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品读
10325000000049

第49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译文

逢“围地”就要善于运用计谋,千方百计突围;陷入“死地”,就要奋勇作战,以求生存。

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用间篇 “上智为间”谍战术

为了说明军队步调一致的重要性,孙子在本篇中特别讲了“常山之蛇率然”的故事。常山,即今山西浑源之南的恒山,是五岳中的北岳,银雀山出土汉简(第一一六简)中作“恒山”。西汉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改为“常山”。北周武帝时,又改称恒山。率然,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经》记载:“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银雀山出土汉简中作“卫然”。孙子在本篇中说“常山之蛇”,意在以这种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的特殊自卫功能阐明军队只有“齐勇若一”,对千军万马“携手若使一人”,才能“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用现代理论讲,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但整体力量并不简单等于局部力量之和。现代系统论认为:如果把局部力量合理地排列组合,整体力量会大于局部力量之和,否则,整体力量将小于局部力量之和。科学常识还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湖水、石子相加是物理相加,这滴水和那滴水,这粒石子和那粒石子之间构不成一种更为复杂的有机关系。但人脑细胞的相加则不同,人群的增加也如此。科学家发现,白蚁的群体变大时,其智慧即随之增加,似乎当达到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就开始了,这叫做集群性智慧。协同作战所产生的奇效,正是这种集群性智慧所生发的。

古人云:“聚而不聚为孤旅,分而不分为縻军。”协同作战,不是简单地集中兵力。兵力应当集中而不能集中的,就是自己孤立自己,兵力应当分开使用而不能分开的,就是自己束缚自己。何时聚好,何时分好,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而定夺。

在实战中,既需要酌情选用,又要配合使用。通常情况下,处于内线作战的部队面对多路敌人的正面围攻,则需分出少部力量,选择良好地形阻敌多路,同时集中其主力,突然进攻某一路,实行内线中的外线作战,这是摆脱被动局面的关键。同时,平时所讲的集中兵力,四面包围,打歼灭战,也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问题。既然是四面包围,部队就分成多路行动;既然要打歼灭战,部队就需梯次配置。否则,部队展不开,又如何发挥优势兵力的作用呢?

今天,现代化军队已发展成为多兵种的合成军队,协同作战是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和必然方式。指挥员应时刻记住,将每个环节都链接成“常山之蛇”军阵,强调协同作战,具有大局思想。那种不服从指挥的部队,只能是削弱甚至丧失了本有的战斗力,一定是上下混乱不堪,计划破绽百出,作战不堪一击。而服从指挥的军队,战斗力会倍增,一定是协同能力强,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因敌应变,上下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将无坚不摧。

正如《淮南子·兵略训》中所记载:“夫五指之更弹,不如卷手之一桎;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就是说,一个指头轮番敲打,不如攥紧拳头牢牢箍住;一万人轮番进攻,不如一百个人同时动手力量强大。这就是孙子所谓“并敌一向”。不仅如此,拿破仑说过:“进攻战争的原则如同实施围攻的原则,火力必须集中在一点上,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性被破坏,而后的任务就是把他彻底击溃。”一个是“集中”,一个是“在一点上”,一个是首先破坏敌人的“稳定性”,这三条互相紧密联系。倘若只讲“集中”,而不考虑后两条,则仍未算得真正寻得制胜之道。

古今中外兵家无不十分强调“并敌一向”的原则。孙子强调用兵要“我专而敌分”、“以众击寡”。作战中要造成“以镒称铢”、“以碫击卵”之优势兵力,使“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从而达到“以十攻一”、聚而歼之的目的。克劳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写道:“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原则,并把它看做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强调集中兵力这一原则在其作战中的重大指导意义:“中国红军以弱小姿态出现于内战的战场。其迭挫强敌震惊世界的战绩,依赖于兵力集中使用者甚大。无论哪一个大胜仗,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集中兵力,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他还曾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生动比喻,阐发其深刻的道理。

战例

明朝嘉靖年间,特别是中期以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以日本武士、浪人为主的倭寇,乘虚而入,对中国沿海地区进行劫掠和侵扰,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戚继光调任分守台(台州府,今浙江临海)、金(金华府,今浙江金华)、严(严州府,今浙江建德东北梅城)地方参将。戚继光到任后,抓紧建造战船、加强水陆军训练,强化进行一系列海防措施,使台州地区的濒海防御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戚继光率台州军民三次击退了倭寇的进攻,大获全胜,使浙江沿海的倭患基本得到了平息。

倭寇侵扰浙江屡屡受挫后,对福建的侵扰逐渐猖獗,在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间,先后攻陷了福清、福宁(今福建霞浦)、宁德、永宁(今福建石狮市东南)等地,整个福建倭寇四出劫掠,形势十分紧张。在此情况下,福建巡抚紧急上疏明廷,请求派兵援闽。于是,明世宗令戚继光领兵火速入闽。

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和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两次领兵援闽,经横屿(今属福建宁德)之战和平海卫(今福建莆田平海)之战,再度重创倭寇,使福建倭患暂告平息。为加强抗倭的军事领导,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明廷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福建及浙江金华、温州二府地方,负责水陆军务。

十一月初一日至初三日,倭寇乘20余艘船先后在兴化(今福建莆田)、福宁登陆,遭明军打击后,向南逃窜。戚继光从倭寇逃窜的方向判定,可能侵犯仙游(今福建仙游)。于是,抓紧进行了作战部署,一是紧急调回浙轮休的6000余名士兵返闽,二是亲帅部队向仙游方向进发,同时预派200人加强仙游城防,令沿海各地驻军严防倭寇登陆,严密监视倭寇动向。十一月初五日,戚继光进驻兴化。十一月初六日,倭寇10000余人屯兵仙游的四个城门之外,包围了仙游城。

当时,仙游城内只有戚继光派去的200名士兵和民兵500人,即使将戚部在福建的兵力集中起来,也仅为倭寇兵力的一半。根据这一情况,戚继光决定先取守势,确保仙游,待兵力集中后,再进行剿倭方针。为此,戚继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派一部分兵力占据仙游城北的铁山,据险设垒,与敌形成对峙形势,牵制倭寇;二是选拔500名勇士对敌巢时常进行袭扰,使其不能专心攻城,又不敢四处掠夺;三是亲自率本部于初七日进驻仙游东侧沙园,做出进剿的声势,迷惑敌人;四是选派精兵强将180人,乘夜陆续向城中运送火药、火箭等,加强城防力量;五是在仙游附近诸要道部署兵力,断绝倭寇的外援,防止倭寇流窜逃跑。

倭寇不断加强对仙游的围攻,城内军民在县尹陈大有的率领下,在城外戚军的密切配合下,拼死抗倭。倭寇见强攻难以得手,企图进行诱降。陈大有根据戚继光的要求,一面同敌人假意谈判周旋,拖延和争取时间;一面加修工事,改进兵器,加强防御。十二月初六日,倭寇因无力长期围困,见明援军未到,城内军民伤亡严重,开始大规模攻城行动。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城外铁山牵制倭寇的明军,奋勇杀进敌阵,烧毁敌军云梯,城内军民英勇拼杀。戚继光闻报,命令部队发射火铳、鸣鼓呐喊。倭寇误认为援军赶到,于是停止了攻城。

十二月二十三日,回浙江轮休的官兵约6000人到达仙游沙园。戚继光马上召集将领,研究制定解围仙游、歼灭倭寇的作战方案和具体行动计划。戚继光认为,明军兵力总体上不占优势,难以向倭寇发起全面进攻,同时难以围剿盘踞在四个城门的敌人。但是,倭寇四巢间距离较远,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逐一夺取。于是决定先以主力攻打南巢倭寇,得手后再兵分两路攻打东西两巢,最后解除仙游之围。其具体部署是兵分二路:中路负责主攻南门倭巢,左右两路,在攻南巢时主要负责中路翼侧安全。南巢攻下后,左路同中路左部合攻西巢,右路同中路右部合攻东巢。戚继光还对行军作战的注意事项作了周密部署,对主攻南巢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了应变预案。

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各路开始行动。次日拂晓,乘雾秘密接近南巢。快到城下时,才被倭寇发现。当时,倭寇正在攻城,仙游已危在旦夕。恰逢援军赶到,倭寇只好放弃攻城,慌忙列阵迎战。戚军奋勇杀敌,直冲敌阵。倭寇大败,龟缩南巢。戚军立即包围南巢,拔除栅栏,纵火焚烧,当即杀死倭寇400余人,余者逃往它巢。戚军随后按照作战部署进攻东西两巢,遂荡平东巢,铲除西巢。戚继光亲自督策部队奋力北上,再破北巢,粉碎了倭寇对仙游的围困。残余的倭寇,遂后撤退数里,脱离与明军接触。三十日,倭寇向泉州、惠州方向逃窜。

仙游一战,明军大获全胜,消灭倭寇千余人,俘通事一人,缴获器械600余件,解救民众3000余人。

⊙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孙子兵法·九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