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人类真正的伟大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条,
那就是苦难的道路。
扁鹊(生卒年不详)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县北)人。他是战国初期的名医。
扁鹊年轻的时候,曾拜长桑君为师学习医术,但他并不仅仅以师传为满足,重视实际探索,凡是都要问个为什么,他几乎读完了前人所留下来的医学著作,在东西南北各地往来行医。他一丝不苟地为病人治病,疗效很高。人们把他比作皇帝时的神医扁鹊,称他为“扁鹊先生”。
他认真地汲取了前代医家的医学经验,又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实践经验,创立了一套完整的诊断原则,即望(观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切脉理),奠定了中医治疗方法的基础。在治疗的具体方法上,扁鹊研究并熟练地掌握了当时已经得到普及与发展的砭石、针灸、按摩、汤液、熨帖、手术、吹耳、导引等方法。
扁鹊行医期间,有时去齐国,有时去赵国,他的足迹遍及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他随俗为变,根据当地人民的实际需要,有时作“带下医”(妇科),有时作“耳目痹医”(五官科),有时又作“小儿医”(小儿科),他全面而又高超的医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扁鹊还很有些哲人的头脑,他提出了“六不治”原则,把骄横放荡蛮不讲理、看重财物而轻视生命列为“六不治”之首,信巫不信医也是他所认为的不治之症。这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对破除迷信,促进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扁鹊在处理具体病案时,往往采用多种方法兼用的综合疗法。这也是他医术高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一次,扁鹊外出行医路过虢国,听说虢国的太子突然死了,在扁鹊看来,这件事很可疑,因为从太子发病的症状上看,得这种病的人,不可能很快死掉,所以,他决心一定要探个究竟。便就急忙向虢的王宫奔去,当扁鹊跑到宫里的时候,里里外外正忙碌着替太子办理后世,准备成殓下葬。扁鹊叫人向国王说明自己的来意,国王一听是医术精湛的扁鹊先生来了,就欣然同意了。扁鹊来到太子身边,进行各方面的观察,他发现太子虽然没有呼吸了,但两腿内侧还有余温。便当机立断地说:“国王陛下,恕我狂妄,据我观察,太子并不是真死,而是一种‘尸蹶病’,陛下可放宽心,太子还有治好的希望。”国王一听,欣喜而又急切地请求扁鹊赶快给太子治理。于是扁鹊大胆地在各个穴位上给太子针灸,不一会儿,太子就面色潮红,有了微弱的呼吸,接着他又为太子熨帖,太子的呼吸由弱变强了,随后他又给太子灌了一些汤液,没到一顿饭的工夫,太子的身体动起来了,又过了没多久,太子睁开眼睛,挣扎着坐了起来。太子果然又活了过来,国王异常惊喜,再三向扁鹊道谢。大臣和百姓们相互传颂着名医扁鹊使太子起死回生的消息。扁鹊见太子一切正常,没有什么危险了,就留下药方走了,太子服了20天的汤药,完全恢复了健康。
后来扁鹊行医到了秦国,秦国的太医令李醯对他很忌恨,害怕医术比自己高明的扁鹊的到来,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千方百计派人加害扁鹊,扁鹊心底无私,只知专心为病人治病,力求解除病人的痛苦,哪里会晓得这些阴险毒辣的内幕,终于被李醯害死了。
扁鹊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探索,掌握了渊博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医术,因此在行医过程中才会表现出起死回生的精湛技艺。他创立的望、闻、问、切这一套诊断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还沿用着,他成为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孰不知,构成传奇的背后有多少奋斗和探索的艰辛!
扁鹊以勤奋钻研,不断探索的精神,学得了起死回生的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