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中老年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10346300000011

第11章 外科病篇

第一节 内科病篇

老年人肺炎有哪些起病“信号”?

典型的肺炎可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但是老年人肺炎起病症状可以很不典型,容易误认为其他疾病。一般说,当老年人出现如下一些发病“信号”时,要想到肺炎的可能:莫名其妙的畏寒、气急、纳差、萎靡、乏力等;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不能错认为是阑尾炎或胆囊炎,很可能是肺炎引起神经反射造成的;突然出现头痛、谵妄,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冬春季节突发呕吐、腹泻而无明显诱因可查时,也应注意到肺炎的可能;持续不退的高热,体温常达39~40℃;突如其来的咯血,出血量并不太多,可伴随着痰液一起出现;找不出原因的迅速发生的血压下降和脉搏加快的休克症状等。每当老年人出现上述种种表现时,应该作一次细致的胸部体格检查和X线透视,趁早作出肺炎诊断。

老年人肺炎为什么格外凶险?

肺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老年人易得此病,而且死亡率较高。造成老年人肺炎格外凶险的原因有以下几个:老年人呼吸道发生生理性衰老,对病菌的抗御能力较差;老年人易患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会造成肺部抵抗力的下降;有些老年人患肺气肿或慢性气管炎,易使细菌繁殖;老年人肺炎的症状往往很不典型,所以早期容易发生误诊而延误病情,增加了以后治疗的难度;老年人发生肺炎后很容易发生身体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全身状况会迅速恶化;老年人喉头反射机能减退,咳痰能力变差,痰容易坠积在肺里,这样会影响肺炎的治愈;老年人肺炎发展迅速,短期内就可形成空洞、脓胸、气胸等胸部并发症,骤然增加死亡率。可见,对于老年人肺炎应分外重视。

老年人肺炎怎样治疗?

现代医学发现,引起老年人肺炎最为主要的细菌是肺炎双球菌,偶尔也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治疗的要领是采用抗生素杀灭这些细菌。眼下,普遍采用的是青霉素类药物,例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轻症病人可以肌肉注射,重症病人可改成静脉注射。对于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患者,青霉素等用量要比往常增加好几倍。如果青霉素类药物效果不明显,还可采用红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等。也可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例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除此之外,必须卧床休息,采用镇咳、化痰和退热药物,并鼓励病人咳嗽和经常改变体位,这样既能防止痰液滞留,又可帮助痰液排出,气急时,还应该吸氧治疗。一般必须待症状完全缓解一两周后,或经X线检查证实肺炎已全部消散吸收,方可停药。

秋后怎样预防和治疗咳嗽?

秋凉之后,老人的肺受到外界的凉气,不能很好适应,从而发生咳嗽病。对于秋凉咳嗽的预防和治疗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秋凉外受,肺脏受凉,发为咳嗽。其特点是咽部有干燥与痛疼感,舌白偏干,体温正常,应吃一些疏调肺气药物。处方:苏叶、附子各3克前胡6克杏仁10克炒牛蒡子6克芦根10克,水煎服。

二,暑湿内蕴,肺气不宣。其特点:胸闷乏力,头目胀痛,厌食,应吃祛暑湿药物。处方:佩兰叶10克(后下)藿香叶10克(后下)前胡6克苏叶、梗各6克半夏10克苏子6克茅、芦根各10克,水煎服。

三、肺燥咳嗽,咽干不利。其特点:咳嗽干呛,无痰,舌红口千,用甘寒润燥方法。处方:沙参12克麦门冬10克杏仁10克炙杷叶10克生海石10克黛蛤散10克川贝母6克梨皮2枚,水煎服。

四、肺寒气不足,脾阳不振。特点:面色淡白,气短喘促,舌苔白腻滑润,脉象沉弱无方,用益气补中方法。处方:黄芪10克太子参6克土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款冬花10克甜杏仁10克陈皮6克半夏10克,水煎服。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很高,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气管黏膜也会发生衰老性变化,于是抵抗力降低,不能有效地抵御细菌的侵犯。其二,老年人在长年累月呼吸中受到各种不利于气管黏膜的刺激因素,例如吸烟等引起的损害也逐年增加,更降低了御病能力。老年人得了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有时由于气管痉挛而发生气喘,严重后会引起肺气肿,最终会导致心肺功能衰竭。针对病因,老年人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要掌握两个要领:一是尽量减少有害气管的刺激因素,例如停止吸烟;二是采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并配合祛痰、止咳药物。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为什么会诱发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是疾病发展的“三部曲”。得了慢性支气管炎,如果多年反复发作不愈,病情会进一步恶化,造成细支气管本身炎症性阻塞,随即会堵塞微细的呼吸道,加上支气管里分泌物增多,最终造成支气管腔不完全性阻塞,于是吸气时支气管扩大,呼气时支气管缩小,妨碍气体排出,空气积聚在肺里,便成为阻塞性肺气肿。再说,肺气肿病发对,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到压迫,严重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也就影响了肺循环,于是肺循环阻力增高,心脏就要费劲地“泵动”,日久心脏就肥大与扩张,成为肺原性心脏病。老年人由于抵抗力降低,心肺功能衰退,所以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容易诱发肺原性心脏病。

老年肺气肿有什么特点?

肺气肿的类型很多。所谓老年肺气肿是指年老后。即使没有什么呼吸道梗阻性疾病,由于身体组织功能衰退,肺里边的肺泡弹性减退,于是在呼吸时造成肺组织的过度充气和膨胀的一种疾病。单纯性老年肺气肿的症状特点是,一般仅在劳累后或上楼时出现胸闷与气急,稍作休息也就好转,并不伴有咳嗽、多痰及严重呼吸困难现象。体格检查发现胸部稍微呈圆桶状,两肋之间的间隙也略见增宽。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往往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等呼吸道疾病,这样就会在老年肺气肿的基础上添加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因素。所以,许多老年人都是老年肺气肿与阻塞性肺气肿交织着一起出现,咳嗽,多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和“桶形胸”的体征会越发明显。

老年肺气肿是“不治之症”吗?

既然老年肺气肿是肺组织衰老引起,岂不成为“不治之症”吗?其实,并非如此。医学上还是有一些对付的办法:第一是适当进行呼吸训练,主要是加强腹式呼吸锻炼,也就是采用腹部呼吸动作配合胸部呼吸,这样有助予增强呼吸功能,也能减轻胸闷,气急的症状。第二是养成腹部佩扎腹带的习惯,或者睡时将床脚抬高些,目的都是有助于抬高身体里的横膈,改善呼吸功能。第三是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如徒手操、太极拳等,可以提高肺活量,健全心肺功能和延迟肺组织的进一步衰老。第四是加强呼吸道的防护,如切忌吸烟、预防感冒等,以免招惹呼吸道疾病。第五是及时治愈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免得肺气肿进一步恶化。只要持之以恒地做到以上各项,病况便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怎样止住老年人哮喘发作?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因花粉、动物皮毛、粉尘、螨、虾等过敏,或因吸入冷空气、烟油、化学气体刺激而造成支气管强烈痉挛的疾病。发作时会突感胸闷、咳嗽,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与阵阵气急,病人往往被迫坐起,严重时还会发生面色青紫。止住老年人哮喘发作除了要设法避免与摆脱致病因素外,必须及时使用止喘药物,常用的有麻黄素、异丙基肾上腺素、邻氯喘息定、氨茶碱、喘定、色甘酸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中药小青龙汤或麻杏石甘汤等也有效果。病人可遵照医嘱,身边常备些止喘药物。如持续发作不止,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为什么老年人更要警惕肺结核?

近些年来,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原因是:一方面老年人体质差,免疫力弱,容易感染肺结核;另一方面许多中年结核病人病程绵延进入老年。老年人肺结核具有病程长、病情重、空洞型病变多、症状不典型以及合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多的特点,容易误诊、漏诊,也不易治疗,所以应该警惕肺结核。老年人凡是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咯血,或者莫名其妙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体力不济等现象,都应想到有患肺结核的可能,应该去医院进行胸部X线检查。倘若患了肺结核,必须坚持使用抗痨药物,切勿掉以轻心。

老年人咯血要想到什么疾病?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因血管破裂而吐血,常伴随咳嗽与痰液一起吐出。老年人发生咯血,首先应该想到如下三种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因呛咳厉害,支气管黏膜会出血;(二)支气管癌或肺癌,癌肿会侵犯与溃破血管而引起出血;(三)肺炎,由于肺部广泛充血,肺部毛细血管会破裂出血。其次应该想到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因为此类情况有时也会引起肺淤血。此外,在七至十月,南方农村还要想到钩端螺旋体病,这种病原体侵犯人体,有时也会引起大量咯血。如果伴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者,还要考虑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疾病。至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虽说也是咯血的常见原因,但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比较低。总之,老年人发生咯血应该及时诊治,必须追根究底查明病根。

老年人为什么动脉会硬化?

动脉硬化,通常是指人体动脉血管的内壁上沉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管壁发生局限性变性坏死,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以至变厚变硬的病变。动脉硬化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与老年人体内脂类代谢紊乱以及动脉壁代谢障碍有关。脂类代谢紊乱是由于长期进食高胆固醇类食物,造成体内某些脂类物质数量过剩,沉积在动脉内壁上。动脉壁代谢障碍,是老年人动脉血管壁弹性与质地都发生退化,这既促使动脉硬化,又容易让胆圃醇等沉积。动脉硬化是这两种因素双管齐下的结果。如果将老年人的动脉血管剖开一瞧,内壁上果真会有不少黄色粥样的脂类物质沉积斑块,动脉本身也又厚又硬失去弹性,甚至内腔接近闭塞。在动脉硬化的情况下,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疾病。

老年脑血管疾病有哪几种?

脑血管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病变所引起的疾病。老年脑血管病起病急骤,很容易出现残废,如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或吞咽困难,所以,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人健康和威胁老人生命的常见老年病之一,发病率高。

中风,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脑缺血性中风。它又可分为以下三种: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短暂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眩晕或言语障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所以称为小中风。二、脑血栓形成。它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病变而导致狭窄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症状严重,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和失语,恢复也慢,所以称为大中风或完全性中风。老年人还多见腔隙性梗塞,多发生于大脑半球的深部白质和脑干,临床上表现为纯感觉性或运动性中风等;多发性腔隙性梗塞可表现为痴呆。三、脑栓塞。指的是心脏或大血管处栓子脱落,流入脑部动脉而发生栓塞。

脑出血性中风。仍以脑出血为多见;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出血的主要原因。脑出血时病情比较严重,发病急,出现头痛和呕吐,一侧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老年人为什么高血压发病率高?

血压的高低与血管的弹性以及全身各部位小动脉的阻力休戚相关。每当血管壁弹性差和小动脉阻力大时,为了维持正常血流量,血压就会上升。相反,血管壁弹性好,小动脉阻力小时,血流十分通畅,血压就会正常。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体的动脉血管弹性会逐步减弱,又加上动脉血管不断老化和胆固醇脂类物质在血管内壁上的沉积,随即会使动脉硬化,于是增加了小动脉阻力,所以血压也会跟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应的上升,老年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也骤然增加。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动脉硬化性病变是促使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是,持久的高血压,动脉壁组织因受高压血流冲击而易于损伤和变性,也易于使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内壁上沉积,又加重了动脉硬化,所以它们是两个互为因果的疾病。

高血压病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高血压病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其外因有反复长期的不良刺激,包括精神紧张,过劳、情绪激动、焦虑、长期视听过劳等;内因有体内生理调节不稳,兴奋、抑制失调所致。

二,肾脏等有关因素。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动脉病变等,可引起血压升高。

三、其他因素。内分泌因素,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心血管因素,遗传、食盐摄入过多、甘草服用过多、肥胖、微量元素改变等。

四、由于多种因素使体内产生较多的升压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导致周围小动脉痉挛,管腔变小,血流阻力增加,心脏代偿性强力收缩,血压升高。

老年人发生高血压危象有什么症状?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病程中骤然发生的一种危及生命的现象,一般是在高血压基础上,又突然因情绪激动、使劲用力、疲劳失眠、酗酒等因素激发下产生。老年人发生高血压危象的主要症状:剧烈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惊厥与昏迷)、心跳加快、气急、心前区疼痛、浮肿、少尿或无尿、视力模糊或突然失明、面色潮红或苍白等。当然,此时血压也会猛然升高。产生这些症状都是相应脏器里的小动脉血管一时性强烈收缩的缘故。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有:一、收缩期血压升高明显;二、激进型高血压非常少见,但并发中风及急性心肌梗塞的频率高;三、每日之中及不同季节之中,血压升高的幅度变动较大;四、治疗反应具体病人的差别大。

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应以缓和降压药为主,以免引起副作用,且应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调节药的用量。

患高血压的老人怎样选用降压药物?

老年高血压病人选用降压药物一般可按照如下的原则:轻度高血压,也就是舒张压在95~100毫米汞柱水平时,可单一服用利血平、复降片、降压灵或复方罗布麻片等降压药。中度高血压,舒张压在100~110毫米汞柱水平时,可联合使用上述降压药中的两种,并且应该加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重度高血压,即舒张压在110毫米汞柱以上时,如果采用上述降压药不能控制,那就应该采用胍乙啶、甲基多巴、硫酸胍生等药物,也可配合利尿药。几种降压药联合使用,能相互取长补短,减少副作用和提高降压效果。值得指出,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认为,采用降压药治疗一定得将血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其实,只要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即可。

高血压中风是怎样发生的?

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俗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管栓塞等引起的缺血型中风;另一类是脑溢血所致的出血型中风,这两类中风都与高血压有关。缺血型中风与脑动脉硬化直接有关。脑动脉因硬化,管腔会变得十分狭窄,阻滞血流而形成脑血栓,在高血压情况下,脑动脉硬化程度越发厉害,脑动脉痉挛也十分明显,发生脑血栓机会显著增多。出血型中风更与血压猛然升高有关,因为在长期高血压情况下,脑部硬化的小动脉受到高压血流冲击,会出现许多微小的动脉瘤,该处血管壁十分薄弱,如遇上突然血压升高,容易破裂出血,加上硬化的动脉失去弹性,闭合止血的本领也很差,于是发生脑溢血。在上述两类脑血管意外中,因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类出血型中风更为多见。

血压不高的老人会发生中风吗?

缺血型中风,它既可以发生于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生于血压不高的人。这类中风的发生主要是脑动脉硬化的结果。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内壁上会沉积许多胆固醇等脂类物质,也会使血管狭窄和管腔阻塞,这样势必会阻碍血流,缓慢的血流粘稠度会增加,甚至形成血栓,于是因脑血管供应受阻,脑组织就会发生缺血,也就发生了缺血型中风,病人会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当然,有高血压时,上述病理变化会格外严重。没有高血压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这就是有些血压不高的老人也会发生中风的道理。另外,有些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心律紊乱等会造成脑血管供血量不足,脑血流减少和缓慢,即使血压不高也会诱发缺血型中风。

高血压中风有预兆吗?

高血压中风是一种来势凶猛的病征,老年人在发病之前几小时或一、两天内往往会出现如下一些预兆:突然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一侧肢体活动无力或不灵活、走路不稳、肢体抽筋跳动等运动方面障碍;持续存在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等脑血管痉挛现象;面部与舌头麻木、肢体麻木、耳鸣、听力改变等脑与神经感觉机能变化;孤僻寡言、表情淡漠、多语急躁、意识模糊等精神状态改变,以及偶尔可见的全身乏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突然打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表现。总之,高血压中风预兆症状各式各样,凡是出现上述一些预兆或者其他异乎寻常的症状,都要想到有高血压中风的可能,应该及时就医加以提防,切勿掉以轻心。

万一发生中风该怎样抢救?

中风是一种急症,万一发生中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抢救:首先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让病人安静睡下,不让病人自己活动,并且立即设法转送医院。搬动病人要轻柔,要用担架,避免震动。如果病人已昏迷,应该将他的头部倒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送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中风类型选用不同药物,如果是出血型中风,常见是脑溢血,就应采用止血药;缺血型中风,常见是脑血栓形成,就要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假如病人同时血压很高,必须及时使用有效的降压药物。严重病人昏迷不醒会发生脑水肿,还得加用甘露醇等脱水剂。中风后病人很容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所以还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此之外,应该做好口腔卫生、防止褥疮、补充营养等必要的护理工作。

怎样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老人?

老人中风后常发生半身不遂,半边身体运动与感觉功能都丧失。为了早日康复和防止瘫痪肢体发生畸形与挛缩,应该积极采取如下治疗措施:针刺,上肢可取肩俞、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位;下肢可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理疗,如直流电离子导入、晶体脉冲治疗仪电刺激等。药物,包括维生素B1、地巴唑、加兰他敏、脑益嗪等,以及黄芪、当归、川芎、红花、地龙、赤芍、鸡血藤、僵蚕、牛膝等促使血脉活络的中药。体疗,对患肢作适当的按摩,引导肢体作被动运动,病情改善后,可逐步作床上运动和床边活动。老年人中风后半身不遂一般都要持续一个较长时间,所以上述治疗应视病情坚持不懈地进行。

老年人易发哪些心脏病?

老年人易发如下三类心脏病:(一)高血压心脏病,由于高血压造成心脏强烈搏动而心脏扩大。(二)冠状病,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心肌血液供应减少。(三)肺原性心脏病,肺部或肺部血管病变使心脏负担增加而引起心脏扩大。这三类心脏病发展到晚期都会造成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引起循环障碍,成为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险。另外,这些心脏病也可能造成心律紊乱,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偶尔还可见到老人患梅毒性心脏病,这是晚期梅毒的一种表现。至于儿童时见到的先天性心脏病、青壮年时多发的风湿性心脏病等,老年人中很少有患者。

为什么患高血压的老人易发心脏病?

老年人心脏功能日趋衰退,动脉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如果又患上高血压,那么很容易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当老年人处于持久高血压情况下,身体各处的小动脉不但硬化状况会加重,并且会强烈痉挛,使得血流阻力增加,心脏为了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必须加强搏动的力量使劲地将血液输送和循环。尤其专管将血液输送到除两肺以外身体各处去的左心室,会格外强烈地搏动,这种超量的工作状况日久后必将使左心室负担越来越重,左心室的肌肉也就会肥大,左心室也随之扩大。尽管心肌肥大严重,但心脏里的血却并不增多,心肌就会发生缺血和缺氧,最终会引起心力衰竭,这就是高血压引起心脏病的病理过程。

肺原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顾名思义,肺原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两类,症状表现各有不同:第一类是急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因发生心肌梗塞、心房颤动或静脉血栓等疾病时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脸色嘴唇发青、胸闷、窒息感、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必须立即抢救,否则生命危险。第二类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这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类疾病引起,发病缓慢,可延续多年,表现为经常心悸、气急、胸闷以及活动后面色与嘴唇发青,同时也伴有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发展严重后会心力衰竭。治疗办法,除了控制心力衰竭外,还必须解决呼吸道疾病。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心脏不停地跳动,它需要大量的血液来供应消耗的能源——氧和营养物质。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就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由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及若干分支组成,它的形状好象是一顶帽子扣在心脏上,因而得名“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的管腔变得狭窄,好像是一条河道逐渐被淤泥堵塞了。这样,血流就不畅,甚至完全不通,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这就是“冠心病”。

老年人冠心病有哪些诊断标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的主要诊断标准,可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症状,而不能用其他心血管疾患解释者。(二)年龄超过40岁,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而不能用高血压、心肌病等其他原因解释者。(三)休息状态下心电图检查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或者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阳性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凡是符合以上三项中任何一项者便可诊断为冠心病。此外,凡是年龄40岁以上,血脂测定见增高,又有可疑心绞痛发作史等情况的人属于可疑冠心病患者,应该进一步观察与检查。

心绞痛有什么症状?

心绞痛发生时,在心前区有一种压迫感,重的时候就有一种绞榨样的疼痛,有时它会窜到左肩右臂,有时窜到颈部和下颔。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可以反复发作。

心绞痛的症状常常可以很不典型。一种是发生在不典型的部位,例如疼痛的感觉,不是在心前区而是在上腹部,常常误以为是胃病;也可以发生在后背部。有时是右侧的胸痛或者前胸部不固定的刺痛。常常不是真正的心绞痛。另一种是疼痛的不典型,有时只是一种闷压的感觉,也有时是针刺样痛。

老年人心前区疼痛就是心绞痛吗?

造成老年人心前区疼痛的疾病很多,常见的即有如下几种:(一)肋间神经痛,常由肋间神经炎症引起,疼痛沿着肋骨方向,咳嗽或转动身子时越发明显。(二)肋软骨炎,是肋软骨炎症或损伤引起,疼痛比较局限,而且有固定压痛点,病变肋软骨隆起。(三)食管炎,是食管炎症病变,前胸部有刺痛或隐痛,并非绞痛状态,进食时症状加剧。(四)颈胸椎病变,如椎间盘脱出症,颈胸椎增生症等,影响到神经会引起胸痛。(五)消化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引起上腹疼痛,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窝部疼痛。此外,膈疝、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肺梗塞等疾病都可造成心前区疼痛。由此可见,一旦出现心前区疼痛,应该进一步追查原因,不要都误以为是心绞痛。

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征象。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支完全或几乎完全堵塞时,这部分血管供应的心肌因便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坏死,就成为心肌梗塞。典型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紧迫感,常向颈、臂或上腹部放射,可持续半小时以上到一、两天,休息或服用药物不会马上好转,有时还伴有四肢发冷、青紫、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心音减低、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现象,甚至还会猝死。心电图检查可见到心肌梗塞后缺血的表现。乍一看,心肌梗塞与心绞痛一般都是心前区疼痛,其实两者程度上有差别,心肌梗塞疼痛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要比心绞痛长得多。偶尔,有些心肌梗塞病人可以不表现心前区疼痛,这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颇为缓慢的缘故。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临床特征?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老年人健康最主要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首发病状中,老年患者疼痛频率低,而且年龄越大,疼痛的频率越低,这是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所致。

老年人心肌梗塞的部位,下壁的频率较高;而且下壁心肌梗塞并发右室梗塞的频率也很高,故需大量补液,采取扩容疗法。

七十岁以上老年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早期,心功能降低,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原性休克的频率均高,对预后有较大影响,为此应予注意。虽然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仍较高,而且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较大。

老年人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怎样抢救?

心绞痛的紧急处理比较简单,立即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6毫克,可在1~3分钟内见到止痛效果,维持时间30分钟左右;或者采用亚硝酸异戊酯,将盛药小安瓿裹在手帕内,敲破玻管吸入,30~60秒钟即能生效,但仅能维持止痛10分钟。此外,中药冠心苏合丸、丹参也有止痛作用。心肌梗塞抢救比较复杂,病人必须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马上含服硝酸甘油片或服冠心苏合丸,也可临时口服利眠宁等镇静药。经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医生会采用吸氧、升血压、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紊乱、止痛以及改善心肌代谢等多方面的治疗。万一心肌梗塞造成心跳猝停,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等急救。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前,不少病人出现一些先兆:心绞痛变得频繁且剧烈,同时心电图上心肌供血不全的表现也加重。少数病人心脏代偿功能在短时期内减退,活动后心跳气短的现象明显加重,有的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当出现上述征兆时,应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并积极治疗。

为预防急性心肌梗塞,要尽力避免过度的情绪激动,如高度的兴奋、激怒等。同时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过多地食用脂肪食物,会使血中的中性脂肪物质过多,心脏耗氧量增加,易于诱发心肌梗塞。

怎样预防冠心病老人猝死?

冠心病有时会引起老人突然死亡。这种猝死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心肌活动不稳定,从而引起心室纤维颤动的缘故。所以,冠心病人应该注意如下几件事:第一,防止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第二,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增强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第三,戒烟、忌酒、不能吃得太饱,以免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并防止胃肠道夺走大量血液。第四,保持大便通畅,否则使劲用力屏气会阻碍血液回流到心脏。第五,防止性生活过频,也能减少心脏负担。第六,可别忘记必须遵照医生嘱咐按时用药,才能很好控制病情。

患冠心病的老人应常备哪些药物?

为了防止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冠心病老人应该根据医生建议,常备如下几类药物:第一,硝酸或亚硝酸脂类,包括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复方硝酸甘油、硝异梨醇(消心痛)、脉心导敏、硝苯毗啶等药物;第二,冠状动脉扩张剂,包括潘生丁、心可定、心脉舒通、延痛心或脑心舒等;第三,中草药制剂,包括冠心苏合丸、活血通脉片、复方丹参片、瓜蒌片等。冠心病老人用药一般可遵循如下原则:在没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发作的情况下,根据胸闷、气急等症状的程度定时服用一两种冠状动脉扩张剂,同时选服一两种中草药制剂,目的是疏通与扩张冠状动脉;如果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可临时加服硝酸或亚硝酸脂类药物,或冠心苏合丸,以尽快解除症状。

怎样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值在230%毫克以上及血清甘油三脂值在150%毫克以上时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老年人患有此症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治疗:第一,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第二,选择合理饮食,主要是避免动物性脂肪饮食和减少糖分摄入,并要适当节制饮食,避免每日摄入过多热量。第三,选用有效药物。体内胆固醇增加明显时,可选用降脂平、去脂舒、脉康、首乌片或脉安冲剂等药物;体内甘油三脂增高时,可选用安妥明,水飞蓟素、血脂平、糖酐脂等药物。病人可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老年人有哪些常见的心律紊乱?

老年人出现心律紊乱,大多数是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也可以是心肌本身老化衰退造成。较为常见的心律紊乱有如下两大类:(一)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指每分钟心率在40~60次;房室传导阻滞,即心跳节律过程中心房向心室传导途径有障碍,心跳会在每分钟40次以下等。(二)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指正常心跳节律中出现过早跳动现象;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在100~140次之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在150~220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160~260次等。老年人心律紊乱,除根据胸闷、头晕、乏力、心前区不适、心率次数等判断外,主要还得依靠心电图作出正确诊断。

老年人心律失常有哪些临床特征?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征是:一、虽少数是功能性引起的,但多数为器质性病因,特别是冠心病,故应重视。二、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如心率不快的心房颤动及过早搏动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偶然在体检时发现;但也可因心率的突然增快与减慢出现晕厥(神志不清)或心力衰竭症状。三、老年人不易耐受药物的副作用,故应十分注意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用药的关系。四、治疗须因人而异,考虑要周到,但紧急情况及病情需要时同样应当使用速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及电击除颤等。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心动过缓?

一般每分钟心跳次数少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老年人易发生以下三类心动过缓:第一类是窦性心动过缓,这往往是由于老年人心肌老化,加上控制心跳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随年老而功能衰退所引起。第二类是病窦综合征,也就是因受心脏里边专管心脏起搏的特殊结构——窦房结因冠心病、心肌病等影响,发生炎症、缺血,结果减少了起搏次数,使心跳减慢。第三类是房室传导阻滞,也就是上述窦房结发出心跳的“指令”不能顺利地通过心房传向心室,使得心跳次数显著减少,这种障碍往往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等诱发。由于不少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匝心脏病,加上他们的心肌与控制心跳的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心动过缓发病率必然较高。

心动过缓的老人应该注意什么?

患有心动过缓的老年人,会出现眩晕、乏力、气急、晕厥等症状,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在生活起居上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与重体力劳动,只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平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窦性心动过缓,经过恰当休息,发作即可停止;如系病窦综合征或者房室传导阻滞,不论发作与否都应该进行治疗,重点是治疗诱发心动过缓的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这些病治愈或得到控制后,心动过缓也会迎刃而解。一旦心动过缓发作,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麻黄素、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托品、普鲁苯辛或中药生脉饮等药物治疗,可帮助心率恢复正常。

老年人为什么心动过速发生率很高?

一般每分钟心跳次数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老年人最常发两类心动过速:第一类窦性心动过速,这是由于心肌老化,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第二类阵发性心动过速,包括室上性和室性两种,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老年人易患的心脏病诱发。与心动过缓一样,由于老年人心脏功能本身衰退和老年性心脏病发生率极高,所以心动过速发生率也骤增。那么,为什么同样是一些心脏病患者,有的诱发心动过缓,有的诱发心动过速?这个问题一方面取决于心肌本身损害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心脏病对心脏跳动的传导系统影响部位与程度,内中尚有许多具体病理至今未能完全查明,医学家还在深入研究。

老年人发生心动过速怎么办?

患有心动过速的老人,会出现心悸、气急、心前区不适、眩晕等症状,应该进行处理。(一)生活起居注意养身,包括解除紧张心理,戒除烟酒嗜好,注意劳逸结合,防止伤风感冒,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等。(二)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发作时只需休息一下,心跳便会逐步恢复正常。(三)阵发性心动过速或频繁发作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应该追根究底地寻找诱发原因,及时治愈这些病根。控制顽固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很多,包括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以及中药天王补心丸、安神补心丸等,用法比较复杂及严格,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老年人会发生心肌炎吗?

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疾病,以柯萨奇B族病毒引起最多,它们都是由呼吸道传染,所以心肌炎发病前多半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心肌炎表现为频发的过早搏动,也就是心脏不按节律地过早跳动,病人会有一种不适感觉,有时也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其他心律紊乱。严重心肌炎还会有胸痛、心悸等症状,发展到后来也会出现心力衰竭。老每人的心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心肌本身的御病能力很差,再加上易患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所以罹患心肌炎机会也不少。

老年人会发生低血压吗?

老年人如果收缩压在100毫米汞柱,舒张压60~65毫米汞柱以下,并且伴有昏睡、虚弱、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昏厥等症状时可称为低血压。医学上将低血压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性低血压,可因中毒、出血、外伤、昏迷、休克等引起,老年人当然可以发生。另一类是慢性低血压,它又分为:(一)体质性低血压,由于体质虚弱引起;(二)体位性低血压,从平卧或下蹲突然转变成直立位时发生;(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引起的低血压;(四)内分泌病引起的低血压,常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五)心脏本身有病引起的低血压,如严重主动脉狭窄、心包炎等;(六)高原性低血压,发生于居住在海拔3000~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4~6个月以上者。由此可见,一旦老年人发生低血压应该追根究底地查明原因。

老年人常患的“领子病”是怎么回事?

有的老人穿着紧领上衣,突然转头时,会发生人事不省而摔倒,起因是衣服领子,所以叫“领子病”。原来,在人体颈部动脉部位长有一个叫做颈动脉窦的结构,它有着特别丰富的血液和感觉神经末梢,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参与对心脏跳动和血压的控制。突然转动头部时,衣领过紧会机械性地压迫颈部,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快速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心脏受到了抑制,这样脑部的血液供应顿时减少,甚至中断,所以会发生昏厥。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因此颈动脉窦特别敏感,稍一刺激就会发生“领子病”。一般说“领子病”是暂时性的,但是一旦发生也应该让病人仰卧,抬高两下肢约15秒钟,让更多血液回流到心脏,有助于苏醒。显然,老年人不宜穿紧领上衣,以防本病发生。

老年人何以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所谓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人在平卧或下蹲位置上突然直立时或长时间站立时血压下降,出现头昏、眼花、两眼发黑,甚至昏厥现象。这是由于突然改变体位,脑部的血液顿时减少造成,或者由于长时间站立后,下肢肌肉以及静脉张力降低,血液大量蓄积在下肢血管里,回到心脏的血液数量减少,每次心跳的输血量也减少,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全的缘故。由于老年人脑血管功能失调,本身调节功能较差,所以格外容易发生上述这些情况。其实,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是可以预防的,不妨睡眠时抬高床头,使床与地面成20°角,或垫高枕头,由卧位坐起或直立时,不要速度太快,在站立和开始走动前也应经过两分钟的体位适应后再起步。免不了要长久站立的老人,可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怎样预防脾胃疾病?

脾和胃是重要的脏器。脾胃病的发生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积于中,使脾胃之阳不振;其次郁怒忧思,肝气失调。所以要预防脾胃疾病,关键在于保护脾胃正常功能运转。平时须注意以下几点:一、饮食要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饮食上不要偏食、嗜食,也不要过食辛辣食品,特别是油炸熏烤食品。有脾胃病的人应忌食生冷油腻食物。二、注意情绪乐观,避免过剧的情绪变化。三、注意冷暖,衣着不要过于单薄,特别是春秋季,气候多变,更要注意保暖。老年人由于牙齿动摇脱落,咀嚼困难,加上活动量少,消化功能下降,易发生脾胃疾病,所以更加要注意保护脾胃。

老年人为何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老年人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一)年老后胃肠道黏膜变薄或萎缩,消化液分泌数量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二)老年人牙齿脱落、松动,影响咀嚼食物,婉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三)老年人容易精神忧虑,造成食欲不振,有碍消化功能;(四)老年人消化功能容易发生紊乱,常有腹胀、腹泻、便秘等现象,也是造成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五)老年人如果患了茅些慢性疾病,由于身体的耐受性比青壮年人差,对全身尤其是消化道的分泌运动和吸收功能的影响也就大。由此可见,为了在老年后保持良好的体质,必须要保证营养和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坚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这样让消化道有一个正常的工作规律,才可避免发生消化不良。

有哪些帮助老人开胃口的药物?

每当老年人出现消化不良,胃口不好,腹部胀气,积食停滞时,不妨选用以下一两种助消化药物治疗:

西药:(一)胰酶片,每片零点3克,每次1~3片,每日3次口服。(二)酵母片(食母生),每片0.3或0.5克,每次0.5~1克,每日3次口服。(三)多酶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四)乳酶生(表飞鸣),每次2~3片,每日3次口服。(五)复合维生素B片或针剂。片剂,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针剂,每支2毫升,每日1支肌肉注射。

中药:(一)神曲,每次6~12克。(二)山楂,每次9克煎服。(三)谷芽或麦芽,每次6~12克煎服。(四)保和丸,每次6克,每日2次服用。(五)香砂养胃丸,每次10克,每日2次服用。此外,橘皮、鸡内金、小茴香、生姜等也有开胃作用。

老年人常患哪几种慢性胃炎?

老年人由于急性胃炎没有及时治愈或者饮食不当、吸烟、嗜酒等因素影响,罹患慢性胃炎者很多。从分类讲,老年人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多。这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为表现特征的胃炎,有上腹部不规则的隐痛,有时还会伴有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由于胃黏膜萎缩,所以胃酸分泌量减少,这对消化功能基也不利;有少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还会演变成胃癌。除此以外,老年人还会罹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肥厚性胃炎,前者胃黏膜病变较为浅表,后者胃黏膜明显增厚,也都会发生上腹疼痛。这两类胃炎胃黏膜不发生萎缩,所以胃酸分泌量尚可正常,发生恶变机会也少。慢性胃炎的分类单凭症状分析是不够的,一般都要通过胃镜检查,钳取少量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老年人会生消化性溃疡病吗?

消化性溃疡通常指的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这类疾病会引起上腹部与饮食有关的节律性疼痛,有时还会发生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精神刺激、饮食不当,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综观大量医学资料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以中青壮年患者为多,这可能是在上述某些病因影响下,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相反,老年人则以罹患胃溃疡较多,此时胃酸分泌并不比十二指肠溃疡病多,胃内溃疡的形成与胃黏膜本身抗消化能力弱或受到破坏有关,也与胃的活动能力减弱、胃内食物排空延迟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的胃黏膜因衰老而发生退行性变化,所以格外容易发生胃溃疡。

老年人的胃溃疡为什么容易恶变?

有资料表明,大约5%左右的胃溃疡可以恶变成胃癌,大约5%左右胃癌病人可由胃溃疡恶化而来。在这些胃溃疡恶变病人中,老年人占多数,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一)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组织细胞代谢日渐衰退,这种细胞本身代谢紊乱是恶变的基础,所以老年人肿瘤发生率远比青壮年人为高。(二)肿瘤病人的免疫状态低于正常人群,提示了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发生发展休戚相关,老年人免疫状态恰恰日渐低下。(三)老年人胃黏膜有萎缩性改变,这也是促发胃溃疡恶变的一个原因。(四)老年人都有长期胃溃疡病史,溃疡表面的细胞不断受到不良刺激,包括过热、过冷食物的机械摩擦等,甚至容易受到食物中某些毒性物质的影响,可说是恶变的重要外因。

为何对腹泻的老年人要特别重视?

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征,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一)急性腹泻往往由肠炎、菌痢等引起,来势较凶猛,腹泻次数频繁,身体在短时间内便可丧失大量水分,老年人一般经受不起如此打击,会很快发生脱水,继而虚脱,所以一旦发现老人急性腹泻,必须在治疗腹泻的同时给予输液补充。(二)慢性腹泻的原因更多,有肠子肿瘤、慢性菌痢、肠道寄生虫病、消化吸收不良等。由于老年人本身抵抗力降低,慢性腹泻给全身带来的影响也较大。发生后会乏力、消瘦、贫血,症状远比青壮年人为重,治疗见效也没有青壮年人快,所以应该格外重视,用药要正规,护理要仔细。

为什么老年人便秘极为常见?

老年人发生习惯性便秘较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排便动力缺乏,年老体弱,腹肌与肠子肌肉衰弱,收缩无力;(二)体力活动太少,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活动,这样会影响肠子的蠕动;(三)食物纤维太少,老年人牙齿缺失,只能吃些细软食物,缺少食物粗纤维,也会影响肠子活动;(四)排便感觉迟钝,老年人内脏器官的神经反射会迟钝,大脑往往没有足够的排便感觉冲动,也就不产生排便的神经反射动作;(五)药物不良影响,不恰当地使用泻药会引起肠子痉挛,也会便秘;(六)老年人经常服用镇静剂、安眠药、铁剂、钙片等可诱发便秘;(七)烟酒嗜好影响,嗜烟酗酒或者经常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促使便秘发生。

怎样防止老年人便秘?

老年人对付习惯性便秘可采取如下一些办法:(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例如徒手操、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与提高腹肌等收缩能力;(二)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能帮助肠子蠕动;(三)多吃些含有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肠子运动;(四)戒除烟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五)不要滥用泻药或其他药物;(六)养成每天排便一次的习惯,让肠子蠕动有规律等。此外,也可适当服用一些促进排便的食物,例如,蜂蜜冲水服用、黑木耳加水冲服、决明子炒焦泡茶等。如果便秘顽固可应用开塞露纳肛通便或服用导泻药物,例如,石蜡油、硫酸镁、舒通、番泻叶,脾约麻仁丸等治疗。至于因为排便感觉迟钝引起的便秘,用泻药又无效时,只能定期灌肠。

老年人为什么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腺里胰岛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产量下降,造成血液内糖分过高,大量糖分随尿液排出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也增高,除了遗传因素外,老年人易患糖尿病的原因有如下几个:第一,肥胖。60%~80%的老年糖尿病人都是十分肥胖的,肥胖的结果,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会紊乱,胰岛细胞的功能也容易出现障碍。第二,长期饱食,一方面使人发胖而诱发糖尿病;另一方面过量的营养物质会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第三,精神因素。精神刺激,情绪波动,尤其老年后精神上的过分忧郁,会干扰大脑皮层的正常活动,随即使得胰岛细胞工作失灵。第四,其他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免疫功能下降等老年人多发病也可诱发糖尿病。

老年人糖尿病有哪些症状特点?

典型的糖尿病有多饮、多食、多尿与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食是由于身体糖分不能很好利用,因此病人经常感到饥饿;多尿是由于糖分随尿排出具有利尿作用;多饮是由于尿量增多病人会口渴;体重减少的原因是尽管吃得多,饮得多,但因糖分丧失,体重会下降。老年糖尿病仅一半左右病人有“三多一少”症状,另有半数以上病人往往是以糖尿病诱发的一些并发症形式出现,包括四肢麻木、知觉异常、血压升高、肌肉酸痛、动脉硬化、白内障、大小便失禁、严重感染,肢端坏疽、性功能障碍等。由此可见,老年糖尿病,开始病情较轻或隐匿,易于误诊或漏诊,常不能发觉,一旦出现症状已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症状时,都应该想到有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糖尿病是一种老年常见病,其症状概括起来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量多,体重减轻。此外还有疲乏无力,四肢沉重、麻木、腰酸背痛、皮肤骚痒、手足心热、视力不清、阳萎、闭经等症状。

老年人患糖尿病,由于病情轻,起病隐匿,“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这些病人的体形多较肥胖,脸色红润,食欲旺盛,化验时尿糖并不高,甚至呈阴性,血糖可能正常或稍偏高,不少病人因为患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才被发现。为及时发现糖尿病,对下列情况要引起注意:有糖尿疾病家族史;过度肥胖或明显消瘦,并在就餐后3小时左右有饥饿感、心慌、出汗;皮肤反复感染;手指足趾麻木、浮肿。

怎样判断老年人糖尿病?

除了根据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外,还得借助一些化验检查帮助判断。最为简便的是测定尿糖,尿液内加入蓝色的班氏试剂一起加热,如果颜色由蓝转黄,表示尿糖阳性,强烈提示有糖尿病。其次是血糖测定,正常老年人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是70%~110%毫克,一般不超过120%毫克,如果超过这个数值也被认作糖尿病。第三种方法是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情况下血液里的糖分维持一定水平,即使一次吃进大量糖分,血糖含量也仅仅是暂时性升高,半小时到1小时达高峰,但不超过160%毫克,一般无糖尿,2小时后回复正常,这便是糖耐量良好。相反,糖尿病老人糖耐量极差,二小时后血糖水平不能恢复正常,而且血糖水平常超过160%毫克,同时出现糖尿。此外,针对糖尿病的许多并发症,可进行一些特种检查,例如,眼科检查、肌肉神经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治疗老年糖尿病方法有哪几种?

糖尿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调查发现,不论男女,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老年糖尿病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血脂于较好水平;尽可能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还要防治大小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治疗老年糖尿病有以下三种方法:一、饮食疗法。饮食摄入量能保证脑力和体力活动的需要,并能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具体要求是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无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充分的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食用谷类、豆类、蔬菜,可增加植物纤维的摄入量,有利于控制血糖。二、体育疗法。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步行运动——这是一种最安全、最简便和最能持久进行的一种运动,有助于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为缺乏体力活动是患肥胖症、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三、药物疗法。慎重地选用口服降糖药物,有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和双胍类降糖药物两类,或者进行胰岛索治疗。用药前,最好进行胰岛功能检查,以便选择最适当的药物。

老年糖尿病人怎样自我控制饮食?

老年糖尿病人自我控制饮食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根据标准体重和工种计算一天总需热量,男性标准体重(公斤)为身高(厘米)减去105;女性标准体重按上式再减去2.5公斤。老年人按轻工作计算需热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者,总需热量应减少15%;不到者增加15%。例如一个身高165厘米、实际体重为59.5公斤的60岁的男性糖尿病人,一天总热量为30千卡×(165-105)=1800千卡,由于标准体重60公斤与实际体重相仿,则总热量不必增减。第二步,按蛋白质与脂肪每日每公斤供应各1克,余者均供应糖为标准,又以每克蛋白质与糖各产生4千卡热量和每克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计算,再分一天总热量蛋白质、脂肪与糖的比例,如上述1800千卡热量,可分成蛋白质60克,脂肪60克、糖为250克。第三步,按早餐20%,中、晚餐各为40%比例,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搭配食物,组成三餐食用量。

老年人糖尿病一定要用胰岛素治疗吗?

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类。前者发病年龄大多较轻,病情也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后者常在成年后发病,病情较轻,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不必用胰岛素治疗。老年人患糖尿病,90%以上都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因此并不一定要用胰岛素治疗,一般采用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即可。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大致有如下几种:甲苯磺丁脲(甲糖宁,D-860)、氯磺丙脲(氯苯磺丙脲)、优降糖(HB-419)、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二甲双胍(降糖片DMBG)等。另外,中药六昧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玉泉散等都能降低血糖;地黄、人参、玄参、知母、石膏以及苦瓜、番石榴、洋葱、南瓜等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如何防止老年慢性肾炎病人病情恶化?

慢性肾炎如没有恰当的治疗,病情会渐渐恶化,最后变成尿毒症,有生命危险。老年慢性肾炎病人肾功能衰退的发生机会更多,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可以做如下三件事:(一)注意起居卫生,防止受寒、受湿,作息有规则,避免过度疲劳和注意个人卫生等,目的是让肾脏能很好养息,不要再遭受因外界不良因索引起的打击。(二)治愈各种感染。例如鼻窦炎、龋齿、疖、痈、慢性支气管炎等,因为感染容易加重肾脏负担,而且慢性肾炎病人抵抗力极差,一旦受到感染,全身反应也强烈。(三)合理安排饮食,吃得淡些,并且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为了保证营养,可多吃些糖与脂肪。(四)定期复查,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一有恶化趋势,及时用药治疗。

老人尿毒症有什么特点?

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后,身体里代谢产生的有毒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大量“囤积”后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老年人因严重尿路感染,肾动脉硬化、尿路梗阻等疾病酿成尿毒症机会多。老人一旦发生尿毒症,与青壮年人相比,具有症状多与症状重的特点。这里可列举出不少症状,例如全身无力、软弱、易疲劳、排尿次数增多、泡沫尿或黏稠尿、血尿、头痛、水肿、全身瘙痒和皮疹、肌肉抽筋、腰部疼痛、厌食、呕吐、骨痛等。所谓症状严重,不仅是上述这些症状厉害,更重要的是老人患尿毒症后出现程度较严重的尿量减少或尿闭现象,随后还会发生谵妄、昏迷、心律紊乱、心力衰竭、酸中毒、重度贫血等严重情况。所以,老年人尿毒症的死亡率极高,治疗也较困难,切勿掉以轻心。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贫血?

老年人有易发缺铁性贫血的倾向,发生贫血的老人也屡见不鲜,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老年人由于骨骼发生衰老性变化,内中骨髓的造血功能也会日渐衰竭。(二)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尤其胃酸分泌减少与胃肠道黏膜的萎缩,既影响食物和铁质的吸收,也妨碍铁质在体内的利用,而铁质恰是人体造血的最重要原料,一旦缺乏,贫血接踵而至。(三)老年人往往有少食、偏食等习惯,这样也容易造成铁质或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物质的缺少,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缺乏,有碍造血功能。(四)老年人常伴有慢性疾病和慢性失血情况,例如痔疮出血,钩虫病等,也会诱发贫血。

老年人贫血怎样治疗?

老年人贫血会出现气短、浮肿、头晕、眼花等症状,应该积极治疗。具体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选用药物,可以直接补充铁剂,常用的有硫酸亚铁,每次0.3~0.6克,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卡古地铁,每日1次,每次1支(20毫克),肌肉注射。也可使用协助铁吸收与利用的药物,例如维生素C,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口服。适当使用维生素B12、叶酸、吡哆醇等药物也有好处。此外,胎盘粉,或中药阿胶、艾叶、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等也有补血功效。第二,增加营养,经常食用富有营养与含铁质丰富的食物,使得每天铁质供应量在12毫克以上,可选用的食物有猪肝、猪肾、猪血、蛋黄、红糖、红枣、绿叶蔬菜等。第三,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从而提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量。

老年人会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吗?

正常人血液里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如果低于每立方毫米4000个,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一旦发生此症,人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炎症类疾病。造成白细胞减少症的原因很多,包括放射性物质影响;含苯等化学物质刺激;某些药物,例如抗癌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的毒性反应;某些慢性疾病,例如病毒感染、慢性肝炎、脾功能亢进、白血病、肝硬化等的干扰。一般说,老年人也会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和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所以抵抗力差,除容易因病毒感染诱发白细胞减少外,特别要警惕因药物因素或慢性疾病引起白细胞减少。老年人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后,可采用维生素B4维生素B6,鲨肝醇、利血升、辅酶A、三磷酸腺苷、丙酸睾丸酮等药物治疗。

老年人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吗?

正常人血液内血小板数量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血小板数量少于每立方毫米5万,称为血小板减少症。一旦发生,会出现口腔、鼻和内脏黏膜出血等严重情况,皮肤上会布满出血的紫癜。血小板减少症分为两类:一类是突发性,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目前还找不到确切的病因;另一类为继发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肿骨转移、脾功能亢进、尿毒症或者药物及放射性物质等影响有关。一般说,老年人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但发生机会比青壮年,尤其比年轻女性要少,即使发生,病因多半还是一些疾病或药物继发性影响,所以首要还在于去除病根。老年人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可采用强的松、辅酶A、止血敏等药物治疗,也可辨证论治地采用中药治疗。严重病例还得通过输新鲜血液或血小板悬液治疗。

老年人会患白血病吗?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俗称“血癌”。一般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白血病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来势较凶猛。血液检查,白细胞数量可以异乎寻常地增高,骨髓检查白细胞明显增生。慢性白血病表现为贫血和进行性脾脏肿大,病程较长,血液检查白细胞数量有时却可正常,骨髓检查也见白细胞增生。这两种白血病老年人都可能罹患。由于衰老引起的免疫力下降,所以老年人一般以急性白血病发生机会较多,出现症状中,无论贫血、发热、出血都较青壮年人明显。而且即使白细胞数量骤增,但真正具有正常功能的白细胞数量却很少,老年人就更容易引起身体各种感染。相对来说,慢性白血病人的抵抗力要比急性白血病人稍强一些,一贯身体强壮的老年人有时会患慢性白血病。

老年人高热最多见是哪些病?

高热是指发烧在39℃右甚至更高。引起高热的疾病很多,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大致有如下几类:第一类,传染病。饲如,败血症、伤寒、疟疾。第二类,炎症感染。例如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脓胸,肝脓疡、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第三类,皎原疾病。例如,风湿热等。第四类,恶性肿瘤。例如,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等。此外,老年人还容易发生药物热,在使用某些磺胺、抗生素、颠茄等药物后也会引起高热。老年人发生高热,一方面应该积极寻找病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必须及时设法退烧,除体温过高时外,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以免退热时突然大量出汗而虚脱,应该采用物理降温,例如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这样比较安全。

老年人长期低热要想到哪些疾病?

一般说,当体温高于37.4℃持续两周以上,又伴有不能解释的萎靡、乏力等症状时,可认为是长期低热。倘若老年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想到两种可能:一是器质性低热,亦即由疾病引起,最多见是慢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结核病、慢性胆道感染、迁延性或慢性肝炎、风湿病、贫血等,应该说,除了低热外,每种疾病还有其特殊的症状表现。二是功能性低热,并非疾病所致,而是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衰退引起,有的是夏季低热,老年人每逢夏季即有低热伴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类似通常所谓的“疰夏”;有的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低热,活动与紧张后出现,休息后消失,具有一定的规律。对于器质性低热,重要的在于治愈病根;对于功能性低热,应适当休息,可服用清暑解热饮料或清热中药治疗,不要随便使用退烧药,以免产生不良副作用。

老年人低体温是怎样发生的?

人体所以能基本保持37℃体温,主要依靠脑子里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和凭借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调节方式来完成。当人体受寒后,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来保持体温,人会发抖,这样肌肉因运动而产热,当然,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散热过程也会缓慢或暂时停止。但是,老年人由于衰老,体温调节功能会降低,受寒时机体一系列的御寒机能减弱,加上老年人新陈代谢本身不太旺盛,身体产热量也不多,所以在受寒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低体温意外,体温会下降到35℃或更低些。偶尔,有些老年人因某些疾病而服用氯丙嗪、巴比妥、安定、利血平等药物,它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也可促发低体温。由此可见,老年人应格外加强御寒,一旦发生低体温也得急诊,进行复温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怎样防治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老人常见病。长时间连续用脑、过度疲劳、睡眠太少,会引起偏头痛发作。有人食用某些食物,如巧克力、酒也会引起头痛发作。

防治偏头痛,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与精神紧张,要做到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同时,开展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睡眠并增强体质。此外,还要节制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不吃能诱发头痛的食物。

头痛发作时,静卧于安静、阴暗的房间,以缩短头痛发作的时间。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是咖啡因麦角胺,头痛一开始即服用。也可肌肉注射酒石酸麦角胺。有冠心病者,禁用。老年人最好不用此药。症状较轻者,可服用止痛剂如索密痛或去痛片。平时为了预防偏头痛发生,可服用苯噻啶和赛庚啶。有的老人掌握发病的规律,可提前一两天服药,可防止和减轻头痛的发作。

老年人发生三叉神经痛怎么办?

三叉神经是专管面部感觉的神经,左右各一根分布在面部。老年人易发三叉神经痛,原因不明,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发作性疼痛,较为剧烈,每次持续数秒钟至一两分钟,发作次数十分频繁,病人痛苦呻吟,如果用手触摸唇、鼻翼、颊、口角等处,有时会触发一次发作,所以病人不敢洗脸、刷牙和说话。目前,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常用新药卡马西平,又叫酰胺眯嗪,每日3次,每次0.1~0.3克,口服。另外,抗癫癎药物苯妥英钠也有一定疗效。中药七叶莲片、野木瓜片或汉桃叶片也可试用。万一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等作三叉神经封闭治疗。对于顽固病例只能手术治疗,切断三叉神经分支,可彻底治愈。

老年人面部肌肉抽搐是什么病?

有些老年人的一侧或两侧面部肌肉会一阵阵抽搐,开始常是下眼皮抽搐,以后逐渐向面部扩展,以口角肌肉抽搐最为显著,紧张时抽得厉害,安静或睡眠时停止,这种病医学上叫做面肌抽搐。发生原因不清楚,可能与局部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有关,老年人发病很可能是局部神经肌肉退行性变性的结果。面肌痉挛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病人自觉很难受,可采用镇静药利眠宁、安定等治疗,也可用抗癫痴药苯妥英钠。顽固病例需要采用面神经封闭或手术治疗。

老年人面神经麻痹能治好吗?

老年人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很多,常见有两种:一种是面神经炎,往往与病毒感染有关;另一种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造成。偶尔可以是鼻咽癌、听神经瘤等造成。面神经麻痹后会酿成面瘫,患侧眼裂较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不能皱额、蹙眉、闭目不紧、鼓腮时患侧漏气、不能吹口哨、患侧不能露齿、进食咀嚼时食物常潴留在患侧等。一般说,即使老年人恢复功能差些,倘若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神经麻痹,通过维生素B1、B12、地巴唑、激素、按摩或理疗等治疗,也能在一至两个月左右治好。如由脑血管意外等造成的,恢复就较慢,有时需反复使用针灸、药物等治疗才逐步治愈,部分病例也未必能治愈。

老年人常患的巴金森氏病是怎么回事?

巴金森氏病又叫震颤麻痹,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子里的苍白球、黑质和纹状体,致病原因很多,多半与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一氧化碳中毒等有关。巴金森氏病的症状有多样化的特点:面部表情呆板,很少眨眼,形成所谓“面具脸”;运动缓慢,精细动作笨拙,步子缓慢细碎小少,被人推动时呈慌张步态,前冲后蹶;一侧肢体开始出现迟缓刻板而有节律性的震颤、静止及紧张时加剧、肌肉强直等。毋庸讳言,巴金森氏病较难彻底治愈,但得了此病对生命并无多大妨碍。眼下治疗该病采用的大致有颠茄酊、东茛菪碱、安坦、左旋多巴等药物,须长期定时服用。

怎样治疗老年人癫癎病?

癫癎俗称“羊癫风”,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脑部机能短暂失调的病征。有的发病原因不明,有的可以是脑部疾病引起,老年人常继发于脑血管痉挛后。老年人癫痢大发作常表现为突然尖叫一声,神志丧失、全身抽搐、面色青紫、瞳孔放大、舌唇咬破、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因此应该加以救治。可采取如下方法:在病人牙齿之间放入一块柔软毛巾,以防咬破唇舌;解松领口,裤带;防止病人在剧烈抽搐时和周围硬物碰撞;绝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重要的是应护理老年癫癎病人在不发作情况下定时服用抗癫癎药物。发作次数极少,仅发过一次或每年发一次者可不必给药;仅在半夜时发作者,每晚给药1次,余者均要每日定时服药,常用苯妥英钠片,每日2~3次,每次0.1~0.2克,一般至少要在两三年内无发作后,方可逐渐减量、停药。

老年人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一个老年人是否肥胖,可以根据体重标准,并参考皮下脂肪厚度来确定。

男性老人平均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米)-105

女性老人平均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米)-100

凡超过标准体重10%者为偏胖;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10%者为偏瘦;低于20%者为消瘦。

对于肥胖还有一种分级法:超过标准体重15%~30%者为一级肥胖,超过30%~50%者为二级肥胖,超过50%~100%者为三级肥胖,超过100%以上者为四级肥胖。

为了全面衡量评定肥胖程度,除了体重外,还需参考皮下脂肪的厚度,主要是以下四个部位:上臂后部、背部(肩胛骨下方处),上臂前部、髂棘上方等处脂肪的厚度,可用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来推算全身脂肪多少。一般认为,上臂后部脂肪超过23毫米,背部脂肪厚度超过25毫米,便可认为是肥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