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研究目标
以我国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信息技术属性及扩散模式、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项目与建设方式,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的组织决策、个体接受及过程规律进行研究。在分析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外部环境及驱动和阻碍因素的基础上,从环境、技术、组织角度探讨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决策,为农业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组织层面的采纳决策指导。借鉴动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等相关理论,深入剖析农业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行为,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实施建议,减少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人员阻碍因素,以更好地实施企业信息化,取得企业信息化成功。最后总结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演变的规律,提出我国农业企业信息化成长模型,为农业企业分阶段采纳信息技术提供指导意见。
1.3.2 研究内容
本书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组织层面采纳决策和个体层面信息技术接纳行为以及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过程规律进行研究。本书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绪论
对本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 农业企业信息化现状
通过相关文献了解农业企业的特征,对农业企业信息化内部建设和企业网站进行调研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从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内部建设和农业企业网站两方面探讨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信息技术与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研究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尝试构建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逻辑框架。
第四部分 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概念框架
阐述信息技术属性及扩散模式、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项目与建设方式,提出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的分析框架。
第五部分 农业企业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研究
探讨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组织采纳的外部环境及驱动、阻碍因素,然后从环境、技术、组织角度探讨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组织层面的采纳决策。
第六部分 农业企业员工信息技术接受及使用实证研究
分析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性格不同、价值驱动导向等不同的员工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情况,借鉴其他学者对用户信息技术采纳构建的相关模型,以“动机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对农业企业员工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第七部分 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过程研究
对国内外主要企业信息化成长过程研究呈现的多阶段特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大事记的相关调查显现的信息技术应用成长特点,并根据农业企业的发展特征,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我国农业企业信息化成长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及应用,为农业企业分阶段实施信息化提供指导意见。
第八部分 结论与建议
总结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并指出研究不足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