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黄陵文典·民俗卷
10335300000002

第2章 时令习俗

第一节 春季节俗

黄陵地区传统的节日风俗,是以夏历的时序而展开。节日的设置与活动的寓意都贴近生活,反映时令,所以也有按二十四节气安排节俗的。另外,又因为我国的传统历法沿用干支纪年法,故也有以干支来安排节俗的。

所谓二十四节气,有歌诀云:“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其精确度,可与公历相媲美,农家以此安排农事。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十二节、十二气。所谓四时八节,即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和八个节气,也全是传统的节日,并各有与它们相应的活动。黄陵作为上古文明的发祥地,也有着独特的时令习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充满了希望,萌动着生命,孕育着丰收。于是人们对于春的来临,十分重视。

在二十四节气中,“四立”即是四季的开始。其中“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但和传统节日的“春节”“新年”并不同步,立春并不一定在正月。比如,2000年就两头不见春,即为俗称的“黑年”。2001年两头两个春(正月十二、腊月二十三),这样一来,2002年又是一个“黑年”,2006年又是两个立春日。民俗中“黑年”是有很多避讳的,尤其是“黑年”不结婚,故谈婚论嫁,必然要避开“黑年”而争相于腊月立春前办妥婚事。否则,将再等一年,岂不枉费时日,多出许多花销来。

立春

黄陵乡俗,把这一天也叫春朝、打春。这一天,早早调和出红色涂料,将牛羊牲畜拉出圈外,略施鞭笞(或是以剪纸牛、土塑牛替代),有松动筋骨,以备春耕之意,故而称为“打春”。稍后,即用所备红色涂料,涂染牛羊犄角,在额、角上画“十”字,并给骡马、毛驴的笼头上拴挂红布条,以示庆贺和犒赏,给来年的春耕做准备。有的人也给小孩的额头画红“十”字,以求吉利。贴春贴也叫“春条”,是人们喜迎新春的一种吉祥的习俗。春贴一般都用红纸写上吉庆有余的话语,如“春光满院”“出门见喜”“大吉大利”“人寿年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六畜兴旺”“一元复始”“五谷丰登”等等,总是祈盼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风调雨顺。旧时农村识文断字的人少,这些春贴还要央求别人去写,不太方便,于是有些不识字的人就将黄表纸画上红十字,贴在相应的地方,以示迎接春神的莅临。有的农村妇女将黄表纸用水浸蘸后,稍事捏掐,着力扔向灶前敬祀灶君的地方,于是在灶前形成了若干个粘上去的小点。还有的用黄表纸制成门的形状,周边粘贴,两扇门可以开启,在上面也画上红十字,喻意春的到来和一年的好运。在饮食上,富裕人家蒸烙春饼,一般都要吃生萝卜、葱、蒜等辛辣食物,以解春困,俗称“咬春”,表示着春光永驻的意思。

对于春神的祭祀,自古以来都较为重视,并作为国家的重要庆典而得以传承。在我国传统自然神祇的奉祀中,往往将自然现象依附于某一种具象的物体或人物的形象上,而逐渐趋于人格化。春神当然也不例外。在传统的神仙列传和图谱中,句芒句(gōu)芒:古代传说中主木之官,又为木神名。《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大皞,其神句芒。作为春神的人格化形象而备受崇祀;黄帝的大臣句芒即是木正、木帝,是传说中主宰草木消长的生命神,他的形象是半人半禽、人鸟合体的图案。黄陵县古时在县城东郊、轩辕庙东侧建有“芒儿庙”,庙前的金牌地金牌地:最夹带、最肥沃的土地。中辟有“春场”,从瓦砾遗迹看,应为句芒的享所。旧时县官召集三班衙役及附近村社的人们,届时都要举行盛大的打春、游春活动。

然而,由于农历和二十四节气的不相吻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记录时、日、月、年用历法更方便。习惯上,年的概念是历法上的元起,却冷落了作为四季开始的立春。“春节”就成为人们最重视的民俗节日之一。

春节

春节是一个泛意的节庆活动,它包含着上一个年度的总结和下一个年度的规划。辞旧迎新就是春节最好的诠释。在时间段上,从上一年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正月底才算春节圆满结束,这中间反映着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我国最早的春节源自黄帝时期的“腊祭”。在民间传说中,有“年兽”一说。相传,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为害地方,人们用火来驱赶它才得保一方平安。从此以后人们用火、红色、爆响、敲击和呐喊来保障安康,祈求吉庆与祥和,这些一直衍传而演化成为春节的一系列活动。其“年兽”的说法虽不可信。“年”的概念的认识和确定应该是古来有之。据载唐虞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开始叫“年”。《尔雅》中就有“夏曰祀,周曰年”。无论叫什么,“年”都表示着地球公转周期的周而复始。但充分说明春节是一年节俭中具有年与年之间标志意义的重要节日。

腊八

如前所叙,黄陵的春节庆典,从一进入腊月就开始了,腊月初八,就是一个给本年的农耕收获作总结的告别仪式。这天黎明,农人们要担九担水喂牲口,谓之“担犊子”,寓意能担回牛犊驴犊,希求六畜兴旺。这一天的饭食称之为“腊八粥”。这一锅粥融纳了一年辛勤劳作所得的五谷杂粮、菜蔬瓜果,甚至是喂养的禽畜肉类。包容一年的辛劳和酸楚,一股脑汇入这热气蒸腾的大锅,且一定要多做一些,甚至一直吃到腊月月尽。而且讲究左邻右舍及家门自己还要互相赠送一些,在一团和气中,互相品尝着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祝福。黄陵人喜食面品,其中混合多种粮食的面饭称之为“和合面”,就是将小米、大米和各种豆类一齐熬制成稀粥后,再下入擀好的面片,然后用白菜、萝卜、胡萝卜、洋芋、豆腐、肉类等制作成臊子,倒入锅中掺和一起,俗称“腊八面”。在相互赠送的应酬推让中,饱餐一碗香味浓郁的“和合面”,消乏、解怨,无尊卑之分、贵贱之别、贫富之差,一碗“和合面”化解以往愁怨,营造一团和气。人们还将这种饭食向六畜、家禽以及野物的鸭儿老鸹放撒,让这些生灵分享丰足与祥和。有的还用荞面搓成老鼠尾巴样的面食放入锅中,意为吃掉老鼠,不使其祸害人类。然后,便是置办年货,俗称“干盘年货”。进入腊月,就是俗称的“臭腊月”,开始讲究一些禁口。即讲话要注意不要出现不吉利的字眼,做事也都小心翼翼,不要损坏什么东西,即使小孩不小心打碎了什么,也不会被大人们责怪,反而会说“不要紧,岁岁(碎碎)平安”。

祭灶

腊月里另外一个特别值得记述的日子,就是腊月二十三了,民间称之为“小年”。这天,黄陵民间有许多习俗。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在娘家呆的,必须在此前赶回婆家去。这一天,有送灶君上天的仪礼。灶君,也称灶王爷、灶火爷。在民间是很有地位的,被尊为“一家之主”,是天神派驻每家每户的监察神祇。通常被人们供奉在灶前上方。专设一个供奉平台,俗称“灶火板”,置香炉、蜡烛台等。灶王爷的职能是监察和记录该户人家的言行举止和善德恶行。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至正月初一五更返回,完成其上天述职汇报的职责。所以,民间往往在其宝位两侧书写“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上天多说人间好,下界多带金元宝”等联语。各家家庭主妇,对灶王爷是敬畏有加的,平常家里吃顿像样的饭菜,比如饺子,出锅的第一碗,必供献在灶火板上,让他老人家先尝。他的画像通常被民间画师们描绘成一个大家庭的缩影,主位端坐着灶火爷爷和灶火奶奶,两侧童男、童女、六畜家禽、五谷菜蔬,尽情罗列,一派祥和丰足的家庭合欢图。这种图像通常由专事木版年画的作坊制作,一般腊月二十以前就已经请回家来了。这种交易不能说“买、卖”,在乡村集市上,卖家罗列若干神灵画像与年货而高声叫唱:“请灶神”。买家则上前回答:“给我请尊灶神”。这种交易通常是不谈价钱的,以免亵渎了神灵,但钱还是要付的,只是不便明说罢了。二十三日晚上各家还要举行送灶君的大礼。届时,当户男性长者召集全家人,献上活公鸡,上香,化码,奠酌,四揖三叩首,并跪在灶神像前,口中念念有词,一般都是祝福与祈祷的话语,当然不排除虔诚的忏悔和自身行为的检讨。其实,在祭礼的供品中人们还是颇有心计的,那就是供品中的饴糖供献,是用麦芽、玉米等熬制的粘糖,俗称“灶糖”,其用意在于粘住灶君老爷的嘴,让他不能在天神面前任意妄言。良苦用心确也可爱、可怜。这一夜,爆竹烟火也是必需的,目的是为灶神办一个风风光光的送行礼。过了腊月二十三,因为是脱离了神灵的监管,也就百无禁忌,可以随时洒扫庭除、修缮房屋、碾米磨面,不用再祈求黄道吉日了,这也是对长期受神灵约束的一种解脱。于是人们放开手脚,倾其所有置办年货,届时,男人剃头理发,女人洗头“揪脸”,正如俗语所言:“有钱没钱,不能连毪毪(mú):黄陵方言中对毛发和绒毛的称谓。过年。”在往后日子里,一应年货所需,或购或制,皆需置办停当,只等着那除旧迎新的除夕之夜了。

除夕

腊月的月尽,也就是除夕了。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真正意义上的过年,其实就是月尽晚上的交更守岁了。其实,把腊月的月尽叫“年三十”不尽确切。因为农历的大小月排序,有可能出现腊月是小月即二十九天,比如2006年春节前的腊月就是二十九天,叫“月尽”还是比较合适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神像、贴年画、贴对联、贴春贴。一般由家里的男性长者先行洗手洗脸,虔诚恭敬地贴挂各尊神像,诸如灶君爷、天地神、财神爷、土地神、门神爷等。旧时,寻常人家在正对大门的厦房的山墙上供有土地神的神龛,大户人家在修建龙门房时就在一侧墙上预修了土地老爷的府第。而天地尊亲师的神龛一般在庭院主建筑的中间墙上,或上首位的地方留修其神位龛橱。在神像前陈设供品,往往是过年准备的好东西,其中在灶王爷前还供献一种叫做“枣山”或“枣盘”的馍,其体型庞大,盘转堆积,如山似花,在每一个盘旋中心放置一颗大枣、核桃等。大约有祈子祈福、祈求人丁兴旺、财源昌盛的意思。安顿好各位神灵,当家的男性长者还要带领自己的后辈子孙给已故的当家上坟,未过三年的已故老人,还要以灵牌的形式请回家来供奉,以缅怀家祖,承传孝心。然后在院子的各个神龛上、门上张贴春联。除了春联之外,还要在相应的地方张贴一些春贴。诸如:在大门外的显眼地方贴“出门见喜”“恭贺新禧”“恭喜发财”;猪圈、鸡窝、牛栏、羊圈等处为“六畜兴旺”“体肥膘壮”“鸡肥蛋多”“牛羊满圈”;院子里贴“满院春辉”“阖府平安”“花香庭园”;卧室的炕头贴“身卧福地”“人寿年丰”“身体健康”;柜箱上贴“黄金万两”“锦衣满柜”;囤仓上有“五谷丰登”“仓储盈溢”“白面如雪”“水如涌泉”“小心灯火”等等。总之,凡是能够贴上春贴的地方,尽可能地多贴一些,用来营造喜庆、吉祥、热烈、和谐的节日氛围。这些都停当之后,再清扫院子,然后回屋净手洗面,静待吉期了。正如俗语所说:“一年要零干零干:黄陵方言,表示事情做彻底、利落的说法。贴了对子扫了院。”

月尽的晚上更是忙碌的,家庭主妇们还都在忙着赶盘赶盘:黄陵方言,指为某件事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供献的供品,年夜饭的烹饪,包制大年初一的饺子,以及整理和准备孩子们的新年衣物。

当家的男性长者随后便要率领当户男丁进行俗称“打醋坛”的活动,这项乡俗是将烧红的铧铁用铁钳夹起,再拿上醋瓶,到各个房窑中边走边浇醋于铧铁上,蒸腾起一团带着醋香的白雾,和着“刺刺”的响声,口中高喊:“吉利,吉利,大吉大利,各路神灵都敬遍,保佑全家永平安。”这种乡俗,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清新空气,杀菌祛病,另一方面铧即是犁,用冷醋激之,这一动作的过程,就是激犁,取其谐音即为“吉利”,这种既实用又抽象的活动,正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向往。另有一说是用犁铧打醋坛是敬老君爷的,也就是太上老君,他是道教的鼻祖。在中国这个儒、释、道并存的国家,尤其是黄陵地方,对于把黄帝作为精神领袖的“黄老之道”,多所崇祀,也是情理之中的。

紧接着,就是全家一起祭拜各位神灵了,当然这一活动照理应该晚一些进行,因为各位神灵都已经上天述职去了。到月尽的五更,也就是初一的凌晨方可回府。然而月尽的活动确实太多,也就顾不得许多,各户根据自家的安排自便了。这种敬祀也同样是陈供、燃烛、上香、化码、奠酌、跪叩礼拜,少不得祷念一切祝词忏语。敬祀完所有的本院神祇,便回屋稍事休息,召集全家老小,围坐炕上,由当值的媳妇们摆好精心制作的冷盘热炒,年夜饭正式开始。这顿饭菜力求精美,俗称:“宁穷三百六十日,不能一顿不丰足。”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按辈分轮番敬酒吃菜。家里的所有人丁都要蹬桌摆盘或上炕,讲求的是团聚、团圆。所以,出门在外的人都尽可能地在这个时辰前赶回家,以期能够享受这一刻的天伦之乐。这顿团圆饭的主食必是家庭主妇精心所做的“长寿面”,讲究“掺硬、揉光、擀薄、切长”。无论在席上吃得多饱,也要吃上几口,以求无病无灾、健康长寿。

团圆饭后,全家的男丁们由当家长者率领都要到本族的祖影影(nìe):黄陵地方依据各族谱系绘制的大型帛画,供祖宗祭祀之用。主承祭者家或保管者家中去拜“影轴”,或者是“影族”。黄陵地区没有宗祠家庙的建筑场所,都是将本族的历代祖宗绘影画形论辈排序,绘制于大型布帛上,天杆地轴,装裱油漆,届时,陈挂于该户厅堂正中,供本族后辈祭献叩拜。一般为家族户家相组合,由本族辈分最长者主持,全体或按辈轮番行礼。此影族若排满时,就要分支。所谓东分、西分,从某一辈分支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样,就有了老影轴与小影轴之别,其实,在画像时只画开宗的几位人物及其配偶,其后世各辈只以方框填名而已,再用连线连接直系亲嗣,及其配偶的氏别,以别亲疏系列。直到填满再行分支。影族祭拜活动一般每年只举行一次,也是每年本家族最隆重、最肃穆、最虔诚、最规范的一次宗族聚会。这次聚会要解决族内的族产红利的分割和发展、族内事务的处理、族内添丁进口的登记入籍及削籍清理与除没、族内争讼的磨合调解,甚至影轴保管流转、族事花销的分担摊派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当家长辈们的事情。

所谓的熬夜守岁,倒不是通宵达旦,一般熬过交子即可了。至于谈兴正浓的和谐家庭,玩兴正酣的赌友,酒兴正烈的饮者等等,不妨熬得更晚。但原则上不宜大声喧哗,做到鸡不叫、狗不咬最好。求其宁静、神秘、肃穆,免得惊扰神灵,同时也要忌说出不吉利的字眼,谓之“禁口”。也忌讳呼叫小孩的名字,意思是避免被勾魂的小鬼听了去。临睡前,除保证供献处香火不断之外,还要在门口、窗台等通向外界的通道处放置一些棍棒、长矛、大刀之类的物件,意在镇宅避邪、驱除游魂厉鬼。小孩的鞋也要收来放在炕头,不要放在地上。总之一切力求保障全家的平安康宁和避祸驱害。大人们尽可能不睡,或找一些杂事消磨时间或沏一壶酽茶,驱赶睡意、缓解春乏。

元旦

大年初一,古称元日,又称正旦、元旦、岁朝、年朝等。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纪元,便将元旦用在元月一日,而改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一天,当家男性长者凌晨即起,净手净脸,巡视各神位前的香火,续香、添烛、叩拜,然后,燃响爆竹,招呼众人及早起床。全家人等,新衣新帽、新鞋新袜,互相问好。随即开始吃年饭,这一餐主食一般都是头天晚上包好的饺子,席面上也同年夜饭一般的丰盛。饭前要招呼全家的小辈们给长辈拜年,同时异口同声地向长辈祝福,长辈们则在受礼之后开始发放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也称“压祟钱”“押岁钱”“厌胜钱”。古时的压岁钱并不是流通的货币,而是特制的铸有吉祥祝福字符的制钱。可以随身佩带,是为祝福纳祥和避邪消灾而铸造的饰品,民国至现在逐渐改用市面流通的货币。多少没有定数,只看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压岁钱不仅限于子孙晚辈,同样会惠及那些前来拜年和探访的其他亲友的小孩。

饭后,全家的男性或在当家男性带领下,或与同宗其他家庭男性组合,同去参拜本族的神族,再到各家递次叩拜本宗族的长辈。接拜者用烟茶、油炸食品与糖果等招待相酬谢。对路遇的任何人都要道一声吉祥,通常是双手抱拳,说“年过得好”“恭喜、恭喜”“恭贺新禧”等语。上年过门的新媳妇则由年长的本宗媳妇带领,或与同宗别的新媳妇组合,也要参拜神族影像和本家同宗的长者,路遇同辈的小者,免不了互相嬉耍闹玩的,有的甚至被挡在路上,不跪拜、不给放行。这种戏谑虽然有些苛刻,但仍不失邻里乡亲之间的亲和与融洽。

居住在黄陵城区附近的居民,大年初一,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结伴到轩辕黄帝的陵寝和轩辕庙去祭拜和游玩。呼吸着满山古柏散发的幽香,缅怀着老祖宗的丰功伟绩,徜徉在八万株古柏荫护下,聆听着五千年岁月的诉说,油然而生的思古幽情,惜时之慨,这正是激励他们奋发图强的动力。在春暇的游乐中,无论是有意无意的拜谒,都会使人融会在幽静而祥和、纷繁而肃穆、规矩而欢娱的氛围之中,小孩子们在跪叩老祖宗之后,满山遍野嬉戏追逐,释放着朝气,同时接受着礼仪文化的熏陶,延续着民风民俗。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便捷,外地的游人香客也在新岁伊始,千里迢迢赶来拜谒,献上一份虔诚,领会万千感悟,沐浴满身柏香,携回无限吉祥。这份祥瑞已经不再是黄陵守陵儿女所独享了。

在广大农村,宗族本家的礼拜一毕,旧时还要举行“出行”祈福的仪式。村里的年轻人相约,各自带上香表鞭炮,牵上骡马毛驴,在村边的路口焚香化表,作揖叩拜路神,祈求路神保佑人畜一年四季出行顺畅、平安吉利。随后举行不规则的奔跑赛骑,都鼓励别人坐骑自家的骡马、毛驴奔跑,在欢愉礼让的祥和气氛中,完成赛骑,求得平安吉利。

初一的中午,享用最为丰盛的家宴,消遣终年的劳顿和熬年的困倦。这一餐少不得尊次排序,把盏敬酒,围炕盘坐,尽享天伦,也是终年最闲散的时刻,所以家宴酒席可以拉得长久一些。在家长里短、爷孙嬉闹和年礼互赠的氛围中开怀畅饮,新年的第一天就在一团和气中拉开帷幕。

初二

正月初二,黄陵的乡俗才开始走亲访友,也就是走访宗亲之外的其他亲友。家庭主妇则锅里热着饭菜,随时准备接待来访的亲友,油炸品、糖果碟、烟茶之类是常备的。同村串门子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般没有什么事,只是互相之间走动走动。此后的几天,人们基本上都是拿上“年礼”拜舅家、岳丈家、姑家、姨家等旁亲。尤其是新婚夫妻,更是要双双携带“年食”如油馍、圆馍、软馍、黄糕、油糕、炸制的果子之类,去各位旁亲家拜年的。这种繁复的往来礼拜,增进了友谊,联系了亲情,填补了因终年辛劳没有闲暇的缺憾。

五曲

正月初五,是路头生日,俗称“五穷日”。这一天黎明,各家要剪纸人、舟车、牲畜等,送至村外十字路口,名曰“送五穷”。有诗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花筒爆竹把神留,忙肃衣冠接路头。”这种祭祀只在村外十字路口,所谓“五路者,为五祀中之行神,东南西北中耳,求财者祭祀之,求无往而不利也。”黄陵讲究这天无论是自家人或是亲戚,忌讳离家出门,意恐冲撞了路神、行神,也忌放爆竹,怕惊扰了财神,说是这一走、一放就是一个穷窟窿。妇女们年前积攒和换新脱下的脏衣服,要集中在这一天洗涤,谓之“洗掉穷垢痂”。

人七

正月初七,称之为“人七”。黄陵人认为,这一天才是人过年,前几天都是迎神、祭神。这天的饮食应该是和初一同样的丰富,但旧时由于物质条件和经济能力的限制,所以往往较之前几天,就已经大显逊色了。俗语说的“过了初四五,少酒无豆腐”,就是这种窘迫状况的写照。这天,也讲究不再走亲访友、出门办事。有“七不出,八不入,初九回去变成猪,初十回家的老猪杀的吃”的俚语。一方面自己不出门,也让已经出门在外的亲朋在自己家里多住些时日,也是留客的技巧和戏谑。“人七”是不燃放烟花爆竹的,以免惊扰了各人的灵魂,而使其灵魂平安归附躯体,求得平顺安康。

初七过后,基本上就把放纵的欢娱逐渐回复到理智的常态,勤快的人家便要维修农具,用心备耕,收敛久已懒散的身心了。正所谓“人勤春早”,新年的希望就从这一刻却实现。

元宵

十四日是“乐器日”,一些村子开始筹办迎春秧歌、社火,制作灯笼、灯山。把各式秧歌所用的鼓锣铙钹、服饰道具都拿出来晾晒、整理,准备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社火、秧歌了。

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元宵节张灯,据传起始于东汉初年。汉明帝为纪念佛祖显灵,于正月十五日晚举行燃灯法会,宫廷内广悬花灯,遍放花炮。而在盛唐,为了粉饰大唐帝国太平景象,祈求永享太平和回报上天的眷佑,在京城高架灯山,遍布花灯,一时花灯如海,观者潮涌。由此把一场法事推广到民间,遍及全国,逐渐演绎成为非常隆重的民间节俗。

黄陵县城过去在上城和西□交汇处的宽阔处,于正月十五晚由商会出面搭建大型灯山。花灯高悬,层叠盘旋,规模壮观,游人如潮,城内各家住户皆携灯参展。另有一风俗是各户都要捏荞面角灯,即是用荞面捏成角形,盛上清油,放上灯芯,其一角捏成小男孩的牛牛形牛牛:黄陵人把小男孩的外生殖器昵称“牛牛”或“鸡鸡”。意为添丁进口、子嗣兴旺。这就引得四邻八乡的“乞子”者纷至沓来,偷食“荞面牛牛”,乞求尽早添丁进口。如果得子,是一定要还愿的。一般还愿的物品是二斗核桃或枣,或者还有猪、羊的供祭,这种丰厚的还愿习俗使黄陵正月十五灯棚乞子的盛况更加红火。解放后,此俗渐衰而演化为灯展、灯谜竞猜和秧歌会演等活动。

黄陵秧歌往往和社火联在一起,种类繁多、乐声优美,有老秧歌、新秧歌、花鼓、腰鼓、胸鼓、抬鼓、对鼓、扑蝶舞、霸王鞭、花棍、大头娃、跑竹马、跑旱船、舞龙、舞狮、高跷、梢子、轮□、芯子等,喧闹热烈,惊险刺激,说唱表演,精彩纷呈,是民间技艺的大展演,是民间情愫的大释放。往往闹至深夜,尽兴而归。其详情在本典民间艺术卷有专门论述。

村邻之间也有小股的秧歌队伍,游走于邻里坊间,深入到农家小院去表演。主家都要热情款待,表演者也多不计酬劳,只求娱乐尽兴。但他们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去的,一般对家有老年长辈的、德高望重的、贤淑孝顺的和老实憨厚的、助人济困的人家,总之就是老百姓认为的好人家要特别地敬重一些,要在院子里表演完全过程。在农村称为“送秧歌”。

正月十五的夜晚,家家都要挂灯于门前。但是,对于新过门的媳妇却是不能在婆家呆的,乡俗有“躲灯”之说,也就是这一晚要么回娘家,要么去其他亲戚家躲一躲。另外,也有舅家给外甥送灯的习俗。

其他

正月十七,黄陵民俗有送蝎子、蚰蜒的风俗。届时,家庭主妇们拿着平常做针线活的锥子或大针,在院内的墙上画个圈圈,然后嘴里念念有词地说:“送蝎子蚰蜒啦,送蝎子蚰蜒啦……”边念边用针、锥扎向所画的圆圈,主要是希望她们的这种行为能够感动神灵,驱除这些毒虫,不致给她们的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正月二十二,就是俗称的“干下来了”。旧传“干”抑或是“疳”,是一种病魔,侵害人、畜的健康;或者是“□”,即孑□,为蚊子的幼虫。《辞海》的“干”字词条中有“干母”条,其解释为:初春由越冬卵孵出的第一代蚜虫。似合此意。当天下午,人们在神龛、门顶、窗台、牲口圈、猪圈等处置数束干谷草,用以抵抗“干魔”,保佑人畜的安全和健康。

还有一说是“干”即是“干旱”,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

正月二十三为牲畜节,俗传是马王爷生日,也就是牲畜过年。这一天,农家都要给牲口加料,给足水草,精心喂养。俗语有“正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草料充足养肥膘,攒足精神好耕田。”因为过了正月二十三,地里的农活就基本上干开了,春耕生产就是这些牲畜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黄陵乡俗还有这一天让辛勤终年的婆娘消闲一天,俗语有“正月二十三,婆娘女子溜河湾”之说,也有洗涤踏青之意。

月尽

正月的月尽,被称做“炼干”或曰“炼疳”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干食。其制作方法是,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把白土研面过箩筛细,在锅中加热,然后将拣净泡涨的黄豆空干,倒入热土锅中加热至干熟,连土带豆子倒出过筛,即可食用。以同样的方法炒出的玉米,就像爆米花一样,酥脆可口,香味浓郁。同时,用面粉加鸡蛋、调料等制成面疙瘩、麻疙瘩、荏荏:即白苏,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种子可榨油,是黄陵地方喜种的油料作物。疙瘩、芝麻疙瘩。干食多为孩子们的零食,亲友之间互有赠送。

“炼干”的另一个习俗,就是各家各户把院子里外的柴草、纸屑清扫堆积,把供奉了一月的尊神也“请”下来,把对联、春贴等也揭下来,合着当天清扫的垃圾,全部投入在龙门龙门:黄陵人称院子的大门为龙门,这也是黄陵作为“龙乡”的一个特色。外燃起的大火堆中,大人们举手、跷脚在火堆上燎烤,小孩则要在火堆上跳跃,并把衣服、枕头、被褥也抱出来在火堆上燎烤,称为“燎百病”。最后,把烧尽的火糟子用锨铲起送到大路上,称为“送红眼”,说是可以避免得红眼病。据说,这一过程可以祛病辟邪,也把自正月二十二日下来了的“干”或“疳”给送走了。

随着这一活动的结束,热热闹闹的春节活动也就结束了。

龙抬头

二月二日是民间俗称的“龙抬头”日,冬眠的小动物都开始苏醒。农家屋里最怕蝎子、蚰蜒,因此,家庭长者清早都要打扫炕的四周边角,并手拿小棍敲打炕席的边沿,口中念道:“二月二,龙抬头,各般虫虫都抬头,蝎子、蚰蜒别抬头,一棍打到地里头。”这一天,讲究剃头理发,认为能给人带来好运,预示着一年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这一天人们喜食搅团,搅团可以平燥生津,汤汤水水,就像游龙戏水一般,也给旱塬带来一丝下雨的期盼。

黄陵是龙的故乡,城周郊的人们在这天,也纷纷向龙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庙上香奠酒祭祀,缅怀龙族的元祖。近年来,一些民间组织积极筹办“龙头节”祭祖活动,已经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在龙头节当日于轩辕祭祀大殿举行。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入土里冬眠叫作入蛰、蛰伏,到来年的春天再出来活动。古时,人们认为是雷声惊醒了他们的冬眠,故而称做惊蛰。黄陵的乡俗称这一天为“出牛节”。因为,一方面本地人把小甲虫之类统称做“牛牛”;另一方面,这天各家都带上香、表、酒、鞭炮及牛、牛具,在村边的路口祭祀田神,举行开耕仪式。也乞求耕牛四季健壮,出力耕田,同时象征性地耕上几犁,表示春耕就此开始。俗谚云:“过了惊蛰不停牛”“过了惊蛰,扛犁赶牛胡□胡□:胡乱犁几犁,黄陵人把胡搅蛮缠也称作胡□。”。

寒食与清明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传说寒食起于介子推被焚一事,但《左传》《史记》皆无被焚之说。春秋时,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到其他诸侯国,跟随流亡的随从中有介子推,流亡长达十九年。在一次绝粮时,介子推就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复国,当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就提拔重用了追随其流亡的人员,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由此认为重耳薄情寡义,就隐居到绵山去了。重耳闻之就派人去请,他坚决不肯下山,重耳就将绵山附近的一些田地封给了介子推。介子推死后,这些田就作为祭田,绵山由此也被称为介山,介山所在的那个县,也因此被称为介休县。这段史实被刘向在《新序·节士》中描叙为介子推不肯下山,重耳采纳臣子的建议就命人放火烧山,试图以此逼他下山。但是,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愿下山受封,终于被火烧死了。因介子推被焚而晋地于这一天禁火。其事见诸史料的也很多,但说法不一,时间不定。唐代时规定冬至后一百零四日始禁火一天,有大、小寒食,官、私寒食之分,是全国性的节日,禁火是很严格的。后代逐渐宽泛而至明时已不再规定寒食,将寒食的节俗并入清明。

寒食禁火一日,故须预备熟食,禁火的前一天,称为炊熟,是要做很多好吃的,以备三天食用,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之说。制作“凉粉”,就是寒食备餐的产物。

寒食节的“禁火寒食”习俗,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也有损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这一习俗和寒食节一起,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消亡了,但其前后的墓祭之俗,则一直保留到今天,只是不再叫“寒食祭墓”,而是叫“清明祭墓”而已。这无疑与我国重宗法、尊孝道、敬祖宗、信鬼神的传统观念有关,祭墓时置挂纸钱而不焚,依然保留了寒食的遗风。

黄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历朝历代都把祭祀轩辕黄帝作为国家级祭祀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民间的祭祀则由来更久远,黄帝陵、轩辕庙的修葺和林木栽植也都愈见规模,桥山保留着八万余株森森古柏群和承传久远的祭祀礼仪,这都是黄陵人民千百年来的崇祀和维护的功绩,关于黄帝陵的祭祀,本典有专卷纂辑,这里就不赘叙了。

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是我国传统的扫墓节,届时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祭祖。乡俗是出嫁的女子们都要在清明的头一天赶制“花树”或曰“花穗”,即用柳条插在□(石磨)眼里,在上面粘贴盘绕用白纸剪的花芽形纸条。若是亲人归葬已过三年,则可在枝上加绕黄色、红色彩纸。她们持制作好的“花穗”,前往娘家的茔地,先行祭奠事,然后才回娘家。第二天,也就是清明当天,家里的男丁们便携带香烛纸帛、供品酒爵,前去祖茔祭祀,祭礼结束,巡察、修缮茔园、全陵培土、清除杂草、栽植松柏。尤其是新婚的人,夫妇相随到坟前祭奠识祖。这一天,青年男女及儿童喜欢在头上佩插柏朵,祈盼健康长寿。有条件的村庄清明节还要缚扎秋千于村中的大树上,人们争相荡游,以期甩掉身上的邪气,保证平安,也是很惬意的健身运动。

黄陵的过节离不开美食,清明也不例外。节前各家都在筹备祭事时,制作很多花馍,乡俗称做“供”或“贡”“罐罐”“面花”等。就是在白圆馍上捏制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的造型。据说和《封神演义》中黄飞虎火烧轩辕陵焚驱妲己余魔而致黄帝陵草木俱焚,鸟兽皆亡有关。而黄陵居民争相制作大形花馍,巧插各式花卉鸟虫兽类百物而祭,历久不衰,至今桥山古柏枝梢枯枝虬盘欲飞,传为当年被焚之故。也有一说,是和重耳烧绵山时,虫鸟争救介子推的事有关。各种动物、麦秸、书卷、砚台、笔和花的面塑,代表着把世间美好的事物都供献给作古的先人。其“供”或“贡”是敬神用的,只在圆馍的顶部贴上这些造型即可。而“罐罐”是在圆馍上加饰做成花纹型的面条,在馍顶上划一个“十”字形,俗称“罐系”。也有的把面条绕贴在圆馍的中腰,然后在其顶部仍粘贴制成的各种花形,并在四周粘贴一些小型的花鸟鱼虫。这种造型的所谓“罐罐”,是清明节祭祖的专用食品,其中还专制一种叫做“人口罐罐”的,就是根据自己家的现有人口数制作的罐罐。这种罐罐与敬祀罐罐唯一不同的就是要在圆馍的中心包一个鸡蛋。而这些都在祭祀以后,用来全家食用的,只不过在墓前祭祀、供献过后,将馍顶子也就是制作的花造型部分掰下来,埋于陵墓的周边,避免让动物吃了去。

三月三

据《后汉书·礼仪志》云:“(三月)是月上巳,官民皆禊禊(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于东流水上,曰洗澡禊除,去宿垢□□(chèn):热病,泛指病。为大禊。”上巳指三月上巳,魏以后不用巳日,而三月三日行上巳诸俗。虽三月三日未必就是巳日,但巳日的风俗仍然沿袭:一是□□(fú):音扶,古代除灾求福的祭祀。除,二是□禊及游戏水滨。□禊之俗久远,《周礼》即有之。此俗是到江河湖泉处洗濯,洗去污垢和晦气,但暮春尚寒,冷浴之后,须饮酒驱寒除湿,遂有饮禊之俗,也就是浴后在水边饮酒。由此也就生出了行乐之俗,如诗经《郑风·溱洧》中郑国士女溱洧之游,或许就是这一情形,后世上巳(三月三)浴于水的习俗已不多见。唯饮禊于水滨游乐的习俗却盛行开来,人们以为这样可将晦气抛于水中流逝。而这一习俗竟造就了晋朝兰亭曲水流觞的千古诗书盛事,王羲之为诗集结出版作序的《兰亭集序》也成为书法名帖。杜甫的《丽人行》所描写的情景,也是如此。

然而,黄陵地处旱塬,且气候寒冷,□禊之俗,尤其是冷浴怕是无人敢行的,但仍然保留着去宿垢除□的习俗。届时三三两两的村妇结伴前往河溪、涝池清洗衣物,乞求健康平安。这时已届暮春,然黄陵地方春草初长,踏青游春也就正当其时,鉴于农事已经忙碌了,像王羲之等文人们那样的雅事,老百姓们是没有那种闲情逸趣的。

另外,农村的家庭主妇们再一次把她们淳朴善良的慈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谷雨时用针锥点上油捻子,把画在纸上或干脆就画在地上的蝎子,扎钉在当院里,以期祛除危害家人健康的害虫。俗谚有“谷雨三月中,蝎子临门庭,手拿双头剑,斩断蝎子精。”

第二节 夏季节俗

黄陵地处北方,立夏似乎来得早了一些,有“四月八,冻了黑豆芽”的农谚,但是毕竟气候进入了夏季,人容易出现消瘦乏力、神倦气虚、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症状。所以一些“宜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了。夏季的农事也是比较忙碌的,加上暑热难当,习俗从简也适应这个季节的特点,因此节俗也就少了许多。

四月八

俗谚有“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这一天是新婚女子和婚久未孕的媳妇,尤其是急于抱孙子的老婆婆们乞子的节日。我国的传统宗法观念重男轻女,没有男孩子成为已婚妇女的沉重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所以,这一天不管路途再远、农活再忙、天气再恶劣,都阻止不了她们求子的脚步。其实,旧时地方上的“娘娘庙”还是很多的,有的善男信女也不知敬的何神,只要是“娘娘庙”,必要朝拜的。“娘娘”是俗称的主管婚姻生育的神,即“送子娘娘”,其实遍查典籍,不知为何许人也。无论怎样,尽管是迷信,但善男信女们仍是趋之若鹜的。其风俗是小两口或欲求子的妇女,携带祭祀之物,早早地去“娘娘庙”,虔诚跪叩,并念念祈祷,还要许下宏愿,即言:“××神灵,保佑我能生下男婴,如果灵验,我愿如何如何”。如果真能有喜,并产下男婴,当事人就要按当初的承诺,毕恭毕敬地到娘娘庙中还愿的。在乞子过程中,求神者乞子心切,仍不免有些小动作的,这就是将泥塑娘娘所抱的小孩的男婴生殖器偷来吃掉,于是乎,各庙当天数十次地捏制安装,仍不免被偷食殆尽。另外,过了四月八农事渐紧,过去农村的戏剧艺人也都是亦艺亦农的,在唱过县城娘娘庙里的戏台大戏以后就开始封箱放假,各自料理自家的农耕夏收去了。

四月八也是佛的生日,但黄陵佛寺不多,著名的有双龙镇的“万安禅院”,也叫“万佛寺”“千佛洞”,为宋代大型石窟,旧时因长期战乱,双龙几成无人区,此俗未延续。新中国成立后该地人口渐增,但民俗未能承续,近年来渐有恢复。

端午节

端午节是全国普遍的民俗节日,俗称“端午节”“端阳节”“端午”“重五”。其实,“端”即是始,“午”“五”相通,端午即是初五,古之端月实指正月,端午则是每个初五,后世之端午,逐渐为五月初五之专称。

黄陵的端午习俗,讲究人们当日早起以露水洗脸,说是这样做男子不得病,女子绣花手不出汗。起早的人们,纷纷赶赴野外寻找采集艾蒿(尤以大艾为优),将其连根带露拔起,携回放置于各门首、窗台,意为避邪驱病。大艾也是一味中草药,可以醒脑提神,通常在放置一段时期之后,将其晒干,揉碎,储以备用,可用来装枕头,也可制成艾卷,用以艾炙,有收敛伤口、活血通络之功效。各家还要泡制雄黄酒,或供大人饮用,或将其涂抹在小孩子的耳朵、鼻孔、肛门等处身上有眼的地方,防止虫虫牛牛钻进去,这也是保护平安的一种措施。另外,家庭主妇们提早就用五色彩线精心缝制了各式各样的“香包”“荷包”,其形式就是用彩布包裹着专门配制的,包括有朱砂、雄黄、香香草、大艾等草药的布包,然后用各色彩线缝纳成柿子、葫芦、元宝、小动物、心形、星形等各式各样的小饰品,以五色线系挂在小孩的衣服、脖颈上。有的还做成手环、脚环的式样。中老年人也有带佩雄黄“荷包”的。人们佩戴这些小饰品,目的也是避邪祛病、驱虫护体。

五月端午,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旧时黄陵的粽子都是由家庭主妇们自制的,即用苇子叶包扎涤洗干净的软糜子米、红枣、花生、果仁等物,上笼蒸熟或入温水锅煮熟,酥软香甜,干饴可口,也是节俗中的一道美食。这一习俗,有多种说法。其一为周昭王时,东瓯地方官员,将两个美女名延娟、延娱者送给昭王,深得昭王喜爱。昭王二十四年,这两个女子随昭王出巡南方。此时周昭王年老德衰,荒于国政,遭到人们的痛恨。他们渡汉水时,当地人让他们乘用一艘粘合起来的船,船到江心解体,他们都被溺死。此后,人们在江边建造一庙供奉死于这次行程中无辜的人。便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沉于水中,祭祀他们。或以五彩纱囊盛食,或以金铁之器沉水,以惊蛟龙水虫(《拾遗记》卷二)。其二是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水而祭。另外还有其他说法,但是以屈原之说最流行。端午节全国有龙舟竞渡、竞技、踏青、击球、射柳等俗。黄陵地处旱塬,尚无此俗。

五月十三是关帝生日,县城中心原有关帝庙,旧时有祭祀关帝之风。这一天,若多雨,叫做“磨刀雨”;若天旱,四邻八乡要抬上关帝像巡游祭祀。祭祀时参祀者皆赤膊上身,用刀起舞、抽身,祈盼关老爷能眷顾苍生,赐惠“磨刀雨”而解旱灾。

三伏

三伏天是一年最为炎热的时候。首伏却不是从夏至开始计算。“夏至三庚便数伏”,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即是“初伏”,每伏十天,第四个庚日就是“中伏”,第五个庚日就是“末伏”(是谓“三伏”,天气最为炎热)。两个庚日之间是十天,但初伏与夏至之间的天数却不一定,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三十天,所以末伏的最后一天距夏至最少五十一天,而夏至到立秋是四十五天,故而“秋后有一伏”。这样繁杂的计算给老百姓的农耕劳作带来了麻烦,但人们依然按照流传的农谚和经验安排着自己的农事,就像“头伏萝卜,末伏菜”,就是说下种的时节。一年中最为酷热的伏天,也是老百姓耪草的最佳时候,人们还是很忙碌的。

第三节 秋季节俗

春华秋实,一年辛勤的劳作,全仰仗秋季的风调雨顺,把全年的希望落到实处。暑热刚过,秋高气爽,汗水早已蒸腾成了滋润丰收的秋雨。满怀喜悦和繁忙的收获,使人们淡忘了诸多的繁俗陋礼,却也沉浸在滋润、满足、幸福和喜悦之中。

七月初七

俗称“七巧节”“乞巧节”。也是中国式的“情人节”。俗谚有“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源于民间传说,展示了一种男耕女织的传统农耕文明和庶民恩恩爱爱的生活画卷。《诗·小雅·大东》已有与他们的简单形象。《史记·天官书》中有:“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西汉已有牛女相匹的艺术造型。班固《两都赋》云:“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牛郎织女的悲剧故事,至晚在汉已形成,牛女七夕相会,最早见于曹植、傅玄的诗赋。牛女故事,妇孺皆知。然古籍所载,颇有不同:其一是牛郎欠债说,即牵牛为娶织女,向天帝借了两万钱作财礼,婚后,久未归还,天帝怒,将他们分开;其二是织女废织说,即河东织女忙于织锦,没有时间打扮。天帝很怜悯她,将她嫁与河西牵牛郎,婚后,织女不再织布,天帝怒,责令她回到河东继续织布,只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无论哪一种说法,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化和激励了多少代青年男女追求幸福婚姻勇气,也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喜剧。月明才星稀的秋夜,望着灿烂的银河,藏于葡萄架下,偷窥担着一双儿女的牛郎星,是如何与隔河的灿若明珠的织女星会聚的奢望,总被无端的困意所破坏,便恼悔不已,抱怨王母娘娘的银钗的歹毒,是每个人孩提时代年复一年的懊恼。惊异着七夕日确实不见了平日里叽叽喳喳的喜鹊,第二天找见时,确也见毛色紊乱,倦意依然。也叹惜着这喜庆情鸟的不易。好在有“巧馍馍”能解嘴馋,也多少有些慰藉。这一天,家家都由家庭巧手主妇们用加了鸡蛋、油盐调料的面粉捏制成各式造型优美的烙饼。香脆、黄焦而酥爽可口的“七巧馍”,再加上秋季的时令鲜果,在当院里摆上一桌,燃起两支红烛,焚上一炉清香,献上供品,遥祝牛女和合,期盼着家和永驻、美满长存。这对于乡村山野的百姓来说,不啻是最高境界的追求。祭祀的仪式中,小媳妇、大姑娘也都亮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女红百衲和事先泡制好的“巧姑姑”或曰“巧芽芽”(是用豌豆或扁豆放碟中加水泡长七天,每天换水,长至秆可盈尺,叶如蝇头,根须紧结的栽培植物),看谁手巧。其中,比试“巧芽芽”还有颇多讲究:一是看谁的“巧芽芽”长得高长得密;二是掐叶掐秆抛浮于碗水中,察看碗底形成的影纹图像,比谁抛的图案好看;三是比根部须根结绣的图案花纹,看谁的更像佛手、石榴、桃李等等。这么绝妙的风俗,如今已难考证。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三秋恰半,谓之中秋。有团聚、赏月、祭月的习俗。旧时有拜月祈愿之俗,即少男祈科名发达,少女求容貌俊美。前者与月中桂树的传有关,因中举、中状元有折桂之比。而后者与月中美貌的嫦娥传说有关。传说齐国女子无盐,幼时相貌丑陋,虔诚拜月,长大后被选入宫,却长期不得天子宠幸。一年八月十五,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很美丽,得以宠幸并立为后。

然而,月球崇拜则由来已久,对于日、月的崇拜应该追溯到原始的自然崇拜,上古对天体的认识应该从日、月始,从而产生“历”,产生阴阳、乾坤、两仪、两极,产生祭天祈年的诸多习俗。而这种祀奉是由巫来实施的。巫据说是可以沟通天人信息的。有皇权以后,祭祀日月,也由专司祭祀的士大夫们所独享,而且有严格的司仪程序与规定的祭祀场所。日、月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神秘而威严的外在主宰,唯有敬而远之,不敢妄加评说和设祭,只有代表天意的皇权才有资格和天地、日月对话。所以古时祭祀日月也是统治者的专职。殷代人们已将日月称为东母和西母,周代春分的早晨在东门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把日月分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东郊祭阳、西郊祭阴。秦汉时对日月的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建有日月祠,分别祭祀太阳与月亮;汉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至隋唐乃至明清,都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仪,北京明清时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山川坛等,就是这种祭祀的固定场所。

祭月逐渐普及民间,应该从隋唐开始。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普及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日月星辰有了较为理智的认识,日、月的神秘色彩已明显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日、月祭祀的垄断,民间也开始了对日、月的崇祀。唐代初年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才正式固定为祭月的节日,中秋节饮桂酒、食糕点、赏月亮、爽诗兴已成为文人雅士的时尚,吟咏中秋朗月的丽句华章寻常可见,比比皆是。此后,虽然人们依旧供奉月亮,但早已失去了神秘的崇拜,而平添了赏月玩花、游乐饮宴、把酒赋诗的世俗逸趣。而加入团圆聚首的含义,大约是以月圆而比兴,以饮宴而思齐吧。

至于月饼的出现,难以考证,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之食单中,即有“月饼”之名。也有说月饼起源于元朝末年。而黄陵俗传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与元末之说相近。元末,残暴的统治使民间连甲连坐,故百姓不敢互相往来。如交头接耳者,以谋逆罪诛,民欲起事而不得谋,有主事者,以互赠月饼,饼馅藏串联语曰“八月十五杀鞑子”,至日,一举而事成。月饼有功而得人们偏爱,久而成俗。总之,月饼作为节俗食品,其形其意与月圆之态、甜美之期相契合,也符合中国无食不成节的世俗,成了当然的中秋节特色食品,并当之无愧地成为祭月的供献佳品了。

重阳节

即九月九日,因其重复了两个最大的阳数,所以有重阳之称。

重阳习俗,一说起于后汉费长房。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四民乃藉野炊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还有一说汉初已有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西京杂记》)。

饮菊花酒、茱萸酒。以菊花茎叶杂麦米,以特殊方式酿酒,有药用功效。或仅以菊花泛于酒中,古称菊花为“延寿客”,又在酒中泛茱萸。茱萸称“辟邪翁”,菊花和茱萸,都有祛风邪、除秽毒的作用。

总之,古时重九之俗俱在登高、饮宴、赏菊、郊游、野餐而成盛事。然九月粮熟,老百姓还是很忙的,无暇虚此一日,皆文人雅士的造作也。

但是,黄陵又因重九是轩辕黄帝逸仙忌日又多出一番祭仪来,届时五里八乡村民,纷至桥山,缅先祖、行祭祀,近年日盛(《黄陵文典》有专卷有记述)。

重九取其最大阳数,又蕴含了长久、永久、久远的意思,加上以菊花酒“延寿客”的雅赞,重九即为传统的敬老节,虽无稽考,但此地乡俗以此日为老人设席庆寿已成常俗。

第四节 冬季节俗

入冬,寒风萧瑟,虫蚁蛰伏,人们收藏着秋的收获又孕育着春的希望。蜷在热炕头,享受着终年劳碌的闲暇,品味着奔波劳作的得失。盈则储精蓄锐,亏则隐痛谋策。这个季节,生发着多少奇迹?还是从崇祖继志开始冬令的民间习俗。

十月初一

冬寒渐近,作古的先人们衣着暖否?于是,入冬的第一件事,就是“烧寒衣”。这一天家家户户皆以五色纸剪制成各式衣裤,携带一年辛劳的收获和祭礼,毕恭毕敬地前往自家的祖茔,向已故的先人们送御寒的冬衣。至墓园陈供跪叩、上香、化纸、奠酒,一切如仪,并将制好的寒衣焚化并祈祷、告事、陈祝,念念有词,祭告衷情。巡视茔周,修摧补缺。有涉外远游,供职异地等不及回乡临茔的,可在十字路口面茔方向而跪,焚化寒衣,以尽孝祀。

冬至

为古三大节之一。有“亚岁”之称,有冬至如年节之说者,甚至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习俗有馈节、团冬、祭祖、守冬(如同守岁)、贺岁(如贺年那样)、献履(儿媳妇给公婆或其他长辈送鞋子)。饮食有冬至团、丸子、馄饨、赤豆粥等,黄陵讲究吃馄饨或饺子、角儿,民间有冬至不吃饺子,冬天有冻耳朵之虞的说法。

冬至日最短,有“冬至当日回”之说,意即冬至一过,白天渐次增长。有俗谚云:“过了冬至,长一杈刺;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过了十五,长得没谋没谋(mù):黄陵人称没界限、没有边际或计算筹划得不周到的方言。”,来形容这一渐进的过程。冬至日为“九九”第一天,谚语“连冬起九”就是说这件事,将冬至后八十一天分为九个九天,依次分别为一九至九九,九尽而天暖。九九歌即述九九节候之变化,语言通俗,形象逼真、生动,当属乡里坊间集体创作,宋已有之。因地区各异,九九歌歌词繁多,黄陵地区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