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灵可以重建
10336200000044

第44章 别太在意外界的评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更别说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去生活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如何为人处事,我们是在为别人而活。一个自信的人,怎么可能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呢?

最不应该做出的牺牲,就是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我。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外界的评价经常带着某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为一个人在高兴和不高兴时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很难从外界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

一位老人、一个孩子和一头驴在路上走,路边有人说:“有驴不骑,真笨。”于是,老人骑上了驴。过了一会儿,路边有人说:“大人骑驴,小孩子走路,真不好。”于是,老人下了驴,让孩子骑了上去。过了一会儿,路边有人说:“年轻人骑驴,老人走路,真不好。”于是,老人和孩子一起骑上了驴。过了一会儿,路边有人说:“两个人骑一头小驴,真不好。”于是,老人和孩子都下了驴。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抬着驴走。

故事中的议论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作为驴的主人,二人应该拿出主见,不应盲目地听取旁人议论,使自己无所适从。

心理学告诉我们,大众都有一种趋同心理。人生是你自己的,跟别人又有多少关系呢?在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一定要冷静思考、理性衡量。每作出一个决定,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位画家画了一幅画,将它公开展出,请大家在不好的地方打个圈,结果整幅画面都被打满了圈,画家十分伤心,但他并没有灰心,又重新画了一幅,再次展出,请大家在不好的地方打个圈,结果整幅画又被圈满,于是画家感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做事只能使一部分人满意,而不能使所有人满意,主意还得靠自己决定。”

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以镜照人,是不能得到最真实的影像的,因为没有镜子是绝对平整,绝对无尘的。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他们都笑我们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妈妈:“好孩子,不要哭,我们家族活了几亿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活得不是好好的吗?走我们自己的路,何必还要在意别人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首先考虑的是别人对这句话、这件事会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别人对他们的行为是否会产生好感。于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着重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如何,他们所看重的也是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当他们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他们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当别人对他们提出批评或者不赞同时,他们就会因此而感到沮丧、萎靡。可是这些人会发现,他们所受到的指责比获得赞许要容易得多,他们经常受伤害。

不要太在意,当然,这里说的别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并不是说不要听取外界的意见或建议,只是不要肓从,每个人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而且怎么走也完全取决于个人。要善于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思维去学习,去创新。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当一味听从别人的评价,就很容易迷失自己,或者失去自我。没有必要按别人的想法去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

外界的看法只能作为借鉴,外界的想法只能作为参考,外界的评价也只能作为对照,千万不能过于在乎外界的评价。人,生而不同,就应该活出个性,活出特色,活出新意。

心灵灯塔

外界的意见,是他人用自己的价值观对我们的行为或意见所做出的解释或评判。它并不能证明我们的对错与好坏,只能说明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我们的不同。外界的意见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但没有必要一定要遵从他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