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赞赏有方
10333400000009

第9章 换一个角度看待孩子

一切都不曾改变,只是老婆婆的观念变了,对同样的事情换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因而她的感觉也变了。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看,或者只是盯着孩子行为的不良影响看,而忽略了事情都是有正反两面的。因此,虽然他们知道赞赏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总苦于找不到孩子的优点,又不想违心地去寻找没有的优点去毫无原则的赞赏,这个时候,也许换个角度后,父母会发现事情对孩子来说是利大于弊,孩子的缺点就成优势了,要想给予赞赏以激励孩子也就不难了。

例如,孩子考数学时如果20题里错了5题,父母通常会责备孩子,他们只看到错了5题,却没有看到算对了15题,这种态度只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个时候,你不妨想:“不错,对了15题。”事实上,孩子已经知道成绩不理想了,老师已经在考卷上写得很明白,父母不要再给他增加压力,而应该鼓励,应该重视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要单看成果。只要孩子做出了努力,获得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他们鼓励。

或许孩子不如你意,没有按照你安排的路线或者你的意愿发展,或许孩子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目标,或许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你认为的缺点……这时,你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孩子,比如说,把孩子的调皮看成活泼,把孩子的问题多看成好学上进,把孩子的拆装玩具看成一次实践……你会发现,孩子做任何事都有其可爱之处,也都有他积极的一面。这样,你就不会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毫无可取之处了。

另一则“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说明的也是“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的道理。

心理学家先拿出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点。老师问同学看见了什么?全班同学盯住白纸,齐声喊道:一个黑点。

心理学家沮丧地说,这么大的白纸看不见,只盯住一个黑点,将来你们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越来越大,最后整个世界就变黑了。

整个教室寂静无声。

在沉默中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一个白点。老师又问看见了什么?

全班同学开窍了,一个白点。老师欣慰地笑了,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或错误不放,如同只看到黑点看不到白纸,人总是只看到事物的那个小黑点,看久了,眼里就只有那个小黑点。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张白纸。

在父母心目中总认为“孩子就应该是听话的、学乖的”。因此,他们对孩子好的言行和品质往往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不及时给予微笑、赞扬等肯定性表示,而一旦孩子不听话或有越轨行为时,父母通常会只盯着孩子的一点缺点不放。结果,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的结论是:只有犯错误、闯祸,才会引起父母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用故意犯错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这时就需要父母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错误,找出其真正根源。

每个孩子都渴望经常得到父母、老师的关注,无论是赞许的目光、语言、行动等积极性关注,或呵斥、训诫等消极性关注,对他们来说,都是需要的。孩子往往根据父母的看法调整自己的行为。

美国儿童教育家多德森博士曾打过一个比喻,新鲜香脆的油煎土豆片比半生不熟的更受人欢迎,然而对一个饥饿中的孩子来说,假如能得到的只有后者,他也一定会照吃不误。这个比喻是说,孩子在精神上首先需要的是得到关注,至于是什么样的关注则是次要的。因此,家长和教师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孩子,这样你就能变没完没了的批评为细心观察孩子的长处和微小进步,并适时地给予肯定和赞许,这样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学会换个角度看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误,多角度看待孩子的某一行为的不同含义,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多地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才能在你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五岁的孩子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学家没有跟他们讲述自已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而是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第一次到实验室的孩子很兴奋,他好奇地看着到处都有的林林总总的瓶子和装在里边的五颜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学家,看看母亲,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盛有黄色溶液的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大笑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可能呵斥走了一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