,三星财团首先是从制糖业开始的,以后又延伸到轻工业、重工业、电子工业、尖端技术,甚至文化艺术业等,这些举措都鲜明地体现出他“无终点创业”的观念。

李秉哲认为,随着时代发展,企业经营者在抓住可变经营手段同时,还应注意抓住经营哲学中的不变规则,这就是技术革新的经营合理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秉哲把这一经营思想高度概括为“尖端技术、尖端经营”。他认为在国际竞争中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使企业经营合理化,只有不断采用高新技术,降低成本,才能得到客户的青睐。因此,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

此外,他还十分注重提高员工们的素质,提倡发扬创新的精神。他认为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钥匙,他时时搜集新信息,不断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技术加以引进,并确定明确引进原则,为此他组建了“三星综合技术院”云集一批科技人才,专门负责新技术信息的搜集、引进、消化、开发和利用。并亲自负责组织和管理,该院主要承担着这样几份任务:1.在全财团范围开发所有有前途的尖端产品;2.开发高技术或可在若干会社共同利用的核心技术;3.开发周期长且波及效果大的材料和产品;4.属于会社之间重点开发或属大型项目诮属全财团共同开发的任务。他多凭自己着眼于未来的眼光来制定中长期目标。这项工作的落实为其它几项基础产业如半导体、电子计算机、汽车等尖端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1982年到1986年,三星集团用于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训投资总额达460亿韩元,占全社会当年销售额4%。三星不仅注意开发本企业应用技术,还瞄准宇航、情报通信、新材料等尖端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因此三星技术不仅在韩国而且在世界上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提高企业济效益也起到很大作用。

扩展思维,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活力,对于个人来说,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与方向。对于成大事的青年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