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赞赏有方
10333400000012

第12章 呵护孩子的梦想

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对明天充满激情——尽管这些幻想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有些孩子的梦想永远都不能实现。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为着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愿望的、最渺小的人,也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孩子天生都有梦想,童年是多梦的季节,童年是梦想的故乡。然而,面对孩子的梦想,我们的很多父母却会说那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他们不明白,正是有了梦想,不切实际的事情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一天晚上,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做饭,才几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儿子蹦蹦跳跳,玩得不亦乐乎。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咚咚”声,她很是奇怪,便大声询问:“儿子,你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在试着跳到月球上去。”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笑笑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吃晚饭啊!”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莱特兄弟和阿姆斯特朗都是幸福的,也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使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可我们的孩子呢?他们的想象力是在呵护声中得以实现,还是早早地被扼杀在摇篮中?也许一份调查结果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来自8个省市的2855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知心姐姐》杂志的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的问题是:“今后你最想做什么?”最后的结果是:92.71%中小学生的梦想是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仅有7.29%孩子的梦想是“周游世界、飞越万里长空、研究奇形怪状的生物、宇宙、外星人,到别的星球去工作……”等有想象力的新奇工作。

通过这次调查,人们发现中国孩子回答的问题总是千篇一律,仿佛是没有个人喜好的。相比之下,在国外的类似调查中,外国孩子的思维要比我们的孩子活跃许多,想象力也更丰富许多。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他们的想象力是怎么消失的。

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曾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儿,让被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问到机关干部,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上级。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呢?”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

问到初中学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英文字母的O”,却遭到班主任的白眼。

最后问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

这期节目有个很贴切的名字,叫“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越多,人的想象力就越贫乏、越苍白。

在西方国家,学校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国的教育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甚至每个问题都会有“标准答案”,孩子的奇思妙想常常因为担心被老师或父母斥责而逐渐消失。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为求万无一失,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学习的机器,哪里还有半点想象力、创造力?很多人习惯于把异想天开当成贬义词。曾有一幅流传很广的漫画,漫画上的第一幅是,一个穿长衫的人,在两只臂膀上装了鸟一样的翅膀,试图飞翔;第二幅是,他摔在地上死了。

漫画的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呢?人不要有想象力,不要试图尝试你不知道、没把握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很多父母和老师所力求告诉孩子们的。

中小学生本应该是充满童真、充满童趣、富于幻想的,对于他们来说,今后想做的或喜欢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可是面对问卷,大部分孩子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所有原本属于他们的激情与幻想都无影无踪,似乎他们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要考虑工作与生存的小大人。

一个真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让想象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

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一切都交还给他自己——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或“不太可能”中找到可以献身的东西,并能在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达到光辉的顶点!

辛西娅是一名普通的五年级学生。一次,全班同学一起到普林斯顿大学参观。在喷水池边,辛西娅看到一个男人站在那儿,聚精会神地盯着水珠落下,头一会儿偏向左边,一会儿偏向右边。好奇的辛西娅走近他,发现他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晃动着右手手指。

察觉到背后有人,观测者转身问道:“小姑娘,从一大片瀑布中看出一个个水点来,你做得到吗?”然后,他开始继续摇晃他的手指。

辛西娅被感染了。她学着他的样子,在喷出的水流前伸出自己的手指晃动。顿时,水流仿佛凝固成千万个微滴。他们开心地在那里看着,交流并改进着自己的观测技巧。最后,先前的观测者要走了,他望着辛西娅的眼睛叮嘱:“孩子,别忘了,科学就是像这样子去观察、去探索、去寻找乐趣!”这位喷水池边的观测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他通过这个举动激励孩子:学会观察,乐于探索就能进入神秘的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