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38

第38章 清明荡秋千习俗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年轻人可以用手握长绳,站在木板上用力蹬高,遂即前后摆动。老人、妇女、儿童等可以坐在木板上,借用他人的推动力量,在空中来回摆动。荡秋千时,人在秋千上迎风招展,其乐无穷。

秋千的由来

秋千原来是春秋时北方山戎民族为了练习身体灵活性而发明的一种运动,《古今艺术图》说:“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矫者。”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时,带回了这种游戏,于是秋千便在中国中原地区逐渐流传开来。这是有关秋千来源的一种传统说法。

《事物纪原》还记载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秋千起于汉武帝的后宫之戏,本来叫“千秋”,是祝寿之词,后来为了避讳,颠倒过来,并且加“革”旁成了。所以明人陈卧子的诗说:“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秋千。”

清明节的秋千之戏

荡秋千在唐代十分普遍,并且成为清明时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参加者多为女性。《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到寒食、清明之时,宫中树起千架,妃嫔宫女坐之凌空悠荡,裙衣飘扬,若仙女自天而降,唐玄宗高兴地称之为“半仙之戏”,长安市民纷纷仿效,风靡一时。

唐代寒食、清明的诗中还有不少荡秋千的句子。如韦庄《丙辰幸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可谓诗中有画,栩栩如生。另诗人王建的一首《秋千词》:“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唐代女子在荡秋千时争强好胜,连头上的首饰飘飘落地也顾不得捡拾的生动景象。

宋元时代荡秋千也很盛行。王安石《清明》诗云:“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万俟雅言《恋芳春慢》词云:“寒食近,蹴鞠秋千,又是无限游人。”都反映出宋代寒食、清明的秋千之戏。元代《析津志》中记载了元代北京的秋千戏非常普及:二三月间的北京,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

明清时代,荡秋千主要流行于北方,以女子从事为多。

由于清明节荡秋千之俗的盛行,元、明、清三代还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妃嫔、宫女们玩耍,民间还有女皇武则天后宫荡秋千技压群芳的传说。

清明的秋千之戏,一直到近现代北方仍然存在。每当春季天暖之时,孩子们就来到野外,找两棵平行而相距适度的大树,把牛毛绳或麻绳的两头拴在树上,一人坐在绳子上,其他人推送,来回飘荡;或者足可点地者,自己借力荡起来,再借耸动身体之力连续荡下去。胆子大一些的男孩,则站立在绳子上,借助站起、下蹲的力道来回飘荡,呈现男子的力量与矫健之美;女孩子们体轻,荡得高些,再加轻飘的花衣裳,煞是好看。

延伸阅读

拉枯族荡秋千的来历

在云南拉枯族中,流传着一种有关秋千起源的传说,颇具神话色彩。

从前每逢过年,拉枯族村村寨寨都要竖起木架,将猪吊起来宰杀。宰时,猪着大嘴,高声怪叫:“不合……不合……”意思是这样太不合理。人们不理它,每年过年仍照杀不误。猪对自己的这种命运极为不满,就跑到厄莎天神那里告状,要求每年也把人吊起来一次,让人也尝尝这种滋味。天神便下令人类每年也必须照样把自己吊起来一次,以示惩罚。

这下可把拉枯族人难坏了。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忽然有个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既能不违反天神命令,又不失人的尊严。他在广场上竖起一个高高的木架,用两根绳索吊起一块木板,人可以站在上面,也可以坐在上面。天神派员来巡视,看到人已执行了自己的命令,便也不再追究了。从此,拉枯族便有了过年荡秋千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