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10325900000068

第68章 阿伦森效应: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矛盾日益深化的婆媳,对于彼此,会经常听到抱怨、批评、指责,所以婆媳之间更容易引起阿伦森效应消极的一面。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4组人对同一个人进行评价第一组的人从始至终都对这个人是褒扬有加;而第二组人刚好相反,对这个人都是否定贬损;第三组是先贬后褒;第四组则是先褒后贬。这个试验对数十个人进行过后,统计发现绝大部分的人最讨厌的是第四组,最喜欢第三组。而著名的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挫败心理在作怪。一个人从得到很多的赞美到赞美渐渐减少,到最后不在受到赞赏,甚至遭遇贬低,人的挫败感就会不断递增,而这种递增的挫败感更容易引起人心理的不悦和反感。反之则能引起人们的满足和愉悦。因此在处理婆媳这种比较敏感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合理的运用阿伦森效应,来赢得对方的心。

小芳是个刚进老公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的时候,自己的亲妈就交代了:结了婚可不比在家了,手脚要勤快点,嘴巴要甜点,心思要细点。于是在新婚的第二天,小芳就早早的起来,做了一家人的早饭,见谁有脏衣服都给拿去洗了,出一声“爸”进一声“妈”的,让公公婆婆很是受用。婆婆这会儿是见了谁都夸她家媳妇。婚前还有点嫌弃小方贫寒的背景,在婆婆的嘴里这都成了优势:“还是吃过苦的孩子好,你看我们家小芳,多能干,还会疼人”。小芳听了婆婆的赞美,自然是甜丝丝的,做什么事也更起劲,婆媳两人的关系也挺好。

可是,时间一长,家里都习惯了小芳的行为,都觉得那些都是她应该做的了,婆婆的夸奖也少了,到后来只要小芳哪天身体不舒服或者其他原因,没起来做早饭,没洗衣服或者心情不好少叫了一声“妈”,婆婆明里暗里就开始抱怨。小芳自然也觉得委屈,就更没心情做事情。婆婆就认为小方是在跟自己较劲,婆媳之间的关系开始僵化。婆婆不知道,正是以为自己和其他人岁小方的赞美慢慢减少,减弱了小方的积极性。

就因为夸奖的减少,导致了关系的恶化。可见,阿伦森效应在婆媳关系中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它发挥有利的积极的一面,也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而婆媳间要有真心的赞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有过高的要求。

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有的媳妇在有了“婆婆”的身份后,就想让自己的媳妇按照自己的标准办事。要知道社会在发展,人的思想也在变化,再说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不要试图让自己的媳妇成为自己的影子,或者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你的媳妇,那是不现实的,只会让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加深,甚至是影响到整个家庭。媳妇也不应该要求婆婆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因为你也不能像对待自己的母亲那样对待你的婆婆;媳妇更不应该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要求婆婆,背景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习惯和观念也就会不一样。

2.婆媳之间还应该互相理解

婆媳关系不和,很多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看问题的观点不一致,互相排斥看不惯。然后背地里和家人或外人品头品足,说三道四,最后导致矛盾重重。

其实婆婆和儿媳是两个不同年代的女人,各有不同的世界观,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各自也都养成了不容易改变的生活习惯和自己的处事理念。每个人也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婆媳俩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二人都要克制自己的个性,调整心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婆婆年长,有她的人生阅历,媳妇年轻,生活中有她的活力。婆婆不要在媳妇面前展示资深,媳妇也不要在婆婆面前示意不屑。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3.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婆婆不要认为,媳妇照顾老公孩子,照顾整个家是理所当然的,自己是过来人,应该知道一个年轻女孩走进一个新的家庭是不容易的;媳妇也不要觉得婆婆为家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一个老人把你丈夫养育成人,你们结了婚还在为家操劳,为你们分担,想和辛苦的。如果双方不知好歹,认为“本就应该这样”,就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