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的智慧
10339800000129

第129章 荒诞禅

古代,佛教寺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十方丛林,僧众来自四面八方,它的方丈,在全国范围内礼请禅法高明者担任;而另一类寺院的住持,则是师终弟继,就像儿孙继承老子的财产一样,所以叫“子孙庙”。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于是,就有一个僧人整天默默不语,自称“沉默大师”。其实,对于禅,他并未下过工夫参究,他之所以保持沉默,就是害怕露馅。他所在的寺庙属于子孙庙,师父圆寂之后,他理所当然地成了住持。然而,禅,需要真实领悟,才能达到其境界,并不因为你登上“和尚”宝座,就成佛做祖了。

坐禅图既然当了住持,就得接引前来参谒的僧人。为了掩人耳目,他专门蓄养了两个能说会道的侍者。每当有云游僧来参访,就由两个侍僧替他回答,而他自己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端坐在法座上一言不发,美名曰:禅的心要,不可言说。

有一天,两个侍者因事外出,恰恰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游方的禅僧。禅僧早就听说过“沉默大师”的大名,他按照拜山的规矩行礼之后,问道:“如何是佛?”

“沉默大师”不知如何回答,习惯性的东张西望——寻找那两个侍僧。然而,云游僧似乎从中领会到了什么东西,点了点头,又问:“如何是法?”

“沉默大师”无言以对,一会看看房顶,一会瞧瞧地下,躲避着人家的目光。

云游僧想了想,满意地笑了。接着,他三问:“如何是僧?”

佛法僧,是佛教三宝。若是从禅的角度诠释,可以说是气象万千,机锋百出。因此,“沉默大师”再也没有花样可耍,只好闭上眼睛。

好神奇的“默照禅”!云游僧心中思量着,最后问道:“如何是福?”

“沉默大师”举起了双手——他实在无可奈何了,只好投降。他意想不到的是,云游僧看到他这个姿势,竟然恭恭敬敬展具三拜,然后心满意足地走了。

在一家路边茶棚,云游僧与那两个侍者不期而遇。同是出家人,话题自然离不开行脚、参禅。云游僧以十分敬重的口吻说起了他刚刚对“沉默大师”的参访:“我问如何是佛?他立刻东瞧瞧,西望望,以此表明,人们总是到处求佛,其实佛既不在东边也不在西边。我又问如何是法?他以仰俯作答,意思是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我问如何是僧?他随即闭上了眼睛。正好符合了一句诗意:闭目云山深处卧,始知其人是高僧。我当然心领神会。最后,我向他请教如何是福?他伸出双手,表示助人为乐,普度众生,就是修福。他虽然始终一言未发,但传达的禅机高深莫测,真不愧为得道高僧。”

临济祖师将这种以盲引盲的禅机问答叫作“宾看宾”。就像两个瞎眼的人打哑谜,鬼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在佛陀在世时期,印度发生过这样一个的故事:

一位居士供养着三个比丘,其中两个已经证了阿罗汉果,另一个是个睁眼瞎。按规矩,居士供斋之后,比丘必须升座讲说佛法。平时,都是那两个开悟的圣僧说法。可是,有一天,他们两个不在,凡僧被请上了法座。他羞愧难当,悲从心来,忍不住一边痛哭流涕,一边情不自禁地诉说自己当时的心情:“苦哇,苦哇,真苦啊!”看着比丘悲痛欲绝的模样,闻听他声泪俱下的哭诉,居士被深深震惊了,豁然领悟到了佛法“苦、集、灭、道”的真谛!

居士之所以能开悟,是因为他的虔诚、他的真诚!

几个故弄玄虚的动作,竟然蒙得云游僧五体投地!这场荒唐的闹剧,说明云游僧本身就是一个装模作样的家伙。历来,骗子所能欺骗的,都是一些自作聪明的人。本身想投机取巧,往往却被“巧”捉弄了。颂曰:

骗天天不语,骗地地无言;

终是骗自己,与道绝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