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小盲点大危害
10328100000019

第19章 2、防病治病

遗忘必然是坏事

遗忘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须的。遗忘可以减轻大脑负担,降低脑细胞的消耗。进入脑内的信息,95%以上被排斥在大脑皮层以外,真正进入记忆库的微乎其微,这样才能保证必要的记忆。

盲肠器官本无用

患了盲肠炎,就割掉,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盲肠并非是没有用的器官。盲肠有吸收水分、暂时贮藏食物残渣和排泄机体代谢废物的功能。另外,盲肠中生长着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能够利用食物残渣制造维生素B复合体、维生素K等重要养料。所以,盲肠一旦发炎,应及时就医,并听取医生建议。

用脑过多神经衰

用脑过多,会导致神经衰弱,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人脑可以贮存一千万亿信息单位,它的信息贮存能力比目前世界上所有电子计算机的总和还要大。人的大脑有150亿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可以接受数千种不同信息。因此我们从事学习,脑力不会衰弱。

灰土止血有奇效

常见有农村人出血就顺手抓把泥巴或灰土往伤口上抹,说这样止血有效。这种做法十分危险,泥土中含有破伤风杆菌,这种病菌要是从伤口进入身体,能毒害人的大脑和神经,引起肌肉抽搐,发生抽风现象。灰土中病菌很多,如把带化脓性病菌的泥土按在伤口上,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伤口感染。所以,灰土止血是愚蠢的做法,既无效又有害。

麻风病必然遗传

人们认为麻风是会遗传的,这是误解。科研证明,麻风并非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疾病能否遗传,取决于遗传基因和病原体对胎盘屏障的穿透力,主要是传染源的存在和家属间的密切接触,所以感染和发病率较高。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麻风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对麻风杆菌有种“易感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家族性,因此造成同一家族多人患病的情况。

关节扭伤用热敷

生活中,不慎扭伤四肢关节,不少人习惯于用热敷,这是不恰当的。因为,热敷会使已破裂的皮下毛细血管内渗出液增加,使肿胀加重。正确的做法应当立即用冷敷,因为冷敷后能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加速局部血液凝固,减少出血量,达到消肿止痛作用。

生活博士:

关节扭伤后,周围的肌纤维、韧带和毛细血管都会出现破裂,这时如果进行推拿按摩,会迫使更多的血液从血管中流出,以致包肿扩大。所以,关节扭伤后应立即放入15~20℃的冷水中或用毛巾冷敷,同时,抬高受伤关节体位,限制运动,使患部血流量减少,防止包肿扩大,这样,才有助于损伤的康复。

骨质增生是病态

有些人接到“骨质增生”的诊断报告,就以为是得了病,思想负担很重。其实,骨质增生并非都是病态,骨质增生是衰老现象之一。因此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脊柱,髓关节,这是一种生理性增生。一般来说,只要稍加注意即可,当然如果增生的程度超过了正常限度,就会发展为病理性增生,特别是增生的骨质恰好处于神经出入的部位,可引起有关部位的疼痛。

溃疡病服小苏打

溃疡病人吞几片小苏打,会觉的胃中凉爽,但不宜常服,服小苏打舒服是因为小苏打是碱性药,能中和胃酸。但小苏打在与胃酸的化学反应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反过来刺激胃酸分泌,引起继发性胃酸增多,病情加重。同时,二氧化碳气体还会引起胃肠胀气,刺激溃疡面,损伤血管,造成胃出血、胃穿孔后果。

胃痛能服止痛片

许多胃痛发作的人,服止痛片止痛。其实,企图用止痛片止胃痛是越治越痛。止痛片含有乙酰水杨酸、咖啡因,大剂量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并能促使胃酸分泌,胃酸再次对粘膜及溃疡产生强烈刺激,致使胃肠炎症加重。因此,胃痛是不能服用止痛片的。

溃疡病人喝牛奶

许多人认为牛奶中的蛋白质有保护溃疡创面,中和胃酸作用,从而促使溃疡愈合,这种观点未必正确。近年来,专家经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多吃牛奶对溃疡病的治愈不利,原因是吃奶量高的食物比普通食物更能刺激胃酸分泌,胃酸分泌越多,胃液酸度越高,就会刺激溃疡壁,溃疡面就不易愈合。可见,溃疡病人不宜多吃牛奶及奶制品。

骨折病人能喝酒

传统习惯认为,骨折后饮酒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早日恢复,但事实不是这样。科学研究认为,大量的酒精能够损害骨胳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治疗作用。因此骨折后,不能喝大量酒来活血,否则,对骨折的愈合不利。

骨折后要吃钙片

有些人骨折后大吃钙片,以为这对骨骼愈合有利,实际上,这样做效果恰恰相反。骨折患者创伤部位固定后卧床休息,这时骨骼的负荷明显减少,尿钙排出增加,血钙浓度正常,机体不需额外补充钙剂。相反,如大量口服钙片,不仅会增加肾脏排泻负担,还有可能增加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危险。

服用维C无禁忌

维生素C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以前不认为在服用维生素C时有什么禁忌。但新的研究表明,这种看法不对。研究发现,在海虾等软甲壳类食物中含有浓度很高的一种叫“五价砷化合物”的物质,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但在服维生素C尤其是剂量较大时,由于化学作用,可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化为“三价砷”,即剧毒的“砒霜”。所以,服维生素C时,为防不测,要忌食虾类。

维C可以嚼碎吃

有人服用维生素C片时喜欢嚼碎吃,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化合物,它有破坏牙齿的作用。如果经常嚼服维生素C,那么在很短时间内牙齿咬合面的珐琅质就被破坏,使牙本质暴露。症状轻的,只是在接触冷、甜、酸等食物时感到疼痛,若脱钙严重,不仅疼痛会加剧,且会发生牙质过敏症和龋齿。

肝炎病人要休息

患了肝炎,医生常会劝病人要多多休息,但事实上,合理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肝炎病人的康复。如果片面强调休息,甚至在症状基本消失时仍要求绝对休息,则反而不利于肝脏的新陈代谢,容易使脂肪分子填塞肝细胞之间,造成脂肪肝。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则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肝炎病人宜吃糖

有人认为,患了肝炎要多吃糖,肝炎好得快。其实,一些肝炎患者的肝功能迟迟不能恢复正常,原因就是吃糖过多所致。如果吃糖过多,就会造成热量过剩,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各器官之中,造成脂肪肝等症,脂肪肝还会造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肝炎患者是不能大量吃糖的。

生活博士:

过去传统的看法认为:胃溃疡病人应少吃多餐,其实,这种看法不科学。多餐会增加胃的负担,使胃得不到休息。夜餐会增加胃酸的分泌。这说明过去关于胃溃疡病人少吃多餐看法是不科学的。

X射线影响健康

不少人在接受X线检查治疗时,担心会影响健康,其实,很本不用担心。正常人体允许接受X照射量每年为4000毫伦。专门从事放射的医务人员每年接受X线也只有3000~3500毫伦左右。至于临床中所用X线照射量与安全标准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如常规透视,每次0.06毫伦,摄X线片,每张12毫伦;胃肠道钡剂造影,每次100毫伦。当然,如果频繁地接受X线曝射,对人体是有害的。

短波治疗有影响

在理疗科就医的病人中,有些人以为超短波治疗就是放射治疗,担心会损害身体。这种忧虑是没有必要的。超短波治疗则是应用高频电磁波,作用于机体组织,达到治疗目的。这种高频电磁波,不会致痛,无刺激性,对身体没有损害。它为有药物过敏史和怕打针吃药的儿童提供了又一治疗途径。

烫伤不能浸冷水

许多人认为,皮肤烫伤之后不能马上浸入冷水,生怕冷水会引起感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你被开水之类烫伤后,应该立即把伤处浸入冷水中,越快越好。这种方法医学上称为“急散热”。医疗实践证明,常见家庭烫伤受损程度和疗效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烫伤后应急处理的正确与否。用冷水急散热,是一种最为有效、最为方便的应急处理方法。

冻伤雪搓复温好

进入冬天难免冻伤手。过去有人采用雪搓的方法,通过摩擦使手冻部位变热。专家通过实验证明,这些办法造成的组织损伤大,不宜采用。理想的方法是把冻伤部位放在装有42℃温水的容器中浸泡,这种办法带来的组织损伤小。浸泡的时间以冻伤部位组织软化、皮肤颜色变为潮红为准,大约需时30~80分钟。若当时无温水,应用健康人腋下等温暖部位为患者冻伤处取暖。切忌用雪搓,火烤、冷水泡,复温后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烤火解冻有效果

有些人常用烤火的方式来使冻僵的手足暖和,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冻僵了的手,皮肤下面的小血管都是紧缩着的,这时骤然烤火,那些紧缩的小血管就会极度扩张,失去正常的收缩能力。这样,鲜血进不去,细胞会坏死,反而容易引起冻疮。最好的解冻方法是两手或足不停的相互摩擦,帮助血液流通。

感冒受寒有关联

过去,通常认为受寒会引起感冒,戴上口罩防止病毒侵入,便可预防感冒。但是,英国感冒研究中心经研究证实,感冒是通过用手摸脸的接触传播方式感染。因为手通过各种途径极易被大量感冒病毒污染,倘若再用手摸脸,感冒病毒便会侵入呼吸道,导致感冒的发生。因此,医学家劝告人们,戒除用手摸脸的习惯,是预防感冒发生最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

捂汗能治好感冒

患了感冒,有人对你说,“出点汗就好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出汗后体温会降低,病人感觉会好些,但于病却无多大好处。感冒发烧,这过程实际上是机体对病毒的一种抑制过程,对抵御疾病有积极作用。所以,如果发烧时仅仅是发汗降温,而不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那么对治疗疾病是无益的。

多穿衣服防感冒

有些人以为多穿衣服可以预防感冒,其实,这是一种误会。科学家在对志愿者的实验中,让一组人脱掉衣服,用电风扇给他们吹冷空气,并让他们站在潮湿的环境中,另一组人则穿较多的衣服,并处在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中,结果两组人感冒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实验证明,多穿衣服并不能预防感冒,因为感冒是通过病毒感染的。

高血压能骤降压

有些患高血压病的往往增大药剂量,想很快使血压降下去,其实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因为用药物迅速降压,由于血压突然降低,心脏供血不足,使相应的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可诱发心绞痛,甚至有心肌梗塞的危险。血压骤降还会加重肾功能损害,导致病人头痛、气急、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所以,高血压病患者应合理降低血压,不可骤然降压。

胖子易患冠心病

有些人认为胖子容易患冠心病。可是,研究证明,冠心病发病率在于体内脂肪中亚油酸的含量高低,而不在于肥胖与否。因为人体内如果亚油酸不足,就会使血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血小板容易凝骤,导致动脉的粥样硬化和阻塞,引起冠心病。肥胖的人有不少体内亚油酸含量不足,但也有的肥胖者亚油酸水平并不低,这样的胖子是不易患冠心病的,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全靠从食物中摄入。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不断地从食物中补充亚油酸。

生活博士:

调查表明:看近看远都戴眼镜的人中有65%近视度加深,只有看远时才戴眼镜的人中仅3.8%近视加深。可见,长时间戴眼镜会加深眼睛近视度度数。因此,青少年轻度近视者不要常戴眼镜,这样做对稳定视力有益。

平足容易受伤害

新的研究表明,平足实际上能防止低位肢体受伤。研究表明,越是足弓高,受损伤的危险率越高。足弓面高的受训人员更可能遭受脚部受伤的比率是平足受伤者的2.4倍,平足走路很稳,可见,平足者易于受伤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过敏终生要禁食

对过敏性食物是否需要终生忌食呢?其实,目前医学界对这个问题已有一致的看法,终身禁食过敏食物是没有必要的。当过敏者对过敏性食物停止进食之后,身体中原有对这种抗原的抗体就会逐渐降解,这是因为过敏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的发展过程。因此,一般在4~5年之后,再吃这种食物,就不会重复出现过敏的症状了。

心慌必是心脏病

有些人感到心慌,疑心自己得了心脏病,其实心慌不一定就是心脏病。心慌是疾病引起的,也可能因为情绪紧张、激动,运动量过大,天气变化,地域改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只要经过检查,没有问题,又能进行正常的活动,就不要疑神疑鬼。否则可能总感到“心慌”而使自己精神萎靡不振。

冠心病人勿吃肉

一般认为冠心病人应少吃动物脂肪。事实上,许多冠心病病人血脂不高,可不必忌油。据日本专家调查,胆固醇低的病人极易发生中风,如果饮食中加些动物脂肪后,中风发病率则会减少,即使吃低动物脂肪饮食,也不能防止冠心病的发展。因此,血脂正常或偏低的冠心病人,可以少吃些肥肉。

早搏就是心脏病

有人发现早搏,以为就是得了心脏病,其实不是这样的。早搏由三种原因引起:一是由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这种早搏不伴有任何心脏病的证据,故称功能性早搏;二是一些药物的影响如肾上腺素、洋地黄等药物所引起的。三是确有器质性心脏病,一些药物的影响如肾上腺素、洋地黄等药物所引起的。如功能性早搏只须注意劳逸结合,早搏就可消失。

饥饿可治冠心病

有些冠心病人,往往采取少吃的办法,这种办法会使身体受到更大的损害。因为在经常保持饥饿的情况下,体重虽可显著减轻,但体内脂肪库会被迅速动用,这样又将出现血脂过多和血胆固醇过高等症。长此下去,还会因营养缺乏而得其他疾病。

奶类增加胆固醇

有人认为,牛羊奶是高蛋白的食品,患有高血压的人吃了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其实不是这样的。奶中有一种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因素,叫做乳清酸。它能制止肝脏制造胆固醇,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量。所以牛奶是体弱者、病人得营养品。

神经衰弱减智商

不少年轻学生担心神经衰弱会影响智力,其实,这是误解。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为思维迟钝、记忆减退等。患病时对智能活动确有影响,但神经衰弱本质上只是大脑机能的失调,并没有造成结构上的改变,所以,它对智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因此也就不会对智力发生持久的影响。

生活博士: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产生的精神活动减弱,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精神病是精神活动异常的一种疾病,其意志和行为表现为紊乱。因此,神经衰弱不会导致精神病,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疾病。

鼻血抬头可止血

很多人流鼻血时将头抬起,以为这样能止血,其实,这样容易发生意外。因为抬头时,血不从鼻孔流出,但可流向咽喉处。如流血较多,可能会误流入气管,极易发生肺炎。此外,也可经食道吞入胃内,引起腹内不适。流鼻血时应指压鼻子,或用小块棉花塞入鼻孔中,很快可止血。

眼红都是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结膜炎,并不是得了眼红、眼屎多,怕光、流泪这些症状。人的白眼珠发红,可以有多种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外伤后都可出现球结膜下出血而“眼红”,也有人因患“角膜炎”而“眼红”。这些病切勿与一般的红眼病混为一谈,应及时诊治。

牙疼必然就上火

有人以为牙痛就是“起火”了。其实,牙痛的原因很多,要明确诊断后才能对症下药。首先,上颌窦炎,颌骨骨髓炎。其次,牙外伤、牙冠劈裂,牙髓结石等牙病也会引起牙痛。此外,牙周炎、龋齿和牙髓炎,以及智齿冠周炎会引起牙痛。第三,颌窦炎,颌骨骨髓炎,三叉神经痛,以及颌骨面头部深藏的恶性肿瘤等牙以外的某些疾病,也会出现牙疼的症状。所以,一旦牙痛,应及早求医,以免病情严重。

虫牙真是长虫子

许多人把龋齿叫做虫牙、认为是小虫子钻进牙齿里,把牙齿咬坏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现代医学证明:龋齿的发生主要是在细菌、含糖食物和牙齿结构上的缺陷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面包、蛋糕、饼干、糖果等食糖食物容易粘牢在牙齿表面或牙缝里,致使牙齿脱钙而形成龋齿,牙齿上的沟和牙齿排列不齐等缺陷,都容易存留食物残渣,促使龋齿的产生。与龋齿的发病有关的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和蛋白溶解菌三种细菌。因此,注意口腔卫生就可以了,预防龋齿要养成正确刷牙的习惯。

长期用滴鼻净好

患感冒就使用滴鼻净,滴鼻净虽然能使鼻腔畅通,但却有缺点,就是会产生继发性血管扩张反应,也就是使已经收缩的鼻枯膜血管又扩张起来。滴鼻净还有引起中毒反应的危险,表现为皮肤苍白、呼吸抑制,长期使用滴鼻净,还可引起萎缩性鼻炎。因此,使用滴鼻净一般不要超过6天。

抗生素是万能药

嗓子痛吃四环素,发烧就打青霉素等,其实,使用抗生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为有些抗生素本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抗生素来治疗一般的伤风感冒,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果长期大量应用四环素等,能形成二重感染,使未被抑制的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并发霉菌性肠炎等。因此,不要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为好。

打针比吃药有效

许多人认为,打针比吃药好,其实,这种看法是单方面的。吃药虽然吸收慢,受胃内容物和吸药时间等影响,只要掌握得当,也完全可以达到和打针同样得效果。特别是对于慢性病,口服具有容易掌握的优点。至于一些通过口服直接作用于病,治疗效果会更好。可见,药物和打针各有长处,不能简单评价吃药还是打针,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评价。

用泻药治疗便秘

有些人用泻药来解除便秘,其实,这样便秘反而会更严重,往往便秘情况比使用泻药前还要糟。因为泻药含酚酞,它刺激肠内壁,进而刺激神经,导致肌肉收缩,这样,肠的机能会部分瘫痪。经常使用泻药的人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才可能获得相同效果。

抗生素当退热剂

有的人不经诊断就随便服用各种抗生素,以为可以退烧,这是不对的。抗生素并不是退热剂,而且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的细菌起作用,而不是对所有细菌起作用。它只有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时才能达到退热效果。

生活博士:

阿司匹林并不是万能药,它也有副作用。副作用包括:1.耳鸣。这是服用过量的征兆。2.胃痛、恶心以及有时会导致溃疡,要防止这类副作用,服药时应多喝水。3.过敏反应。如流鼻涕、气喘及胸部绷满感。服用阿司匹林对付轻微头痛,连续服用不宜超过10天。如用来退热,不要连服3天以上。

注射药也能口服

有些人认为注射药既然可以注入组织和血管,口服也就可以,其实,这是不对的。如青霉素等制成注射剂型,是由它们特有的理化性质决定的,口服后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如链霉素、肝素这些药物口服就会难以吸收,如酒石酸锑钾等这些药物口服对胃刺激性很强。当然,像葡萄糖、维生素C注射液等这些注射药是可以口服的。

皮肤病热水杀菌

有些皮肤病患者为了一时舒适,常用热水烫洗,其实,这样对皮肤有害。皮肤表面有一层乳化的脂质膜,这层膜偏酸性,可以中和沾染在皮肤上的碱性物质。它具有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不致发生皱裂的作用。如果经常用热水烫、就会把这层膜破坏掉,原来有皮肤病的人就会造成越烫皮肤越痒的恶性循环。

肤轻松治皮肤病

遇皮肤病便滥用肤轻松,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因为滥用可能会降低人体对毒菌、细菌和病菌的抵抗力,肤轻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炎症及止痒作用,而上述病原微生物可导致病变扩大和恶化,引起面部色素沉着,使皮肤老化、变薄,出现皱纹等。

皮肤病能用肥皂

皮肤病患者用热水、肥皂洗澡,这是不对的。用热水烫洗,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剧和渗出液增多,结果越烫越痒。肥皂属碱性物质,可加重湿疹和炎症,洗患处,对皮肤刺激性更大。皮肤病患者如要洗澡,选用药用硫磺皂或刺激性较小的中性皂为宜。

食欲旺盛身体健

食欲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志,但也并非都是如此。某种疾病的特征之一就是食欲旺盛。如患了糖尿病,病人食欲特别旺盛。所以,凡是感觉自己已有较长时间特别想吃东西,但还吃不胖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看是否得了什么病。

能用抚摸止腹痛

生活中,用手抚摸腹部来止痛,这样做是对身体有害的。一是蛔虫性肠梗阻,此时抚摸腹部会刺激肠道内的蛔虫团挣扎乱窜,导致肠壁穿孔。二是扩大炎症,如化脓性阑尾炎,抚腹止痛会破坏脓肿,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三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抚摸腹部会进一步破坏血管,加重出血。此外,抚腹止痛还会改变原来的肠鸣音,给医生听诊带来困难。

打针后按摩体位

许多人在静脉注射之后,都习惯按摩注射部位,以为这样可促进药物吸收,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有人隔着衣服或直接用手按在针口上,还会增加细菌侵入的可能性。因为在注射部位按摩,会促使针口局部毛细血管出血,引起血肿,从而影响肢体活动,使疼痛时间更长。正确的方法是:在针口处的消毒棉球上加压,待针口血液凝固后,停止压迫就可以了。

十男九痔有道理

“十男九痔”是形容男性患痔疮的比例很高,因此有人误以为女性很少患痔疮。其实不然,妇女在怀孕时,由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引起下腔静脉回流障碍,于是痔静脉便曲张形成痔疮。因为从解剖学的角度看,男女血循环生理和肛门直肠的结构是相同的,所以没有理由说男性比女性容易患痔疮。所以妊娠妇女几乎都或轻或重患有痔疮,只不过妇女认为痔疮是小毛病,羞于求医。其实,妇女患有痔疮不可讳疾忌医,而要及早医治为好。

千金难买夏日泻

民间有“千金难买夏日泻”的俗语,认为夏天的偶然腹泻,有排除肠胃毒素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现代医学证明,腹泻的病因多数是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肠胃炎、痢疾、急性食物中毒等。无论是急性肠胃炎,痢疾、霍乱与副霍乱、伤寒和副伤寒,还是急性食物中毒,过敏性疾病引起的腹泻,都会导致脱水、体液酸碱平衡失调、高热、虚脱甚至休克,特别是年考体弱者和婴幼儿,有时可以危及生命。所以,千万不可以为夏天的腹泻有益无害,结果贻误诊治,酿成严重后果。

生活博士:

大人小孩不宜用同一种痱子粉。成人痱子粉中药物含量较多,薄荷等比小儿痱子粉多3~4倍,硼酸小儿痱子粉中则一点也没有,小儿用了成人痱子粉后,会产生恶心、呕吐、惊厥和小便不正常等现象,不但没有使痱子消退,反而扩大加重或长久不愈。

发热必然弊病多

一般人都认为发热弊多益少。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发热对人体有利无害。因为发热是机体抵抗外来感染的反应,表明机体的免疫系统正在对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进行围歼。目前对癌肿局部加热已成为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杀灭癌细胞,可见,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有效措施。因此,不要滥用退热药,以免降低抵抗力。

甲状腺肿多吃海带

不少人认为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的食物,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其实,在众多的病因中,只有因食物中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在多吃了海带、紫菜之后也许稍有效,但引起甲状腺肿大的病因比较复杂,并不是吃了海带、紫菜之后就会好,有时不但无效,还会加重病情,并引起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所以,甲状腺肿大患者应请医生检查,对症下药。

浴室会传播淋病

有人不敢去浴室洗澡怕浴室,会传播淋病,这是错误的认识。实验显示,淋病患者洗澡后,明显污染浴室物品,如健康人马上或在病人洗澡后半小时内接触到污染的物品,尤其自身有泌尿生殖道损伤存在,则可能被染上淋病。淋病80%~90%是由不洁性交传播的,极少数由非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因此,进浴室洗澡,个人物品切勿乱放,不可随便用别人用过而未经消毒的物品。

脾结石体外碎石

有的脾结石患者用体外震波方式来碎石,如泌尿系结石、胆结石、脾结石等都可采用此方法,这是一种误解。被震波击碎的结石,须经一定的通道排出体外,泌尿系结石、碎片经尿道排出,胆结石的排出,是经胆管进入肠管,最后经直肠排出的。脾脏没有与外界相通的管道,所以不能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

癌症病人会传染

有些人与癌症病人接触后,内心总是惴惴不安,深怕被传染上癌症,其实,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癌症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传染病。不仅吃癌症病人给的食品不会被传染,就是与癌症病人日常接触也不必担心被传染。因此,可以放心与癌症病人接触往来。

尿黄身体必有病

有人认为尿黄就是病,其实不是这样的。常人尿的颜色是淡黄透明的。但尿的颜色会受饮水量的影响。饮水少,或天热出汗多,尿液浓缩,黄色就加深。另外,服用某些药物后也可使小便颜色变黄,如黄连素、维生素BC等,所以不用大惊小怪。

发烧病人能喝茶

不少家庭都习惯烧几碗热茶给患伤风感冒或发烧的病人,让他们趁热喝下,认为这样能治感冒。据美国的药理学家研究证明,发烧病人不宜喝热而浓的茶,这是因为茶叶含有大量的茶碱,可使降温药物的疗效消失或大减,从而导致发烧病人的病情加重。

生活博士:

不少牙齿健康的人也常使用药物牙膏。如果口腔、牙齿没有病或病变不严重,就不必使用药物牙膏。药物牙膏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们大都有较强的适应症,选用不当,容易产生副作用。其实,普通牙膏也有防治口腔疾病的功效,因为它们中大都含有丁香油、薄荷油等防治口腔疾病的良药。

肾炎病人要忌盐

有人以为得了肾炎要忌盐数月,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有两种情况的忌盐就不合适:一是病人原有水肿,经治疗后浮肿已退多时,此时本可逐渐恢复食盐,可有些病人仍忌盐。这样,症状反而加重。另一种情况是平时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尿检后发现有少量白细胞或有“++”的上皮细胞,这时如忌盐就是盲目的。因为这种化验结果如出现在成年女子身上,就不能算异常,因成年女子由于白带和排泻物的关系,正常尿液中可出现白细胞和上皮细胞。

发生外伤可捆扎

人们在发生刀伤等意外事故时为了防止流血,往往在受伤局部用绳子捆扎起来,由于处理不得法,造成肌肉局部坏死。在医疗上,为了止血、防止毒紊扩散而作局部捆扎时,一般每隔半小时左右放松捆带一次,以保证局部的血液供应。因为当人们将受伤局部紧紧捆扎后,阻断了血液的正常流通,致使局部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形成“缺血性坏死”,给病人带来了坏处。

伤口换药愈勤愈好

有不少人认为伤口愈合得快,只要勤换药就可以。实验表明,如果伤口换药次数太勤,极容易使创面上新长出的娇嫩组织失去或揩脱,不利于伤口早日愈合。因为伤口换药的目的,是为了清洁伤口创面,防止和减少细菌生长繁殖,并不是敷上什么特效良药以加快愈合。所以,伤口换药次数要看伤口有无感染与渗出物多少而定,并非换药愈勤就愈好。所以,创口换药时,应听从医生的意见,不要自以为换药愈勤愈好。

意志无法战病魔

有人认为意志是无法战胜病魔的,这是一种偏见。英国的专家曾对60名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长期研究,发现具有“战斗精神”的11个妇女,有9个在10年后仍然生存。听了诊断结果后便“自觉无望”的7个妇女,有6个已去世,对诊断结果只是逆来顺受的33位“听天由命”者,有25位也已死亡。所以,有意志力的病人比那些无意志力的病人有更多的复原机会的。

危险年龄易患癌

有人以为儿童不会患癌,这是错误的想法。在美国,每一年都有500~600名儿童死于某种癌症。在5~12岁儿童中,癌是最主要的死因。癌症在任何年龄都会发生,不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并不是儿童不会患癌,只是儿童患癌相对较少而已。

伤口暴露一定好

过去人们以保持干燥环境,主张伤口暴露,可以减少感染。实验发现,炎症细胞在潮湿条件下减少得更快,而成纤维细胞(形成新的结缔组织)和内皮细胞(形成新的血管)增殖得更快。伤口愈合过程中,皮肤细胞有两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炎症细胞逐渐减少消失;第二阶段是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可见,潮湿的条件有利于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当然,潮湿的创面必须是洁净的。

黑痣一定要切除

有些人认为黑痣是癌变的开始。黑痣分为两大类,非细胞性色素痣和细胞性色素痣。细胞性色素痣依其生长部位可分为皮内痣、交界痣(多发生于手掌、外生殖器、口唇部。这种色素痣有恶变的倾向)和混合痣(包含交界痣,因而也有恶变的倾向)。这两种痣最好予以切除。而人体大多数的色素痣是皮内痣,位于真皮层内,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略高于皮肤,没有恶变倾向,因此不必治疗。

探望病人送鲜花

有人认为探望病人要送一些鲜花会为病房带来些生气。可是因为鲜花根部的细菌迅速繁殖,而花瓶里的水和鲜花茎根部的有机物都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往往对肺炎、皮肤病、外伤和刚动完手术的病人来说,病房里的鲜花都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会使康复缓慢,甚至病情加重。因此专家指出:探望病人时最好不要送鲜花,可以改送些水果或者别的东西比较好。

生活博士:

草莓不但汁水充足,味道鲜美,还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草莓可以改善肤色,减轻腹泻,缓解疾病。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病房适合放盆花

大多数人认为病房放花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调节病人精神,而且还有利病人恢复健康。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盆花中的真菌对那些体内抵抗力显著下降或患有免疫缺损症的人或犯白血病等症的病人,危害是更大的。因为在花盆中的泥土里会产生真菌孢子,如曲霉真菌扩散在空气中,可以侵犯病人的皮肤、呼吸道、外耳道、脑膜及脑等部位,有的还可能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不要在病房里放花,那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白头发越揪越多

现实中有人认为白头发会越揪越多,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人的头发之所以呈黑色,是由于头发内有黑色素在起作用,它是来源于表皮的黑色素细胞,当这种黑细胞的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时,就会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因而就出现了白发。所以单单揪掉一部分白发,既不会加速白发的生成,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白发。

紧张必然伤身体

好多人习惯把紧张与疾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很偏见和误解的想法。因为人们紧张时,肾上腺索分泌会强烈增加,心跳加快,大脑和相关的组织器官提供血量便会增加,新陈代谢就会旺盛,机体的免疫系统就处于“戒备状态”。但是过度的紧张和疲劳是对健康不利。但适度的紧张和疲劳不仅对健康无害,而且可以促进事业的成功。

绿色能保护眼睛

大多数人认为多看绿色可以保护眼睛的观点流传已久,但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日本一所医学院的眼科专家们为此作了一系列实验后指出:绿色在引起视网膜内眼细胞中的视红色素退色的程度上仅次于黄色,但却超越蓝色和红色。视红色素是对于人眼分辨颜色非常重要的物质。还有在使视力回复正常的时间上,也以绿色为最长。所以大家不要认为绿色可以保护眼睛,应该让眼睛多休息。

唾液必然无甚用

一般人总以为唾液没有什么用,常常随地把唾液吐掉。这样既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唾液。唾液99.4%是水分,0.6%是粘蛋白、氨基酸、淀粉酶等物质。这些物质有帮助消化、清洁口腔、抗御细菌,促进生长等功效。专家指出,保持唾液的旺盛分泌并充分利用对健康和延年益寿是十分有益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老化的激素,所以,不要轻易把唾液吐掉。

少量辐射伤身体

人们说起辐射,往往谈其色变。其实,少量辐射的感染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反而有利。地球上高地的辐射度比低地高,但是高原居民的健康却往往比低地的好。在美国,高地居民死于疾病比低地居民少。还有毛毛虫在受过低度辐射感染后,吐丝量会增加30%;猫咪接受低辐射感染后,生命期可延长10%以上;因辐射受伤的小狗,伤势很快痊愈;受过辐射的花草,生长率提高20%~30%。根据这一系列的数据,美国专家指出少量辐射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反而有利。

打吊针病好得快

有些家长坚持要医生给孩子输液,说是这样好得快。其实,输液有许多坏处。1.输液浪费钱财和时间。针剂一般比口服药贵。孩子头皮针不好打,孩子痛苦,大人还要花时间陪着。

2.输液易引起不良反应。输液时的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发生率一般均高于口服药,静脉注射时进入较多空气,可造成空气栓塞等。

3.输液易传染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都可经输液传播。因此,并不是输液就好。

生活博士:

红薯中富含纤维、钾、铁和维生素B6,不仅能防止衰老,预防动脉硬化,还能有效地预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