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344800000056

第56章 忘却是为了更好的记忆

——忘书读书法

记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思索、理解和运用。有条理的“忘记”也是这样。

——编者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迷恋物理学,在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后,声誉鹊起,一跃而被视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按说,这位物理学界的泰斗对不锈钢的成分这种简单的知识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吧。然而,当有人问他这一问题时,他居然建议人家说:“你去查查《冶金手册》吧。”又有人问他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耸耸肩,坦率而又俏皮的说:“实在对不起,我记不住,你可以去查《铁路交通》。”

对这样简单的问题,难道爱因斯坦真的不知道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对这件事,爱因斯坦是这样解释的:“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是用来记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是: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而抛弃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去粗取精,把握要点,吸取有益的核心知识。爱因斯坦的这种读书方法就是“忘书读书法”。

提到忘书读书法,一定会有人问:“如果把读过的书都忘了,那不是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吗?”其实不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忘记,并不是要把我们读到的知识从大脑中彻底抹掉,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存储在大脑中。

在当前信息社会里,人们的大脑每天要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大量信息,要想把读过的书每句话都记住,对大脑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更何况有些书根本就不值得背。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看书就可以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对一些需要我们记忆的东西我们还是要记住的。比如:几何学的定理、公式,化学里元素的分子量等等。虽然有一些书籍的详细内容不需要我们记忆,但我们却要记住它们的“门牌号码”。以后用到时,就可以按号查找了。像爱因斯坦,他显然是浏览过《冶金手册》、《铁路交通》这类书籍。因此,人们读书后,对一般的材料只要记住“门牌号码”,知道什么材料到什么地方去找,就不必再费力背诵了。这就可以把记忆的任务让书籍为我们分担一部分,而把主要精力用来记住最重要的和经常要用的知识。

知识的储存有外储与内储两种。外储就是储存在大脑之外的知识,如作笔记、记卡片、编索引还有工具书、电脑等。内储,是指把所需的知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这一信息库里。两者不可偏废。忽视知识内储的人,会导致思想迟钝;忽视知识外储的人,不是记忆负担过重,就是积累太少,供不应求。理想的读书境界,应该是使自己的内存知识和外存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造成一个沟通创造性思维道路的知识之网。

记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思索、理解和运用。有条理的“忘记”也是这样。

如果忘记可以解放一部分脑力来发展创造,那么,读书时不妨适当的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