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2100000116

第116章 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一角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经历了七个世纪之久。据说,古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60里,墙基宽24米,墙高8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明朝修建的北京城内城城墙四面城墙并没有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都为整齐的直角,却唯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讨论,并各自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意见却很有分歧。

有人认为这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令谋臣刘伯温、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朱元璋不希望墨守成规,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这样,由皇帝改动的城池图正式诏示天下。此后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四角缺一角的样式,北京城当然也不例外。现在来看,这种解释缺乏科学基础。

还有一个传说。在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修建北京城时,命令刘伯温和姚广孝设计北京城的图样。他们俩在设计的时候,眼前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八臂哪吒的模样,于是两个人就都各自照着画。姚广孝画到最后,正好吹来了一阵风,把哪吒的衣襟掀起了一块,他也就随手画了下来。到后来建城的时候,燕王下令东城按照刘伯温画的图建,西城按照姚广孝画的图建。姚广孝画的被风吹起的衣襟,正好是城西北角从德胜门到西直门往里斜的那一块,因而至今那里还缺着一角。这种解释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信。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元时大都的北城墙,至今遗迹尚在,它的西北角并无异常,是呈直角的。明代重修北京城时,为了便于防守,遂放弃了北部城区,在原城墙南五里处另筑新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于是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近年来一些地质工作者在研究卫星照片时发现,紧贴着北京城古城墙西北角的外侧,正巧有一条断裂带平行于城墙通过。另外,在抹角的外侧,卫星照片上隐约可见到直角的影像,这可能就是古老墙基的影像。据此,一些地质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城墙西北角最初修筑时很可能也是建成直角的,但这样一来,城墙西北角正好斜跨断裂带。由于地基建在断裂破碎带上,而断裂很可能还有一些微弱的活动性,城墙的坚固性就大大减弱了。也许是因为多次倒塌,后来才改建成现在这种抹角式的城墙。这样,城墙也就巧妙地避开了断裂而能屹立长久了。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专家还不能肯定哪一种解释是符合事实的。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分析、研究,以找到问题的全部答案。不过,这个“三缺一”的城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的遐想,让人更加感到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

北京城里的“双龙”布局

北京景山地区的古代建筑群的整体设计,形状貌似一组拟人化的建筑。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遥感技术拍摄了全北京城鸟照片,并翻阅了大量有关史料,相互印证。结果惊奇地发现,明朝人对北京城的设计建造是双龙布局形状。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衡山环水,蔚为奇观。

北京的“双龙”,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似一宝珠。通览北京中轴线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极富匠心。

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反映了在华夏民族历史上君权神授的思想。在这种观念看来,北京乃兴龙之地,帝王乃天降龙种。这种神奇的双龙布局设计是中国古人的艺术造诣,还是天然的巧合,仍然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