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10338200000014

第14章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年),江苏省淮安人。1917年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回国后,先后担任了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军事部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等职。1926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2月任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合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委员,领导了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此后,他在一段时期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31年12月到中央苏区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同朱德指挥第一方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他对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1937年抗战爆发后,周恩来被推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1938年3月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1943年8月回到延安后,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抗战胜利后,同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以后率代表团继续留驻重庆、南京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1月回到延安。1947年8月兼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总理,后为国务院总理直到逝世。他深谋远虑,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在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政策的感召下,当时位居“剿共”最前线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和17路军将领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留了前来督战的蒋介石。当消息传到延安后,中共中央急派周恩来前往西安,力使事变妥善解决,最后促成全国团结一致抗日的最终目的的实现。

周恩来当时认真分析了蒋介石的心态和性格后,认为对蒋不应用强,而应该采取积极谦逊的姿态使他保持一国领袖的自尊。这一招果然奏效,在蒋介石听到共产党决定团结在他的周围,听他指挥,共同抗日的允诺后,终于改变顽抗到底的态度,答应了团结抗日的主张,最终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在周恩来的军事斗争生涯中,利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思想对国民党军队所做的策反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长期以来运用智谋在敌军内部建立的军事统一战线,极大的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免使两军对垒、生死拼搏的战场上,最终出现了异军突起、战况剧变的奇观。以冯玉祥的旧部为例,周恩来通过各种策略积极争取,使拥有兵权的原西北军将领中,除去冯治安、刘汝明、孙连仲诸人外,几乎都走上了起义或投诚的道路。又如在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率第73、46两军由莱芜向北突围,但因路少,车辆、辎重、人员、马匹争相夺路,拥挤不堪,无法保持正常的行军队形。在我方策动下,敌第46军军长韩练成突围前敌总指挥,秘密出走,更增加了敌军的混乱。当敌军完全进入莱芜、吐丝口间我军预设的袋形阵地后,大部被歼灭,李仙洲被生俘。

1955年4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总理纵横捭阖,表现了一代外交谋略家的风采。当时,以菲律宾、巴基斯坦、锡兰和土耳其等为代表的亲西方国家,唱起一曲不和谐的调子。他们在发言中含沙射影地提出所谓“共产主义威胁”、“颠覆活动”,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矛头实际上指向中国。会议气氛变得相当紧张,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周总理经过深思熟虑,放弃了正面反击战略。决定详细阐明中国对国际社会的立场,来间接回击一些国家的敌视态度。他将原发言稿弃之不用,空手走上讲台,作了一篇精彩的即席发言。

周恩来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无论是在生死攸关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战后风云多变的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了驾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超凡胆略和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