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10342200000030

第30章 《抱朴子》

《抱朴子》包罗了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吗

《抱朴子》分《内篇》和《外篇》,内篇20卷,外篇50卷。作者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此书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包罗较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并保存不少化学、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篇则多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其说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具有“内道外儒”之特色。

《内篇》和《外篇》的内容有何区别

《抱朴子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病,属于道家。其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论述宇宙本体、论证神仙的确实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讨论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论述道经的各种书目,说明世人修炼的广泛性。

《抱朴子外篇》则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属于儒家的范畴,也显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其内容可具体概括为: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总之,《抱朴子》将玄学与道教神学,方术与金丹、丹鼎与符、儒学与仙学统统纳为一体之中,从而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为怀。《抱朴子》中强调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人生的抱负也不能仅仅是遁隐山林,要想真正修炼成仙还要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解脱和炼得肉体飞升,既做到立时济世,又得超凡入圣。如他说:“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认为修炼既可以保德致长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过修炼还可以获得长生,身体不伤,是最大的孝道。

《抱朴子外篇》的撰写时间与问世,均早于《抱朴子内篇》。

《道藏》将其两书刻在一处,并且在《内篇》之后,《外篇》之前,间隔一种《抱朴子别旨》。明人刻此书,从《道藏》中取出,总名为《抱朴子》。

据《晋书·葛洪传》可知,《抱朴子》内外篇原共有116篇。今本已非完帙,亡佚40余篇。严可均在《铁桥漫稿》《代继莲龛为抱朴子叙》中说:“今本仅《内篇》之十五六,《外篇》之十三四耳。”

《内篇》卷前有葛洪《序》,称《内篇》20卷。《隋书·经籍志》称《内篇》21卷,《音》1卷,入“道家”。《新唐书·经籍志·道家》称《内篇》10眷。《宋史·艺文志·杂家》称《内篇》20卷。《郡斋读书志》称《内篇》20卷。历代著录以20卷为多,《内篇》原当为20卷。《道藏》所收即为20卷,卷各一篇,共20篇。

《外篇》卷后有葛洪《自叙》,称著“《外篇》50卷”。《隋书·经籍志》称《外篇》30卷,入“杂家”。《新唐书·经籍志·杂家》称《外篇》20卷。

《宋史·艺文志·杂家》称《外篇》50卷。晁公式《郡斋读书志》称《外篇》10卷。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馆阁书目》有《外篇》50卷,未见。”纷纭错互,说法不一。《道藏》所收《外篇》为50卷,与自叙合。

《抱朴子》的宗教思想表现在哪些章节

《抱朴子内篇卷之一·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而星流,或漾於渊澄,或霏而云浮。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沦大幽而下沈,辰极而上游。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徊旋四七,匠成草昧,辔策灵机,吹嘘四气,幽括冲默,舒阐粲尉,抑浊扬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匮,与之不荣,夺之不瘁。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

《抱朴子·畅玄》阐述的是道的特征吗

《畅玄》是本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章。葛洪先寻出天地万物的本原、本体、规律来立本建基,称之曰“玄”。“玄”所表示的概念,先秦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庄子都称为“道”。老、庄也提到过“玄”,那只是“道”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幽深冥远,看不清楚的意思。到西汉,扬雄改“道”为“玄”,在《太玄·玄图》中说:“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魏晋玄学家又使“玄”字大放异彩。这就是葛洪称“玄”不称“道”的缘由。但是,他也清楚“玄”、“道”同义,所以有时他把“玄”与“道”连言,称“玄道”。这一部分谈“玄”的特征、功用等。

《抱朴子》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

2.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3.所乐善否,判于所稟,移易予夺,非天所能。

4.但有恶心而无恶跡者夺算,而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孙也。

5.要道不烦,所为鲜耳。但患志之不立,信之不笃,何忧于人理之废乎?

6.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尔。

7.欲求神仙,为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然此三事,复有深浅,不值明师,不经勤苦,亦不可仓促而近知也。

8.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消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全性命。

9.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肢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治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

10.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哀身谢。

《抱朴子》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吗

《抱朴子》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对道家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