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生活美学
10337700000011

第11章 旅游美学

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质

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概述旅游是人类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形态的旅游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周游列国,先后到过齐、卫、宋、陈、蔡、楚等国,历时14年。他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欣赏理论。孔子认为,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穿上春装,邀上五六个朋友,带上六七个小孩,在河里洗洗澡,然后在树下乘乘凉,唱着歌回来,那是一件多么快意的事。时至秦汉,我国旅游活动有了新的气象,不仅建造了许多依山傍水的皇家宫苑及园林景点,而且出现了如司马迁那样伟大的旅行家。司马迁一生遍游中国各地。他在20岁的时候,开始了全国性的漫游,到过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河南、山东各地。28岁时,跟随汉武帝巡幸我国名山大川,到过山西、甘肃和四川以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后又随武帝封泰山,巡行北方,到过河北、辽西、内蒙等地。他旅游的目的在于写史书,但他在考察历史遗迹和风土人情之时,主要观赏山川美景,从中获得了刻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到了魏晋时代,旅游活动开始走向自觉,许多文人雅士寄情山水,从自然美的欣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郦道元是北魏着名的旅行家之一。他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地方,足迹遍于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注《水经》,记述了河流水道达1252条,旁及名胜古迹、民谣传说,内容丰富,文采亦斐然可观,尤其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唐宋时代是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其标志:一是景观楼阁大量涌现,如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望海楼、飞云楼等等,这些楼台亭阁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然山水的一部分,吸引着众多的游人登楼赏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名作。二是出现了许多旅游家,如唐代玄奘,曾游学印度,历时17年,行程五万里。其《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亲自游历110个国家和28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山脉河流、气候水文、生物矿产、民族历史与宗教信仰等情况。李白更是一位以旅游为乐事的旅行家。他无意仕途,一生好把名山游,饱览自然山水之胜,许多山水名胜留下了他的着名诗篇。三是皇宫、坛庙、寺观、陵墓的大规模兴建,增添了旅游的景观之美。元明清时代,旅游活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航程十万余里,绘成了《郑和航海图》,比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早几十年。明代徐霞客从小喜读旅游探险之书,一生不入仕途,以极大的热情献身旅游事业。他前后30多年在外游历考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考察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被清代钱谦益誉为“千古奇人”、“千古奇书”,不仅记述了神州大地的瑰丽奇观,而且着重考察了我国石灰岩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是我国游记的集大成者。

时至今日,旅游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我国政府规定“五一”节和“十一”节各放长假7天,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现在旅游文化事业已成为各省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国各地加速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实施精品景区景点建设策略,开发旅游服务项目,各种旅行社如雨后春笋,旅游产品开发日新月异,旅游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等院校纷纷设置旅游专业,开设旅游课程,为发展旅游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旅游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旅游的文化内涵

旅游是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利用假期离开住地到一些景区景点进行游玩,以寻求新的感受的物质文化活动。法国的让·梅森特说:“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游或离开居住地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修养。”①旅游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第一,旅游是一种物质文化活动,包含着物质文化因素。从旅游部门来说,对于旅游设施的改善、旅游环境的建造、旅游产品的制作等都要进行一定的经济投资,否则,即使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也不能成为旅游景点,导致前去旅游的人较少。例如,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的“紫鹊界梯田”,是秦代留下的文化遗产,保存相当原始和完整,富有人文特色和审美价值。可是,由于资金有限,从新化到紫鹊界的马路尚未修好,当地的旅游设施也不齐全,如停车场、宾馆等,因此,前去旅游者较少。这说明,旅游区的建设必须通过经济投资才能完成。从旅游者来说,必须有充裕的经济条件,才能开展旅游活动。对于一个每月只有几百元生活费的人来说,他的主要生活活动是为了生存。他没有足够的钱来开展旅游活动,因为,他难以支付数目可观的车船费、住宿费、景区门票费,难以支付旅游部门提供的各项旅游服务费,以及旅游景点所带来的文化消费费用等。所以,旅游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一项物质活动。只有生活富裕了,腰包胀起来了,才能从事旅游活动。

第二,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都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层的文化内蕴。例如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记载着封建帝王的奢侈生活及其治理天下的①齐修业:《旅游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轨迹。那古老的建筑造型,那室内古玩珍宝的陈设,积淀着浓厚的华夏文明。以太和殿广场为例,大殿的巨大体量和层台形成的金属塔式的立体构图,以及金黄色琉璃瓦、红墙和白台,使它显得异常庄重和稳定,渲染了天子的权威。同时,在庄严之中又蕴含平和、宁静与壮阔,富含着社会的统一协调,维系着民心的和谐与安定。艺术家赋予了这座古老的建筑以深厚精微的思想意识,观光太和殿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皇宫文化,而且可以感受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气概与权威,及其不可侵犯的高高在上的尊严与威力。所以,旅游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各种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与文化意义,而且,旅游者通过景观的感受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文化享受,如娱乐消遣、开阔视野、增长文化知识、丰富人生阅历、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愉快等等。这些文化享受是其他文化活动无法取代的。

第三,旅游是一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包括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经营业、旅游娱乐业、旅游经纪业、旅游宾馆与餐饮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商业、主题公园业和节庆会展业等。目前,我国各地都致力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强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例如,湖南省长沙市就将旅游文化内涵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工业文化、农业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石文化、木文化、竹文化、井文化、陶瓷文化等等,在此基础上,作出整体规划,并进行分类指导,确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积极探索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新途径,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旅游的审美特质

旅游在本质上是一项审美活动。它是人们审美地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旅游者的人生诗意化的重要呈现。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潮流中,人们通过旅游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到自然山水美、园林景观美和各种人文景观的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人们将自身置于美的环境、美的氛围中,作到与自然、与外物融为一体,自然就消弭了人事的纷扰,排除了现实中各种利害的考虑,其人生境界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上升到一种超脱功利的精神层面。所以,旅游既是一种潇洒闲适的人生方式,更是追寻一种诗意般的人生境界的体现。

(一)旅游审美的客体与主体

旅游的审美性质主要是通过旅游客体的审美属性和旅游主体的审美目的决定的,是通过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建立的审美关系来体现的。

旅游客体是指旅游审美的对象,包括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古文化遗址及其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内容。作为游览观光的审美对象,它们具有生动的形象性、独具特色的个别性和强烈的感染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凤凰古城,就能给人多方面的审美感受。老街的青石板路纵横交错,古朴而雅致;美丽的沱江穿城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沱江边依江而建的吊脚楼,古香古色,绮丽秀雅。江岸残存的旧城墙、城门和城楼,将游人的思维带回到历史的年代。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陈家祠堂等景观,风格朴拙,文化色彩浓郁。而穿梭于古城中的湘西苗族妇女,那独特的服饰、头饰,那温柔多情的山歌声,那在沱江边洗衣服的身形,使人感受到湘西那种淳厚的民情风俗。凤凰古城将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凤凰古城所具有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一种建筑的美,一种文化的美,一种风俗的美。凤凰的美带给人们的是情感的满足和精神个性的提升。

旅游主体就是从事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考虑。他们是以一种审美的心态来参加旅游的,是为了休闲,为了放松,为了获得精神的愉快。现代生活的节奏在加快。生活在现实空间中的人们,整天都在忙于单位的事和个人的事,或忙于生意场上的事,风尘仆仆,满日里捞世界,满世界捞钱。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人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从容容地坐下来,从事高雅的审美活动,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善和充实自己,没有足够的冷静去思索人生的意义与审美价值。许多人从事旅游,只是为了使自己轻松一点,只是为了调整节奏,为了排遣疲劳,获取被沉重所挤占的快乐。因而,与当下现实生活状况相适应的旅游活动,就成为人们休闲的必然选择。每当长假来临,人们便带着家人和朋友,走出家门,来到风景胜地,感受大自然的鸟语花香,品味名胜古迹的人文韵味,开开心心地度过这难得的休闲时光。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与名山胜水,与各种人文景观建立起对象性的审美关系。美就在这种审美关系中凸显出来。所以旅游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旅游生活就是一种诗化的闲适人生方式。

(二)旅游的审美功能

旅游的审美功能是多方面的。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触各种美的事物,感受各种美的熏陶,从而自觉地与美相亲近,相和谐,使旅游者也变得更美了。

第一,旅游可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比如,当你观赏了云南的石林、钱塘的江潮、张家界的原始森林、桂林的山水、美丽的洞庭湖等自然景观,你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当你游历了万里长城、千里运河、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人文景观,你会惊诧于劳动者的智慧和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萌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当你置身于自然风景美时,你会忘记尘世的纷扰,忘记对21功名富贵的追逐,你的人生境界就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提升。恩格斯曾充满激情地描述过他欣赏自然美时所产生的巨大感动和精神境界的超越。他说:“你抓住船头桅杆的缆索,2望一望那被龙骨冲开的波浪,它们溅起白色的泡沫,远远地飞过你的头上。你再望一望远方的碧绿的海面,波涛汹涌翻腾,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的眼里,碧绿的海水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丽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世间的敌人及其阴谋诡计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溶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和骄傲意识中。”①我国古人也有这种体会。程明道先生有诗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明道置身于自然美景中,与外物融为一体,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产生无尽的快乐。

第二,旅游可增加人的文化知识,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水准。旅游胜地的人文景观,如北京的长城、陕西的兵马俑、北京十三陵、拉萨的布达拉宫、湖南的岳阳楼、敦煌的莫高窟等名胜古迹,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凝聚着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多方面的文化知识,不仅能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古典建筑知识,而且能增加我们的宗教文化知识、民俗文化知识、殡葬文化知识,给我们多种文化的熏陶,对于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旅游能丰富人的审美实践,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实现个体审美需要的手段,是从日常生活进入审美生活的桥梁。一个人审美能力缺乏或审美能力太差是无法欣赏美的。有这样一组漫画:一个人登上了一座风景秀丽的高山山顶后,振臂高呼:“哇,真是太美了!”而另一幅画面是:这个人马上扭过身去问同行的旅游者,“喂,带麻将来了没有?”这真是大煞风景。此人来到这样秀丽雄奇的山顶,竟无法感受、品味它的自然美,更不用说去把握什么“会当①《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4),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393页。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情画意了。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靠不断的审美实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的。

经常旅游,饱览名山大川,领略自然风光,品味名胜古迹,感悟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变迁,久而久之,你的审美感受力就提高了。这时,当你走进一处风景中,你就会调动起积累的审美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到这一风景的形式美,感受这形式美中自然的鬼斧神工或人间的创造伟力。这时,你的思绪便飞向远古的时代,飞向人类的未来。你同时会感受到,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从而由有限而进入无限之中,你的精神境界就会上升到新的层次。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文章开头描写了建筑物的美,但接下去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他写道,在这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的韵味。“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的精神提升了。他领略到了滕王阁的韵味和美。假如王勃没有审美的实践,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岂能写出这样卓绝千古的文章?所以,旅游审美对于我们“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的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对于我们那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力的培养,对于我们对美的事物的直觉把握与深入理解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

山水景观美

一、山水景观美的含义与特征

山水景观美是指以山水为主体的大自然的美。美的形态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自然美主要指存在和呈现于自然景物的美。有人说:“自然美可分为五大类:一类是天体气象的美,包括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等等。二类是无机物的美,包括山崖田土、金银玉石等等。三类是水域的美,包括江河湖海、池潭泉溪等等。四类是植物的美,包括花草树木、藤蔓苔藓、稻粱麦黍等等。五类是动物的美,即鸟兽虫鱼等等。”①其中山水美是自然景物中最具普通意义的景观形象美,是自然美的主旋律。因为山水景观美中已包含了山川林泉,花草虫鱼、风云雨雪等自然因素。山水美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然美。我国的山水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古代有“五岳”之胜景,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现代又开发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等。

山水景观美有什么特征呢?山水美主要美在形象,美在性灵,美在人文。

第一,美在形象。自然美以形式美取胜,其基本构成有①刘泽民:《应用美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形态、色彩、音响等因素。《世说新语》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顾恺之欣赏的是山水的形态之美。宋人郭熙说:“山,大物也。其形欲耸拔,欲偃蹇,欲轩豁,欲箕踞,欲盘礴,欲浑厚,欲雄豪,欲精神,欲严重,欲顾盼,欲朝揖,欲上有盖,欲前有据,欲后有倚,欲暇而若临观,欲下游而若指麾。此山之大体也。”①而且,山的形态还因观赏者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水也有形态美。波涛汹涌的大海,烟波浩渺的湖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瀑,叮咚作响的山泉等等,都以其各自的形态给人美的享受。

同时,自然山水的色彩极为丰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从色彩上形容山的美。山水的色彩本是绿色,所谓青山绿水。但山水在四时物候中会有不同的景观。上面所引诗句便是秋天的色彩。其实在春、夏和冬日里,其色彩也是不同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山水在春天的色彩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山水在夏天的色彩美;“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便是山水在冬天的色彩美。此外,山水具有音响美。如山间林海的涛声,气势雄浑的海啸,潺潺流水的欢唱,都是一种天籁之美。所以,山水美首先以其不同的形态、色彩和音响给人美的享受。

第二,美在性灵。所谓性灵,是指山水的精神个性,天气灵趣。南齐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一个人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作为自然生命的山水莫不如此。晋代画家宗炳说:“山水质而有灵趣。”如果说山水的外形美表现为形态、色彩和音响等方面,那么山水的精神个性则体现为“雄、奇、秀、险、幽”等方面。雄是雄伟、雄壮。如巍峨挺拔的泰山、飞流直下的贵州黄果树瀑布、驰①郭熙:《林泉高致》,见《中国美学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4页。名中外的钱塘江潮,都是雄壮之美的典范。奇是奇异,奇特。如安徽黄山、云南石林、峨嵋佛光、蓬莱海市蜃楼、九寨沟风光、张家界景观等,莫不让人称奇叫绝。秀是秀丽、灵秀。如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四川峨眉山等自然风景区,便以秀丽着称。险是险要、险峻。如西岳华山,山峰刀削壁立,深渊万丈,千尺幢、百尺峡、老犁沟、擦耳崖、上天梯等险峰深谷奇险无比。幽是幽静、幽雅、幽深。

一般林木浓荫的山林都有幽静的特点。如四川的青城山,峰峰相挽,层峦叠嶂,涧壑幽深,加以植被丰厚,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刹点缀,的确幽深静美无比。

优美的自然山水总是充满了一种灵气和灵趣。例如置身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之中,便可感受到天地之灵气。泛舟漓江,恍若进入了诗画长廊:一江碧玉,两岸青峰,处处是诗,步步皆画。时而孤峰直立,时而清澈平缓,游鱼历历在目,近见茸草盖沙,远望奇峰怪石,山光水影,明媚多姿。每当清晨傍晚,红霞辉映,渔歌互答。遇有细雨迷雾,则群峰含羞,波澜不兴。桂林的山水就这样随着不同的季节、天气、昼夜,变幻出无数的诗与画,显示出大自然的天造地设和鬼斧神工。人们进入这样的山水美中,一种山水的灵气便在心头荡漾,从中可以感受到无限的生命之灵和自然之趣。

第三,美在人文。山水之美包含着与山水融为一体的人文景观美。名山大川,无不渗透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遗迹。这些文化与山水相依存,共同组成山水景观美。山之上、水之侧所留存的古代建筑、宗教寺庙、历史文物、碑林石刻、书画题咏、楹联匾额等,都是与山水相依相伴的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构成山水美的重要内容,也使名山胜水更有生活气息,更具文化品格。例如,泰山上就有岱庙、汉柏院、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五松亭以及历代碑文石刻等古建筑及古迹,与雄伟的泰山景观形象交相辉映。此外,泰山曾留有孔子、孟子等古代先哲拜谒的遗迹,特别是留有李白、杜甫等历代大诗人吟咏的诗篇,加上历代名流登临的墨迹,使泰山享有“东方文化宝库”的美称。这些文化景观成为游人注目的审美对象。如果缺少这些人文景观,泰山便缺少一种文化的品味。同时,与山水有关的神话传说、民俗风情、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为山水之美增添了神奇的魅力,给观赏者留下新奇难忘的印象。

二、山水景观美的移情和想象

审美既是情感的,又是想象的,对山水的审美同样如此。“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我们观赏自然山水,便觉“水光山色与人亲”。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并不是敬亭山真的有情,而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移入了敬亭山,从而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这便是审美中的移情。所谓移情,也就是审美主体将主观情感移入到没有情感的客观对象上,使没有情感的事物也仿佛有情,从而实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与沟通。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里的“彰”就是发现,就是唤醒,就是照亮。自然山水要成为审美对象,成为美,就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和情感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自然山水与审美主体达到沟通。从心理学讲,审美就是一种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我与物的交融,与物的沟通融合。李白观赏洞庭湖秋景,写下“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的诗句。诗人拟水为酒,写出了自己对洞庭湖的陶醉。水不醉人人自醉,是诗人陶醉的情感投射到了洞庭湖水中,使洞庭湖也能醉人,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这种移情现象是山水审美的基本规律。同时,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的审美欣赏,主要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活动过程。对于山水美的欣赏有时候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有些自然山水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通过想象却显得生动有趣。比如黄山的松树和石头本身并没有什么情调,但人们却把它们想象成天狗望月、猴子观海、介子推背母、猪八戒吃西瓜以及迎客松、蒲团松等,原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的物体,但一旦加上了观赏者的想象,它们就获得了灵性,放出了光辉,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义的美的形象。再如,把长江边的巫山顶上的立石想象为神女瑶姬,把昆仑西山起伏的山峦想象为丰盈的睡美人,把桂林七星岩里一块三尺多高的钟乳石想象为刘三姐,把武当山丛中一个山头想象为狮身人面像,等等,这些想象扩大了山水美的审美空间,成为山水美的必要补充,不但增添了审美的内容,而且增添了它们的审美情调。

三、山水审美的历史发展

自然山水从自然物成为审美对象,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蒙昧宗教阶段。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山水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原始人与自然山水是对立的。对狂风暴雨、山崩地裂等自然现象,往往赋予恐怖惊惧的宗教色彩。《诗经》上说:“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之今人,胡憯莫惩。”原始人把山川的变化看作是国家兴亡的征兆,充满了原始的巫术宗教色彩。《国语·周语》说:“山崩川竭,亡之征也。”于是,人们对自然山水怀有畏惧心理,哪里还谈得上独立的山水观赏呢?

其次是比德象征阶段。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哲学的进步,自然山水不再是可怖可惧的了,而是被广泛地观赏和认识,赋予其道德的属性。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认为山水美可象征人类的德行美。水川流不息,动荡不腐,具有敏捷善动的特性,与智者的品质相类,所以叫“智者乐水”;高山巍然屹立,雄浑阔大,具有宁静沉稳的风度,与仁者的襟怀与抱负相同,所以叫“仁者乐山”。所谓“比德”,是指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比拟或象征人的道德人格。我国古代文人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就是比德的用法。但是,先秦时流行的“比德”说,关注于山水自然的精神功利性,还没有将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欣赏。

其三是悟道畅神阶段。魏晋以降,由于人类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有了重要的发展,山川河流已不再是压迫人的宗教神灵,而是与人相通相近的客观外物了。魏晋士人认为,与天地自然合为一体,悟道畅神,乃是理想的人生境界。阮籍指出:“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得之道而正者,君子之实也。”(《达庄论》)“与造化为友,朝餐阳谷,夕饮西海,将变化迁易,与道周始。”(《达庄论》)嵇康也自叙要“因自然以托身,并无地而不朽。”(《大人先生传》)陶渊明也愿死后“托体同山阿”。渴望与自然同体观念的确立,标志着对山水美的欣赏已经从古代的祭祀、巡猎的功利活动中独立出来了,山水审美已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文化活动。

魏晋士人热爱山水的原因,是认为山水之美体现了宇宙本体的道,欣赏山水之美可以悟道畅神,即怡情悦性,使人心情舒畅。王羲之《兰亭序》描写观赏山川之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名士们游目骋怀,从自然美景中获得了精神的快乐。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世说新语》)王子敬对于自然山水可谓“一往情深”,从欣赏中领略到与天地同体的无穷乐趣。正是这种悟道畅神的山水审美观的出现与盛行,我国从魏晋时代开始,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山水诗、山水画便兴盛起来。其四是多元审美的现代阶段。现代人欣赏自然山水美,当然还保留着过去的“比德、悟道、畅神”的价值观念,但是,现代人毕竟已进入征服宇宙、怀抱宇宙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山水美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如同李泽厚所说:

“尽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自然节律还是同样的自然节律,却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展,不但使它们作为审美对象已大不相同,而且也使这美本身有其特色所在。”①自然山水进入现代社会已进一步“人化”了,它渗透着或积淀着更多的文化因素,原始生态型的自然山水已很难寻找。这是现代山水风光与过去的山水风光不同的特色所在。正由于现代生活的浸润,因此,现代人对于山水美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危机。个体人格的发育成长受到严重的挑战。同时,当代社会的生存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尖锐。在功利心、事业心的支配下,每个人的生活极度紧张,又异常单调乏味,人们整天忙忙碌碌,很少有空闲的时间,这种生活使人的内心生活失去平衡。所以,现代人走进自然山水,除了陶冶性情,获得精神愉快之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释放往日生活的疲劳,舒缓竞争中的紧张,是为了休闲和休整,寻找新的平衡。休闲与放松便是现代人置身自然山水美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欣赏山水美有许多角度,或欣赏山水之形态美,或品味山水之人文美,或从山水中寻找精神的家园,或从山水美中平衡失落的心理,如此等等,都与古人对山水美的欣赏有了许多不同。所以,现代人欣赏山水之美是多元的审美,综合的审美。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98页。园林形式美一、园林形式美概说园林是实用空间艺术,是人的能动自觉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出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作为空间艺术,园林的主要审美特征是追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讲究山水、建筑和花木的总体协调。

中西方的园林艺术在审美追求上各有侧重。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或伊斯兰园林比较,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第一,重视自然美。中国园林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加工和改造,都遵循“有若自然”的原则,仿佛天然所成,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感情。园林中的建筑也不追求过于人工化的规整布局,而是效法乡野与自然山水密切融合的路亭水榭、旅桥村楼,建筑美与自然美有着充分的交融。西方园林强调改造自然的人的力量,讲究的是人工美。而中国园林则强调在自然与人工的统一中展现自然美。无论是依山傍水、林木葱茏的皇家园林,还是假山水池、曲径通幽的私家园林,都包含着浓厚的自然情味,使人游于园中,像欣赏一幅天然图画。

第二,追求曲折多变。大自然本身就是变化多趣的。中国园林师法自然,必然也追求多变的“自由式”构图,讲究曲径通幽,蕴含丰富。当然,中国园林追求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其中有严格的章法,使园林在总体上给人委婉多姿、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审美感受。而西方园林多是几何图案式的,以建筑为主体,强调对称的格局,笔直的道路,规则的花坛和水池,有如地毯图案般的草地和剪成几何形体的树木,在整体上给人开阔明朗、雄伟壮观的感受。

第三,崇尚意境。中国园林的美丽环境不是只停留在形式美的阶段,而是更进一步,力图通过这外观之景,表达出内蕴之情,所以园林的建造讲究诗情画意,具有意境的美。

美学家叶朗认为:“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①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两句有名的话,就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游人通过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宇宙无限,人生有限。这就是园林意境的好处。所以,能否通过园林与更广大景观的融合来表现宇宙的无穷境界,以唤起游人的人生感和历史感,始终是衡量园林艺术之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园林早在先秦时就已发轫,秦汉和隋唐掀起过两次皇家园林建设的高潮。唐宋以文人园林面貌出现的私家园林也得到很大发展,到明清进入总结阶段。清代园林的成就更值得注意,是中国建筑第三次发展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园林几乎都是这个时代的留存。皇家园林现存者都在北京附近,艺术水平更高的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江南一带,它们是中国园林的两种基本类型,代表着中国园林建筑的水平。

二、中国园林形式美的构成

中国园林形式美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因素和艺术因素两方①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面来探讨。

(一)中国园林形式美构成的物质因素

中国园林美的建造是以山水、亭阁、花草树木为物质材料的。山、水、建筑、植物为园林四要素。加上历史文物、书画、楹联、碑刻等文化物品的装饰,园林便有了人文的韵味和文化的品质。

1.山水。我国对于山水的审美从魏晋开始走向自觉。

中国园林自唐宋以来一直以呈现山水美为主旨。可以说,无园不山,无园不水。叠山理水是中国园林的主要造园形式。

假山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园林不论大小,都有山石布列其中,它们形态各异,给园林景致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假山虽然是假的,但它以真山为蓝本,叠得巧妙,是真山的集中和概括,因而比真山更真更美。因此,叠山垒石就要精心安排,巧妙布局,做到“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计成语),既要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美的形象,又要包孕造园家的情思。假山美在形象,美在富有山林意味,美在可使游人进入艺术的佳境。园林中的山石还可以增加园林的韵律感和节奏美,使园林的空间更富于变化。比如颐和园昆明湖中有一大岛,是建园东扩湖面时特意留出的。岛上树木葱茏,楼亭隐现,与佛香阁遥相对望,这种手法叫“对景”,不仅增加了颐和园的层次感,而且显示出“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自然韵律美,强调了山与水的亲和关系。

“假山以水为妙”(计成语),因此,水是园林艺术最活跃的题材。水可以是小桥流水,可以是瀑布飞泉,也可以是池塘深潭。水给园林空间增添了魅力,不仅使山活起来,而且能把园外之景引到园内来,扩大了空间的美感。宋末林景熙有“开池纳天影,种竹引秋声”之句,辛弃疾有词曰:

“涓涓流水细浸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说的也是水的引景功能及其与山与人的妙合无垠的关系。水给园林增添了灵气。常言山为阳刚之美,水为阴柔之美。如果园林有山而无水,不仅单调乏味,更主要的是少了阴柔之美。这样,园林便缺少一种性灵,缺少一种情韵。水还可以使园林空气更加清新,水的清冽,水的波光,水的迷蒙都使园林形象大为增色。园林之中山水相依,就会营造出令人惬意,使人陶醉的氛围,给人怡情悦性的美感享受。

2.建筑和植物。建筑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中最富人情味的景观。园林有了建筑才更富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桥榭轩廊等,又以亭、廊、桥最有审美情趣。园林中的建筑通常具有观赏和实用双重功能,同时也是园林中分隔景区和空间的重要手段。园林中的亭台多四面敞开,毫无遮挡,人们在亭中可观赏到四周景致,使人从有限而进入无限。园林中的楼阁多虚实相间,从外看它构成园中夺目的景观,从内往外看,则园中景色尽收眼底。而且由于楼阁是空间构成的,可以把外界的景致引入园中。所谓“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说的就是这种功能。园林中的廊种类很多,有水廊、游廊、山廊、回廊,有单层廊也有多层廊。园林中的游廊多为曲廊,廊外临清池,两面游廊的壁上开凿多扇花窗及花纹图案,它是沟通人与欣赏空间的一座桥梁,使园林环境变得曲折、通达而空灵,富有生活气息。

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如一条巨龙卧于北岸。廊长728米,共273个开间,廊上雕梁画栋,近万幅绘画美不胜收。它是我国古典游廊中最长的廊。这美丽的长廊把远山近水与美丽的万寿山建筑群落连成一体,组成一幅无比壮观的立体图画。桥是水面之廊,依结构形式有拱桥和梁桥,梁桥又有平梁与悬臂梁之别。在所有桥的桥面上都可以建造桥廊或亭阁,称为廊桥。苏州园林中的桥多属梁式石桥,有直桥、三曲桥、五曲桥、九曲桥、弧形桥等。园林中的桥梁与景观结合,渲染出幽雅的气氛,增添人们的游兴。

花木草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园中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让人体味四时朝夕,而且可以使人神清气爽,甚至可以感悟出园的精神内涵。中国园林特别注意根据花木的种类、姿态、色彩和香气等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配置,并使之随空间大小的差异而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木不仅以其多姿多彩的自然形态美使游人为之陶醉,而且由于其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和品格而为人们所欣赏,如牡丹的雍容华贵,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松的正直高洁,竹的潇洒不俗等。花木由于有了人格内涵而成为一种生命的象征。园林也由于有了花木草树的装点而显得更加美丽,并且有了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

3.文物古迹、书画题记、楹联、碑刻等人文物质材料。

园林中的文物古迹把自然风景美、建筑艺术美和历史文化知识融为一体,使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氛围。例如杭州岳庙中的岳飞塑像以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就使游人产生对其英雄业绩的缅怀,并因其爱国精神而肃然起敬。园林中的书画题记也是园林构景的重要因素。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为西湖的美增添了几分魅力。再如岳阳楼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这座江南名楼具有了文化的蕴含,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激发起游人积极向上的情怀。楹联匾额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不可缺少的因素,为园林的整体布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山东济南大名湖小沧浪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对园林全景作了高度概括,增添了美的景致。

再如苏州沧浪亭上题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反映出园主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高雅情趣。

(二)中国园林形式美的艺术因素

中国园林形式美中的艺术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建筑艺术是最为重要的。这里只介绍借景、障景、分景等常用的造园艺术手法。

借景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即将自然之景或园外之景巧妙地吸收到自己园林的构景之中,把不同的空间联系和渗透起来,以增添园林的意趣。借景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园林的建造,应借助自然山水的优势,因地制宜,如北京颐和园就是背倚万寿山,面向昆明湖,借山与湖的景致布置建筑,显示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许多寺庙园林便借助了山林环境的优势,使之显得幽深静穆。二是将园外之景借到园内来,或园内景物互借。一方面力图将园林外面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纳入园林审美视野,使之成为园林空间的有机部分,从而造成空阔无垠的审美境界。另一方面,又设法使园内景物互借,从而丰富园林的审美层次,造成景多意深的审美格局,使有限的园林空间幽深、含蓄、意味无穷。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多种方法。

对景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法。我国园林家陈从周指出:“园外无可’借景‘,因此园内尽量采用’对景‘的办法。”①对景就是把各种空间景物在同一层次上联系和渗透起来。如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月门和林木中的雪香云蔚亭构成对景,亭又和小庭院构成对景。颐和园中的佛香阁与昆明湖中大岛遥相对望,也是对景的体现。对景又有正对和反对之分。正对就是相同、相近、相似的空间景物的对景。如亭与亭的相对,山与山的相对等;反对就是不同、相异、对立的空间景观的对景。正对较为规整,但容易显得单调,反对相对富于变化,但容易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在处理对景时要注意掌握好动态的平衡。

障景、抑景和分景也是园林中经常采用的造园手法。障景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景观,如假山、小径旁植一些灌木丛等,适当阻隔视线,让人只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当人绕过所设景观时,才能看到园的全貌。例如,苏州拙政园入园后,一座假山挡住了视线,不使一览无遗,这就是障景。绕过假山到达主体建筑远香堂才豁然开朗。一收一放,欲扬先抑,是苏州园林入口常见的处理方式。所谓抑景就是在园中的某一部分设一狭小封闭的过道,让人行走其中有沉闷、压抑的感觉,当人走出过道后,美景会突现眼前,使人觉得心①陈从周:《园林丛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页。旷神怡。而分景则是用长廊、粉墙、花窗、小桥等把全园分成若干个小园或景区,但又隔而不断,相互映衬,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变化多样的审美效果。例如杭州西湖,湖面有5.66平方公里,其中白堤和苏堤,将全湖分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个景区,这便是分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的诗句赞美了西湖白沙堤景观。除上面提到的以外,我国园林的造园手法还有“引景”、“点景”、“框景”、“夹景”、“饰景”、“泄景”等。这些造园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形成了曲径通幽的审美效果,而且有利于调动游人的审美想象力,增添游园的美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又称皇家宫苑,是我国园林艺术杰出的代表作。我国自秦汉时期开始,至明清时代,封建帝王们都大兴土木建造园林供自己享受。皇家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气派豪华。我国保存较好的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中南海、北海公园、钓鱼台和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它们是我国造园艺术家、民间工匠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也最富形式美感的皇家宫苑,被誉为东方园林艺术的典范。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动工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乃乾隆为其母祝寿而建。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以后,1886年,慈禧太后用巨金(海军军费)重建,历时九年,更名为颐和园。全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等景区组成,约3.4平方公里。主体建筑佛香阁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其他建筑依山势错落于坡前林间。园内昆明湖水面占总面积的3/4,开阔坦荡,与万寿山对峙。湖内有小岛、十七孔桥和长堤垂柳,湖畔有美丽的长廊,长廊27322间,全长728米,沿昆明湖北岸逶迤而行,为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园的西面以西山和玉泉山为借景,东面与圆明园相邻。整座园林富丽中带有清雅,统一中含有自由,幽深委婉,秀丽空灵,代表了我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

(二)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是指明末清初在我国江南一带兴建的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住宅功能的园林景观。江南私家园林较为集中的地区是苏州和扬州。此外,南京、杭州、常熟、无锡、上海、松江、嘉兴等江浙一带的城市中也有私家园林的精品。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一是水景和叠石在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二者分别代表自然界的水体与山丘,体现了“虽由人造,宛自天成”(计成语)的造园思想。二是重视对花卉和树木的栽培和欣赏,园内四时都有鲜花开放,树木成阴,空气清新。三是注重对景观的组织和经营,以游廊分割组织景区。四是小中见大,曲折幽深。江南园林多建于城市内,用地不很宽裕,因而如何增加景观层次,造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成为江南园林的一大特色。

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留园和扬州园林中的个园、片石山房、寄啸山庄、佘园等,为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

(三)寺庙园林

我国寺庙建筑历史悠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十分兴盛。唐代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由于佛教极盛,光寺庙就达五百余所。寺庙园林多建于幽深的山林环境中,青山掩映,伴以苍松翠柏,因而藏而不露,清幽神秘。寺庙建筑具有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一方面庙内装点着许多神佛塑像、宗教壁画和宗教彩绘,显得庄严肃穆;另一方面,庙内住有和尚僧人,常有香客游人到这寺庙内求神拜佛,香烟袅袅,钟声阵阵,更增添了寺庙园林静穆超然的神秘气氛。例如厦门市内的南普陀寺,位居鹭岛之海滨,五老峰下。寺前双塔凌霄,临流照影,一池荷花,香远溢清。寺内琳宫崇殿,庄严雄伟;禅堂法苑,栉比交连。南普陀主供观音大士,僧人甚众,香客盈门,实为朝礼之圣地,观光之名园。

我国的寺庙园林遍布全国各地,多建于名山大川和风景胜地。例如四大佛教名山的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因山林环境和自然风光的衬托而风采独具。这些寺庙园林因集祭祀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于一体,因而成为僧人信徒朝拜的圣地,吸引着园内外众多的游人。

人文景观美一、人文景观美的含义与特征人文景观主要是一种文化景观。它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物,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积淀着人类的历史文化内涵。人文景观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现,主要指各种人类文化遗址、房屋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艺术以及民俗风情等美的形态,其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人性内涵、厚重的文化色彩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一)丰富的人性内涵

人文景观的人性因素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人文景观包含了丰富的人性内容。比如我国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中发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石刀、石斧、钻孔刻纹的骨针、生产的骨耜、人面鱼纹的陶器等,它们是古代人生活的历史见证,反映了古代人与自然进行斗争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我们从中窥见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再如各民族中的民俗景观,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等,是这些民族热爱美好生活,向往自由爱情,追求人生幸福的反映,充满了人生的欢乐。所有这些无不具有丰富的人性内涵。其次,人类创造各种人文景观时,熔铸了创造者自身的思想、意识、情感和审美理想,渗透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比如甘肃敦煌的神佛造像,四川乐山的石刻佛像等,这些雕塑既包含着创作者人与神的观念,又体现了他们向往彼岸世界的宗教情怀,还表现出他们精湛的雕塑技艺。再次,任何人文景观的创建,都是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例如,古代的各种建筑就是为了满足那时人们的生活或精神文化需求而建造的。综观各种人文景观的建造都是为人而创造、为人类服务的,因此,无不渗透着人的主体性因素。

(二)厚重的文化色彩

人文景观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色彩。从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址,到各式各样的古建筑、雕刻、碑林、绘画等艺术作品,都是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例如,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至今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创造了世界防腐史的奇迹,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共有3000多件,包括:①漆器500多件,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充满光泽,标志战国时代我国工艺美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②丝织品:品种繁多,保存完好。有绢、绮、罗、纱、锦等。其中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重仅49克,反映出古代服饰文化的先进。③帛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线条清晰,形象逼真。④帛书:近30种,共12万字,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医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中《天文气象杂占》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专着,绘有29幅彗星图像,都绘出彗核、彗发和彗尾,是世界上有关彗星形象的最早记录。此外,还有众多的兵器、乐器、陶器等。可以说,马王堆文物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历史博物馆,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三)巨大的审美价值

人文景观作为历史文化的创造物,渗透了创造者的人生理想和审美经验,是彼时彼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一是从人文景观美中,观赏者会生发许多人生感受,产生对人生价值的自觉追求。例如万里长城,不仅是秦王朝主流意识形态的呈现,能使我们产生历史的沧桑感和民族的自豪感,而且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抵御外敌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性格的标志。游览万里长城,可以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从中获得崇高的审美感受。二是许多人文景观本身就是艺术品,如雕刻、绘画和书法作品,具有巨大的欣赏价值。通过对这些人文景观的审美,审美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审美的愉悦。审美者在惊叹前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产生出对古代艺术家深深的崇敬和仰慕,进而产生对华夏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三是许多人文景观具有纪念性意义,如南京的中山陵、韶山的毛泽东故居、第一师范、雷锋纪念馆等等。这些景观的留存或建造,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历史文化名人,甄表他们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另一方面,这些景观是激励和教育后人的最生动最有效的教材。观赏这些人文景观,人们会从中吸取向上的精神力量,萌发人生的远大理想,从而产生振兴中华的巨大热情。总之,人文景观美能照亮人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超越。

二、人文景观美的类型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人文遗产极其丰富。如长城、故宫、敦煌石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等等。此外,各风景名胜区存有许多古典建筑、名人字画、艺术雕塑、历史文物,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如此等等,都是人文景观美的体现。这些人文景观根据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特征,可分为考古型、建筑型、艺术型、民俗型等类型。

(一)考古型人文景观

这类景观主要指通过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我国原始文化遗址众多,着名的有:北京周口店文化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河南渑池仰韶村文化遗址、山西夏县西阴村文化遗址、黑龙江昂昂溪文化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等等。在这些古文化遗址中,发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见证,是研究人类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朝代也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如四川成都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是我国商代的文化遗址,1986年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是我国战国时代的古墓,1972年发掘;湖南西部里耶的古井,为战国时遗址,2003年发掘。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数量巨大、价值珍贵,成为我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和旅游中的重要景观。

(二)建筑型人文景观

建筑型人文景观主要指我国古建筑遗址,主要包括古城建筑、宫殿建筑、坛庙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等形态。

1.古城建筑。我国现存的古城建筑较多,突出的有北京城、南京城、西安城、洛阳城等。其中北京城是中国现存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富的城市。北京城是明清两代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北京城分为内城、外城、皇城、宫城几部分。它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从故宫的中心穿过。故宫后以景山、北海、中海、南海形成美丽的皇家山水宫苑。

长城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秦始皇为防范匈奴而修建“万里长城”。但明之前的长城多为夯土建造,日久颓毁,仅存有少数烽燧和断垣的遗迹。明代改用砖石重建,牢固而坚实。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4700里,跨山越河,雄壮巍峨。蜿蜒万里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2.宫殿建筑。我国在春秋战国时开始宫殿建筑,秦代宫殿主要集中在咸阳城一带,其中尤以“阿房宫”最为着名。可惜的是,项羽占领咸阳后便将阿房宫付之一炬。汉代建有未央宫和建章宫。隋唐两代在沿用前代宫殿外,又修建了大明宫(唐太宗,长安东北)。中国现存的古代宫殿,只有明清的北京故宫和清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清统治中国前建造的,其规模和形制都远不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为明清皇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故宫由一组豪华的建筑群落组成,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故宫建筑中等级最高的是太和殿。它是举行重大朝会和国家大典的场所。太和殿不仅外观金碧辉煌,内部装饰更体现了皇帝的富贵。殿内贴金绘龙,雕梁画栋,金砖墁地,充分体现了帝王君临天下的威严。

3.陵墓建筑。我国陵墓建筑相当丰富,年代久远的如西安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陕西兴平县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南京江宁南唐二陵;年代较近的有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的清东陵、西陵等。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前后建造了近四十年。墓中陪葬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目前在陵墓外围发掘的兵马俑和铜车马俑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精品。

4.寺庙建筑。寺庙包括寺观和坛庙。寺观指佛教建筑和道教建筑。佛教建筑主要汇集在北京、南京和着名的四大佛教名山等地。西藏、青海、四川、五台山、承德等地都有藏传佛教寺院的分布。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布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座巨大的寺院,建筑样式富有民族特色。道教虽然不如佛教兴盛,但在青城山、武当山、崂山以及五岳、北京等地都建有不少道观。如北京白云观、西安终南山重阳宫、山西芮城永乐宫并称全真派三大道教宫观。

坛庙建筑主要有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祭祀天地的天坛和地坛,祭祀日月的日坛和月坛,以及祭祀孔子的孔庙等。各地也建有不少庙宇,以供祭祀神灵之所。其中最为着名的是北京的天坛。

5.民居建筑。我国民居建筑各呈异彩。北京的四合院集中代表了北方风格。它的布局最为严整,建筑质量最高,装饰、装修也最为华丽讲究。徽州古民居不仅装饰雕刻精彩,其村落的总体布局也颇具特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湖南民居“吊脚楼”和江浙一带的苏州民居富有水乡情调。福建的客家土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傣族的干栏式竹楼、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西藏的碉房式民居等,都各以自己的特色吸引着众多游人的目光,成为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艺术型人文景观

这类景观包括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它们与旅游胜地的风景融为一体,成为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因为有了它们,旅游胜地的文化品位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雕塑艺术。作为景观文化的雕塑艺术,主要有神佛塑像、名人塑像、陶俑、陵墓石刻等。神佛塑像在佛教石窟和各地寺庙中大量存在。着名的有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天龙山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等。各地寺庙中保存了大量的泥塑或木雕菩萨形象。如山西华严寺、江苏保圣寺、北京碧云寺、承德的普宁寺等寺庙中,都有大量的神佛塑像。名人塑像一般在名人的家乡景区。如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塑像、花明楼的刘少奇塑像、湘潭乌石寨的彭德怀塑像等。有些名人塑像汇集在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等观瞻性场所。例如,坐落在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馆内,就建有许多现代作家的雕像。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朱自清、丁玲、周立波、田汉、夏衍等名人的塑像,吸引着前来观瞻的游人。石刻有四川乐山的石刻佛像、四川大足的石刻佛像、福建厦门陈嘉庚陵园的石刻造像等。所有这些雕塑都栩栩如生,神态自若,各具风韵。秦始皇的兵马俑高1.8米,排成方阵,气势雄壮,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绘画艺术。风景胜地的绘画主要是各种建筑上的彩绘和艺术家游览后留下的画幅。古代的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和寺庙建筑多用彩绘来装饰,与建筑相映衬,与风景相和谐。如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绘就有一万多幅,画有山水、人物、花鸟等,是中国山水工笔画的汇集,艺术价值很高。这些绘画与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共同组成了审美的意境,把游人带入一个艺术的世界,使游人仿佛回到精神的家园。

3.书法艺术。碑林和摩崖石刻是数量最多的书法大观。

西安碑林是我国历代名碑荟萃之地。杭州西湖岳飞庙的碑廊达125方石碑。山东曲阜孔庙的书法碑林也十分引人注目。

摩崖石刻为古时一些文人墨客、名道高僧留下的石刻书法。

如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嵩山、中岳恒山,以及黄山、崂山、武夷山等风景胜地都有大量的摩崖石刻。

书法碑林和石刻与山水风景融为一体,让人一睹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之美。至于楹联、匾额、题咏等书法艺术在全国各风景区的楼、台、亭、阁等建筑上比比皆是,如湖南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等三大名楼上的书法作品让人一饱眼福。这些书法作品,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有相当高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

(四)民俗型人文景观

这类景观主要指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包括各民族各地区独有的民间习俗,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饮食、服饰、住宅、民间工艺以及宗教信仰等。比如婚姻习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式。像傣族青年就喜用丢包的方式来寻找意中人,姑娘们将绣有花纹的包扔向意中人,如果对方接住了,就表明他也喜欢她,两人就可结为爱侣。而在湖南苗族青年中流行“赶边边草”的习俗,哪位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姑娘,就在她脚背上踩一脚,如果对方高兴,就表示同意。这就叫“赶边边草”。而摩梭人的婚姻形式是“阿肖婚”,即男女分居异处,通过“走”来实行“婚”。闽南的惠安人也有相似的婚俗。这些婚俗是历史地形成的人文景观,颇能激起游人兴趣。同时,各民族都喜欢举行庆典集会,如汉族的春节、藏族的沐浴节、回族的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哈尼族的十月节、壮族的歌婆节等。这些节日庆典十分隆重,气氛热闹,不论男女老少,人人参加,充满了团结欢乐的生活情调。此外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各具风味的民族食品,富有个性的住宅建筑和民间工艺等,集中展示了我国灿烂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景区深受游人们欢迎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