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74

第74章 健康美味过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特点,也是元宵节的饮食风俗。现在,元宵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食品,而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了。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元宵节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说法颇多。

一种说法是与东方朔、元宵姑娘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机智。有一天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摘梅花,看见一个宫女泪流满面,正想投井自尽,东方朔急忙上前拦救。原来这宫女名叫元宵,自入宫后,深居宫中,特别想念父母,不能见面。

东方朔问明了情况,心生一计。他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的签语。一听说火神君将派人火焚帝宫,京城里一片恐慌。汉武帝得知后也很害怕,东方朔连忙向武帝献计,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罢,欣然同意。于是,长安城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城内城外的官员、百姓都上街观灯。当晚,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进城观灯,元宵见到了父母,实现了自己愿望。而元宵姑娘做的元宵也颇受汉武帝的喜欢,于是一直流传至今,人们也就把汤圆叫元宵了。

另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记》所记的这则传说,既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

还有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吃元宵的历史

现实生活中,吃元宵,是从唐代开始的。据史料记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现今的热元宵。

到了宋代,人们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元宵节通行的节日食品。

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

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

如今,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

延伸阅读

元宵改汤圆的故事

元宵节吃汤元,其风俗始于宋代。而到了近代,元宵又改称“汤圆”,据说这与袁世凯有关。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但是他一心想当皇帝。1913年春节过后,袁世凯想到马上要过元宵节了,人们个个喊元宵,那“元宵”不正与“袁消”同音么?这实在对自己不利。于是,他通令全国,将节日食品“元宵”改作“汤圆”,元宵节也改为上元节。然而,他只做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于是有人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打油诗:

诗吟圆子溯前朝,

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传禁令,

沿街不许喊元宵。

“汤圆”一说一直流传至今,不过北方一般仍称元宵,南方大多叫汤圆。无论是元宵也好,汤圆也罢,都作为元宵节的一个吉俗,寓意着团圆与吉祥,被人们流传、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