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生活的艺术
10352500000024

第24章 2、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也是会是撞墙的。除非你特别地幸运。但幸运并不是时时光顾的,所以,最保险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但“思”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思考也有它的特点和方法。

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所有问题用的是大脑的思维本领,而不是照搬书本。”

正确的思考方法不是天生就有,它需要后天的训练和个人有意的培养。青年人只要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下面介绍几种思考方法,仅供参考;

1.正确认识自己

西方有句话说:“性格即命运。”意思是命运是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的,因此各人的个性格与心态就关系到各人的人生命运。

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境况归昝于他人或环境,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冥冥之主。如果我们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并积极行动,我们也许就无所不能。

下面仅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例,看看他是怎样一步步真正认识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最有力量的人。

罗斯福小时候是一个十分脆弱胆小的人。当老师叫他起来背诵课文时,他就双腿打颤,呼吸急促,嘴唇颤动不已,回答得含糊而且不连贯,然后就在同学的讥笑中颓废地坐下来,然而,他后来却成了领导美国人抗击法西斯,为世界和平作巨大贡献的和最得人心的美国总统。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但是,他从未向命运屈服,他不断地超越自己,也超越了其他人,直奔总统宝座。

罗期福并没有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也没有害怕同伴的嘲笑而退缩,反而很好地将残疾带来的压力与痛苦转化为不断的促进自己,前进的极大动力。他的父母也从未把罗斯福看成是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当别的孩子骑马,他也骑马;别的孩子参加童子军,步行几十英里,他也步行几十英里。背课文时,他坚强地咬紧牙床,使嘴唇不颤动,努力克服恐惧。到他成年时,他已成为非常强壮的男子汉,常去非洲猎狮,在山区中猎熊,再也看不出丝毫脆弱胆小的痕迹。

罗斯福可以说是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典范。但是要注意,仅仅是认识自己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为此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宝贵的心态。因为只有抱着积极的心态,才会主动就面临的问题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由此可见,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基础是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二者都是成功者不可缺少的素质。

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青年人只有了解自己正确认识你自己,并认真对待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才会使自己不断进。

2.专注——“成功的第一要素”

思考,是一件需要聚精会神的事情,也就是“专注”。青年人要有这种做事的习惯。

《成功》杂志庆祝创刊100周年时,编辑们节录了一些早期杂志中的优秀文章,其中有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访谈给读者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篇访谈的作者奥多·瑞瑟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外安营扎塞了三周才获得了访问这位伟大发明家的机会。以下就是访谈的部分内容:

瑞瑟:“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本领……”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做了不少的事。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就能做整整16个小时的事。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做一些事,惟一的问题是,他们能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能做一件。假如你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你就会成功。”

由此可见,只有能选准目标,并且专注于其上,才可能获得成功。

1999年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他作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再也没有编写软件的时间了。但是无论有多忙,他每周总会抽出一两天去宁静的地方呆一呆。为什么呢?他说,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激烈竞争的IT市场,他作为管理者,不能把精力浪费在烦琐的小事上,他必须在专门的时间去思考,以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而我们从近代史上也能找也这样的例子来,曾国藩也有这一习惯。无论战事多么紧张,或政务多么复杂,曾国藩每天都会挤出一个时辰在一间静室里静坐,有时是为了平静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时候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成大事者没有专注的本领是不成的,因为专注就是集聚自身的力量、勇气、智慧等去攻克某一方面的难题,自然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一直集中到找到办法并付之实际行动为止。专注有两个重点:让你的头脑冷静下来;把握住现在。这也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青年人要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学习优秀的习惯与作风,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增添成功的动力。

3.思考合作的力量

现代社会中要成就大事,依靠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就十分需要“合作”。一群人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目标,因而联合在一起。现代社会已是一个专业化又高度复杂的社会,合作不单是一种精神,而是生存需要。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才华出众的青年却不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不明白如果他们在一个组织或集体中和其他人合作会创造单个人无法创造奇迹。凡是与人合作或寻求与人合作的第一点就是让对方觉得他自己很重要,因此就会十分自愿,而且又充满信心地表达出他自己需要寻求合作的愿望。

关于合作的力量以及青年人要养成合作的习惯,我们在第三章时已经系统地讲述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当某一个重要职位出缺时,他会召集各个政党的政治领袖,让他们来推荐其心目中的合适人选。罗斯福说:“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就告诉他们,大众也不会赞成”。

“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我,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我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个职位的人选。”

“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行。”“接着,我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准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于是,他们提名一个我自己也挑选的最佳人选。我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谢,接着就任命那人——我还是把这项任命的功劳归于他们……我告诉他们,我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感到高兴,现在该到他们来使我高兴了。”

“而他们真的使我高兴了。他们以支持像文职法案和特别税法案这类全面性的改革方案,来使我高兴。”

就这样我们可以看出:罗期福其实是用与其他领袖合作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路线及抱负的。而他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向其他人请教,尊重他们的忠告。反过来,这些政治领袖就主动和罗斯福合作了。

一个人若思考合作的力量,并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以及从事有效的团队合作,就会使他人也更积极,更主动,从而利用了多人的智慧与力量来达到既定的目标,那么,这个人的活动本领并不亚于用直接方式提供有效服务的人。

如果从思考中得到办法,并把这办法用于解决问题,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可成大事之人。

4.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青年人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才能成立。这样的结构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建立,反过来,只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你在事业中更好的思考。知识如此。所以,青年人要成大事,就要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知识化为成功的动力。

知识结构具有全球普遍价值和意义。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而且,任何巨星、任何伟人、任何大师,甚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行伟大的创新、创造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巨厦的基石。就个人而言,知识结构更是其创造的支柱,是成功的保障。

达尔文与华莱士同时创立了进化论,两个人,天各一方,得出相似的学说,这绝不是偶然的。经过有关专家考证,发现他们之所以有同一领域内的成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十分相似。

除此这外,他们两人还有许多其它相似之处,他们掌握的实物资料都是通过自己实地考察时积累获得的。达尔文是随“贝格尔”号的航程而观察到了生物的进化现象;华莱士则是访问了马来半岛而观察到了邻近岛上生息着血缘很近但物种不同的生物的进化现象。同时,马尔萨斯《人口论》也都对两人的学术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

达尔文说:“1838年10月间,也就是我开始我的系统探索的15个月之后,我为了消遣而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我由于具有长期不断观察动植物的习惯,对这种到处都在进行着生存斗争,思想上早就容易接受,现在读了这本书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往往易于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则往往易于消灭。其结果就会形成新的物种。这样我终于得到了一个能说明进化作用的学说了。”

同样,华莱士在他的自传里写道:“在公元1958年2月……我正盘算着(进化的)问题,而一些东西使我想到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论》中所描述的积极的制裁。这本书到现在我还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虽然我读它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些制裁——战争、疾病、灾荒等等我想一定既作用于人类,也作用于动物。于是我想起了动物的大量和迅速繁殖,使得这些制裁在动物中间比在人类中间更加发生效力;而当我在模糊地思索着这个事实时,我脑子里突然掠过最适者生存的念头——即被这些制裁所消灭了的个体,总的说来,一定是比那些生存的个体更劣。”

顺便提一句,他俩在当时也都有意识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中反动的本质。也正是因为他们俩都思考了这个问题,才得以取得成就。

由此不难发现,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即便是两个彼此无关的人,他们要想在同一个方面有科学发现,也得有着十分相似的知识结构。同时,要经过思考,把知识化为实践的动力,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个人要成为知识巨人、知识强者,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建较为正确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呢?这里的答案是,以目标为中心,建立网络式的知识结构。20-21世纪,科技文化如此发达,以至于每个人已不可能囊括人类知识了,再也不会出现孔子、亚里士多德、达·芬奇那样的百科全书大师了!一个人,终其一生,如果能在一个门类里,在二三个学科有重大创建,就是大师、巨星了。当今时代里的大师只能是一、两个行业中的大师。

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首先必须进行自我定位。

比如说,当你立志成为鲁迅第二时,你的知识结构就要以文学为中心,以生活、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为知识网络4大关节点,还要懂点武术、运动、绘画、科技、法律、美食什么的,总之,生活知识越丰富越好,不过,语言知识对文学大师也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当你立志成为中国的黑格尔时,你的知识结构就要以文史哲为中心,以历史、文化、哲学和百科知识为知识网络的4大知识支柱,还要涉及政治、经济、思维各科,尤其要以范畴为核心,成为以范畴进行思维的理性大师。

而如果你想在物理界有一番成就,你的知识结构就要以数学、物理为中心,以宇宙学、光学、化学、生物学为知识网络的4大关节点,当然,还了解东西方哲学文化,还要喜欢音乐、棋牌等智力娱乐,拥有了这样的科学的知识结构,你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确立目标,然后,用10年、20年、30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追求它,以它为中心,建构自己的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按着自己的思维去做。从而成为可以进行知识创造的勇士。追求卓越,首先要有卓越的知识结构。

优秀人士的成功道路表明:知识结构是不能模仿的,绝不会有谁只通过模仿成功者的知识结构就能取得成功。只有通过深思熟虑,经过认真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依据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需要,博采中外名家之长,综合百家之优,为他们的成功打下雄厚的知识基础。

经验丰富的菜农,懂得在同一块园田中种植黄瓜、辣椒和茄子。它们都把自己的根伸到土壤中吸收各自所需的营养,但各自吸收营养成分是不同。正是因为他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这种不同才能结出不同的却同样丰硕的果实来。植物的成长和结果是如此,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形成也很相似。人们在知识海洋中叫取营养也是紧紧围绕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目标。凡是与自己创造目标关系极为密切的,或关系比较大的知识要统统吸收;而无关的知识,就应该果断地放弃,以免浪费了有限的时间。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并具有知识应用本领积极思考的人,将是时代的主人,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强大的学习思考本领。这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即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做到“无所不能”。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青年人如果没有高超的学习及思考的本领,就不能及时学习新的理论、技能,不能及时更新观念,结果必然是被淘汰出局。

“行成于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成功。

青年人成大事之“行”要成于独立之“思”所以,青年人要养在思考的习惯,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