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10

第10章 除旧迎新换桃符

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元日》一诗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的广泛流传也使得桃符一词几乎尽人皆知,更换桃符从而成为除夕除旧迎新的必需品。

桃符就是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的用于避邪的桃木板。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中有百鬼出没。树下有神将神荼、郁垒镇守。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捆住他们,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桃符的来源

桃符的前身是桃梗和桃枝。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桃木有避邪的作用。如《左传》记载了古人用桃木做的弓进行的除灾仪式。《庄子》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由此可见古人就有对桃木的特殊信仰。也正是由于桃杖的神奇作用,自汉代就有腊日前一日逐疫毕,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苇戟桃杖”之礼。

后来削成人形桃木也成为古人采取的避邪手段。如《战国策 齐策三》说孟尝君打算入秦时,苏秦对他讲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劝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语桃梗:“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可知战国时代已有削桃木为人的桃梗。据东汉《风俗通义》:“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可知,汉代腊月三十已流行在门旁立桃梗(人)的风俗。到了六朝时代则出现了桃板,如《荆楚岁时记》中讲:“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直到唐朝末年,韩鄂的《四时纂要》才明确提出了“桃符”一词。

桃符的发展历史

周代的“桃符”只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 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桃符最初只是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诗句。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官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

延伸阅读

桃木避邪的传说

自古以来,桃木都是吉祥平安的象征。在古代神话里,夸父追日干渴而死,死后化身为桃树,于是人们便将桃树说成是英雄所化,这可能就是人们相信桃木能驱鬼避邪的原因。此外,从材质上看,桃木结实而有弹性,是古人防身的良器。这些特点也使得桃木逐渐被神化。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的曹操,因疑心太重,落下头疼病,久治不愈,后经军师提议,在中原精选优质桃木,制成一把桃木剑,悬挂室内,头痛之症,不治痊愈,后来南征北战,建立了霸业。之后,桃木镇宅避邪便在民间广为流传,凡盖新房都要用桃枝挂在房屋四角,以保家宅安宁,大吉大利;迎亲嫁娶,也用桃枝,意为婚姻美满,富贵平安;逢年过节,也要取桃枝挂门边,用来镇宅接福,节日祥和。