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33

第33章 上巳节饮食文化

现在过上巳节,基本上只保有食俗了。到了这一天,街上的农民挑着大担的地米菜,人们手里常常会提着一把青翠的地米菜,小食摊也会摆出一锅煮好的鸡蛋,供行人购买。

在上巳节的饮食方面,地米菜煮鸡蛋,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食俗。当然,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节令食品,如闽南一带在这一天要吃薄饼;福建畲族三月三有吃乌稔饭的习俗等。

地米菜煮鸡蛋

俗语有云:“农历三月三,不忘地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地菜,即地米菜,又名荠菜、地花子,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荠菜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地米菜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可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

关于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风俗。

其实,春食荠菜也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在湖南,三月三这天吃荠菜煮鸡蛋更是讲究新鲜和配料,荠菜一定要三月三当天采来,配上姜片、枫球、红枣、路边荆等中草药与鸡蛋同煮,煮出来的汤汁和鸡蛋更具有药用价值和意义。

三月三吃薄饼

每年三月三敬祖的时候,闽南一带民众用薄饼祭祖宗,然后一家围着吃薄饼。

薄饼,也叫润饼或春饼,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韧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饼的关键在于配料,配料或称为馅,通常用豆腐干、猪肉、豆芽菜、笋片、红萝卜、白萝卜、韭菜、蒜白等合起来炒煮而配成。吃时将配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表面涂些辣酱,芥末等,因各种菜肴混合一起,吃起来味香可口。

关于薄饼的传说,民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明代时有个叫蔡复一的状元,长相不佳且身有残疾,可天生聪明,满腹经纶。当年皇帝爱才,重用了他,任他为七省经略跟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拥护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谋害他,有人有意让它忙碌得连饭都吃不上,想把他饿死。蔡复一的妻子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妇女,在蔡复一总督云贵、湖广军事时,她把丈夫挛了的一边手,用绳子悬挂于嘴边,每日三餐卷了薄饼给他吃,果真有效,蔡复一并不因工作忙而影响健康。人们欣赏这种吃法,也有人仿效这种吃法,时间久了,成为习惯。

另一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伤亡惨重,民众无法弄清死去亲人被害的忌日,因而在三月初三日,用薄饼共同祭祀祖先,长久以来成为风俗。

此外,三月三,古时也是百花的生日,诗曰:长安水边多丽人。清代乾隆帝《台湾府志》中有台湾、福建地区三月节采鼠(曲)草,合米粉为以祀其先的习俗。朝鲜族妇女们,三月三要上山采集金达莱花,或用绿豆加蜂蜜和松子,制成面花食品;福建畲族三月三有吃乌稔饭的习俗。

延伸阅读

畲家的乌稔饭

每年三月初三,族人家家户户煮“乌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乌饭”,即将采摘下来的乌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制好的“乌饭”,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关于这一习俗,族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唐总章二年,族英雄雷万兴率领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山中,时值严冬粮断。军只得采摘乌果充饥,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冲出重围。从这以后,每到“三月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并命军士兵采回乌叶,让军厨制成“乌饭”,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以示纪念。而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每年的“三月三”也都要蒸“乌饭”吃,日久相沿,就成为家风俗,并且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这一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饭”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